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推恩

“秦國”商船的離開,也吸引了很多大食人的目光。

他們對秦人或者說夏人並沒有多排斥,雖然他們與薩曼波斯進行了長達五六年之久的戰爭。

只是——那又如何?

薩曼波斯很恭順,很惹人喜歡嗎?至少對巴格達朝廷來說,不一定。

在諸多藩國中,布哈拉的恭順程度並沒有排在前列。即便這兩年有所改善,貢金比以往多了,可依然無法讓巴格達感到滿意。

波斯人,不可信,無論哪個波斯!

他們不但在政治上桀驁,在商業上也在蠶食巴格達的榮耀。

來自東方的商品他們比誰都搶得快,併爲之洋洋自得,這是最根本的矛盾。

夏國兩批次的使團先後來到巴格達,意味着很多事情。波斯人在陸地上佔有貿易的先手,但在海洋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無論大食、波斯還是婆羅門。

巴士拉的海風非常輕柔,鷗燕上下飛舞。

當夏國商船漸漸消失在遠方的天際線上時,所有人都收回了目光,又似乎沒有收回目光。

或許,應當更深入地展開交流了。

婆羅門是小國,但一年能派出三十餘艘船隻前往夏國,販賣大量貨物,採買無數商品。那麼,作爲航海界的王者,大食又怎麼能醉心於目前的成就呢?

西拉夫能提供象牙、珍珠、黑瑪瑙、紅寶石、香水和琉璃。

麻離拔能提供珊瑚、犀角、乳香、沒藥和蘇合油。

摩加迪沙(今索馬里,阿拉伯控制的東非土地)能提供皮革、黃金、白銀和最優質的檀香。

……

他們能提供的東西太多了,就看他們想不想擴大業務了。

如果夏國人能夠進一步開放,提供穩定的政治環境,不要再發生揚州、廣州那種大規模屠戮外商的事件,同時提供便利的商業環境,不再無端勒索進獻、供奉之類,不再強買強賣,那麼他們很樂意繼續擴大商業交流。

西方的金銀、東方的絲綢,他們都需要。

海風輕輕拂過,巴士拉城內,第一家茶肆靜悄悄地開張了。

迪赫坎伊茲密爾利用十個斯拉夫奴隸,從夏人手裡換取了一批茶葉,百無聊賴之下,他嘗試着經營這門生意。

因爲教義原因,他們無法飲酒——至少明面上如此——那麼或許該嘗試一下其他飲料。

東方大國的名聲傳得越響,這門生意就越好做。

一趟出使,很多事情在發生着積極的變化。

******

就在王黑子等人開始返航的時候,邵樹德已在鄆州停留旬日,處理政務。

鄆州父老對聖人的觀感不錯。

當年天平軍與宣武軍持續數年的拉鋸戰,鄆州可是被欺負得很慘。最絕望的時候,每每聽到西邊的一點消息,都大爲振奮。

夏、樑雙方在河陽、洛陽、陳許之間一系列的大戰,都由天平軍幕府添油加醋,廣爲傳揚,極大增強了他們抵抗到底的決心。

朱樑覆滅之後,雙方的關係開始惡化,但精疲力竭的他們已經難以相抗,數年之間,天平、泰寧、淄青三鎮相繼陷落,沒受什麼大苦。

更何況,當魏博武夫南下大肆燒殺搶掠的時候,還是王師爲他們討回了公道。

這個朝廷,在鄆州的形象是正面的。不然的話,五大新兵院之一的鄆州院也不會存在了。

因爲這座新兵院的存在,鄆州市面上的經濟也比較繁榮,百姓大受其利。

當然,鄆州最主要的利益,還是南來北往、東來西去的貿易。

他們是溝通以魏博爲首的河北經濟的重要橋頭堡,有很多黃河渡口,商旅來往頻繁。

向東看的話,隨着海上經濟的日漸活躍,鄆州也得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利益。

誠然,海貿的最大得益者是各個港口。但作爲外貿港口的經濟腹地,他們也不可能一點利益沒有。說白了,都是一條利益鏈上的,區別就是誰多誰少罷了。

至少,作爲一個人口漸漸恢復的大郡,鄆州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要知道,淄青鎮的人口是相對稀少的。

商業,就是有這麼神奇的作用,能夠將不同的版塊勾連起來,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經濟循環體系。

農業做不到這一點。

它是封閉的,排外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給自足,最好一輩子不求人。

一旦出現動亂,哪怕割據自保,他們也能在一方安穩。

但商業資本,是十分渴求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內市場的,他們會自發維護這個系統,直到失去信心,覺得它再也不能自如地運轉爲止。

商業,可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呢。

“鄆州院的情形,朕看了有一陣子了,其實還湊合。”邵樹德看着幾位宰相、樞密使們,說道:“至少比陝州院強多了。”

