第三百二十章 風險

崇禎十年四月十九日,楓香驛的南口外,一面一丈二尺的參將紅旗迎風飄揚,上面一個大大的“程”字,周圍散落着一些屍體,還有十多匹空馬,有些士兵正在砍頭,還有些在試圖抓住那些馬匹。

“陳遊擊殺的賊子,這些首級馬匹不得私分,待陳遊擊返回,俱交付其屬下。”

程龍說完,周圍的幾個援剿將令沒有異議,這裡大部分都是步兵,能與流寇騎戰的,主要靠陳於王和蔣若來的家丁。

安慶所有能用於機動作戰的軍隊都在此處,兵額應是五千七百人,實兵大約四千五百上下,由於嚴峻的軍事形勢,張國維和史可法對兵額查得很嚴,無論怎麼湊的,好歹有大半數的實額,這幾乎也是江南地區所有機動兵力。

數十名紅衣的官軍騎兵剛剛返回,當先一騎來到旗下,陳於王的鱗甲上有兩道刀痕,他便坐在馬上對程龍大聲道,“我與敵殺傷相若,賊子戰意甚堅,與滁州時大異,在下意思穩妥爲宜。”

“賊不過是別無去處,若是戰意甚堅,便不叫流賊了。”

衆人看過去時,是總練陸王猷,此人是個一臉大鬍子的武舉,生得虎背熊腰,裡穿棉甲外穿鎖子甲,坐在馬上更顯得魁梧,他看着陳於王嘿嘿笑道,“老子只怕他們跑了,戰意越堅越好,殺起來方纔痛快,只要痛殺一番,他自然便不堅了。”

永生州營下總練詹鵬對陳於王問道:“若按陳將軍所言,穩妥到底是戰是守還是撤?”

陳於王沒去理會他,仍看着程龍道,“抓到的幾個馬賊供訴,八賊與闖塌天合營,攻蘄水不克往東來,我等僅帶數日糧草,不宜與之對戰,此番小勝,正應退守避其鋒芒。”

程龍並未表態,而是往潘可大看去,畢竟是這裡的主兵,此時史可法不在,必須要徵求他的意見。

潘可大不假思索的道,“按陳將軍說來,此處楓香驛若不戰,自也不宜守,太湖無城,潛山無城,皆不宜戰守,一股腦撤到桐城纔算穩妥。賊既無去處,便囤聚於宿松太湖潛山,此番一個穩妥,便要丟了大半個安慶,我看如此纔是最不穩妥。”

程龍皺皺眉,轉頭看向身後的幕友,“史道臺要我等退往何處?”

那幕友又看了一眼令信道,“太湖縣城,待守備營彙集,再一鼓退敵。”

潘可大轉向程龍,“程大人明鑑,守備營皆是步兵,待他們前來太湖,這些馬賊要麼早已逃竄,要麼便是早在太湖與我等交戰,那屆時我等又該戰還是該退?”

陳於王嘴脣抖動兩下,這些人都反對他的意見,本有些要發怒,強行忍住了道,“在太湖可多少補些糧草,且有兩條大道,守備營自石牌來,此路可保糧草無虞。”

“守備營沒來便不打仗不成!”潘可大反覆聽到守備營幾個字,與龐雨幾年來的積怨莫名爆發,他本又比陳於王高一級,對陳於王大聲道,“方纔本官問你,守備營多爲步卒,若是他們來得晚了,流賊先到太湖,那我等又退否?太湖無城、潛山無城,在在皆不穩妥,今年這英霍山中本已有數股賊子,前幾日又有報賊在英山屯田立營,要爲久駐計,屆時巨賊盤踞潛太,軍門一道令信來,要我等收復失地,難道又從桐城發兵來打,屆時仍是這些兵馬,流賊反而以逸待勞,何如此時奮力一搏?”

陳於王冷冷道,“潘將軍可是怕屆時我等客兵走了,你要自己來打,將軍可放下心,張軍門已有令了,巨賊不退我等不離安慶。”

潘可大怒道,“前年宿松數萬巨寇,老子領一千兵馬也去打了,此時大軍雲集,對面不過兩營賊子,陳將軍有何可懼。照你這般一退便去了桐城,誰定了流賊只留駐潛太,他便佔了石井鋪又如何,石井鋪一丟,桐城與安慶分割,那龐守備的石牌孤懸於外,必定也不能守,如此望江又被分割,賊選一處大舉圍打,落個處處皆不可守,丟了城池便是你今日穩妥所賜。”

