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司農寺

建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提前準備很多東西。

器物、音樂、儀仗這些都不難,提前幾個月就能準備好,難的是你對你將要建立的國家的理解,即你將給這個國家填充什麼內容。

一開始就要填好框架,趁着你是武夫,有特權,特立獨行別人也能理解,會捏着鼻子認了,這時候多塞點私貨沒事。等到穩定下來,難度就大了。

毫無疑問,邵樹德建立的仍然是老套的君臣將相封建王朝。但自秦代以來,每一代王朝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整體框架下,你的王朝是什麼特色?針對前代有什麼進步?這都是值得考慮的。

正所謂小修小補也是進步,更何況經濟基礎都改變了在農業社會,農業的改革就是全社會經濟基礎的改革。

目前有兩個情況可以確認:一、整體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了,部分地區食品產量大增,畢竟豆科牧草、作物從空氣中額外吸收了那麼多氮元素,肯定要體現到食物產量上的;二、他如果統一天下,一定是開國時人口最多的朝代不包括篡權得天下的王朝。

那麼就面臨一個問題了,很可能第三代皇帝剛登基,人口就已經遠超天寶年間,達到六千萬以上。

王朝還沒進入所謂的盛世平臺期,還處於上升階段,人口就已經爆炸了,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在唐鄧隨、襄郢復還很空曠,荊南也很空曠,地方還很多。

平盧軍舊地更是空曠無比,隨意跑馬。

湖廣、遼東哪個地方容易開發,實在難說,各有利弊。

相對而言,遼東地靠經濟發達、技術先進的幽州,還靠海,可能更容易一些。缺點是相對寒冷,周邊還有野蠻人。

湖廣周圍環境溼熱,疫病較多,人口雖然在逐年增長之中,但攜帶先進技術、資金南下的北方移民還是不夠多。優點是農作物可以做到一年兩熟,境內各種野蠻人的戰鬥力較弱。

當然,都是成年人了,我他媽非得選一個?我選你個頭,自然是全都要。

湖廣、遼東,可以預先做些基礎性的工作,將來會是王朝人口爆炸時的泄壓閥。

“要增設一個移民署。”邵樹德說道。

或曰此時中原並沒有人多地少的矛盾,移民做甚?想想邵樹德祖上怎麼去的豐州。

趙光逢就很自然地跟上了思路,說道:“國朝三省六部制,移民署或可設在刑部之下?”

三省指的是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

中書省是發號施令的機構,“掌佐天子執大政”,政令詔書皆在此草擬。所以你經常看到詔書的擡頭寫着“門下”,對,這就是發往門下省的。門下省對詔書進行審覈、批註、封駁,然後經由皇帝裁定(一般是重要的),再發往尚書省實際執行。

尚書省下轄六部,即吏、戶、禮、刑、兵、工六部,他們是實際執行機構。

三省之上,有個叫政事堂的機構。

首先要明確,不是誰都能進政事堂的,必須要有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才能進政事堂參知政務。

但一般而言,中書、門下二省的長官都會掛這個頭銜,皇帝再挑一、兩人,授予同平章事的頭銜,一起進入政事堂,這2-4人就是所謂的宰相。

政事堂,其實就是聯席會、常委會,三省的主要官員掛上同平章事的頭銜,就成了常委,成了宰相,可以進來議事了。

政事堂決定的事情,由中書省草擬詔書,門下省仔細審覈、批註、副署,尚書省最終執行。

三省六部制是分宰相權力的。但相權仍然很大,皇帝的命令不經門下、中書走一圈,是發不出去的,是“非法詔書”,這就是相權與君權博弈的地方。

邵樹德暫時不想改成明清那種高度集權的內閣、軍機處制度。

一是社會風氣、價值觀不支持。自北朝以來,都是君臣共治天下,皇帝與宰相坐而論道,你貿然搞個皇權至高無上,把宰相當打工人,而不是皇帝禮聘的師長、賓客,很多人會想不開。

二是實在太累了。像雍正那樣九九六批奏摺,批到眼睛都要瞎了,有意思嗎?不如讓宰相們過濾掉大部分垃圾郵件,撿重要的說就行。

皇帝,控制好軍隊以及草原上的奴部,時常下部隊展現下天子的恩與威,培養下勇武風氣就好了。如果有可能,經常出巡全國,到各個首都都住上一段時間,接觸下地方官員,接見下草原頭人,宣示下天子威嚴,就差不多了。

武力在手,保持着掀桌子的能力,外人就翻不起大浪。

三省是核心權力機構,三省之外其實還有一些非核心“有關部門”。

比如專門爲皇帝服務的殿中、秘書、內侍三省。殿中省下轄尚食、尚藥、尚衣、尚乘、尚舍、尚輦,一聽就知道是幹什麼的,秘書省管圖書檔案,內侍省就是宦官之家了。

“不可。”邵樹德想了想,道:“給李延齡傳個信。我欲任其爲司農卿,昭信軍節度使先遙領,事務交給下面人辦。讓他儘快來洛陽,給我管好司農寺這一攤子事。他的功勞,我記得,李忠也是個有本事的,我很欣賞。”

邵樹德尚未稱帝,但已經開始逐步搭建他的“影子政府”。

政事堂和三省六部比較敏感,他再想想具體人選,司農寺這種非核心機構可以先組建起來了。

盧嗣業已經開始寫信,趙光逢則默默思考。

這李家,別整出兩個勳貴啊!

