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河東道

建極二年九月二十七日,風沙還在繼續,天昏地暗,不辨天日。

飛龍軍一部牽着煩躁的馬兒,步行抵達了雲州。

「李嗣源跑哪去了?」甫一進城,樑漢顒就問道。

目前他只知道李嗣源帶着雄捷軍數千人及來自幽州的上萬步騎東行,越過了方山,去向不明。

隨軍的可能還有騎兵部隊。但這些騎軍的自由活動能力很強,如義兒、突騎、突陣、飛騎、雲騎、親騎等軍,一會在這,一會在那,未必就跟着李嗣源走了。

另外,野外還有大量契丹人、沙陀三部以及歸屬李克用的其他雜胡活動,很難弄清楚他們的具體行蹤。

「回都頭,末將猜測,應是往東了,也有可能南下。」王合說道。

樑漢顒舉起馬鞭要揍他,這不是廢話麼?

「都頭,末將統帶的州兵傳來消息,有大隊賊軍出現在白登山營寨外,後來又消失了。」氏叔琮稟報道。

「消失?往哪去了?」樑漢顒問道。

「風沙太大,很難查探。」氏叔琮答道:「不過,賊軍去向只可能是一處,那就是桑乾河。渡河南下,返回代州。」

樑漢顒想了想,道:「薛離。」

「末將在!」

「你領飛龍軍右廂出動,持數日食水,不要分兵,多加。」樑漢顒下令道:「馬還是帶上吧,不管用不用得上。」

「遵命。」薛離大聲應是。

這般惡劣的天氣,馬兒躁動不安,發狂欲怒,騎馬已是很難了。不過萬一停了呢?那就派上用處了。

擊敗石善友耽擱了幾天時間,鬼知道李嗣源跑多遠了,風沙誤事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沒有風沙,你能這麼快擊敗石善友,奪取雲州,可能嗎?人家原地立寨,堅持個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做人不能太貪心。

不過李嗣源也是運氣好的。他若與石善友一起走,這會估計也全軍覆沒了。頂多堅持的時間長一些,但在後路被斷,回不了雲州的情況下,早晚還是死。

「王合!」樑漢顒又喊道。

「末將在。」

「你統領集結於此的各部蕃兵,分成數部,收攏敵軍潰卒。」

「遵命。「王合應道。

前幾日大戰,石善友部全軍大潰,人散得到處都是,但並未好好收攏。這兩日,又有諸多潰兵棄城南逃,都要一一抓捕。

你不抓,人家跑掉了,收攏起來整頓一番,再和你打。或者散落鄉間,燒殺搶掠,都是麻煩事。

吩咐完之後,樑漢顒便帶兵巡視起了雲州東西二城。

這裡曾經是後魏都城,規制甚大。城內商鋪、作坊、寺廟等設施一應俱全,說實話,可比早些年的靈州、豐州、勝州、麟州等地強多了。

百姓數量也不少,蕃漢皆有,風俗多樣,讓人看了歎爲觀止——百餘年通婚雜處下來,大家都習慣了彼此的存在,生活方式互相影響之下逐漸趨同,已與中原有了巨大的差別。…

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打了很多年仗,百姓們太窮困了。

建築、街道都很氣派,但破舊的氣息撲面而來,顯然沒錢修繕。

傢俱、陳設都還算看得過眼,但一看就知道很多年沒更換過了。

百姓身上的衣物差不多也是這般情形。

總而言之一句話,日子勉強過得下去,但也真的非常勉強,掙扎徘徊在活與不活的邊緣。

另外,家家戶戶都有人當兵,可見此地抽丁已到何等喪心病狂的地步。

雲州的經濟命脈是畜牧業和商業,但戰事頻繁,反覆拉鋸,商旅不通的情況下,牧民們也

四散亡去,這進一步重創了雲州的經濟。

也不知道石善友在堅持個什麼勁,這破地方,不進行大手筆的移民與投資,根本沒多少油水可刮。這樣的地盤,要了有啥意思?

??????

