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

朔風呼嘯,人喊馬嘶。大軍已經東渡烏水(今那令河),至溫泉水故道附近。

溫泉水是無定河支流之一。以前水量很大,赫連時期曾引溫泉水入夏州城,名“黑渠”。黑渠在城內馳道兩側,建了不少果園,蔚爲大觀。

邵某入夏州之後,黑渠早已乾涸多年,果園也荒廢得不像樣子。去年他還在想,等北征草原獲得大量人口、財貨之後,再重新整飭黑渠,恢復當年“華林池昭”的盛況。

溫泉水斷流了,但並不是沒水,而是形成了幾個不相連的小水泊。水泊旁是一望無際的草地,有党項部落於此放牧。

邵樹德對這個也姓拓跋的党項部落恨得牙癢癢,離夏州城不過幾十里,居然也不聽話,不繳納貢賦,不死何待?正好自己需要先破幾個部族立立威,不然誰肯老實聽話?於是乎一聲令下,千餘騎兵先出,大隊步卒接上,朝這個不過千人左右的部落殺去。

其實這個拓跋旁系部落早就發現了夏州軍的到來。但他們根本來不及走,這會才四月,草地尚未完全返青,牛羊只能吃以前貯存下來的草料,這怎麼跑?

一千人的部落,也就能抽出兩三百成年男丁。邵樹德站在高坡上往下看,只見這兩百餘丁早就拿出了武器,但似乎不是人人都有,甲冑更是甚少看見。看來,跟着拓跋思恭混,也沒變得多富裕啊!雖然都姓拓跋,但搞不好還不如沒藏氏那種拓跋大跟班得到的好處多呢。

蠢笨到這種份上,有今日之結局,可謂咎由自取!

鐵林軍的騎兵並未直接衝陣。雖然這些党項人數量很少,裝備也不行,但他們只是在外圍擊破了敵方僅有的數十騎兵,然後便兜着圈子到了後面。

正面有隊列嚴整,殺氣騰騰的夏州步卒,背後又有敵人的騎兵,党項牧民即便是在保衛家園的狀態下,士氣相對較高,但依然不可抑制地慌張了起來。

“嗚!”角聲響起,大部分黨項人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但有經驗的人臉色驟變,紛紛用胡語喊着什麼。

“嗡!”鋪天蓋地的羽箭飛了過來,輕易射穿了党項人薄弱的衣甲。他們就像那水泊旁的葦草一般,狂風一吹,盡皆倒下。

騎兵又殺了回來。

馬槊、刀斧肆意砍殺,在職業武人嫺熟的技巧之下,牧民們幾乎無法做出任何抵抗,亡命四散,隨後又被一一追上,砍倒在地。

鮮血汩汩流淌,匯入了水泊之中。草地之上,屍橫遍野,腥氣沖天。

邵樹德在親兵的護衛下從高坡上走下。輔兵們已經開始清理戰場,傷而未死的党項牧民一概送一刀。部落的老弱婦孺也被他們一一揪出,瑟瑟發抖地跪在地上。

部落兼併戰爭,在草原上可不怎麼美好。你根本不知道勝利者會如何處置自己,一念之仁,或許能留下性命,運氣不佳,高過車輪的男人全都要死。

“把牛羊財貨清點造冊。”邵樹德命令道。

“遵命。”李延齡幹這事太熟悉了,很快便帶着人去忙活。

“人,全部看管起來。周將軍,你部負責此事。”

“遵命。”周融手底下有兩千五百夏州衙軍,看來大王是要他專門幹看守俘虜的活了。

“今晚便在此宿營。”邵樹德看了看天色,說道。

這個拓跋旁系部落的成年男丁基本都死光了,剩下的不過是婦孺罷了。對這些人的處置,邵樹德腦海中有個隱隱的想法,那就是將他們送給巢衆爲妻,充實鎮內人口。

鎮內巢衆,目前總數不下於兩萬五千,皆精壯男子,大部分在銀州開渠、修水庫,少部分在綏州軍屬農場租種土地。這些人裡面,超過一萬人都已經有了民戶身份,但他們無妻,如何能定得下心?

夏綏四州人本來就不多,鐵林軍來了九千、諸葛爽帶來了三千兵,再加上巢衆,這就是三四萬精壯男子,已經極大破壞了男女比例。

雖說自己從關中先後弄了一萬多戶人過來,幾年間也有千餘戶軍士家屬搬遷過來,但總體而言仍是男多女少。軍士們有錢,在婚嫁市場上很搶手,基本上或早或晚都娶妻生子了,但巢衆可沒這吸引力!

他們的身份本來就不行,又沒資財,誰願意嫁給你啊?邵樹德想了很久,也只有這些部落女子和他們“門當戶對”了。

党項部落女子有孩子的也不要緊,“喜當爹”在這個年代並不是什麼壞事。農業生產可是需要勞動力的,那些小孩子養大了,女兒可以嫁出去,兒子在家裡幫着幹農活,自己再生幾個孩子,這一大家子就有了,鎮內人口也得到了極大充實。

先這麼辦吧!

