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

正月二十五,邵樹德在親兵、侍衛親軍、鐵林軍的護衛下,通過黃河冰面,抵達了南岸。

“大帥!”一身金甲的符存審上前拜見。

“此番圍殲長直軍,你在關鍵時刻投入所有騎兵,再讓天雄軍南下,非常果斷。”邵樹德拍了拍符存審的肩膀,讚道。

“此皆大王所定方略。若無此略,我等便是累死,怕也贏不了。”符存審答道。

邵樹德大笑,符存審也會拍馬屁,關鍵是拍得一本正經,有理有據。

戰術上的成功,掩蓋不了戰略上的失敗。這仗能打贏,主要是戰略定得好。

會說話你就多說點!

“霍存還不肯降嗎?”邵樹德看着被圍得水泄不通河陽南城,問道。

城池外圍的羊馬牆已被攻破,壕溝業已填平。最近幾日,城內甚至不敢出城襲擾了。

到了昨日,相隔不遠的倉城也在連番攻打之下,守將頂不住壓力,率五百人投降。

“霍存大肆徵發城中百姓,發給器械,上城頭戍守。我遣人招降,使者都沒能進城,爲霍存遠遠一箭射死。”符存審據實回答。

其實對河陽南城的圍攻烈度一直比較低,因爲其特殊的地勢,很難使得上全力,圍困是最好的策略。

一般而言,大軍出外野戰,隨軍攜帶的糧草不足一月所需的情況下,是不建議攻入敵境作戰的。正常情況下,主將都會盡量籌備三月所需糧草,然後後方再不斷轉運,這就是一方軍敗,另外一方總能繳獲許多糧食的主要原因。

守城作戰,只要不是太窮,食品儲備量肯定要超過三月所需,半年、一年都不在話下。但如果城內人口數量太多,而城池又不夠大的話,還需要在外修築倉城,儲備糧草、器械,與城市本身互爲犄角之勢。

河陽南城有多少糧食,現在差不多弄清楚了:倉城繳獲了五萬餘斛粟麥,還有一大批器械、傷藥、篷布、工具等物資,據俘虜交代,南城內存更多的箭矢、傷藥、器械,糧食相對少一些,可能只有四萬斛,考慮到官員、軍士、百姓加起來人數上萬,城中糧草應該只夠四個月正常所需。

四個月,其實也不少了,堅持到大河化凍綽綽有餘,或許這便是霍存的底氣。

“此城三面臨水,易守難攻,勿要硬來。”邵樹德說道:“便是土團鄉夫,死傷多了也很可惜。”

河陽及邵州王屋、河南府河清共出了七萬鄉勇,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太多軍事經驗,畢竟農閒時的訓練和真正的戰爭是有很大區別的。有人在農閒訓練時射箭賊準,結果上了陣緊張得不行,大失水準;有人平時自誇勇武,刀槍棍棒耍得有模有樣,結果上了陣尿褲子,這都是有可能的。

這次大舉南下,是河陽百姓多年來第一次真刀真槍與敵人幹仗,提升非常巨大。如果再有幾次大規模、高強度的軍事行動,他們還會有進一步的提升,民間尚武風氣會更加濃郁,最終都會體現在戰鬥力上。

不能讓他們在還沒成長起來之前就大面積掛掉,這不值得,也很影響農業生產。

“那便繼續勸降?”符存審問道。

“我聽聞符將軍足智多謀,喜談兵事……”邵樹德笑道。

符存審有些慚愧,道:“年少時慕豪俠,喜兵書,好勇鬥狠,讓大王見笑了。”

符存審年輕時在鄉里遊蕩,性格豪邁,悍不畏死,非常向往古時的豪俠。又酷愛讀兵書,幾杯酒下肚,就開始與人吹牛,各種兵法講得頭頭是道,唬得別人一愣一愣的,名氣漸漸傳了出去。

其實吧,那時候他也就是軍事愛好者水平,沒有實際領兵的經驗。但在亂世,名氣是可以變現的,巢亂來臨的時候,豪強爲自保,出錢出糧募兵,給符存審第一桶金,然後得以投靠光州刺史李罕之,征戰中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水平與日俱增。

現在的符存審,指揮幾萬人打仗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了,他證明了自己,後面就會得到更多出頭的機會。

“無需自謙。”邵樹德擺了擺手,道:“喪亂之時,李光弼守河陽,可有借鑑之處?”

