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

今天外面起了點風沙,牲畜有些不安。

折宗本遠遠地看着定難軍大隊,眼皮子直跳,這與土匪何異!

大唐天子的官軍,不該是大軍一至,土族順服,然後申飭幾句便算了嗎?眼前這隊伍,上萬兵馬,盔甲鮮明,殺氣騰騰。草原婦孺或坐於車上,或踉蹌步行,顯然都是被擄來的。再看看後面一眼望不到頭的牛羊,這是滅了幾個部落啊?

折宗本甚至懷疑,可能有些部落還來不及投降,就直接被殺了個人仰馬翻。精壯被戮,女子、財貨盡失,這打草谷,打得可真狠!

其實,唐末武夫,去草原上打草谷並不鮮見。最典型的就是幽州鎮,人家在長城以北有不少州縣、城寨,三天兩頭去打契丹人的草谷,最多一次斬獲十幾萬頭牛羊。反正契丹人也經常南下幽州劫掠,大家就互相打唄。

天德軍、振武軍也幹過這事,劫掠對象主要是回鶻、吐谷渾和党項。最絕的是,他們的部隊裡本來就有不少回鶻、党項軍士,有時候北上,轄區內的熟蕃部落也跟着北上湊熱鬧,讓人有一種荒謬的感覺。但仔細想想,似乎又理所當然。

夏綏軍幹這事倒是比較少了,邵大帥大概是二十年來頭一回。果然是天德軍那幫無法無天之輩出身,幹這事輕車熟路,一點壓力都沒有啊。

“邵帥。”折宗本下馬,遠遠便行禮。

“外舅何須多禮。”邵樹德哈哈大笑,快步上前,恭敬還了一禮。

折宗本就勢順坡下驢,也不行禮了,道:“樹德何如此辣手耶?草原部族,令其畏懼順服即可,何須如此大動干戈?”

“須立威。”邵樹德正色道:“邵某至鎮不過半年,草原部族,多有觀望、輕慢之心,不將某放在眼裡。順路殺了幾個不開眼的拓跋走狗,後面再講話,也有更多人願意聽。”

折宗本其實想說,拓跋走狗,也可以變成自己人的。但人都殺了,此時多說何益?

“周將軍。”邵樹德喊道。

“末將在。”

“今日先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將這些財貨、女子先送回銀州,與宋刺史交割完畢後,再押運糧草前往地斤澤尋某。”

“遵命。”

“折將軍,州中財貨匱乏。也不瞞你了,這些牛送回去後,都將作爲官牛租給百姓耕田使用。綏、銀二州田地衆多,某算了算,最好備足兩萬頭牛,多加訓練,令其習慣耕地,如此方濟得農事。”邵樹德說道:“另者,朝廷已斷了糧餉,某也不得不自謀出路,給軍士們找些賞賜。這些羊,以後都要賞給軍士們。”

之前在範延伯家調研時,邵樹德已經瞭解到,一頭牛的價錢竟然要三千多錢,且耕十年就不堪用了,平均一年“折舊”費用三四百錢。自己弄兩萬頭牛租給百姓,一年就象徵性收個四十錢,給百姓省了不少了,十年使用期結束,基本就省了三千錢,差不多是一頭牛的原價。

不收錢是不能的,這是軍士們繳獲的戰利品,無法白送人,自己只能憑藉威望與厚臉皮,儘可能把租金降到合理的地步,爲農民們謀點好處。換個大帥,怕是還幹不了這事。

折宗本聞言默然。這倒是實誠話了,一點不假。軍頭不是那麼好當的,沒有糧餉,就要做好掉腦袋的準備。定難軍有兩萬三千兵馬,想必養着很吃力,也戰戰兢兢。

兩人正說着話,龐青部的幾個大小頭人過來,恭敬行禮。

邵樹德懶得與他們多說廢話,況且也聽不懂他們的語言,還是折藥在一旁翻譯:“我等拜見大唐天生神將。”

