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

“殺!”呼嘯的北風中,大羣身着黑色衣甲的士兵排成陣列,快速衝了上去。

“放箭!”寨子外的士兵依次來了一波齊射,然後趁着敵軍短暫的混亂,分批撤回了寨子內,將營門緊閉。

很顯然,交戰的是天德軍和大同軍,而戰場則是城外與遮虜軍城相呼應的那個軍寨。

進攻一方是原雲州沙陀兵馬使李盡忠的本部人馬,臨時加強了部分新募的北邊五部衆,人數在三千上下。他們的裝備並不好,衣甲型制雜亂,武器制式也不一,但士氣高昂,猙獰兇悍,廝殺起來很有章法,算得上一股勁敵。

守軍的李仁軍部有千人左右,核心是原振武軍中城的那幾百軍士。不過之前的中陵水之戰,他們損失不輕,後來補充了一些輔兵和降兵,恢復了部分元氣,但到底無法與以前相比。再加上人數上的劣勢,他們也就只能依託軍寨和地勢,拼死抵抗了。

進攻方以小組隊形快速前進,矛手、弓箭手、刀盾手各司其職,各小組交替掩護,充分利用了地形和射擊死角,且行進的速度還相當不慢。防守方也有應對方法,他們利用營內高處的哨塔、寨牆,居高臨下尋找射擊機會,而大羣刀盾手、矛手則聚集在營門附近,防備敵人強行衝擊——因爲地勢的關係,重型攻城器械無法運上來,兵力也無法大規模展開,只要守住營門這個最薄弱的地方,也就差不多了。

這個時候不得不提一下。自古以來冷兵器作戰,都不是影視劇或小說裡那種將領大喊一聲“給我殺”,然後所有人一窩蜂亂糟糟地衝上去那種瞎雞兒打的模式。事實上他們是有章法的,即便是農民軍,只要有些年頭的,短兵相接時也不會亂打亂殺。大規模會戰有大陣,小規模戰鬥有小組配合,沒有這些,除非你是人形高達,不然鐵定失敗。

眼前的大同軍就很講配合,雖然被地形限制,無法大規模展開兵力,但他們依然以十個人一小組的模式進行戰鬥,小組與小組之間也有呼應,更有指揮官通過鼓角旌旗進行更高層面的指揮,足見其平日裡的訓練水平。

地形崎嶇,道路艱難,影響射界的樹林也早早被清理乾淨,因此進攻的大同軍付出了很大的傷亡。箭矢是他們最大的殺手,尤其是在進入弓箭殺傷力較強的範圍後,即便有着大盾防護,依然產生了不小的損失。

不過這些人也是兇悍。惡劣的生活環境鍛鍊了他們的意志,養成了頑強、蠻橫、輕生死的習性,因此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也只有激發心中兇性,拼命上前了。一路上他們丟下了大量的屍體,然後憑着一股子蠻勁,竟然硬生生衝到了營門附近——好吧,或許不完全是屍體,但躺在地上呻吟的傷兵很顯然已經退出了戰鬥。

這裡的箭矢更加猛烈。天德軍的士兵們幾乎擠滿了寨牆和哨塔,抓住一切機會消滅敵人,試圖讓他們知難而退。敵人也開始了反擊,大量士兵取下長弓,往寨牆上還擊。你別說,雖然是仰射,但他們的準頭相當不錯,時不時射落一名天德軍士兵,雙方的這次交戰,幾乎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李仁軍煩躁地在大營內走來走去。已經一個多時辰了,如果順利的話,使者多半已經抵達了遮虜軍城下。就是不知道郝都將會不會派援兵過來了,李仁軍對此不是很確定,甚至有些悲觀。他不是郝振威的人,而是半路被裹挾來的振武軍將官,天德軍有什麼理由救他?再者,如今這個時候,李克用大軍虎視在側,郝振威怕也沒那個膽子帶兵出城。一個不好,很有可能招致大敗,連累着遮虜軍城也丟了。此刻李仁軍之所以派使者過去求援,其實也就是儘儘人事罷了,希望真的不大。

再頂一天,再頂一天就跑!這是李仁軍暗中與心腹們制定的計劃。他們是外人,不是郝振威的嫡系,人家當然不會心疼你。說實話,能頂兩天,殺傷大量敵軍,就已經對得起一路上的情分了。自己堂堂振武軍中城十將,雖不屑於投靠亂臣賊子,可也不是來給你郝振威當替死鬼、墊腳石的,從今往後,山高水長,後會無期。

軍寨內外的戰鬥愈發激烈了,但李仁軍卻更加氣定神閒。也沒什麼好指揮的了,守城戰,底下幾個老弟兄熟練得很,有他們在,自不會犯什麼低級錯誤。打吧,讓那些胡人也知曉下咱們北地男兒的厲害。之前的洪谷之戰,忠武、河東損兵折將,沒得讓人看輕了。我李仁軍雖然只有千餘兵馬,但也不能讓大同叛軍給小覷了。既然打上了門來,非得讓你崩掉兩三顆牙齒才作數。

******

“副將,你走來走去老半天了,累不累啊?按說咱們也經歷過不少廝殺了,以前也沒見你這麼慌啊。”遮虜軍城內,盧懷忠有些無奈地看着自己的頂頭上司,說道。

自從大同叛軍猛攻城外軍寨的消息傳來後,邵樹德就這麼一副躁動不安的模樣,讓盧懷忠等一干老人甚是無語。

“老盧可是小覷我了,這有什麼可慌的?”邵樹德踢了一腳盧懷忠粗壯的大腿,笑罵道:“難得有這種一兩萬人規模的大戰,多稀罕啊。老子從軍這麼些年了,可也是第一次遇到這場面。可惜無法一窺戰場全貌,有些遺憾!”