九月二十八日,氏叔琮帶着大軍離開了雲州。

野外風沙四起,衝塞口鼻。他們只出發了一小會,便人人灰頭土臉,士氣低落得無以復加。

軍中遂有怨言:「這鬼天氣,還出來打什麼仗?」

隨軍的行營判官、催陣使裴冠聽了暗暗皺眉。

州軍、蕃兵、土團就是吃不得苦,大熱天要發牢騷,大雨天不滿意,大雪天不想動彈,風沙天氣更是怨氣沖天。

「裴判官不用擔心,他們也就是嘴上發兩句牢騷罷了。「氏叔琮披甲步行,臉不紅氣不喘,體力確實不錯,只聽他繼續說道:「便是牢騷也發不得多久,誰說得多,誰就被灌一嘴沙子。」

裴冠哈哈大笑,但才笑了兩聲,也明智地閉嘴了。同時暗暗尋思,該上疏朝廷,在代北植樹了。

早年聖人治靈州,大修城池、房屋、別院、所需木材、都是從會州大雪山(哈思山)砍伐,運到黃河碼頭之後,製成木排,載運貨物而下。到達目的地後,貨物賣掉,木材拆散用作建築材料。

那時的哈思山,還是在植樹造林的。雖然種的樹似乎沒有砍伐的多,但終究是在種,不是光砍完就了事。

代北這鬼地方,最近二十多年戰事頻繁。從李國昌父子作亂時起,就亂得不得了。每次大軍來去,都要大肆砍伐樹木,卻無人栽種。久而久之,就是這個鬼樣子了。

當然,裴冠也知道,責任不全在最近二十多年。事實上作爲邊防重鎮,敵我拉鋸之所,雲州千百年來都這個樣子。

「裴判官此番東行,所爲何事?「裴冠不想說話,氏叔琮談興倒很濃,只見他捂着口鼻,大聲問道。

裴冠想了想,似乎沒什麼不可以對人說的,便道:「朝廷有令,置河東道。雲州既已攻取,便要納入河東道管轄之內。各縣、軍、鎮、城封存府庫,等待查驗。舊官舊將,一律停職,甄別之後再行任用。另者,雲、新等州也會有一番動作。」

設立河東道之事,也是剛剛定下的,轄晉絳慈隰蒲五州——河中府罷爲蒲州。…

原歸關北道代管的朔、柔二州四縣劃入河東道。

另外,雲、新、毅、蔚四州若被攻取,亦劃入河東道。

當然,雲州最近,地廣人稀,行政區劃可能會重新調整。

雲州只轄雲中一縣。新州也是一片荒蕪,其屬縣都是前唐僖宗朝以來慢慢設立的,比如在納降守捉城置懷安縣,比如新置毅州文德縣,比如在威塞軍置新州永興縣等。

年代很短,基本都是巢亂以後地方將帥請置,朝廷批准產生的。

目前,雲州轄雲中(今大同)一縣;毅州轄文德(今宣化)一縣;新州轄永興(今涿鹿東北)、礬山(今涿鹿東南礬山鎮)、懷安(今懷安東)三縣——龍門縣尚未設立,應在今赤城縣龍關鎮。