天這個字,在党項人的習俗裡非常重要,似乎與原始崇拜有關。

党項最高領袖稱爲“兀卒”,即“青天子”的意思,他們稱宋朝皇帝爲“黃天子”。後世西夏的最高官階曰“謨寧令”,意爲“天大王”,喻位極人臣。北宋將領劉法屢勝夏軍,被夏人稱爲“天生神將”。折繼閔一箭射中敵酋,禱爲“天助”。

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稱天。

邵樹德本來並不是很瞭解党項習俗,出征之前數月請教了不少人,如今算是明白“天生神將”這個概念了。不加天,只有神將二字,不算什麼。但天生神將,就有極其強烈的讚美、恭敬意味。

“爾等皆大唐天子蕃民,既歸折將軍治下,本帥也不便多言。只需勤納貢賦,出丁役,便可保無事。”邵樹德說道。

“自當從命。”

龐青部所處的這片區域,嚴格來說處於夏州北境、麟州西境的交界處。不過既然人家早就投了折家,自己也就給老丈人個面子。龐青部提供部分牛羊作爲補給便可,另外再出五百兵,跟着大軍一起前往地斤澤。

對這些遊牧蕃部,他暫時有心無力,只要其表面恭順,內部怎麼管理他們自己看着辦。如今的優先事項,還是綏、銀二州的蕃部,那些蕃部是半牧半耕,更容易直接統治。等滅掉拓跋思恭之後,一些小部落,可以找機會慢慢吞併,編戶齊民,充實一下州中戶口。

大一點的部族就加以籠絡,令其定期繳納貢賦,服兵役。日後再找機會策動其內部矛盾,使其分裂,仇恨。

總之一個原則就是,大的變小,強的變弱,最後再消化吸收。綏、銀二州,註定是漢地的社會、文化和制度。夏、宥二州,則可以是二元制的統治模式。

“裴將軍,剛纔折將軍提到過,數日後便是地斤澤蕃部祭天的日子,拓跋思恭會不會來?”龐青部頭人們離開後,邵樹德找來了充當臨時贊畫的裴商,問道。

裴商在草原上走了這麼十幾天,依稀找回了點年輕時大漠廝殺的感覺,精神頭好了不少,聞言答道:“大王,此乃小祭天,一年一次。明年纔是三年一次的大祭天,拓跋思恭即便本人不至,亦會遣其兄弟至,此乃大事。”

草原生活,本來就十分艱難。牧草的榮枯、牛羊的蕃息等等,幾乎全靠天吃飯,比漢地農民對老天爺的依賴還要強。部落相約而聚,殺牛羊祭天,表達對天神的崇敬,這種各部匯聚的集體活動每三年一次。不過在平時,各部落自己或者幾個相鄰的部落也會聚在一起搞這種祭祀,每年一次。

西夏立國後,將這種大祭天改爲一年一次。時間定在臘月末,既兼顧了西夏漢人的傳統節日,又聚攏了党項部落頭人,頗有點政治色彩。

此時沒有西夏,風俗依然是草原上千百年傳下來的規矩。匈奴、鮮卑、突厥,基本都在四月底、五月初牧草返青的時候舉行,講究點的還在正月、九月各舉行一次,一年三次。

“大王,既有此會,不若聚攏精騎,狂飆猛進,一舉突襲地斤澤,將這些酋豪們一網打盡?”裴商突然建議道。

地斤澤水草豐美,周圍生活着不少部落。在他們集體祭天的時候,也一定是防備比較鬆懈的時候,如果能夠大舉突襲,將那些有頭有臉的部族頭領一舉成擒,確實能省不少事。

中原王朝的天兵,可喜歡在牧民們聚會的時候搞突襲呢。從漢至隋唐,不知道多少名將靠着這招將草原頭領一網打盡,裴商建議邵大帥也試一試。

邵樹德喊來了朱叔宗、折嗣裕二人。

“裴將軍建議趁地斤澤祭天大會之時突襲。宗本公有一千五百騎,隨從藩兵千騎,咱們亦有千騎,龐青部出五百騎,這就是四千騎了。在祭天的時候,四千騎兵進行突襲,你二人覺得如何?”邵樹德當着兩人的面說道:“如果可行,那麼一會某便找折將軍商議細節,你二人就整頓部伍,做好出擊的準備。如不可行,那便放棄突襲,跟着大隊人馬一起走,陣戰破敵。”

