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杜、莊

八月底、九月初,河西到處是一片黃雲衰草的景象。

戈壁草原之中,幾隻黃羊低頭啃噬着乾枯的野草,同時機警地觀察着四方。稍有動靜,它們便一躍而起,消失在滾滾煙塵之中。

新密公主駙馬莊敖吐出了嘴裡的沙子,擡頭看着矗立在草原之上的土城,抱怨個不停:“都這時節了,還給不知道哪位舅子修城蓋房,真他媽的!”

隨從們像是聾了一樣,什麼都沒聽到。

鸊鵜泉莊氏的日子好不好過,全看朝廷賞不賞飯。一聲令下,直接貿易封鎖,連酒都買不到,日子咋過?

今年剛割下來的蜂蜜,正準備賣給相熟的商徒呢,要是禁了互市,我怎麼辦?是,以前都是自己吃的,但現在發現可以拿蜂蜜換更有用的東西,比如茶葉、酒、瓷器等等,一旦斷了,那生活水平真是斷崖式下跌。

關西讀書人現在特別喜歡用黃羊尾巴做的毛筆。每年秋狩,都能打到不少黃羊,正準備換錢呢,一旦斷了,可就砸手裡嘍。

中原的貴婦們,現在很喜歡沙狐毛皮做的各種衣物,這可是能賣大價錢的東西,你別亂來啊。

還有,頭人讓大夥種了許多海甜菜榨糖,都等着大賺一筆呢,真的別瞎搞。

最可怕的一招就是,朝廷把在洛陽做官的幾位莊氏子弟放回來,那樂子可大了。

草原與內地的聯繫千絲萬縷,雙方都適應了與對方互通有無的日子,一旦脫鉤,大夏邊地諸州的經濟自然會萎靡不振,但草原諸部的生活更是會一落千丈。

這個鉤,脫不起!還是老老實實扛活吧,苦是苦了點,但無上可汗至少不會讓你活不下去。

城池很快到了,莊敖也明智地閉上了嘴巴,並轉頭看了一眼隨從們,眼神中的意思很明白:我發發牢騷而已,你們可別嘴巴不把門,什麼都往外說。

“杜承旨。”

“莊巡檢。”

彌峨城外,北衙樞密承旨杜洪、鸊鵜泉巡檢使莊敖互相見禮。

“最多再修一個月。”莊敖看了看破損的城廓,說道:“一個月後,大雪降下,天寒地凍,軍無所依,馬無所食,可歸矣。”

“一個月夠了。”杜洪來彌峨城半個多月了,對各項建設進度瞭然於胸,說道:“再過旬日,靈州會送一批谷麥過來,足有六千斛,由一千軍士押送,足夠吃到明年了。”

“敢問杜承旨,此一千兵會常駐彌峨城?”莊敖問道。

“不是彌峨城了。中書已發出旨意,置彌峨州,領彌峨一縣。以房當氏及其附庸部衆一萬八千人爲百姓。南下投順之韃靼部衆,甄別之後,還會發一批過來。”杜洪說道。

“彌峨州刺史乃世襲土官?”莊敖追問道。

這個事由不得他不上心。作爲草原部落首領,鄰居的狀況一定要搞清楚,不然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而且,他知道即便是正州範圍內,也有世襲土官,這在南方特別明顯,比如黔中道各正州。更何況七聖州珠玉在前,往這個方面想再正常不過了。

“對莊巡檢卻是好事。”杜洪笑道:“聖人慾冊封彌峨郡王,世刺彌峨州。”

“好事?莫非……”莊敖若有所悟,問道。

“正是。”杜洪點了點頭,壓低聲音道:“便是新密公主同母異父的弟弟,十一皇子邵知古。”

莊敖臉色一鬆,笑道:“確實是好事。”

新密公主是張全義與儲氏的女兒,十一皇子同樣是儲氏所出,生於唐天右元年(900)十二月,今年十三歲。

兩家是親戚,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聖人也覺得很不錯。”杜洪說道:“彌峨郡王暫時還不會之藩,彌峨州這邊由理蕃院、北衙代管。若有動亂,河西、關北二道會即時出兵,莊巡檢亦需幫忙照看着點。”

“內弟的事情,便是我的事情,責無旁貸。”莊敖拍着胸脯說道。

說罷,他又試探道:“不知彌峨郡王可已婚配?我家中還有兩個妹妹……”

杜洪咳嗽了一下,低聲道:“莊巡檢何不曉事?令妻乃彌峨郡王胞姐,本已關係匪淺,若還要結親,即便聖人允准,朝廷那邊也過不去啊,必定會遭御史彈劾,何必呢?”

“也是。”莊敖哈哈一笑,道:“這樣便很好了。”

“其實,彌峨郡王的婚事已經說好了,便是故河南道轉運使裴迪的孫女,出身聞喜裴氏,知書達理,家世不凡,莊巡檢就不要湊熱鬧了。”杜洪又道。

“原來如此。”莊敖心中瞭然,和七聖州的那些皇子們一樣,都是與內地公卿大族聯姻,便於蒐羅理政的人才。

二人說完,便一起進城。

党項房當氏存在的痕跡幾乎已完全被抹去,一口氣殺了七百餘人,全是房當氏及其附庸部落的中堅。剩下的部衆裡面幾乎沒什麼酋豪,就等新王提拔了。

城內破破爛爛的,到處是低矮的土坯房,甚至還有蘆葦編織的茅草屋。

莊敖看了暗哂,一陣大風就能給你刮沒了,真是窮得掉渣。

狹窄逼仄的街道上到處是羊糞味,怎麼躲都躲不掉。

戰戰兢兢的党項人身上全是羊騷味,怎麼洗都洗不掉。

雖然已經來了一段時間了,但杜洪仍然無法適應。好在這座老城西側,新城已經在夯土版築,從今往後,彌峨郡王府、州衙就位於西城,縣衙位於東城,希望十一皇子能待得下去吧——事實上,待得下去得待,待不下去也得待,沒得選擇。