第二日,大軍在嚮導的帶領下,向東北而行。

輔兵們昨晚統計了很久,終於將戰利品數清了:馬百餘匹、牛一千七百餘頭、羊八千多隻。好嘛,都帶上,部落裡亦有大車,裝着女人小孩,在周融所部的看管下,一路跟着大軍而行。

當天下午,全軍抵達交蘭水(今海流兔河)畔。

邵樹德跟着中軍而行,比前鋒慢了一些。當他在親兵的簇擁下抵達河畔時,入眼所見,只有一片追亡逐北。傍晚時分,隨着最後一名精壯男子被鐵林軍士卒梟首,整場戰鬥已經劃上了句號。

又是一個千餘人的小部落!據折家派來的嚮導折藥說,這個部落自稱党項彌部別支,但多半是冒認的。這在草原上並不奇怪,因爲党項勢大,很多雜胡小部落也喜歡冒稱党項。但仔細深究的話,他們很可能是“胡”,而不是“羌”。

但無所謂了,自己只看政治立場,不問其他。既然鐵了心跟着拓跋家走,那麼就要有被其牽連的覺悟。邵大帥也到夏州半年多了,怎麼不見你們來進獻牛羊?光給拓跋家上貢,還出兵協助,不殺你殺誰?

“折藥,本帥滅了這兩個部落立威,消息是否已經走漏?”河畔已經架起了鐵鍋,李延齡親自烤肉、煮湯,給大帥準備食物,邵樹德閒來無事,便找嚮導說話。

“應還沒有。”折藥想了想後,說道:“大帥有千餘精騎在外遊弋,應不至於有漏網之魚。”

“騎卒還是太少了。”邵樹德嘆道。

雖然定難軍的地盤馬很多,但也只是比內地藩鎮在購置和維持成本上便宜一些罷了。夏州窮困,支應兩萬三千軍士的糧餉已經讓自己大爲頭痛,再多養騎兵,確實是很大的壓力。榆多勒城的經略軍有三千職業騎兵,若是能爲自己所用,那可真是太好了。

“明日便沿着交蘭水北上,沿途搜索有無部落,然後渡河東北行,至漢高望縣故城?”李一仙在旁邊攤開了張地圖,邵樹德就着天邊的微光,在地圖上反覆覈實行軍路線。

出兵以來不過五日,糧草還有近月所需。滅了兩個党項部落,合併繳獲了兩百多匹馬、三千多頭牛、一萬八千頭羊,外加千餘婦孺,補給倒不用擔心。就是這沿途不是草原就是沙地的,地貌一絲變化也無,讓人有點心煩意亂。

明日的目的地是漢高望縣城,早已廢棄。當年秦始皇令蒙恬北擊胡,悉收河南地,築四十四城,漢代亦大力經營,只可惜到如今,大部分都沒了。

高望故城旁有一大水泊,水草豐美,居住着党項密威部,與折家交好,人丁衆多,得有五六千人。邵樹德初知道時也是一陣惱火,這個密威部明明在夏州境內,居然投向折家,自己上任以來也沒進獻過牛羊馬駝,簡直豈有此理!

“大帥,昔年吐蕃入寇,密威部曾遣五百人助大唐官軍。”似是知道邵樹德在想什麼,折藥輕聲說道。

“你倒是機靈。”邵樹德笑罵道:“罷了。密威部繳清歷年積欠稅賦,本帥便不管了。”

折藥聞言臉一白。

這個邵大帥,怎麼對催課這麼上心?以前的諸位節帥,也沒見誰如此鑽錢眼裡啊,密威部這次怕是要大出血了,不但要出兵助戰,還得出牛羊餵飽這位大帥,倒黴!

“折將軍在何處等本帥?”邵樹德又問道。

“高望城往北直行三五日便至。”折藥答道:“他在龐青部草場上等着咱們。”

“離地斤澤多遠?”

“不過三日行程罷了。”

“龐青部大乎?”

“衆八千餘。”

“那不小了。”邵樹德點頭道:“就這麼辦吧。地斤澤那邊,聽說有個麻奴部?”

“大帥明鑑,麻奴部衆萬餘,乃大族,與拓跋氏關係密切。附近亦有一部號嵬才,與麻奴部不睦。”折藥說道。

“很好,便拿這個麻奴部開刀。”邵樹德笑道:“行了,先吃飯吧,肉、餅應該都準備好了。”

四月十四,在交蘭水畔休息一晚後,大軍沿着河道向北進發。

草原雜虜逐水草而居。交蘭水作爲無定河的支流,兩岸自然有不少部族。除折藥指出來的傾向於折家的部族外,其餘部落真真是倒了血黴。兩個直接被滅了,四個投降表示順服,還有一個舉族逃亡,連家業也不要了。

當四月二十二日大軍抵達龐青部草場時,全軍上下竟然已俘虜了六千餘口,繳獲馬千五百匹、牛一萬九千餘頭、羊十萬七千餘隻、駱駝千二百頭,可謂收穫頗豐。而這時,折宗本帶的五千蕃漢兵馬也在此等候多時。

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022章 朝會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八十章 回家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六章 主人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1186章 考試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1287章 後宮第1164章 說客第1043章 各鎮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195章 耐心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986章 兗 淄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十五章 條件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八十章 分裂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十五章 消費第十四章 味道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八章 蕃兵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十二章 去諸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七十章 加班!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三章 好友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023章 落實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八十章 躺平
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022章 朝會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八十章 回家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六章 主人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1186章 考試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1287章 後宮第1164章 說客第1043章 各鎮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195章 耐心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986章 兗 淄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十五章 條件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八十章 分裂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十五章 消費第十四章 味道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八章 蕃兵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十二章 去諸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七十章 加班!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三章 好友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023章 落實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八十章 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