“沒啥可遺憾的。”盧懷忠縮了縮腿,換了個舒服點的姿勢,繼續躺着道:“李仁軍又不是三歲小兒,手底下也有上千兵馬。那寨子前些日子我看了,大木紮成,非常堅固,外面還覆了一層土,澆上水,凍得嚴嚴實實。李克用的大同兵雖勇,一時半會也啃不下來。再說咱們這城,戰前修繕得七七八八了,也挺堅固的。就是這北風太大,太冷,再這麼下去,人還沒戰死,怕是要凍死了。”

“就你怪話多!”邵樹德白了盧懷忠一眼,停下腳步,找了捆茅草坐下,說道:“昨日我看兵書,雲‘凡守者,進不郭圍,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又云,‘豪傑雄俊,堅甲利兵,勁弩強矢,盡在郭中,乃收窖廩,毀拆而入保,令客氣十百倍,而主之氣不半焉。敵攻者,傷之甚也。’你們覺得,有沒有道理?”

“聽得半懂不懂。”衆人聽了面面相覷,不知所云。

“早讓你們有空多學點文化,你們就不聽。”邵樹德搖頭失笑,道:“我簡單點說吧,意思是守城的一方,出城作戰時必須在城外邊緣地帶設防迎敵,撤退時要固守城郊亭障一類的險要據點。守城時,如果把所有精銳人馬、器械全集中到城內,對外堅壁清野,讓民衆通通入城,這種消極防禦的打法,會削弱己方士氣,讓進攻方氣焰囂張,一旦遭敵進攻,傷亡將會很大。”

“說得有些道理。”坐在最裡面的李延齡說道:“打了半輩子仗了,我以前一直在想,守城最忌死守,一旦外無援兵,內無糧草,還全都龜縮到城內,放任別人把你圍起來,怎麼死都不知道。副將這番話說得文縐縐的,大概意思老李還是聽明白了,確實這樣,沒錯。呃,不過呢,還要分情況看……”

“所有人都縮回來確實不妥。”一直沉默寡言的錢守素也說話來,他憑藉自己的經驗琢磨了一下,道:“外邊沒有據點,敵軍薄弱的後方可以不設防或少設防,節省出來很多兵力和精力。也不用擔心晚上突然被人襲營,可以睡個好覺,白天也更有力氣攻城。”

“我倒記起乾符元年一樁舊事。回鶻攻天德軍城,衆至萬人,氣勢洶洶。結果在晚間,被城外永清柵守軍突襲,軍大亂,城內主力趁勢出擊,大破回鶻蠻子。那一仗,帶兵出城作戰的便是郝都將吧?這招他很熟。”任遇吉也說道。

“在城外有個堅固據點,守不下去的時候,突圍也有人接應。”

“城外寨子若是選個好位置,從山上往下拋石頭,怕是也讓圍城兵馬吃不消。”

“何須拋石頭?圍城敵軍注意力全在前邊,後邊時不時派小股精兵敲鑼打鼓,放火射冷箭啥的,我自己想想都覺得頭大。那叫什麼來着?嗨,我讀書少,一時想不起來……”

“如芒在背!”

“對!對!就是這個!如芒在背。他有多少戰兵?又要圍城,還要防備後營,累不死他!按我說啊,這城外的軍寨,換成一支能打的遊騎也能起到效果。”

“效果更好!騎兵能打能跑,貼着你,噁心死你,看你不行了,抽冷子給你來一下,還能襲擾糧道。這時候你是繼續圍城呢,還是乾脆撤軍算逑!”

幾個人起了頭,談了一些看法。其他人在邵樹德的示意下,也加入了討論。你別說,大夥沒讀過書,但打過的仗不少,見識還是有的。但這種見識,或者說是經驗,還需要不斷整理、推敲、精煉,發揮所有人的智慧,令其昇華,讓大家不僅知道要這樣做,還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這纔是正確的提高方式。

“很好!”見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邵樹德以拳擊掌,笑道:“看來大家也不都是吃乾飯的。這種方式挺好的,理越辯越明嘛,今後要多舉行。今晚大夥的討論,我會抽時間全部寫下來,以後咱們再溫習溫習,加深印象。另外,今日大同軍猛攻城外軍寨的目的,你們也清楚了吧?不管接下來是走是留,先打了這個寨子總沒錯的。就是不知道,郝都將是聽之任之呢,還是見死不救。易地而處,我也覺得很難啊。李克用好大的名頭,這個決心可不好下!”

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三章 調查(三)第三十六章 這……第五章 州情(二)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986章 兗 淄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1197章 會高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978章 督戰官第十九章 邀請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1053章 投降第1053章 投降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十五章 趙植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227章 內情第六章 修武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142章 遼陽第十七章 督戰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1235章 奴部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1023章 落實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1202章 馬城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三十章 覆滅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1184章 棣州城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十章 驚喜第1227章 內情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251章 柳城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章 輿圖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二十章 上路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十四章 驅走第十九章 設想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
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三章 調查(三)第三十六章 這……第五章 州情(二)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986章 兗 淄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1197章 會高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978章 督戰官第十九章 邀請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1053章 投降第1053章 投降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十五章 趙植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227章 內情第六章 修武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142章 遼陽第十七章 督戰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1235章 奴部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1023章 落實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1202章 馬城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三十章 覆滅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1184章 棣州城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十章 驚喜第1227章 內情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251章 柳城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三章 輿圖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二十章 上路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十四章 驅走第十九章 設想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