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焦慮感

建極七年六月初六,萬勝黃頭軍主力抵達了蛤蟪寨,隨軍而來的還有大量糧草軍資。

厚實寨牆的圍護下,武夫們心裡一鬆,疲累瞬間涌了上來,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一路之上,被大羣騎兵圍觀的日子可不好過。賊人日夜騷擾,輪番衝殺,讓人神經繃得很緊。

有的部隊,一天都堅持不了,比如宋軍。

有的部隊,最多堅持三天,還是宋軍。

有的部隊,能堅持半個月以上,比如十字軍東征時的部分歐洲軍隊,安全抵達目的地。

有的部隊,能堅持幾個月,比如李嗣源、符存審的七萬大軍,比如北征南燕的劉裕的十萬兵馬,比如馬隆西征涼州的三千部隊,視胡人數十萬騎如無物,甚至能反殺敵軍。

萬勝黃頭軍的表現是專業的。

一路之上,每次敵人來襲,他們都能很好地應付。

契丹人的試探,不一定都是大隊人馬烏泱泱涌上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下,都只有少數人靠近製造恐慌,這個時候不宜用箭失大面積覆蓋騎射,往往需要射術精湛的步弓手來射移動目標,以減少消耗。

另外,敵人有時候會不計損失,集中兵力攻你一個小車陣。關鍵時刻,需要其他車陣的人打開車障,外出支援。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一個不好,就被人沖垮了。

同樣的戰術,換不同的人來執行,效果往往天差地別。

你用這種方法,敗了,然後到處嚷嚷這樣行不通。有沒有一種可能,那是你不行,你的部隊素質太過低劣?

兵員的素質很重要,基層軍官的素質很重要。與之相比,在這種面對面、沒有太多花巧的情況下,主將的能力已經不重要了,只要他不逃跑,一切按照計劃來,兵員素質足夠,士氣高昂,補給不斷,就能像萬勝黃頭軍一樣前進到蛤蟪寨。

當然,他們也不是毫無損失。

戰前一萬三千人的部隊,此時還剩一萬一千出頭。最大的損失是李從珂浪了一把,率軍追殺殘敵,反被人包圍,差點沒能回來。

“馬將軍。”

“石將軍。”

石君立、馬嗣勳二人相對行禮。

蛤蟪寨是黑矟軍佔下來的,營寨也是他們伐木建成的。總計數千兵,由都虞候馬嗣勳統率。

此君籍貫濠州,樑將出身。石君立與他不熟,沒什麼話好說的。寒暄完畢後,便進入正題:“我部攜糧九萬斛,營寨看樣子還不夠大。臧帥有令,每個寨至少要存糧十萬,是否得擴建一下?”

“你當這裡是山林呢?”馬嗣勳笑了,話不是很客氣:“附近的榆林,早已被砍伐一空,沒法擴建了。”

石君立心中有些惱火,不過壓住了。

馬嗣勳說的也是客觀事實。

如果說營州的土地宜牧宜耕的話,那麼再往北,耕作的價值就越來越小了。看看周圍什麼環境?大片的沙丘和草地,有時候能看到部分沼澤,長了一些蘆葦和樹木。

樹的種類很單調,絕大部分是榆樹和柳樹。而且這些樹林也不算很大,東一塊西一塊的。按照石君立的經驗,這些樹砍完後,多半就沒了,沼澤可能也會縮小,最終變成沙地。

北邊數百里之外的平地松林估計也差不多。

松漠二字,已經告訴你當地的環境了:千里松林與沙漠草地的結合體。

先不說這片地域廣闊的松林是如何在沙漠、草地的包圍下頑強存在至今的,就說其本身,一旦消失了,還有可能長回來嗎——歷史給出了答桉,到明代之時,平地松林面積大爲縮水,消失的松林變成了科爾沁沙地的一部分。

“你自去向臧帥解釋吧。”石君立沒好氣地說道。

“哈哈。”馬嗣勳笑了笑,沒接話。

黑矟軍是禁軍,與“太子”一起征戰數年,關係親密,還怕你這降人?討伐完契丹,萬勝黃頭軍在不在都是一個問題呢。

石君立仔細檢查完營寨後,登上了望樓,俯瞰天地間。

東西兩側遠處,還有一些起伏的山巒,但北方,則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地勢可真平坦啊!

