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武昌

八月金秋之時,邵樹德已經在鄂州。

他本不打算在此停留的,無奈身體不適,昏昏沉沉,再加上聽到昭容野利氏病逝的消息,心情不佳,於是下令駐蹕鄂州。

щщщ●ttκǎ n●C○

邵樹德是武夫出身,他知道自己的身體有多強壯。在以前,真的很少生病,這次病倒在武昌,來勢如此兇猛,不得不說給他敲響了警鐘。

他一度以爲是吃了海狗丸,夜御嬪妃導致。但仔細一琢磨後,只能長嘆一聲,身體真的大不如前了。

躺在病牀上的他,依然讓宮官給他閱讀奏疏、軍報。

只不過他不再像往常那樣親自處理、御筆硃批了,而是閉目眼神,聽到關竅處,便讓人重複朗誦,最後口頭給出一個意見。

“鄂州繼續用錢的地方多,商徒之捐獻,送十萬緡至州府。”邵樹德睜開眼睛,吩咐道。

“是。”已經是尚宮的劉氏將其記下,然後眨巴眨巴眼睛,似在詢問。

“和你祖母八分肖似。”邵樹德笑了笑,道:“去歲皇后給你說媒,嫁給楊弘殷之子,爲何沒答應?”

“妾不願。”劉氏小聲說道。

“隨你了。”邵樹德打了個哈欠,閉目養神。

劉氏繼續念。

當唸到前往湘西剿匪的禁軍遭遇疫病,減員嚴重時,邵樹德喊了聲停。

“既已破了十餘山寨,目的已達到,可收手了。”他說道:“其餘各寨,料已膽寒,可許其自新,至鄂州來見朕。”

劉氏又記下。

“減員較重之鐵林、武威二軍,先期返回洛陽吧。”邵樹德又道:“給太子傳旨,令其負責鐵林軍、武威軍整補事宜。落雁軍還剩五千人吧?全部打散編入禁軍各部,優先補充鐵林、武威二軍。”

“是。”劉氏沒有絲毫遲疑,記了下來。

在皇宮數年,劉氏已經知道很多東西了。

禁軍各部每年都有老退之人,遇有戰爭,還會有戰損。也就是說,定期補充兵員是必然的。在以前,一般都是聖人親抓此事,樞密院配合。整補完畢的部隊,聖人還經常去檢閱,看看戰鬥力和軍風士氣是否能夠維持。而這,其實也是提升軍中威望的一種辦法。

這次聖人讓監國太子負責鐵林、武威二軍的補充、整頓,內裡蘊含的東西太多了。

讓太子在東宮衛隊(原從馬直改編而成)的基礎上,進一步染指禁軍,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要知道,整補是可以調整軍官,改編營伍編制的,這等於明着告訴太子,默許你在鐵林、武威二軍中安插自己人。

聖人能下定這個決心,可能也與這次生病有關。

自家人知自家事,有些家底,該陸陸續續交到太子手上了。

想到這裡,劉氏心中泛起一股酸澀。

英雄一世的風流人物,也有遲暮的一天。

“繼續念。”良久之後,就在劉氏以爲聖人已經睡着的時候,聲音又在耳邊響起。

她穩了穩心神,拿起一份新的軍報,輕聲朗誦起來。

邵樹德又閉上了眼睛,似睡非睡。

劉氏不知道唸了幾份,直到又一次喊停。

“西域商社怎麼這麼死腦筋?”邵樹德睜開了眼睛,無奈道:“前幾年朕是要他們多種地,多開展商屯,以濟軍需,可沒讓他們一直幹下去。這都幾年了,除了種地就是抓奴隸,像話嗎?”

劉氏靜靜聽着,等候下文。

“讓他們把精力放在商路上來。”邵樹德說道:“商社商社,商事不盛,成何體統?捉生口這種活計,也不知道遮掩一下,堂而皇之買賣,朕還要臉。”

說完,他嘆了口氣,道:“此疏發回內務府,着即辦理。”

西域商社目前主要的經營活動範圍還侷限於天山以東的姑墨、龜茲、庭州一帶,最大的收入來源是商屯,其次是奴隸買賣。

是,他們會自己抓奴隸,但也會花錢買。女奴就收拾打扮一番,送到長安、洛陽、汴州、揚州等大城市售賣,強壯的男奴送往磚窯場、煤礦幹活,不甚強壯的留下來種地。

說白了,主營業務就是商屯種地,就連抓奴隸也是爲了這個目標服務。

公允地說,在這件事上他們已經幹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一年出售數十萬斛粟麥、雜糧,有力支持了軍需,雖然洛陽這邊也支付了大量錢帛,有點頭痛——但總比千里迢迢轉運便宜,不是麼?