陳於王臉色一變,抽出馬鞭就要打來,程龍趕緊探身拉住,讓相熟的蔣若來將陳於王隔開,以免衝突激化。

詹鵬是永生州營下練總,乘着此時混亂,策馬湊到程龍身側低聲道,“軍門臨行時嚴令,凡有賊入安慶,當發兵勁剿,那位馬先生還守在太湖,若是如此退瞭如何交代。方纔潘可大所言亦有理,此番賊子無處可去,萬一就此盤踞宿松,抑或盤踞潛太,不需軍門勒令收復,那位馬先生就要逼迫史道臺復來,賊確實以逸待勞,何如此時拒戰更有利,還有我等都是步卒,四千人調頭回撤,離桐城上百里,流賊馬兵發力追來,一旦不利,這些丘八一股腦便潰了。”

“可那八賊與闖塌天合營,已有兩個大營頭,還有那革裡眼亦往廣濟逃的,萬一一起返回來,我等可能應付?”

詹鵬遲疑一下道,“此番只抓到闖塌天營下,我官軍聚於一處,未曾聽聞流賊賣力來打的。那左良玉也不過領了幾百家丁罷了,那些流賊號稱上萬,還不是一觸即潰,何來戰意甚堅。”

程龍眼神變幻片刻,詹鵬小心的道,“那馬先生說得明白,大人你若要升總兵,總要有些拿得出手的戰功,軍門那裡纔好說話……”

程龍看了看四周,見陳於王情緒略有平息,他又停頓片刻之後道,“軍門調派我等千里應援,便是來打殺流賊的,往日尋他不着,今日既見了,合該痛殺他一番。有賴陳將軍奮戰得首勝,奪了流賊的勢頭,所謂士氣可鼓不可泄,本官計議已決,全軍往前迎擊流賊!”

……

四月二十日,望江縣雷港,守備營營地內一衆士兵紛紛朝東面眺望,遠處的望江縣城外菸塵滾滾,煙柱直衝天際。

“大人,哨馬回報,是宿松寇情緊急,望江知縣下令焚燒所有近城房屋。”

“將情形傳報各司,軍官掌握好軍隊,不得出現騷動。”龐雨皺眉看了片刻,轉身回了中軍大帳,身後的軍官紛紛跟隨,各個步兵司和水營的把總都在。

在帳中方桌前站定之後,龐雨看着地圖道,“謝召發你繼續讀史道臺轉來的塘報。”

“本月十九日接程副將塘報稱:官兵於楓香驛遇賊,兵將爭奮搏殺,得馬兵首級十三,獲馬十七匹,餘者皆往舊縣裡奔逃,獲活賊三人,爲闖塌天營下第三哨馬兵,賊唐山望口供,聽該哨高照言,與八賊合營來安慶,必要往府城去云云……”

聽完之後,龐雨又道,“通報一下流賊情形。”

“截止昨日午前,宿松二郎河沿線皆有流賊紮營,三日前到達二郎鎮的流賊所部已沿驛路前往太湖東進,目前只有少量八賊的營伍仍在,但一直未發現其老營,不知其是否全營前來,宿松縣城周圍則流賊甚少,只有小股沿龍湖東進,今日辰時二刻許,在鳳儀上鄉發現少許馬賊,只是在附近搶掠,並無哨探形狀。”

龐雨失望的沉吟道,“那就是說流寇不打算去石牌。”

地圖上援剿官兵的標籤仍在楓香驛,是從潛山、石井鋪等地彙集過來的,援剿大軍身處驛路,以流寇的騎兵優勢和情報能力,他們肯定知道官兵的實力和位置,但依然向太湖開進,說明他們有交戰的決心,而非以往的避實擊虛。

按照之前的估計,如果援剿官兵駐守驛路,那以流寇避實擊虛的慣常做法,可能故伎重演,由宿松行人道偷襲石牌,再直取安慶府城。所以守備營將騎兵司留在石牌市,龐雨自領步兵隱藏在雷港,望江四面江湖環繞,流寇很少往這個方向哨探,僅有的一條陸路也很容堵截,雷水上禁止船隻上行,守備營很容易保持隱蔽。

等待流寇從宿松縣城往石牌或望江運動後,守備營再由水路登陸宿松,將這一股流寇包圍在行人道上,兩頭合圍殲滅之。但現在看來流寇沒有入甕,仍然要走驛路,如此一來計劃再次落空。

“史道臺又來了令信,命我守備營留一司駐守石牌,其餘各部盡數調往太湖。” 龐雨擡頭看看幾個軍官道,“史道臺也命程龍返回太湖,程龍和潘可大拒絕了,各位以爲我守備營當如何進行此次作戰?”

