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遼陽

第1142章 遼陽

“唏律律!”五百騎兵也離開了車陣,趁着契丹人撤退的當口,展開了追擊。

契丹人走得很匆忙,而且很慌亂。

有的部落率先撤退,這起了很不好的示範效應。於是更多的人跟着撤退,甚至爭先恐後,生怕被別人扔下來當替死鬼。

毫無疑問,這產生了極大的混亂。

劉鄩手下不過區區五百騎,但因爲無人阻擋,沒人肯留下來斷後,因此奮勇前行,勇猛進擊,追在契丹騎兵後面,大砍大殺,肆意收割着生命。

耶律釋魯氣得破口大罵,但周圍都是人,且處於慌亂之中,便是想下達命令也無法。只能指望有部落頭人帶着部衆擋一擋了,否則實在過於難看——兩萬多人被五百騎攆着屁股跑,成何體統?

很遺憾,到最後也沒人留下來這麼做。所有人都在策馬奔逃,一口氣跑出去數十里之後,直到馬兒跑不動了,這才驚魂未定地停了下來。而此時,夏軍追兵早就不見蹤影了。

“丟人啊!”耶律釋魯跌跌撞撞地下馬,回首看着來處的茫茫草原,心中悲憤。

諸部酋豪們也有些羞愧。

方纔完全是自己嚇自己。夏人不過數百騎,能造成多大威脅?但所有人就跟着了魔一樣,爭相逃跑,完全沒有停下來禦敵的意思。

當然他們不是主要責任人。

撤退之時,耶律釋魯曾命令乙室部的人留下來斷後,但他們究竟有沒有執行,大家都看到了。這幫孫子,一定在夏人發起追擊的那一刻,就已經撒丫子跑路了。

“爺爺……”長子耶律綰思牽馬走了過來,道:“現在最重要的是收拾人心。步軍還落在後面呢,得派人去接應他們。”

“步軍!對,派人接應。”耶律釋魯如夢初醒,立刻下令道:“綰思,你挑選五千騎,沿來路回去接應。”

“好!”耶律綰思也不廢話,立刻點了迭剌、楮特兩部三千騎,又叫上了六部奚、室韋、韃靼兩千騎,攜帶好騎弓箭矢,沿路返回。

耶律釋魯想了想,又喚來兩人,令他們各引三千騎,前往放牧牛羊的地方,謹防遭到夏人突襲,保住己方的食品來源。

左一道命令,又一個吩咐發下去之後,耶律釋魯喝點水,吃了幾口乾糧,感覺好多了,思維也漸漸明晰了起來。

今日這一仗,敗得實在有些慘。

六千多步兵傷亡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也不知道還能撤回來多少。

諸部騎兵,加起來也損失了數百騎。方纔撤退過程中,又不知道被人斬殺多少,估計不下千騎。

這一把,損失真的有點大。

其實現在仔細想想,戰鬥不至於打成這個鳥樣。

夏人固然能打,但他們不是沒有缺點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被圈在車陣之中,行動遲緩、呆板,沒有主動權。

契丹可以選擇戰或不戰。正面打不過,不打就是了,就跟着騷擾。

火燒、煙燻、挖路、製造爛泥塘,可想的辦法很多。

遼東不是草原。不像草原上找處水泊都難,這裡大小河流衆多,沼澤也很多。戰場上打不過,就盤外招多想想辦法。

“吃過一次虧,該長點記性了。”耶律釋魯長嘆一聲。

******

魏博夫子們又被驅趕出了車隊,打掃戰場。

這次的收穫有些大。因爲在戰鬥中有大量騎兵被斬殺,因此遺落在戰場上的馬匹極多。既有完好無損的,也有很多傷馬、死馬,這會一一開始處理。

他們中的部分人被分配了契丹人遺落的兵器,這會正在給傷兵補刀,搜刮財物。

“我說你們還折騰個什麼勁?”有陪同出來的龍武軍士卒說道:“安安生生過日子不好嗎?契丹人能給你們什麼?被掠去了,怕不是要當奴隸,永無出頭之日。”

夫子們抿着嘴脣不說話,繼續悶頭幹活。

“別不說話。”有軍士對他們的態度很不爽,剛想揍人,便被軍官喝止了。

魏博夫子嚇得躲到一邊,不過眼神中滿是不服。

夏軍剛剛得了一場大勝,他們確實不敢炸刺,但要說心服,卻也沒那麼回事。

“聖人開國稱制,大夏如日中天,有眼睛的都看得到。”軍官說道:“安東府很差嗎?老子連青州都不想待,就願到旅順當個折衝都尉。好好種地過日子的,歡迎。若有所圖謀,不安分的,見一個殺一個,殺到沒人敢作亂了爲止。我就不信等到伱們兒孫那一輩,還這麼腦生反骨。”

軍士們聽了,紛紛叫好,魏博夫子默默幹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軍官也不以爲忤,道:“打掃完戰場,再去割草餵馬,勿要懈怠。”

說罷,直接走了,懶得再管這些人。

人固然趨利避害,但也是情緒化的,他不指望魏人現在就死心塌地。

有些事情,就得靠時間來化解。第一代人敢於反抗,不願妥協,高壓鎮住就是了。只要不給他們機會,反抗性就會一代代削弱。

而歷史,本就是這麼一個輪迴。

黃巢之亂到北宋建國,將近八十年的時間。北宋初年的人,與唐僖宗廣明年間的人,是一回事嗎?