李延齡是元從老人,極其受信任,今年六十二歲。

按照目前商討的結果,開國後李延齡將爵封濟陰郡公,食邑三千戶。

大王是個念舊情的,一高興之下,說不定就給這些元從老人再添個三五百戶食封。立下功勞之後,別人加兩百戶,元從老人加三百戶,這都很正常。

司農寺下轄上林、太倉、鉤盾、霢官四署及諸倉、司竹、諸湯、宮苑、鹽池、諸屯等監。

簡而言之,管理官辦農場、牧場、屯田、鹽池,管理宮苑、溫泉以及幾個設置在重要地點的大型糧庫。

李延齡長期幹過供應軍需的事情,讓他來接手司農寺,倒也專業對口。

別以爲這個位置不重要。事實上各種新農作物、新牲畜的培育,也歸司農寺管,這是非常受夏王看重的職位,如果幹出點成績,李延齡說不定還能往上走一走。

“大王,移民署是否隸於司農寺?”趙光逢問道。

“移民屯田,就掛在司農寺下邊吧。”邵樹德說道。

李延齡不會以司農卿的名義來幹活,但他即將是事實上的司農卿,一應人員也會慢慢募集到任。

影子政府,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完善起來的。

“對了,讓蕭符從長安回來,籌辦國子監。工學、農學、醫學、算學、律學、書學,一個不能少。這事辦好了,我也不吝重賞。”邵樹德又吩咐道。

“遵命。”趙光逢應道。

蕭符看來要當洛陽國子監祭酒了。

這個職務與司農卿一樣,在國朝地位很一般,沒甚可說的。但在新朝絕不一樣,因爲夏王的目光一直投注在這裡,這也是他戎馬倥傯期間費盡心力推行的事務。

蕭符若將此理解爲投閒置散,那他就錯得太離譜了,白白失去了一次天賜良機。

“洛陽國子監屋舍都在起了吧?”邵樹德又問道。

“除諸宮外,國子監館舍是最緊要的,一直有人修建。”趙光逢答道。

“那就好。”邵樹德起身,休息去了。

王妃已經在清風殿準備好了點心、茶飲。

邵樹德愜意地坐了下來。還是在家舒服,他懷疑再這麼休閒下去,身上要長滿肥肉,不想出徵了。

折芳靄也很愜意。萬年不見的夫君回家了,最近日子不知道多滋潤。

以前被野女人霸佔的奶源大部歸她享用。是的,王妃霸佔了邵樹德七成的奶源,被灌得愈發嬌豔,其他姬妾還要看王妃的眼色行事,都不敢主動勾引了。

至於宮官裴氏等人,雖然曾經貴爲國道,還生下了兩個孩子,但一點奶都沒分到。

已經是五月十五了,天氣有些炎熱,但邵樹德桌上竟然還有冷飲:酥山。

“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這是國朝製作奶油、奶酪的做法。

奶酥淋在碎冰上,形成山的形狀,再在冰窖裡凍一凍,就是富貴人家的“冰激凌”。

邵樹德吃得很開心,王妃笑眯眯地坐在一旁。她天天吃熱奶,自然不用再補。

“內官之事,你看着辦吧。”邵樹德突然說道。

皇帝是君,皇后也是君,帝后二聖是一起接受羣臣朝賀的,但貴妃之類就是臣子了。

內官的確定,是皇后的職責。其實邵樹德也是有些想法的,但他決定等一等,先讓折芳靄自己來。

“好。”折芳靄很乾脆地應道。

邵樹德滿意地吃完冰激凌。新朝的骨架,在一點一點完善了。

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十九章 碰撞第三十二章 船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四章 講武第1007章 天津橋第六十二章 車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十七章 神速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949章 亂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一章 故人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1271章 郡王第1265章 韓氏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1230章 開城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099章 父老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十章 打法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六十章 史館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十章 威權第1310章 驚聞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十章 南撤第1052章 邯鄲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十七章 神速第十章 恭順已極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十章 蹲草叢第1183章 長白山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982章 納質否?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六十五章 焦慮感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九章 金城(二)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七十三章 收穫談談兵法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二十六章 投靠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179章 百態第五十章 果實第1048章 一天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唐五代稱呼問題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十二章 舊事第1318章 入晉陽第1275章 公私分離
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十九章 碰撞第三十二章 船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四章 講武第1007章 天津橋第六十二章 車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十七章 神速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949章 亂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一章 故人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1271章 郡王第1265章 韓氏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1230章 開城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099章 父老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十章 打法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六十章 史館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十章 威權第1310章 驚聞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十章 南撤第1052章 邯鄲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十七章 神速第十章 恭順已極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十章 蹲草叢第1183章 長白山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982章 納質否?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六十五章 焦慮感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十九章 金城(二)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七十三章 收穫談談兵法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二十六章 投靠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179章 百態第五十章 果實第1048章 一天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唐五代稱呼問題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十二章 舊事第1318章 入晉陽第1275章 公私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