「這些地方,我也算是走了一遍了。老實說,以前便以蕃人爲主,這會都跑光了,設那麼多州縣作甚。」氏叔琮說道。

「氏都將覺得雲州如何?」裴冠問道。

「還不錯。」氏叔琮說道:「雲州左近有羊水、御水、桑乾水、白登水等河流,水草豐美。或許不如河南、河北那麼能養活人,但也不至於像如今這般差。」

裴冠點了點頭,道:「朝廷諸公也是這麼看的,或要移民實邊。」

從雲州到新州,東西五百里的廣闊範圍內,居然就只有五個縣,人口經過多年拉鋸作戰,也或死或

跑差不多了,實在荒涼,不移民屯墾是不行的,難以恢復邊防體系。

按照政事堂最近一次討論的結果,毅州將被罷廢,下轄之文德縣劃入新州。

雲州將仿效之前的策略,在舊軍鎮的基礎上設縣。

比如置高柳縣,治清塞軍(今陽高縣南);置天成縣,治天成軍(今天鎮縣);置夏昌縣,治燕昌城(今大同新榮區東)。

移民來源大體有四部分,一是關中京兆府百姓,二是河隴蕃人,三是蜀中民戶,四是中原人口較爲密集區域,如宋、曹等州。

移民安置遵循先北後南的方針,即優先填充北邊州縣,再往南逐步擴展。

之所以如此,還是考慮到軍事形勢。

雲州是雁門關以北最主要的軍事重鎮,但在雲州附近,還有一系列的軍事堡壘。

清塞軍、橫野軍、天成軍、威塞軍、納降守捉城之類北邊的軍鎮就不談了。雲州以南,還有神堆柵、黃花堆、桑乾鎮、金城及其周邊小堡壘等設施。

神堆柵在雲州南四十餘里。

黃花堆是舊名,在懷仁南,本來是一個簡陋的木質堡壘,李克用曾大力整修重築過,現在叫神武鎮。

桑乾鎮在今應縣西北,金城在應縣東南,後者爲李國昌所築,李克用便出生於此。

多年前,這裡曾是沙陀三部之首的朱邪部的牧場。李克用長成之後,便離開金城「北漂」,到北方「大都市」雲州打工,一步步升了上去。

後唐年間,這裡是應州,轄金城、渾源二縣,寧武縣也一度來屬。應州在後晉年間割讓給了遼國,是爲燕雲十六州之一。

這些軍事堡壘平時有不少駐軍。如今其兵力是不是被抽調走了,尚不得而知,但未將這些地方攻下,是不可能放心大膽移民屯墾的,雖然當地河流衆多,也是平原地形,利於農牧。

「又是移民屯墾……」氏叔琮嘟囔了句。

邵聖好像非常喜歡幹這種事,或許這就是他得天下的一大秘訣?

四千餘大軍就這樣一路東行。

三十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兩天,才抵達了白登山大營。

途中也遇到了幾次險情。

風中經常傳來隱約的馬蹄聲,令全軍上下大爲緊張。風***大霧還坑,因爲它會掩蓋部分動靜,如果真讓敵人摸到近前,那可真是毫無準備。

好在這種鬼天氣之下,敵友不明,大夥也沒什麼興趣打仗,一路有驚無險地渡過了--氏叔琮甚至看到了一隊契丹人牽馬步行,對方也看到他們了,但雙方各自扭頭避開,各走各路。

抵達白登山大營之後沒多久,又一隊人頂着風沙抵達,原來是鴻臚寺的人。

裴冠自去與他們攀談,氏叔琮則若有所思。

免費閱讀

第1330章 西樓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1149章 舉槍!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1097章 求封第971章 南下第1330章 西樓第三十六章 這……第1063章 狠辣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四章 掙扎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二章 馴化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八章 學習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二十章 上路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1117章 討論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四章 根基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1022章 朝會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104章 蓬萊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十四章 勢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1110章 逃第976章 北上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三章 調查(三)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225章 新土第一章 基本盤第一章 遭遇戰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984章 東行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1083章 一言堂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十七章 驚訝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四章 李國昌第五章 巡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四十章 離奇第1290章 軍不發第六章 兄弟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1178章 外來戶第1208章 明朗第四章 使團第四十章 軍心第六章 修武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
第1330章 西樓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1149章 舉槍!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1097章 求封第971章 南下第1330章 西樓第三十六章 這……第1063章 狠辣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四章 掙扎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二章 馴化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八章 學習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二十章 上路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1117章 討論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四章 根基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1022章 朝會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四十八章 自己人的出路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104章 蓬萊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十四章 勢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1110章 逃第976章 北上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三章 調查(三)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225章 新土第一章 基本盤第一章 遭遇戰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984章 東行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1083章 一言堂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十七章 驚訝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四章 李國昌第五章 巡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四十章 離奇第1290章 軍不發第六章 兄弟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293章 西行途中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1178章 外來戶第1208章 明朗第四章 使團第四十章 軍心第六章 修武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