現在邵樹德對他們一門心思種地的“僵化思維”有些不滿了,要求他們逐步轉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正兒八經的買賣上——奴隸買賣就算了。

這不僅僅是爲了賺錢,也有建立關係的因素在裡面。

政治關係無法建立的時候,先建立穩固的商業聯繫。草原很窮,讓酋豪們來做西域商社的二級代理商、批發商,讓他們跟着一起賺錢,慢慢就有交情了。

交情這種東西,意味着金錢、情報,深入之後,說不定可上升爲政治聯繫。

交情這種東西,意味着金錢、情報,深入之後,說不定可上升爲政治聯繫。

邵樹德讓西域商社儘快建立長期合作的商業網絡,其實還是爲了西域佈局,相信內務府也明白這一點,並會好好督促西域商社。

見邵樹德沉默不語之後,劉氏稍稍等了片刻,又繼續開始念。

“武昌與江陵,有什麼好爭的?”片刻之後,邵樹德在牀上嗤笑一聲,道:“一荊南鎮,一鄂嶽鎮,雞毛蒜皮般的舊日恩怨扯到現在。怎麼?都想當老大?長江很大,容得下荊州和武昌,內河船坊之事,兩地都建,也別爭了。現下荊州略勝一籌,讓他們不要昏了頭,沒看湖南貨物都不走你們荊州了麼?自己找找原因。”

劉氏飛快記下。

總算說到一個眼前的事了。他們現在就在武昌,近幾十年來飛速崛起的一座港口城市,每次汴水航道被人爲截斷時(如徐州銀刀都之亂),江南的貨物就在此集散。

截斷不止一次,每一次的時間還不短,因此,鄂州的城市規模慢慢擴大,最終成了如今的模樣。

邵樹德則有些感慨。

江陵、武昌之間的競爭,一直延續到後世才分出勝負——最終武昌大獲全勝。

但在這個時候,江陵卻要比武昌強,而且強多了。

蜀中貨物出川,一般都在荊州集散。從此向北,通過河道直接連入漢水,直抵襄陽,卻比繞路武昌近多了。

考慮到首都在洛陽,唐代則是長安,荊州的區位優勢有點大。

武昌則主要集散江南貨物。

湖南貨物既可去武昌,亦可去荊州,目前是前者居多。

總之,這一片兩個貨物集散中心是完全可行的,又同處湖廣道,真沒必要爭得你死我活。

邵樹德聽完奏疏之後,就決定在兩地同時開建船舶修造工坊,加強長江中游一帶的航運,繁榮商業。

“繼續唸吧。”他又閉上了眼睛,說道。

******

八月十五的時候,邵樹德病癒,感受到了力量逐漸回到身體之內,他非常高興,登上城頭,俯瞰大江。

江漢流域是塊寶地。

南宋時期得到了大發展,環境得到了巨幅改善,變得更加宜居了,戶口慢慢增多。

到了元末,陳友諒以此爲基,與朱元璋展開了決定命運的一戰。

誰贏,誰就是中國皇帝——以當時南方五千多萬人口,北方千萬來看,確實是這樣沒錯。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驚險獲勝,奠定了統一之基。

在那個時候,湖北其實就已經發展得不錯了,及至明朝中期,迎來了它的黃金年代,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

大夏此時沒法有效發展這個地方,因爲邵樹德捨不得花費大量人命來開發江漢平原。

但大規模移民沒有,小規模還是有的。而且,新移民的來源十分獨特:主要來自關北道。

更準確地說,來自麟、銀、綏、夏四州。

此時的大江之上,就有不少移民乘坐船隻,渡江南下,分散至各州定居,充實地方戶口。

邵樹德對此沒什麼意見。

他人生中第一次下江南,至此差不多已經結束了。腦海之中對南方諸州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富饒的江東,人聲鼎沸,錢糧充足。

www• ттκan• CΟ

安定的江西,開發已進入尾聲,茶葉、瓷器、採礦蓬勃興起。

荒蕪的湖廣還在蹣跚學步,但發展極爲迅速,地方官員也雄心勃勃,力圖創造佳績。

在他看來,南方只需抓緊江東道北部的蘇、潤、常、湖、杭、明等州,基本就翻不了天了。

相對空曠的南方,是他留給子孫後代的禮物。在《致治》這本書成爲顯學的時候,誰都明白一片巨大的處女地所帶來的誘惑。

他已經探聽到了南方發展的脈搏,親自聆聽了其快速而堅決的跳動。剩下的就是水磨工夫,朝廷每年投入一定量的資源,南方諸州自己把握,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南方,就這樣了。

此番巡視,收穫十足,對每個地方的經濟模式也有了初步地瞭解——戰爭年代早就過去,現在確實到了拼經濟的時候了。

十八日,邵樹德乘坐平海軍船隻渡過長江,隨後走走停停,於九月初抵達襄陽,北方的秋天已歷歷在目。

確實該回去了。

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章 鐵斤城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974章 雞來了第1180章 走也!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1173章 學子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987章 海港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1188章 求援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四十章 分歧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107章 參詳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076章 罪人第九章 荒蕪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53章 投降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1172章 商行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六十章 朱瑄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四十章 離奇第一章 遭遇戰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一章 關津第591章 莎城第六章 監軍使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1128章 匯聚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327章 杜光乂第二章 入長安(二)
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六十七章 梳理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章 鐵斤城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974章 雞來了第1180章 走也!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1173章 學子第十八章 搏一搏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987章 海港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十五章 出招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1188章 求援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四十章 分歧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107章 參詳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076章 罪人第九章 荒蕪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53章 投降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1172章 商行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十七章 堅持與決定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六十章 朱瑄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四十章 離奇第一章 遭遇戰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一章 關津第591章 莎城第六章 監軍使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四章 渭水道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1128章 匯聚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327章 杜光乂第二章 入長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