符存審熟讀兵書,古代戰例都瞭解,別說本朝發生過的事了。他稍稍思索了一下,似乎抓住了什麼,問道:“大王之意,欲打退樑人水師援軍,令霍存絕望,再招降之?”

相州之敗後,郭子儀被撤職,朝廷令李光弼守東都,抵禦史思明。李光弼到洛陽後,認爲自己兵少,賊衆勢大,守不住洛陽,於是決定退往河陽三城,從側翼威脅東都。

後來就發生了契丹人李光弼、粟特人李抱玉合力守河陽,先派大將、羌人荔非元禮,擊敗叛將、漢人周摯,然後再迫退突厥人史思明的離譜又精彩的戰事。

“……光弼先貯百尺長竿數百枚,以巨木承其根,氈裹鐵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得進,須臾自焚盡。又以叉拒戰船,於橋上發砲石擊之,中者皆沉沒,賊不勝而去。”

簡而言之,李光弼提前準備了很多長杆,固定在浮橋一側,阻止賊船靠近,以防他們的縱火船順風飄過來,燒燬浮橋,然後又用砲車在中潬城及浮橋上拋射石彈,將敵船打沉了一部分,嚇退了賊軍。

當然這也是欺負史思明沒有水師。不然的話,以投石機那可憐的射程,是幹不過專業戰艦上的巨弩的。谷朿

“李武穆之策,當活用之。賊人有戰艦,卻比史思明強多了。如何迫退樑人水師,至關重要。只有讓霍存感到後援已絕,他纔會放棄抵抗,甘心投降。”邵樹德說道。

“謹遵大王之命。”符存審應道,眼角餘光狀似無意地瞄到了邵樹德身後一人。

親兵都副將符彥超,剛剛十七歲,符存審的長子。

十七歲的少年郎,無論多麼驚才絕豔,除非在臨時組建的新部隊或缺乏軍事人才的農民軍裡,不然很難在一個擁有成熟體系的歷史悠久的軍事集團中出頭。

但如果有人超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夏王的親兵,可不僅僅負責安全保衛工作。事實上這還是學堂,批量培養下級軍官,還與夏王親厚,很容易就能得到出頭之機。

去歲夏王徵申、光、壽三州,募了一萬蔡人新卒,一千親兵中的五百人就得到了機會,出任各級軍官。親兵十將鄭勇更是一躍而爲鐵林軍右廂兵馬使,統領萬餘兵馬,兵權極重。

這是什麼?這是恩典,是信任,符存審性格篤厚,當然感激了。

“好好打,河陽不急。”邵樹德看着南城外挖掘的整整三道塹壕,道。

符存審是穩重的,以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歸德軍爲骨幹,輔以大量無甲土團鄉夫,死死圍困住了霍存的保勝軍。

現在洛陽局勢已定,白司馬阪、平洛城也沒必要守了,保義軍右廂解賓部又解放了出來,兵力就更雄厚了。

這個要塞,拿下是遲早的事情。

第二日,邵樹德率大軍南下,抵達洛陽北郊,東都畿汝節度使高仁厚親自出迎,封渭、馬嗣勳、段凝等文武將佐相隨。

“新安縣是個什麼情況?”行走在雜草深深、破敗腐朽的神都洛陽之內,邵樹德問道。

“回大王,賊將徐懷玉縱放數千人出城,已爲馬將軍遣人收攏。”高仁厚答道:“走了這麼多人,城中糧草應還能堅持半年左右。”

“高都將是何方略?”邵樹德問道:“新安縣不克,總不是個事,如何拿下此城?”

