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轉變

“如今已經沒有路可走了,只能與涼州唐人結盟,對付六穀吐蕃。”空曠的草原上,狂風捲起沙子,撲簌簌地打在帳篷頂上,崔素重重地嘆了口氣,眼神渾濁,再不復之前的精明強健。

上了翁郜的大當!

崔素甚至懷疑,翁郜是不是與那邵賊有勾結,故意來坑害他們涼州嗢末。

可惜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敗了就是敗了,損失數千人。一些附庸小部落也跑了,短時間內估計很難再次聽命。

但這些都不是不可以承受的代價。

最讓他們難以接受,直如晴天霹靂一般的,是剛剛得到的消息:六穀吐蕃大舉北上,四處襲擾嗢末部落,燒燬村莊,搶掠牛羊,俘虜財貨和丁口,這纔是掘他們根基的事情。

就憑眼前這五千殘兵敗將,即便可以慢慢收攏逃散的族人,最多也只能恢復到上萬兵力,還是不如六穀吐蕃。

與之相對的是,吐蕃人在吞吃了大量人口、財貨之後,只需花個幾年時間好好消化,鞏固一番,就可以發動針對涼州嗢末的第二次吞併戰爭,屆時他們拿什麼來擋?

因此,擊敗六穀吐蕃,儘快奪回族人和牛羊,是當務之急。

“結盟?怕是屈膝投降吧?”陳咄咄慘笑一聲,道:“唐人又不是傻子。只需稍加打聽,就能知道咱們如今的境遇。不趁機出兵剿滅就算好的了,還想結盟?”

“結盟也好,投降也罷,就是個說辭。”魯彥嘆了口氣,道:“事到如今,咱們還有別的選擇麼?拖的時間越長,六穀吐蕃整合得就越充分,咱們的價值就越低。”

“糧食、牛羊也不夠吃了,必須得想辦法。”出兵以來一直甚少說話的沒悉加說道。

“箭矢也不夠用的。工匠都在部落和村子裡,壞了的器械沒人修。”

“軍士們心無戰意,只想找回家人。”

“不能拖了,必須穩住軍心。再拖下去,有可能會兵變。”

“如果六穀吐蕃遣人來招降,我懷疑會有不少人投過去。”

衆人七嘴八舌,很快就把當前的局勢給分析了個七七八八。

沒招了,局勢已經惡化到難以復加的地步。

投六穀吐蕃,大夥心理上不願意,更何況他們纔剛剛卑鄙無恥地偷襲了己方。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投降唐人,藉助他們的力量擊敗六穀吐蕃,或許還有翻身的機會。

“那麼,派人去涼州與唐人接觸?”崔素提議道。

衆人沒意見,或者有意見,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先這樣了,後面再想其他招,擺脫唐人的鉗制。

反正投降大唐,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給他們時間,總能慢慢恢復的,屆時涼州是個什麼局勢,還不一定呢。

只要活着,就有機會!

陳誠很快就在涼州城內接見了嗢末的使者,其實不是別人,就是崔素和魯彥二人,還有一些他們的隨從。

之前還打生打死的對手,突然要變成自己人了。對於這樣一個體驗,陳誠覺得還挺新鮮的。

世事無常啊!

“二位將軍可知你等本是中國子孫?”關中百姓及部分糧草、器械已經順利送到了涼州,此時城內多了三千天柱軍,陳誠心裡大定,在與嗢末人談話時心理優勢極大。

再過一陣子,天柱軍使李唐賓還將帶着四千步卒,押運大量糧草、器械抵達,屆時優勢就更大了。

“自然知曉,我等姓氏便是漢姓。”崔素答道。

“既是中國子孫,爲何部中還說吐蕃語,還與朝廷爲敵?”陳誠繼續問道。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

說中原現在就有很多與朝廷作對的藩鎮,這話似乎太過桀驁了。

說邵賊還不止一次叩闕呢,似乎更不合適。

因此,崔素只能避重就輕道:“昔年吐蕃北道德論強行推吐蕃語,用吐蕃文字。數十年下來,早習慣了。我等能懂一些官話,已大不容易。”

“若投靈武郡王,今後便得說官話,穿唐服,可能做到?”

“自無不可。”

“還得編戶齊民,繳納貢賦,服徭役、兵役。”

崔素等人遲疑了一下。

之前就是因爲這個傳言,再加上翁郜的引誘,他們才最終決定出兵涼州。現在你告訴我打了幾天仗,損失了那麼多人口和財貨,結果又回到了原點,合着我們是白打了嗎?

“切勿自誤啊,幾位將軍。”陳誠冷哼一聲,道。

他也已經打聽清楚了,知道如今嗢末諸部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局面。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不趁着這個大好時機將事情弄妥帖了,難道等以後再出現反覆嗎?

“罷了,便依靈武郡王之要求。”崔素嘆道。

“你可能做主?”