聽到這裡大帳裡安靜片刻,衆人知道計劃落空,若按令信的調動,可能再次重複之前的無用行軍,即便勝了也只能小勝,不過現在連程龍和潘可大都不願再聽調,龐雨就更不用說了,只看守備營能否找到更適合的作戰計劃。

一時沒有人說話,謝召發左右看看後突然到,“小人這裡有個計較。”

龐雨點點頭道,“有想法的都說。”

“大人的意圖是聚殲流賊,流賊不往石牌去,我等只是不能在此段行人道聚殲之,但並非全無機會。”謝召發手指放在宿松段的驛路上,“援剿兵馬在楓香驛,流賊大軍在銅鈴寨至楓香驛之間,分明是一個更佳的聚殲之勢。。”

龐雨盯着地圖片刻,眼神慢慢凝聚。

“流賊既要與楓香驛援剿大軍交戰,必精銳在前而家眷在後,其後路空虛,大人由水路直擊宿松,流賊事先無法哨探,待我守備營登陸上岸,他們才知我大軍來,前方精銳調回不及,我守備營只要……”謝召髮指頭順着楓香驛一路向西,最後落在二郎鎮的位置上,“大人領兵由宿松登岸直取二郎鎮,只要拿下二郎鎮,這數營流寇便全部被堵截於這六十里驛路之上。”

謝召發的聲音很平靜,但旁邊的楊學詩、何仙崖等人呼吸都粗重起來,隨着謝召髮指頭的移動,他們都理解了這個計劃的含義。

流寇無論從黃梅還是廣濟而來,都要經過二郎鎮,路況最好的道路皆受這個要點的控制,也就是說撤離也必須經過此處。現在流寇前鋒到達楓香驛,而隊尾遠遠落在二郎鎮,謝召發的分析十分符合常識,流寇的精銳必定是在前鋒,而不會是在隊尾,因爲他們根本不知道在龍湖的另一面隱藏着守備營的主力。

若此時龐雨突然在宿松登陸,距離二郎鎮只有三十里,只要半天時間就能奪取這個驛道上的關鍵節點,而流寇距離二郎鎮則多達六十里,道路上充斥着廝養和車架,還需要來回傳令和調動,不可能及時支援二郎鎮。

宿松段驛道東西走向,北部是大別山,二郎鎮至楓香驛沒有大的進山通道,連革裡眼也只能從潛山和太湖出山,往南則是複雜的丘陵地形,再往南就是大江。這就是龐雨一直期待的大勝機會,對數萬流寇的圍殲。

但規模似乎超過了龐雨的預期,規模太大就不一定能吃得下了,但一旦成功了,就是超過滁州的大捷。帳中個人都偏頭圍着地圖,低聲議論起來。

龐雨看着二郎鎮的位置,“目前有哪些營頭?”

“陸戰司尖哨在二郎河下游逮拿的活口,來自闖塌天、八賊兩個營頭,另有慣常跟隨他們的效應頭七個,據他們交代,新合營的似乎還有油裡滑。”

“油裡滑?”龐雨轉頭看向楊學詩,“這個小營頭是否長期跟隨曹操所部流竄。”

“回大人話,確實如此,但也非時時一起。”楊學詩想了一想,又去翻自己的冊子。

謝召發記心似乎更好,他直接對龐雨道,“小人記得上一次收到此營行蹤,是由南陽往東,當時與曹操同行。”

“那就是說曹操可能也來了。”

幾個將官互相看看,他們在滁州被曹操的馬兵打得灰頭土臉,還被逼得冒險橫渡清流河,可說九死一生,後來根據收集的流寇信息看來,曹操的營中有大量邊軍逃卒,無論步騎的戰力皆在各營名列前茅。此前確認八大王部分和闖塌天全營,加上小營頭應該七八個營,以目前守備營四千人規模,可以勉強攻擊,如果曹操也在,風險就會急劇增加。

情報十分模糊,曹操既可能在附近,也可能遠在霍山,就看龐雨是否要賭。

龐雨感覺自己的手有些忍不住的抖動,立刻放在桌沿上,“各位是我營砥柱,你們認爲該不該打?”