“大帥,若是消息已經走漏了怎麼辦?”朱叔宗問道。

“是有可能走漏。那便只能等大隊步卒趕至,擊敗他們。再堂堂正正,宣示他們的罪孽,令其順服。”邵樹德答道。

“如此,末將認爲可率騎兵嘗試一下,若敵有備,便放棄強攻,轉而襲擾,不令其快速逃走。”朱叔宗還是十分穩重的,他首先想到的便是一路上滅了那麼多部落,萬一有消息傳過去了,導致突襲無效,變成強攻,那樣可就不美了。

折嗣裕也是一般想法。甚至在他心裡,消息多半已經走漏了。草原行軍,只有那麼固定的幾條路線,而這些路線上恰恰都是有部落生活着的。除非你一開始就是大隊騎兵,一人雙馬乃至三馬,打着快速奔襲的主意,不然鐵定要被人察覺到行蹤。

鐵林軍不過千騎,主要戰力還是步卒,不可能這麼做。地斤澤祭天大會,斷然是開不起來了。各部首領身邊隨從不多,可能只有寥寥百人,作爲主人的麻奴部,亦頂多能湊齊幾千兵,多半自忖不敵,不跑路更待何時?

倒是這個麻奴部,根基就在地斤澤,一時半會還跑不掉,除非丟下牛羊、帳篷、財貨,光溜溜地跑去宥州投靠拓跋思恭。

這一仗,其實還是可以打的。只要滅了麻奴部這個大號拓跋走狗,草原上的人心就要出現變化,這便是機會了。

邵樹德差不多也是抱着這麼個想法。出兵以來,繳獲雖然不少,但總體而言仍然不是很滿意。後世遼興宗攻西夏,西夏提前做了堅壁清野,遼軍整體上大敗,但北路軍依然虜獲了五萬頭牛、二十萬頭駱駝、百餘萬頭羊。

這才叫收穫!

自己到目前爲止弄到的那十餘萬頭牛羊,簡直算個屁!這次不收個三十萬頭以上的牛羊,能叫清理歷年積欠賦稅嗎?幽州鎮去契丹人那裡打草谷,運氣好一次也能收個十幾萬頭牛羊。那可是契丹,而不是還沒起勢的党項!

收穫牛羊,令草原雜虜臣服,不達目的不罷休!

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204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1065章 又來了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114章 屠夫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二十章 布子第1078章 秉政第十七章 推戴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九章 司農寺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六章 發力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一章 故人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六十八章 銅第1039章 入徐第1024章 造勢第1179章 百態第十二章 報告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1178章 外來戶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四十五章 慘第六章 接見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1110章 逃第1302章 接見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1308章 文明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1019章 西京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1029章 不適應第十四章 轉移第1218章 得意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214章 名城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九章 轉變第三十六章 這……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1019章 西京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058章 道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1044章 調動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五十二章 死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
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204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1065章 又來了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114章 屠夫第四十六章 狩獵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二十章 布子第1078章 秉政第十七章 推戴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九章 司農寺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六章 發力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一章 故人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六十八章 銅第1039章 入徐第1024章 造勢第1179章 百態第十二章 報告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二十九章 大的要來了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1178章 外來戶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四十五章 慘第六章 接見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1110章 逃第1302章 接見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1308章 文明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1019章 西京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1029章 不適應第十四章 轉移第1218章 得意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214章 名城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九章 轉變第三十六章 這……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1019章 西京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058章 道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1044章 調動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五十二章 死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