契丹人還在附近轉悠着,但大隊人馬已經消失不見了,或許前往牧地休整了吧。

這場仗,對他們而言,可真是一場煎熬。

大夏王師平平無奇的戰術,卻有着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你能看破,你能預見,但你無可奈何。

與此同時,石君立的心頭也浮現出一絲隱憂。

馬嗣勳雖然可惡,但他們這批投降早的樑人,確實混得不錯。此戰結束後,萬勝黃頭軍會不會被裁撤?軍隊被裁撤了,我怎麼辦?安排個刺史,一輩子到頭?

如果刺史就能滿足,我又何必打生打死?唉。

六月初七夜,黑矟軍大舉出營,攜帶十餘日食水,一路向東,直插契丹衙帳方向。

他們的動靜自然瞞不住日夜監視的契丹人,於是一場追逐戰開始了。

黑矟軍仗着馬多,甩脫了契丹人的追擊。在蛤蟪寨以東七十里的地方稍作停留後,繼續向東,路上甚至還碰到了一羣正在放牧的契丹人,頓時衝上去廝殺一番,然後繼續向東。

契丹人圍追堵截,幾乎動用了數萬騎。

入夜之後,黑矟軍一部千餘人繼續向東,主力三千餘人趁着夜色的掩護,悄然向北,再往西。

初九,他們抵達了一片斷壁殘垣的靜蕃戍遺址。留下一部分人警戒後,主力開始搜尋附近的榆林,大肆砍伐之後,也不加工,就壘在破損、坍塌的土牆豁口處,形成了一處簡單的營地。

契丹人的動作稍微有些慢,到當天傍晚才追過來,黑矟軍甚至有時間讓幹完活的輔兵帶着馬遠走放牧——城內塞不下這麼多馬。

馬嗣勳小心翼翼地爬上不甚結實的土牆,咧嘴大笑:“釋魯這狗賊,慌不慌?離你的老巢越來越近了,哈哈!”

密密麻麻的契丹騎兵圍了上來。

他們的長矛上挑着頭顱,看樣子應該是戰死的黑矟軍武士的首級,有數百級之多。

“草!”馬嗣勳一拳擂在土牆上,粉塵飛揚,泥土崩濺。

他下了城頭,看着不慌不忙席地而坐的士兵們,很是滿意。

城外賊圍數重,城牆又腐朽不堪,但三千黑矟軍武士的臉上沒有絲毫慌張之色。

有人在進食,有人在保養武器,有人在閉目假寐。

沒有絲毫竊竊私語聲,只有臨戰前的從容和鎮定。

“釋魯這老小子,看你能囂張到幾時。待破越王城,把你的妻妾全賞給滑哥。”馬嗣勳低聲咒罵完,一屁股坐了下來,接過親兵遞來的水囊,搖了搖後,慢慢吃喝。

奶粉早就在騎馬行軍的過程中搖勻了。而灌奶粉的動作,可以在馬上完成。

軍情十萬火急的時候,如果有必要,他們可以只吃隨身攜帶的肉脯、乾酪、泡開的奶粉,吃喝拉撒全在馬上。下馬後直接投入作戰,機動性極高,戰鬥力驚人。

臧都保把他們當開路部隊用,真不知道在講武堂上都學了些什麼。

這人,不行!

天漸漸暗了下來,南風驟起,捲起大片塵沙。

刁斗之聲中,天地間一片死寂,彷彿連半個活人都沒了。

但熟悉戰場的人都知道,慘烈的搏殺,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突然爆發。

******

耶律釋魯跌坐在厚實的氈毯上。

老了,騎了大半天的馬,就渾身痠痛。

偶思之子耶律羽之端來了酒菜。不一會兒,偶思也進來了。

“匣馬葛打得不錯,大勝。”偶思一屁股坐在釋魯對面,抓起根羊腿便啃了起來。

匣馬葛去鄚頡府了,帶着大批老弱婦孺和牛羊,當然還有護衛的兵馬。人不多,就三萬餘騎,還算不得什麼精壯,但居然贏了?

