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屠夫

第1114章 屠夫

“諸外鎮軍、州縣兵馬、土團鄉夫,原其初心,本非巨惡。歸命者必全,知過者必宥。可上交器械,重整隊列,聽候發落。”

騎兵四處驅馳,把潰散的魏兵兜住,然後像趕羊一樣驅使他們到指定的空地集結。

失去組織的人羣彷徨無依,又處於死亡威脅之下,他們基本失去了任何思考和判斷能力,只能下意識跟着“領頭羊”行動。

不配合的人也有。

正如每次戰鬥,大敗之時總有人結陣自保頑抗一樣,魏博衙兵且戰且退,似乎打算撤回城內。

沒有人是傻子。如果說夏人對魏博武夫的敵意分三六九等的話,那麼聲名在外的衙兵肯定是第一等的。事實上沒有人喜歡魏博衙兵,除了他們的家人外。

當然外鎮軍也不是什麼好鳥。或者說整個魏博鎮有志於當兵的男人都不是什麼好鳥,畢竟衙兵就出自他們。

你殺光所有衙兵,然後從外鎮軍、州縣軍甚至土團鄉夫裡招募新人,組建一支親軍。過不了幾年,他們就是新一代魏博衙兵,一樣跋扈,一樣讓人頭疼。

所以,還有很多鎮兵、州兵、鄉勇拒不投降。能逃的就撒丫子跑路,不能逃的結陣頑抗,拼死拉倒。

因此,戰鬥還是持續了一會的。

武威軍步兵先衝,動搖其陣腳後,騎兵再上,三下五去二,一一敲碎了這些“頑石”,以免給更多的魏博武夫造成影響,激起他們的抵抗之心。

部分潰兵衝到魏州北門,大聲叫喊。

外頭髮生了這麼大的變故,城上的人只要不是瞎子,都可以看得到。如果動作快的話,還來得及救一部分人。

“快開門!”

“開門,老子要進城,宰了樑懷瑾全家。”

“開門啊,夏賊要追過來了。”

“莫非你們也要降?”

吼叫聲、哭喊聲、哀求聲充耳不絕,響徹城內外。

魏州城門緊閉,一點動靜都沒有。

潰兵們漸漸絕望了起來。

有人拔腿就跑,自尋生路。

有人摸出弓箭,朝城上泄憤射擊。

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城頭響起了一陣喧譁聲,人影憧憧,還隱有爭執傳出,這給了潰兵們一些希望。

不過他們很快又絕望了,因爲城門紋絲不動,一點打開的意思都沒有。

馬蹄聲在身後響起,夏軍騎卒分出人手,追殺了過來。

潰兵大部分一鬨而散,少部分依託城門洞抵抗。本着臨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心理,騎兵還真拿他們沒辦法,只好退去,等步兵上來收拾這些死硬分子。

武威軍都遊奕使安休休衝殺了一陣,回到後陣換馬。

他已經四十大幾了,微微有些氣喘。不過精神頭很好,將砍人砍捲了刃的刀扔在地上,又提了一把更加厚實的馬刀,笑道:“此城易破耳。”

“安將軍爲何這麼說?”親兵們湊趣問道。

“我率部衝殺,縱馬至城下時,都沒人射箭阻攔的。”安休休哈哈大笑,道:“可見賊人已破膽。”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城內守軍亂了。

事實上他們現在也是懵逼的。

樑懷瑾帶走了大部分將官,一把送在城外了,這會城內上上下下沒有任何主意,不知道該幹什麼。

放潰兵入城是萬萬不能的,哪怕城外喊聲連天,但就是沒有軍官下達命令——更準確地說,現在沒人做主,既沒人下令堅守,也沒人下令投降,從上到下處於失能狀態。

畢竟這一場大敗,實在太讓人震撼了,從各方面而言都是如此。

安休休判斷城內守軍已毫無鬥志,甚至處於混亂之中,應該不是虛言。

換好馬匹、武器之後,安休休再度縱橫馳騁,大砍大殺。

直到半個時辰之後,所有抵抗都被粉碎了。

橫七豎八的屍體散落一地,鵪鶉似的的俘虜瑟瑟發抖。輔兵們開始出來清理戰場,將馬匹收攏、器械撿走,屍體統一堆迭起來,一會挖坑埋掉。

城外營壘內還有兩千餘守軍,這會也投降了。

他們別無選擇。

不可能有第二波援軍出城救援了,如果不想被圍困到死,投降是最好的選擇。

盧懷忠也在親兵的簇擁下抵達了戰場。

他遙望着高大巍峨的城牆,道:“本還在發愁,到底要死傷多少人命才能攻下這座城池。現在倒好,樑懷瑾一投,省了太多事了。”

旋又想起還在館陶與史仁遇磨嘴皮子的羅紹威,無聲地嘆了口氣。

有的人就是這樣,機會給了他,卻沒法把握。易地而處,他有比羅紹威更好的辦法處理當前局面,還不止一種。

“韓遜!”盧懷忠喊道。

“末將在。”

“領兵攻城,不要予敵喘息之機。”

“遵命。”

計劃趕不上變化。攻城器械尚未打製完畢,軍士們又剛剛經歷大戰,體力有所虧欠。但眼下這個局面,不趁機攻打就太可惜了。若讓守軍從混亂的狀態中反應過來,又不知道要花費多長時間,死傷多少人命。