姚動山第一個舉手道,“下官說打。”

“把理由一起說。”

“我等尋了半年,便是等此等良機,自然要打,下官沒其他說的。”

龐雨笑笑又看向下一個,何仙崖等人不算,這裡還有六個軍官,四個步兵司的把總、水營把總和陸戰司副把總,陸戰兵的鐵匠把總親自去帶尖哨,尚未返回,姚動山旁邊就是莊朝正。

“下官以爲應待哨探清楚。”莊朝正自當了親兵司把總後自信了許多,看人的眼神不像以前那般有些躲閃,他看着龐雨道,“屬下不怕那八賊和闖塌天,屬下擔心的是廣濟黃梅流賊雲集,我營佔了那二郎鎮之後,萬一黃梅廣濟又有新營過來,譬如便是那曹操,我四千兵馬便入了賊子窩,一個不好倒被賊子圍了。”

龐雨點點頭看向王增祿,王增祿恭敬的道,“小人接着莊把總的話說,我營奪了二郎鎮,流賊爲活命必猛攻程副總兵,此乃奪生路,流賊無貪生餘地,這些老賊戰力非低,援剿江南官兵多半未經戰事,屬下以爲他們擋不住,程副總兵若是戰敗,流寇有了往東的通路,我營便無法圍剿此股流賊。是以屬下認爲,我營奪下二郎鎮之後,必須乘流賊混亂之機,立刻沿驛路攻擊其後路,絲毫不予敵騰挪。攻擊的營伍一旦離開,二郎鎮的留守兵馬便少了,若此時有大股流賊新營到達二郎鎮,我營是否還要繼續圍剿二郎鎮東側流寇,若是不進攻,待程副將敗沒,八賊與闖塌天回過頭來,與廣濟黃梅新營反圍了我營。”

龐雨再看向第三營把總,以前的標槍手週二,他仍是黑瘦模樣,舉止要斯文了一些。

“屬下贊同此計劃,但王把總說得有理,咱們佔了二郎鎮之後,是否應哨探明白黃梅廣濟兩面,若無敵蹤再往楓香驛進攻。此外便是宿松前往二郎鎮,途中要過車馬河,萬一流賊燒橋,請謝司隸預先準備涉渡路線。”

水師的任大浪不負責陸戰,他只是說明了一下,先前計劃只運送三個司,如果按照新的計劃需要運送全部步兵,船隻還有不足,需要馬上去湖上搶一部分民船。

剩下的就是陸戰司了,龐雨看向那個副把總。這次因爲隔着龍湖,哨騎也撤回了石牌,哨探的責任落在更適合的陸戰司頭上,鐵匠百總親自抽調士兵組成尖哨隊,在宿松的二浪河入湖口停留,負責偵查行動。

這個副把總黝黑幹練,但平常話很少,龐雨沒有指望他說出什麼來。

那副把總一挺胸,軍資規範的對龐雨道,“屬下沒有多餘的話,若大人決定奪取二郎鎮,請大人將二郎鎮交給陸戰司,陸戰司必堅守至大人剿滅闖賊。”

龐雨有些驚訝,隨即微笑着道,“但你爲何認爲你們能守住?”

那副把總微微揚着頭,“因爲陸戰兵是最精銳的士兵,聽從龐大人的軍令,嚴守軍律刻苦操練,面對任何敵人勇猛作戰絕不退縮。”

“要的就是這傲氣。”龐雨拍拍那副把總,勉勵了幾句,陸戰司是他的步兵裡面的輕步兵,只裝備有皮甲,有半數沒有輔助的膊甲和腿甲,但看過幾次操練,往往給他更兇悍的感覺,不過用於防守效果可能不如重步兵。

各軍官都發表了意見,最後的決定還需要他作出,這個計劃將獲得最大的利益,也要冒最大的風險,可能是闖塌天和八賊全軍覆沒,也有可能是守備營在數十萬流賊中全軍覆沒。

龐雨轉頭看着桌面,二郎鎮三個小字從未如此顯眼。

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刊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四百四十七章 求生第八十章 靜立第五章 月半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六章 南監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告捷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五十四章 平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分寸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六章 南監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四百八十六章 合作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二百八十七章 同袍之誼第一百一十三章 竹梯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二百一十五章 急令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三百五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七章 匣牀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四十四章 物理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十九章 估值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奪門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全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十九章 暗黑第十四章 仗義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八十八章 投櫃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
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刊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四百四十七章 求生第八十章 靜立第五章 月半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宿松第六章 南監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百八十二章 間隔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三百五十二章 告捷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五十四章 平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故舊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分寸第二十章 發憤圖強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六章 南監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四百八十六章 合作第四百九十五章 孤村第二百八十七章 同袍之誼第一百一十三章 竹梯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二百一十五章 急令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三百五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七章 匣牀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四十四章 物理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十九章 估值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一百七十四章 費用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四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四百六十三章 奪門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三百四十二章 全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十九章 暗黑第十四章 仗義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八十八章 投櫃第二百二十八章 寒江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