八十年滄海桑田,魏博鎮都被屠戮了三遍。

河北人口銳減一半以上,契丹逐漸崛起,南方得到了大發展,西北河隴之地碎得更加厲害。

軍隊風氣變得更加惡劣,從一開始單純要求賞賜的武夫變成了待價而沽的**,戰鬥力一跌再跌,雖經郭榮整頓也難掩頹勢——戰場上耍滑頭、保存實力、待價而沽、擁立新主這種事,在朱溫、李克用時代是很難想象的,根本沒人敢在他們面前這麼做,都得奮力死戰。

百姓、武夫、官員、制度、經濟、人口,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魏博諸州,自然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聽話的人要麼殺了,要麼老死了,傳承也斷掉了,風氣自然就會改變。

現在的魏博諸州百姓,如果不出意外,將是舊魏博的最後一代人了。他們或許很難改造好了,但他們的子孫可以。

劉鄩站在一輛輜重車上,靜靜聽着方纔的一番對話。

“安東府要想發展,其實還是需要魏人蔘與進來,但得剔除桀驁不馴之輩。”他輕聲嘆道:“慢慢來吧。”

******

休息了一晚之後,車隊繼續北行。

從七月十四日開始,整整五天時間,沒有遭遇任何大戰。

契丹人派出了中小規模的騎兵反覆襲擾,但收效甚微。

他們方經大敗,士氣受到了挫折,根本不敢硬衝。稍有風吹草動,立刻就撒丫子跑路,那麼可想而知這種騷擾的效果有多差了。

對夏軍造成最大困擾的,其實還是被契丹人破壞得坑坑窪窪的路面。

誠然,車可以走山路,可以過顛簸的路面,但終究還是平坦的道路最好走。

路面一坑窪,不但速度降低,車輛磨損也會加大。更別說,契丹人挖的壕溝還需要派出人手取土填平了。

可憐這條驛路,唐人勢力退走之後,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維護。渤海人佔領遼南之後,倒是整修過一番,但投入也很有限。如今被契丹人大肆破壞,基本算是廢了。

七月二十日,劉鄩已經遠遠看到了遼陽半坍塌的城牆。

也是在這一天,契丹人再度大肆聚集,人數似乎比上次還多,大概有三四萬人。

旌旗漫山遍野,鼓聲響徹東西南北。

從天空俯瞰下去,一支孤獨的車隊行走在蒼涼的草原之上。

車隊前後左右,到處都是奔馳不休的騎士牧人。他們的人數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充塞了整片原野,掀起了漫天煙塵。

車隊堅定向前,沒有絲毫遲疑。所至之處,密密麻麻的騎兵如潮水般散開,慌不迭地退往兩邊。

車隊走過之後,潮水再度合攏,慢慢跟在後面。

龍武軍數千將士,就像汪洋大海之中的一葉孤舟,潮水來來回回,卻始終無法將這艘孤舟掀翻,只能目送他們劈波斬浪,一點點向前。

二十日夜,契丹人發起了勢若瘋虎的進攻。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再攔不住,明日夏人就能進遼陽城。雖然這是一座已經半廢棄,城牆半傾頹的破敗城池,但多少有點遮護作用,一旦讓這些兵進了城,再想奪回來就很難了,甚至可以說不可能的。

而遼陽這個位置,也是驛道交通的核心樞紐之一。往前推三十年,唐人尚未退走的時候,唐廷出使渤海,或者渤海遣使入長安,都要經過遼陽——耶律釋魯可是知道,唐文宗之時,張建章出使上京龍泉府,就在遼陽暫歇過,彼時遼陽城尚有數千唐兵駐守。

契丹經過血戰從渤海人手裡奪來的地盤,如何能輕易讓出去?

於是夜襲開始了,但又很快結束了。

夏人即便是在夜間,也非常警醒。他們燃起火把、火盆,刀槍森嚴,嚴陣以待。

而且部伍整肅,法度森嚴。一部分人席地而臥,用木板、糧袋遮蔽身形,躺下休息。即便車隊外圍鼓聲隆隆,殺聲震天,但該休息就是休息,不受絲毫影響——打了這麼多年仗,不會在戰場環境下抓緊休息恢復體力的,早就被淘汰了。

契丹人左衝右突,鬧騰了一整夜,除了丟下千餘具屍體外,沒起到任何作用。

二十一日一大早,隨着鼓聲響起,車隊慢慢調整陣型,堅定無比地開進了遼陽城。

東南風之中,劉鄩彷彿聽到了契丹人心底某種東西被打碎的聲音。

而就在這個時候,天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耶律釋魯又喜又怒。

喜的是終於下雨了。雨一來,騎兵固然沒法驅馳,但馬車也不便行走。

怒的是今年雨水爲何這麼少?怎麼不早點下?

他立刻率部退向了遠方,召集諸部頭人商議。

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五十二章 死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985章 校閱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1009章 新潭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四章 行路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十章 威權第十一章 聯絡第1034章 纏鬥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1114章 屠夫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1023章 落實第1171章 吃魚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1172章 商行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二章 調查(二)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一章 故人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六十八章 銅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1227章 內情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135章 腐朽第1107章 參詳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163章 本錢第992章 部署第1191章 消耗第三章 生意人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十七章 道路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095章 封賞第1102章 待賓館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130章 心思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一章 移民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1134章 挺進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六章 兄弟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四十五章 慘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1261章 詰問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章 亂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
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五十二章 死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985章 校閱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1009章 新潭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四章 行路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十章 威權第十一章 聯絡第1034章 纏鬥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1114章 屠夫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1023章 落實第1171章 吃魚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1172章 商行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二章 調查(二)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一章 故人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六十八章 銅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1227章 內情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1135章 腐朽第1107章 參詳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163章 本錢第992章 部署第1191章 消耗第三章 生意人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十七章 道路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095章 封賞第1102章 待賓館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130章 心思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一章 移民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1134章 挺進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六章 兄弟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四十五章 慘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1261章 詰問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七章 亂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