鼓聲隆隆。

韓遜帶着三千多步卒,扛着簡易木梯,一往無前地衝了上去。

******

城內其實還是有不少守軍的。

衙兵決勝都一千六百餘人、山河軍四千餘,外加臨時徵集的土團鄉夫逾萬,兵力是足夠的,器械、糧草也是充足的,至少維持半年以上的消耗不成問題。而魏州城牆又在樂彥禎、羅弘信時代經歷過大規模修繕,十分堅固,城防設施也很完備,夏軍不丟個幾萬條人命,休想拿下來。

但那是正常情況下,如今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城外的失敗極大刺激了守軍。在一開始的失聲與茫然之後,他們陷入了狂亂之中。

不知道誰最先帶的頭,或許是某個暴躁的衙兵,在他的招呼下,大羣人衝下了城頭,直奔樑懷瑾的府邸而去。

樑府家僕還沒弄清楚情況,直接被暴怒的軍士殺了個七零八落。

武夫們衝進了院子,逢人便殺,見人就砍。往日裡鳥語花樣的樑府,頃刻間變成了血泊地獄。

與之下場相仿的還有王元武、尹行方的府邸。

這兩貨拋棄妻子,跟着羅紹威逃竄,已是衆人皆知的事情。前幾日還沒人理他們,王府、尹府衆人過了幾天提心吊膽的日子,後來發現沒事,也就放下了心。

但今日倒了血黴了。

失去理智的武夫亂哄哄地衝了進去,闔府老幼,盡被屠戮。家財也被搶掠一空,變作了大頭兵們的戰利品。

接下來是已經逃散一空的羅府。因爲找不到人,軍士們甚至放了一把火,將其燒燬泄憤。

幕府行軍司馬司空頲的宅子、節度掌書記楊利之宅,盡遭亂兵洗掠。

搶劫這種事情是會上癮的,也會給人帶來極大的感官刺激。

上了頭的亂兵開始對幕府中下級官吏動手。

有人破口大罵,奮起反抗。

有人拋棄妻子,翻牆而遁。

有人跪地求饒,坐視妻女在眼前被淫辱,家財被搶掠一空。

總之一片混亂。

巳時三刻,已有武威軍士卒擊退了抵抗意志不是很堅決的守軍,登上城頭。

他們看到城內的亂象之時,也歎爲觀止。

不過沒人去管那些亂兵。先登勇士的目標很明確,稍稍整隊之後,殺向了城門。

城門口的魏兵有人潰散,有人居然發起了決死反衝,還有人利用地形優勢,不斷射箭襲殺夏兵。

稍稍費了一番手腳,付出數十傷亡代價之後,夏兵斬斷了最後一名魏博武夫的頭顱,然後一齊用力,通過絞盤放下吊橋,再把城門打開。

已經整隊進至城外的夏軍蜂擁而入,開始逐街清理魏兵。

午時初刻,幾乎所有城門都被打開了。

有的是夏軍打開,有的則是魏人主動開城,試圖逃竄。

效節軍、義從軍等部也分批開入城內,鎮壓亂軍。

仗打到這份上,基本沒有任何懸念了,魏州這座河北名城,就此易手。

還在城外的盧懷忠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此時他正與樑懷瑾對坐飲茶。

“此戰,樑將軍當居首功。”盧懷忠說道:“若不然,不知死傷幾多人命。”

“盧帥自入河北以來,迭破晉、趙、魏、滄諸鎮兵,聲威遍佈河北。”樑懷瑾說道:“罪將癡頑,相抗天兵數年,能免罪已是僥天之倖,何敢居功!”

“我打了這麼多年仗,做過昧心之事,殺過無辜之人,唯獨不喜歡睜着眼睛說瞎話。”盧懷忠不高興地說道:“如果樑將軍鼓舞士氣,整頓軍務,死守城池。以魏州之雄固,我自問半年都拿不下來。該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沒人會搶。過了今日,你便去洛陽吧。放心,陛下自有厚賞,官爵、財貨、美姬,斷斷少不了,勿憂。”

樑懷瑾心下稍定。

其實他還有件事想問,即邵聖到底會如何安排他?老實說,他還不想就此退養。富家翁的生活固然不錯,可終究差了點意思。他今年還不滿四十,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還想接着爲新朝效力呢。

“盧帥果有古之名將風采。”樑懷瑾嘆道。

“古之名將……”盧懷忠自嘲地笑了笑:“馬上就要殺人了呢,說是屠夫還差不多。”

樑懷瑾心中一驚。

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1128章 匯聚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六章 新風俗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三十章 西行第五章 勾連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四章 仙術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122章 錢氏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九章 焦躁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十九章 朔州第1312章 交代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八章 招撫第三十章 真理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1296章 默契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585章 諸葛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1030章 決心已下(一)東漢騎兵第五十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十章 打法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994章 追索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983章 安全感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二章 調查(二)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二十章第986章 梳子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十五章 條件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五章 州情(二)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1133章 山城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992章 部署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一章 前進基地
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1128章 匯聚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六章 新風俗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三十章 西行第五章 勾連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四章 仙術喀喇汗王朝來歷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122章 錢氏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九章 焦躁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十九章 朔州第1312章 交代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八章 招撫第三十章 真理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1296章 默契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585章 諸葛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1030章 決心已下(一)東漢騎兵第五十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十章 打法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994章 追索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983章 安全感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二章 調查(二)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二十章第986章 梳子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十五章 條件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五章 州情(二)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1133章 山城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992章 部署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一章 前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