“我等代表諸部而來,自然可以做主。”

崔素有個後人,叫崔延沒,後梁時期還遣使入朝。

“次年(909年)五月,又以溫末首領熱逋鉢督、崔延沒相爲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遣還本部。”

故崔氏在嗢末裡還是頗有影響力的。熱逋,即折逋,亦嗢末大族。

“那就好。”陳誠笑道:“如今第一件事,便是南下征討六穀部。”

“求之不得。”崔素等人一齊說道。

******

浩門谷外,新泉軍的步卒們佔據了有利位置,伐木造柵,盯着遠處的百餘青衣騎手。

他們有三千多步卒,還有閭馬部一千騎兵。

今日,從陽妃谷大勝而歸的楊悅還將押運大量吐蕃俘虜、牛羊趕來此處匯合。

青衣騎手的數量肯定不多,不然早就撲上來把他們全部吃掉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遠遠吊着,以威嚇、驚嚇爲主。甚至在閭馬部騎兵衝上去後,他們甚至連監視都不太敢了,謹慎無比。

這夥人是甘州回鶻。新泉軍方面費盡手腳抓了兩個遊騎,審問後得知。另外,逃難的嗢末人也證實了這點,六穀吐蕃俘虜中亦有認識回鶻的。

“……著青衣,如中國道服。”這是宋人在甘州看到的場景。

不過考慮到當地未必有多少布帛,宋人見到的可能是中上層階級及軍士。普通百姓,多半還是穿皮裘。

甘州回鶻女人,史載“白皙”,以薄青紗冪首而見其面。

她們不辮髮、不髡髮,梳髮髻,高五六寸,以紅絹囊之。既嫁,則加氈帽。

風俗與其他草原民族,甚至是其他回鶻部族,還是不太一樣的。

甘州回鶻向來是六穀吐蕃的盟友。他們出現在這裡,雖然讓人感到意外,但也不是不可理解——處在這個亂世,誰還沒有拉幫結夥,互相自保,以及吞併他人的野心呢?

無論如何,這些甘州回鶻騎兵給唐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壞了楊悅的大事,迫使他及時收兵,押着俘虜和牛羊退往浩門谷,與主力步卒匯合。

楊某人雖然狂,但又不是沒腦子。不會在明知周圍可能存在大量意圖不明的騎兵的情況下,依然我行我素,繼續抄掠六穀部吐蕃。

所以,六穀部的運氣比嗢末好。關鍵時刻有人幫了他們一把,六個山谷、河谷,只被破了兩個,但其中一個是實力較強的陽妃谷部,就是不知道折逋念知道後,會是什麼反應。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外如是。

雙方就這樣默契地對峙着。

新泉軍攜帶了大量馱馬、車輛,裝了足足兩萬斛粟米。正在快速趕來的蕃部也攜帶了不少牛羊,對峙唄,時間長了,看誰吃虧!

楊悅在酉時初刻帶着隊伍大搖大擺地趕了回來,甄詡見狀鬆了口氣。

有大量吐蕃俘虜可以驅使,營地早就完工了。國朝步兵,在有大營可以依託,有足夠的糧食可以消耗的情況下,其戰鬥力是騎兵所不能比擬的。

浩門谷,有山有水,地形也適合防守,有本事繼續耗下去啊。

“傳遞兩份信件,今晚趁夜送出去。”甫一抵達大營,楊悅便說道。

“第一份,傳令給涼州方面,令其治兵完城,招撫嗢末流散,整頓兵馬。”

“第二份,將涼州局勢仔細報予靈州,由大帥親自定奪。”

吩咐完後,他便去檢查營地了。

甘州回鶻,與六穀吐蕃關係密切,他早有耳聞。

此番出征以來,整個涼州的局勢,給他的一個突出感覺就是亂,特別地亂!

六穀吐蕃還是有一定實力的,甘州回鶻也不知道來了多少人。再加上可能有的一些臨時投機倒向六穀吐蕃的小部落,如今的局勢必須慎重對待。

有些時候可以冒險,有些時候則必須持重,楊某人還是分得清的。

反正,他已經賺了不少便宜了。如今該着急的,其實是六穀吐蕃。

三月初十,岷州党項拓跋氏、會州白氏,各帶三千步騎趕至浩門谷。

楊悅盤算了一下手頭的實力,騎兵約四千人,步卒六千多,似乎可以試探一下甘州回鶻的實力了。

他暫時不想離開浩門谷、陽妃谷一線。好不容易佔下的,豈能輕易送出去呢?

討涼州,光平了一個嗢末可不夠,最好連六穀吐蕃一起收拾了,永絕後患!

第五章 勾連第七章 用人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四十五章 慘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十章 殘局第1067章 交代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978章 督戰官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280章 感悟第五十章 果實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1179章 百態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1006章 調動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二十章 河清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968章 虞鄉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七章 安撫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十九章 碰撞第1306章 大巫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四章 根基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六章 主人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三十六章 雷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三十章 路子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五十二章 撤!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1170章 康福第五章 嗢末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十三章 心事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1265章 韓氏第1151章 果斷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還在客戶這第1083章 一言堂
第五章 勾連第七章 用人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四十五章 慘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十章 殘局第1067章 交代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978章 督戰官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1280章 感悟第五十章 果實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1179章 百態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1006章 調動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二十章 河清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968章 虞鄉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七章 安撫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十九章 碰撞第1306章 大巫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四章 根基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六章 主人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三十六章 雷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三十章 路子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五十二章 撤!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1170章 康福第五章 嗢末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十三章 心事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1265章 韓氏第1151章 果斷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還在客戶這第1083章 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