“鄚州、高州兩戰皆捷,大破渤海三萬大軍。斬首五千餘級,俘萬人。”偶思補充道。

“死傷多少?”釋魯問道。

“兩千多吧。”偶思說道:“確實有點多。這次渤海人募了上萬黑水靺鞨兵將,尤其是黑水五部,野蠻兇悍,兵鋒甚銳。在渤海禁軍大潰之下,依然死戰不休,最後大部被俘。匣馬葛愛其悍勇,留於帳下,一起去劫掠渤海。”

“世間興衰,可有定數?”釋魯聽了,卻嘆了口氣。

黑水五部被渤海人向北驅趕了上千裡。

在一百年前,黑水五部的人丁更多,裝備更好,戰鬥力更強悍,逼得渤海人修建邊牆,阻止他們南下劫掠。但渤海興盛之時,幾代君王接力,最終還是將這些兇悍的野人殺得人頭滾滾,要麼臣服,要麼逃跑。

當其時也,渤海國甚至敢在營州挑釁唐國。馬都山之戰,殲滅五千餘唐軍,威勢大張。

但世間無不滅之王朝,立國二百餘年渤海也迎來了終點。他們現在已經無法控制黑水五部,他們的軍隊完全腐朽,整個國家就是一塊肥肉。契丹沒有這個命啊,若是能吃下他們,好好消化一番,或許能有一場大造化。

可惜了!

“什麼興衰?”偶思問道。

“不談這個。”釋魯意興闌珊地說道:“夏人已經出了山地,跑到草原上來了,接下來你說怎麼辦?”

偶思聞言,也吃不下去了。

他和釋魯一樣,焦躁一日甚過一日。

最開始夏人從營州北上,他們慢慢遲滯,那時候雖然緊張,但還抱有希望,覺得誘敵深入之計可能會奏效。

夏人越往北,糧道就越長,軍心士氣就越疲憊,死傷就越多。但隨着他們步步爲營,蛤蟪、靜蕃兩寨先後設立,一下子北進三百里,釋魯便坐不住了。

糧道是拉長了,但好像沒能成功截斷。

阿保機領着精銳去了南邊,也有戰果傳回來,但也僅僅是戰果,消滅了幾支夏人的運糧隊伍,但沒能徹底截斷糧道。

而且,釋魯剛剛發現一個問題:按照夏人在每一座城寨大肆屯糧的習慣,就算糧道完全被截斷,估計堅持三個月也不成問題。

三個月?勝負可能已經分出。

釋魯已經派人去找阿保機了,他非常想與侄子談一談。原來的戰術可能是錯誤的,必須調整。

“釋魯,或許該把所有兵都調回來了,尤其是各頭下軍州的步卒,想辦法圍攻,徹底破掉夏人的軍寨。”偶思說道:“其實他們有些冒進。有號‘黑矟軍’者,出其不意,深入我後方,看似勇勐,實則容易陷入重圍。如今該把鄚頡府大勝的消息宣示各部,提振士氣,然後調集重兵,吃掉他們的營寨。總之,不能讓他們一步步往前拱了。他們修的這個靜蕃寨,向北可至東樓、龍化州,向西可至密雲縣,向東可至老衙帳、木葉山、紫蒙縣,哪一處不是我們辛苦多年積攢的家業?”

“等阿保機回話再說吧。”釋魯說道。

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989章 試驗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1065章 又來了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1142章 遼陽第985章 校閱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089章 演戲第1102章 待賓館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987章 海港第1187章 排陣使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十三章 心事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感謝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四章 兵諫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四章 掙扎第五章 鄉村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985章 校閱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002章 彷徨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三十章 擊破第九章 焦躁第五十章 挑撥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三章 牛市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十二章 觀魚第四十五章 慘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五章 鐵斤城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149章 舉槍!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四章 掙扎第二十章 河清第1191章 消耗第1279章 離京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1251章 柳城第一章 機會第1340章 徵調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二十章 硤石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章 分裂第七章 亂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095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四十五章 慘
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989章 試驗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1065章 又來了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1142章 遼陽第985章 校閱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1089章 演戲第1102章 待賓館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987章 海港第1187章 排陣使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十三章 心事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感謝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四章 兵諫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四章 掙扎第五章 鄉村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985章 校閱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002章 彷徨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三十章 擊破第九章 焦躁第五十章 挑撥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三章 牛市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十二章 觀魚第四十五章 慘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五章 鐵斤城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149章 舉槍!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四章 掙扎第二十章 河清第1191章 消耗第1279章 離京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1251章 柳城第一章 機會第1340章 徵調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二十章 硤石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章 分裂第七章 亂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095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四十五章 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