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鐵斤城

青碧色的草原之上,鐵騎奔涌,車馬如龍。

六面大纛分列左右,夾着中間一輛樓車。

六纛、五方旗,建於中營,出則隨軍,是軍權的象徵。

六纛之後,是一面又一面的旗幡,在風中獵獵飛舞。

旗幡中間,數輛棚車緊隨其後,軍中的鼓吹手們時不時擊鼓,傳達命令。

鼓聲在遼闊的草原上傳出去很遠,遠遠聽着,頗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感覺。

由外藩質子、豪商子弟、將門傳人組成的五十騎,鮮衣怒馬,玲瓏纓弗,門槍豹尾,當先引領。

邵樹德牽着王妃折芳靄的手,穩穩地坐在樓車內。

粟特少女康氏、突厥少女哥舒氏在一旁服侍。

“夫人,昔年初嫁我時,可想到今日?”邵樹德又犯了高質量男人綜合徵,有些得意了起來。

“那會想的不過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罷了。”折芳靄板着臉,說道。

邵樹德大笑,緊緊捏着妻子的手,五指相扣,不說話了。

果然,沉默了一會,折芳靄忍不住了,說道:“夫君既有大志,爲何還要這麼做呢?裴氏乃今上賢妃,被你強納了回來,若傳將出去,天下人如何看待?夫君在別的方面都英明神武,數次親征,屢破強敵,關心農事,愛護百姓,大力通商,府庫殷實,更兼爲人寬厚,將士信服,此爲明主之姿,可爲何專門出去搶?家裡的女人喂不飽”

“夫人,某知錯矣。”邵樹德捏了捏妻子的手,笑道:“到我如今這個地步,就須得有賢妻時時提醒。唔,吾妻果有母儀天下之姿哉!”

折芳靄努力板着臉。

“承節、嗣武兩個孩兒,小小年紀,已有一份穩重氣度,此皆愛妻之功也。”

這兩個孩兒,許是折芳靄平時教育得太嚴格了,讀書識字、各種禮儀,小小年紀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反倒是自己這個常年在外的父親回來,孩兒們很欣喜,因爲可以帶着他們“玩”了。

小小的角弓拿出來,四處射獵。

阿爺帶着騎馬,到處兜風。

野利氏、沒藏氏、封氏、趙氏、嵬才氏、折氏的孩兒也跟過來,一起玩樂。

最大的野利克成已經十一歲了,據說已經在學習兵事。小孩兒目前的志向是給姑夫打仗,長大後娶公主,邵樹德聽了大笑不已。

折嗣倫也將二子折從依送了過來,常年住在郡王府,跟着承節、嗣武一起學習。

他現在有三個兒子了,從學、從依以及今年剛出生的從遠。

他當然也有女兒,之前還有意讓承節再娶折家表妹、表姐爲妻,不過在聽聞已內定朱氏女後便作罷了。

朱叔宗代表的是另一派勢力,與他們這些姻親豪族不一樣,他不想得罪。

朔方軍,水可深着呢。

大帥在豐州、河東的鐵林都老人是一派,靈夏本地將門式微之後,又與外來戶合流,算是一派,邊疆豪族、姻親部落又是一派。三大派之中,還可細分,有的界線則沒那麼模糊,似乎各派之間都有淵源,總之沒那麼簡單。

“夫君,承節今後承節、嗣武今後該尋一些明師了。”見邵樹德提到孩子,折芳靄板着的臉立刻換了副表情。

現在孩子們文的方面,全是封絢在教,她是衆妻妾中學問最高的,但這樣其實不太好,不利於培養兒子的英武之氣。

男人和女人來教,肯定不一樣的。

“時宰杜讓能與我‘相厚’,便找他薦上一二。”

折芳靄想了想,覺得宰相能看上的人,應該是有幾分本事的,教教小兒應是夠了。

“還需習得武藝……”

“賢夫人不是已經找好了麼?折家世鎮邊疆,弓馬嫺熟之輩不知凡幾,便用折家武師吧。唯有一點,需會教孩子。將來這基業,可是要交到承節手上的,若武藝稀鬆,如何讓人心服?”