“攻城、勸降兩策並用。”高仁厚言簡意賅地答道。

“這個方略是對的。”邵樹德鼓勵道:“素聞高都將擅攻心,於川中屢建奇功,今拭目以待。”

洛陽戰事大體結束後,高仁厚出鎮洛陽,懷州行營解散,各軍的隸屬也重新進行了調整。

邵樹德剛剛決定,組建洛陽行營。

高仁厚已經當了節度使,不適合再擔任洛陽行營的主帥,故由李唐賓擔任洛陽行營都指揮使,高仁厚副之,原河洛經略使衙門解散。

武威軍使盧懷忠擔任行營都虞候,歸德軍使符存審擔任行營排陣使,天雄軍使臧都保任行營先鋒斬斫使,飛龍軍使契苾璋任行營遊奕討擊使,東都畿汝節度副使封渭任行營供軍使。

這是幾個主要官職,下面還有一堆中下層職務,限三月之前堆滿人,衙門開始運轉,囤積錢糧、器械、役畜、車輛等各種戰爭所需物資。

打了這麼多年仗,哪個人管理後勤井井有條,哪個人出謀劃策厲害,哪個人熟知山川地理,哪個人善於協調關係等等,基本上都清楚了,或者說每個方面大帥都有用得慣的一批心腹將佐團隊,行營運轉所需人才相信很快就能借調、招募完畢。

軍事方面,洛陽行營暫轄天雄、赤水、歸德、武威、定遠、順義、護國這七支整建制的部隊,外加飛龍軍左廂、豹騎都、馬嗣勳部降兵等零散部隊,賬面上有約七萬人。

鐵林軍、河源軍、玉門軍、保義軍暫不編入行營。其中,河源、保義、玉門三軍留守河陽,防備河東、魏博。

關北蕃兵,出戰很長時間了,傷亡也不小,除了跟隨樑漢顒東奔濮州那部分外,餘衆罷遣,各歸各家。

不過,甘州都部落使周易言已徵調了一萬回鶻、吐蕃、羌、嗢末、韃靼等雜七雜八的兵馬,連同其家人,一起東行。

隴右節度使韋昭度募洮、階、成、岷等州羌種萬餘帳東行,前往洛陽。

新上任的廓州刺史孫進德稟報,他與當地駐軍及諸部落頭人相商,募吐蕃一萬戶東行洛陽。據聞,青唐吐蕃聞贊普募兵,“載歌載舞,喜不自禁”——真是扯幾把蛋。

不管怎樣,蕃兵,無上可汗真的太多了,完全沒必要逮着一隻羊薅。

至於鐵林軍、侍衛親軍,邵樹德攥在手裡,打算親自微操。

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一章 關津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五章 馬車與消息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十六章 東面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五章 州情(二)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八章 蕃兵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314章 收服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1323章 餘波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1238章 規劃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三十六章 這……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587章 不動搖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1013章 “屯田”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五章 鄉村第七章 處置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談談兵法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八章 學習第1076章 罪人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五十章 夾擊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四章 仙術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957章 潼關驛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1105章 定計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1151章 果斷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五章 渭州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226章 榮譽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堵路上了,釣魚中。第1339章 讓他來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八十二章 執念
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一章 關津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五章 馬車與消息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十六章 東面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五章 州情(二)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八章 蕃兵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314章 收服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1323章 餘波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1238章 規劃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三十六章 這……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587章 不動搖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1013章 “屯田”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五章 鄉村第七章 處置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談談兵法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八章 學習第1076章 罪人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十八章 整頓(爲盟主劉子敬加更)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五十章 夾擊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四章 仙術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957章 潼關驛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1105章 定計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1151章 果斷第一章 世界名畫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五章 渭州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226章 榮譽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堵路上了,釣魚中。第1339章 讓他來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八十二章 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