“西城內還會建個倉城。”躲過一灘牛糞後,杜洪說道:“聖人西征,各個點都要存滿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聖駕會走彌峨州,不能吧?”莊敖有些難以置信。

“聖駕自然不會走這邊,但難保有部隊途經此處。”杜洪說道:“大軍自靈州北上,抄近路的話,彌峨州是必經之路。便是向西去黑水城,也會在此補給。”

“黑水城?那麼遠?”莊敖驚訝道:“橫穿河西沙磧,水源難尋,太難了。”

黑水城是大夏的一個牧場,養了數萬匹軍馬,外加幾千峰駱駝。城址位於漢居延海南二十餘里(今額濟納旗北部),常年有河西道州兵兩千餘人駐守,外加三千名番直的各縣土團鄉夫、部落蕃兵,防備草原。

這是一個位於邊境地帶的牧場,同時也是一個軍鎮。常年遭受磧北草原部族南下騷擾,二十年來累計被掠走了數千匹軍馬,也就近年來打擊得狠了,這種行爲才少了許多。

杜洪點了點頭,道:“黑水城也修了倉城,甘、肅二州出人出力,至少要囤積五萬斛軍糧及大量軍資。黑水城、彌峨城,一西一東,便是朝廷控扼河西党項諸部的兩道鐵閘,當然要互相聯繫了。不過你說得也沒錯,橫穿河西沙磧比較麻煩,還不如走北線草原,至少水源容易尋找一些,但有備無患。聖人此番西巡,打擊回鶻只是目的之一,調整西北治理體系,纔是重中之重。”

“明白了。”莊敖似乎抓住了一點頭緒。

多年以來,聖人一直在關東奮戰,對西邊的要求很低,維持現狀即可,不要給他找麻煩,牽制他東征的精力,故多有縱容。

如今東邊羣雄已被一掃而空,是時候騰出手來,藉着西征的機會重新調整河西乃至更廣闊的草原區域了。

聖人的意圖,就像他常說的“摟草打兔子”。

河西党項房當氏,首鼠兩端、桀驁不馴又不是一天兩天了。爲何藉着這次機會,直接突襲抄了他們老家——這是真真正正的突襲,莊敖也是行動前纔得到命令,然後帶着一萬騎兵衝了過來,打了房當氏一個措手不及。

剿滅房當氏的行動,標誌着朝廷的軍事重心再度西移。至少聖人是閒了下來,開始把目光投注到這片被他忽視、姑息了二十多年的地方。

風起於青萍之末,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彌峨州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在這後面,一定還有更大的雷霆風暴。河西的勢力格局,要被重新塑造了。

想到此處,即便已經與皇室聯姻,成了所謂的皇親國戚,莊敖也下意識打了一個冷顫。他不敢再提把妹妹嫁給十一皇子的事情了,莊氏得到的已經足夠多,沒必要再想那些有的沒的。一旦讓聖人覺得莊氏過於貪婪的話,並不是什麼好事。

莊敖是有那麼一點政治智慧的。他知道杜洪肯對他說這些話,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許就出於聖人授意。

“好好修繕城池,不要讓房當氏的族人逃走。做好這兩件事,便是大功一件。”杜洪看了莊敖一眼,道:“今上是念舊情的。鸊鵜泉莊氏多年來忠勇爲國,聖人也是知曉的,不然君也不會成爲駙馬。”

莊敖連連點頭,道:“受教了。”

杜洪笑了笑,道:“君可聽聞許敬宗、馮盎之事?”

“聽過。”莊敖遲疑道。

他好像聽懂了,但還不是很確定。

“不要把眼光侷限在草原上,多與中原聯繫聯繫。不然的話,一旦有事,誰會保你?誰替你在朝中說話?”杜洪說道。

莊敖這下懂了,道:“我這就多準備一批金銀財寶、牛羊馬駝,作爲兩個妹妹的嫁妝。”

杜洪哈哈大笑,飄然離去。

第1249章 組畫第1238章 規劃第八十章 回家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三十章 末路第六十五章 焦慮感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331章 一家人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1264章 酬功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587章 不動搖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1251章 柳城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二十二章 紮根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102章 待賓館第1127章 演練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1123章 謀算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九章 局勢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1021章 牢籠第十八章 耐心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957章 潼關驛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六十八章 銅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204章 選擇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十章 殘局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五章 城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三章 調查(三)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986章 兗 淄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013章 “屯田”談談兵法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四十五章 不朽
第1249章 組畫第1238章 規劃第八十章 回家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三十章 末路第六十五章 焦慮感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331章 一家人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1264章 酬功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587章 不動搖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1251章 柳城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二十二章 紮根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102章 待賓館第1127章 演練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1123章 謀算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九章 局勢第六十四章 劍川與曲州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1021章 牢籠第十八章 耐心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957章 潼關驛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六十八章 銅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204章 選擇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十章 殘局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五章 城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三章 調查(三)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986章 兗 淄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三十一章 待價而沽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013章 “屯田”談談兵法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四十五章 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