折芳靄聽了,眼睛又眯了起來,左手緊緊回扣住邵樹德的五指,低聲道:“裴氏和家裡的女人不一樣”

“哪有什麼不一樣?不都是……”邵樹德調笑道。

康氏、哥舒氏在一旁低着頭,彷彿已經睡着。

十餘日後,大纛抵達了地斤澤。

此地築有一城,曰‘鐵斤城’,規制不小,與一般縣城相仿。

先頭抵達的諸軍已經扎完營地,後面陸陸續續還有部隊在往這邊開進。

鐵斤城方面準備了不少木料,都是以前紮營用過的,不過還不夠,還得臨時砍伐。

走之前,看來得讓嵬才部補種一些樹了,不然多來幾次,森林就要消失了。

邵樹德兩手牽着承節、嗣武,在親兵的護衛下進城。

此次講武,是兩個兒子第一次在如此大的場合下亮相。

承節虛歲七歲了,嗣武也已經八歲,有些事情,是該讓他們逐步接觸了。生在這樣的家庭,自然不可能和常人一樣兒子若是沒教好,萬事皆休矣,一切全爲他人做嫁衣。

長女邵沐也跟了過來。他是邵樹德諸親生子女中最年長的,今年已經九歲,母封氏。

對了,邵大帥也算子嗣繁多了,如今共有四子七女。

長女果兒,已經嫁人。

次女沐,九歲,小封所生。

長子嗣武,八歲,母趙氏。

嫡長子承節,七歲,母折氏。

三女醴,六歲,母野利氏。

四女羽,五歲,小封所生。

五女澤,四歲,母嵬才氏。

三子勉仁,四歲,母大封。

四子觀誠,三歲,母諸葛氏。

六女思,三歲,母折氏。

七女福,一歲,母沒藏氏。

這次帶了次女和兩個兒子一起過來,衆妻妾除小封外一個不落,她們住鐵斤城內,不參與田獵和講武,算是過來遊玩踏青的四女邵羽病得很厲害,小封沒心思外出,留在家裡照顧。

妻妾們過來,準確地說並不全是遊玩,事實上諸將、文職僚佐、諸豪族也都帶了家眷子女,算是一場大型社交聚會。

男人們玩男人的,女人們也有自己的政治活動。提聚鎮內人心,夫人們的社交圈子也很重要,不可偏廢。

“拜見大帥。”新任地斤澤巡檢使魏善德躬身行禮道。

魏善德就是嵬才善德,嵬纔來美的父親。

嵬才部前頭人嵬才蘇都去年病逝了。

彼時邵樹德正在關中,特地遣幕府掌書記盧嗣業返回靈夏弔唁,以及處理最重要的權力交接問題。

橫山兩部及六大巡檢使部落,邵大帥許諾他們代代世襲,永不更替。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是有叛亂風險的。國朝盛時,就許諾松漠都督府的都督世襲,結果底下人太有本事,威望很高,都超過頭人了,但卻沒機會當上真正的首領,最後只能造反。

當然世間事有利有弊。壞處是讓底下人在部落裡沒有上升空間,要麼忍着,要麼外出投軍,內部壓力不太好宣泄。

好處則是這幾個家族算是與邵樹德綁在一起了,草原部落的繼承,可從來都是很混亂的,以力爲尊。這八個家族等於是借了朔方軍的力量壓制內部反對者,不與邵氏站在一起,還能怎樣?

除非本人英明神武,將內部理得很順,沒有反對者。

嵬纔來美的父親嵬才善德毫無懸念地當上了新一任巡檢使。

“嵬才巡檢使起來吧,都是自家人。”邵樹德溫和道。

“魏使君是大王姻親,何須如此見外,快起身吧。”折芳靄坐在邵樹德身側,亦道。

雖然坐在靈武郡王身旁的不是自家女兒,有些可惜,但魏善德可不敢怠慢。

若靈武郡王稱帝,折氏就是皇后。

他知道在漢人的地界上,皇后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在正式場合,帝后二人一起接受羣臣朝賀,並稱二聖。