南衙樞密副使李忠的眼皮子一跳。

還好,聖人之前有強烈的裁撤陝州院的想法,雖然最後沒這麼做,但對這個新兵訓練衙門的意見很大,已經命令裁汰不堪戰的廢物,將員額壓縮到一萬人以內。

被裁汰的人如果不滿,即行鎮壓。

現在麼,似乎鄆州院可以保住了。

這個地方他也看了,士兵多來自鄆、兗、魏、博、徐、鎮等州,簡而言之,多爲老河南道東半部分以及河北。

都是中唐以來出“兇兵”的地方。經歷了十幾二十年的和平歲月,兇性有所收斂,但仍然敢打敢拼,有一股血勇之氣。

聖人曾經說過,別看魏博鎮在晚唐被各路人馬欺負,但如果革除積弊,大力整頓,他們是很有潛力的,可源源不斷輸送強悍的戰士。

李忠很認可這個觀念,事實也正是如此。

“鄆州院內的經學生也很好。”邵樹德又道:“教以忠君愛國大義,初時可能不見成效,但五年下來,天天說,日日講,時時念,再頑劣的武人也變得不一樣了。這一點他們做得很好,該賞。樞密院給他們單獨考一下功,該賞錢賞錢,該升官升官,無需猶豫。”

“臣遵旨。”李忠說道。

他雖然只是副使,但也有相當職權。更何況,這是聖人親自交辦的任務,執行起來沒有任何阻礙。

“再說說其他事。”邵樹德話鋒一轉,道:“阿保機率衆抵達了阿爾泰山,擊潰了可薩回鶻的好幾個部落,大掠牛羊、人丁。旋又北上,襲擊黠嘎斯一部,北竄而去。諸卿都議一議該怎麼做。”

“陛下或可藉由此事,逼迫黠嘎斯乃至烏古斯。”李忠胸有成竹地說道。

“你是說讓朕渾水摸魚,攫取好處?”邵樹德問道。

“正是。”李忠回道:“陛下,黠嘎斯人其實可以用胸無大志來形容。他們的表現,就給人一種甘於平淡、偏安一隅的感覺。而烏古斯人的野心則不小,但因爲與波斯不睦,屢起兵戈,縱然有想法,卻有心無力。契丹西行,未必是什麼壞處。陛下可遣人招攬潰散之可薩回鶻、黠嘎斯部衆,於北庭設一行宮,劃分草場,建立奴部。”

“李卿的想法是靜觀其變?”邵樹德問道。

“謹守疆界,靜觀其變。契丹人是必然要在西域尋得一處牧場,作爲安身立命之所的。但再貧瘠的草場,也都有主人了,戰爭不可避免。”李忠說道:“哪怕阿保機明知擺在面前的一碗毒藥,他也只能一飲而盡。”

“很精彩的論述。”邵樹德讚道,旋又看向隨駕東行的中書侍郎蕭蘧,問道:“蕭卿意下如何?”

“陛下胸中早有成算,臣附議便是。”蕭蘧說道。

“也罷。”邵樹德大笑,道:“先讓阿保機與他們狗咬狗一番,待精疲力竭之時,再做計較。”

“陛下聖明。”衆人齊聲應道。

“最後一件事。”邵樹德從一摞奏疏中挑出一份,說道:“草原諸部推恩令之事,如何着手?楊卿,你來說說。”

所謂“草原推恩令”,主要是針對漠南諸部。

像河套嵬才部、柔州契苾部、三泉藏才部等,人口其實已經非常不少了,平均一家拉出五萬騎並不算多難,已經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是,在邵樹德打天下的過程中,這些部落出了大力,戰死沙場者不知凡幾。

但時移世易現在的他們實力太強,已經漸漸有些礙眼了。

在這件事上,邵樹德也不打算講情面。

之前,藏才、契苾、莊浪部其實已經傳出風聲,要把人丁、牛羊、草場劃分給幾個繼承人,但多年下來,其實也就是做做樣子。劃出去的草場很小,人丁、牛羊也只佔部落整體實力的一小部分,明顯有敷衍的味道在內。

現在,朝廷要動真格的了。

“陛下。”楊爚組織了一下語句,道:“有些事情,宜速不宜遲。現在做,阻力較小,將來做,就不一定能成了。”

邵樹德又看向其他幾人。

“陛下,趁着禁軍戰力強橫,應及早把這事辦了,臣附議。”北衙樞密副使趙匡凝說道。

“臣附議。”中書侍郎蕭蘧說道。

“臣附議。”

……

“那就這麼辦吧。”邵樹德下定了決心,說道:“令各部首領至登州覲見。朕置酒與其相會。禁軍馬兵各部,該動彈的動彈一下,如何佈防,樞密院看着辦吧。”

()

第五章 州情(二)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1279章 離京第1117章 討論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1138章 法度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1013章 “屯田”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十九章 設想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1235章 奴部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589章 新操作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304章 臘日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989章 試驗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313章 奔喪第十九章 西行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六章 監軍使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1038章 別了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十九章 設想第1249章 組畫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九章 司農寺第1272章 歸心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九章 埋伏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三十章 青唐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024章 造勢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四十章 驚喜第1095章 封賞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五十章 書稿第1214章 名城第十三章 花巧第959章 班底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五章 奴僕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五十章 夾擊第三十六章 奏第1279章 離京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二章 亂
第五章 州情(二)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1279章 離京第1117章 討論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1138章 法度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1013章 “屯田”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十九章 設想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1235章 奴部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589章 新操作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304章 臘日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二十二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989章 試驗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1313章 奔喪第十九章 西行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六章 監軍使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1038章 別了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九十章 洛陽居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十九章 設想第1249章 組畫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九章 司農寺第1272章 歸心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九章 埋伏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三十章 青唐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024章 造勢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四十章 驚喜第1095章 封賞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五十章 書稿第1214章 名城第十三章 花巧第959章 班底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五章 奴僕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五十章 夾擊第三十六章 奏第1279章 離京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028章 泗州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四十二章 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