皇帝“親耕”,皇后“親桑”,皇后有諡號、尊號、入宗廟附陵,還可以干政,這是從前朝就有的傳統。

太宗的長孫皇后曾說“妾以婦人,豈敢與聞政事”,這話搏得了滿朝文武的讚揚,但也從側面反應,皇后是有插手政務傳統的。

北朝遺風,“女持門戶”。自魏至隋,再到國朝,後宮干政者總計七十餘位話說,國朝已經百餘年沒冊封過皇后了,這個得太尉爲使臣冊封,規格很高,後世有些朝代,就直接派禮部官員冊封了,地位差距確實不小。

“大帥,諸般物事都準備好了。”魏善德小心翼翼地說道:“飲宴所需材料、田獵之所、講武場地都已經完備,宋副都護親自主持,定不會出紕漏。”

“我聽聞拓跋思諫叔侄願降,有使者至此,奉上禮物若干,可安排好了住處?”邵樹德又問道。

招降拓跋思諫、仁福二人,是拓跋思敬出面辦的,費了不少功夫纔在沙磧找到他們。

拓跋氏出逃這一批人,過得太不如意了!

先是北奔草原,依附於回鶻、韃靼,靠自己的勇力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甚至還死了人。

但隨後又被韃靼酋豪所嫉,不得不帶部落出奔沙磧,與河西党項姻親部落攪和在一起。

現在的拓跋部,實力不強,撐死了出個四五千騎,而且就剩叔侄二人了,蒼涼得很。

眼看着朔方軍威勢越來越強,已無任何可能翻盤,投降這個選擇也就擺上了檯面。叔侄二人知道,如果不降,朔方軍很可能派人過來征討。只要被找到部落所在地,擁有大量騎兵的邵樹德可以輕易將他們撕碎。

當然邵樹德也不是白接受他們投降,而是要求他們“戴罪立功”,配合朔方軍剿滅甘州回鶻李仁美殘餘勢力。

烏姆主畢竟是正牌可汗,影響力還是有的,不將其擒殺了,總是一個隱患。

思諫叔侄二人同意“背刺”李仁美,就等邵樹德派出大軍了。

甘州都部落使周易言也會徵集各部族兵,一同出兵。

李仁美的妻女都被他收入了房中,已是不死不休之勢,他的積極性甚至比邵樹德還高。

收降拓跋叔侄、剿滅李仁美之後,沙磧河西党項諸部也要剿撫並用,慢慢收服,成爲邵樹德征戰天下的“燃料”。

“回大帥,已安排好,並未讓外人知曉。”魏善德答道。

“如此甚好。”邵樹德點了點頭,道:“下去忙吧。”

待魏善德走後,邵樹德見廳中只剩下侍女和親兵,便將折芳靄摟在懷中,道:“幾日後觀閱諸軍,便讓承節隨我一起上高臺。”

“好!”折芳靄臉上綻放出了嫵媚的笑容,輕聲道:“夫君做主便是了。”

這就是定下名分,明確繼承人。

當然以邵大帥的威望,他當然可以更換繼承人,保管折家在軍中爲將的那批人不敢炸刺。但何必呢?除非能力不足,實在扶不上臺面,不然嫡長子的地位已經穩如泰山。

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四章 仙術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一章 遭遇戰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十六章 合圍第十七章 道路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1138章 法度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二章 舊部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十四章 味道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1017章 陣容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1066章 前程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1182章 青州港第1157章 白登山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六章 亮相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古代的騎兵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八十章 分裂第944章 負擔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1251章 柳城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1119章 反覆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十五章 渭州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六章 兄弟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971章 南下第三十章 閒聊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二章 城傍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三十二章 船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1110章 逃第1267章 甜頭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九章 局勢第十二章 報告第1181章 泰山宮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三十五章 出山
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四章 仙術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一章 遭遇戰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十六章 合圍第十七章 道路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1138章 法度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二章 舊部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十四章 味道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1017章 陣容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1066章 前程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1182章 青州港第1157章 白登山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六章 亮相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古代的騎兵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八十章 分裂第944章 負擔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1251章 柳城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1119章 反覆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十五章 渭州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六章 兄弟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971章 南下第三十章 閒聊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二章 城傍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三十二章 船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1110章 逃第1267章 甜頭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九章 局勢第十二章 報告第1181章 泰山宮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三十五章 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