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

肅州會面之後,邵樹德帶着新收的諸部勇士返回甘州。

王妃折芳靄展示了她高超的騎術。不過騎了一段之後,她忽然說累了,最後與邵樹德共乘一騎,於二月二十日返回了甘州,宿於李仁美營建的宮殿內。

二十一日,他在甘州城外檢閱了新收的部落兵。算上從龍家手裡敲來的千人,一共四千,還算不錯,至少騎術、箭術都有幾分火候,短兵器水平馬馬虎虎,長兵器只是稍有涉獵。

甘州諸部亦聯合貢獻了四千人。

邵樹德想了想,從鐵林軍比較能打的定難都、鐵林都中各抽調一部分精兵,再撥五百親兵,單獨編成一軍,軍號“定難”,調經略軍副使魏博秋爲定難軍使。由於其人尚在河南前線,暫由邵樹德親自管着。

編入定難軍的五百親兵就是符彥超帶的那批,他這次也走了狗屎運,以十八歲的年齡擔任軍都虞候。考慮到這支部隊的兵員大部分是蕃人,而蕃人崇尚貴種,比較服從命令,因此符彥超遭受驕兵悍將挑釁的風險小了許多,這又是他的運氣。

邵樹德本打算將大兒子也派到軍中,從糧料官做起,因爲他的算術成績不錯,左思右想之後還是放棄了。大郎還需要繼續學習,現在派往軍中歷練,那是拔苗助長,不太好。此番西巡,他已經感受過戰爭氣氛了,甚至親自上陣殺過人,已經達到了效果,再等等。

因爲是邵樹德代理軍使,這支關西軍政集團的第二十五個軍級單位從一開始就是頂級待遇。

甘州方面打開了府庫,將庫存器械全部貢獻了出來,讓那幫蕃兵換換裝。他們原本的武器太差了,也沒幾件甲冑,顯然是不成的。

鐵林軍損失的人員,在甘州就地徵募補齊。五百親兵的缺額,只能回去之後,從各軍細細挑選了。另外,一干老兄弟的子侄年紀也差不多了,可以選一部分有志從軍者補入。這是一條升官快捷通道,只存在於開國初期,算是給老兄弟們的優待了。

二十四日,大軍啓程北上。按照邵樹德的安排,鐵林軍護送王妃返回涼州,他帶着鐵騎、飛熊、金刀、黑矟及親兵四萬多人北上。隨軍同行的還有大量甘州牧民,他們趕着牛羊、馬車,先大軍一部北上。

臨走之前,邵樹德又最後看了眼甘州風物。

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曾經是回鶻人的都城,有修建了一半的宮殿,有他們多年搶劫商旅得來的財貨,還有遷移過來的數量龐大的人口。朔方軍收復甘州後,銳意改造,發展至今風俗爲之一變,雖不全然類似中土,但已經有幾分真意了。相信經過持續不斷的人口互換與同化之後,甘州最終會被消化,去掉吐蕃百餘年統治的主要痕跡。

“大帥,該啓程了。”陳誠騎着一匹馬,跟了上來。

他年紀也不小了,卻主動選擇奔波勞累,而不是像趙光逢那樣留守涼州這個臨時“行在”,邵樹德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此去大漠風寒,陳長史可經受得住?”邵樹德揚起馬鞭,笑問道。

“有何受不住的?”陳誠笑了,道:“正好見見磧北風光。人這一生,總有幾個地方是必去的,胡虜王庭,心嚮往之。”

“好!”邵樹德大笑,道:“我有五萬雄兵,今北上於都斤山,笑看諸部酋豪跪在我腳下。”

巳時初刻,大軍迤邐北行,浩浩蕩蕩,不見頭尾。

與此同時,數名信使也離開了甘州,分頭前往綿州及汝州。

川中戰局,差不多已經完全平息了。原因很複雜,一是因爲神策軍太爛,打仗打不贏,盡做豬隊友,連累友軍士氣不振;二是劉崇望自己撂挑子不幹了,他已經完全絕望,言辭激烈的寫了一份表章送往長安,“辱神策軍過甚”、“辱袞袞諸公過甚”,也不管啥後果了,反正就是罵,罵了個痛快。

長安君臣看到之後,相顧失色。恰好此時李茂貞遞了個梯子過來,釋放了部分官軍將校,同時送百餘車財貨、珍寶發往長安,朝廷順勢赦免了李的罪過,令其原職留任,仍爲劍南西川節度使。

龍劍節度使趙儉攻克茂州之後,屢爲茂貞所敗,現在也熄了心思,守着龍、劍、利、閬、茂過日子。

川中的局勢,差不多就這樣了。朱玫老了,又被王行瑜兄弟背叛,地盤不大,已失了進取之心。李茂貞吃了這次教訓,短時間內也不敢再有什麼賊心思,川中可以稍稍穩定個幾年。

邵樹德發往川中的牒文就是發給積石軍李一仙、郭琪的,令其撤回來休整。將士在外的時間不短了,再不撤恐有兵亂。

發往河南的牒文是給李唐賓的。令其果斷投入兵力,深挖南線,擴大突破口,動搖樑軍陣腳,爲殲滅龐師古所部做好準備。

******

河南戰局的關鍵,目前看起來還是郾城。

契苾璋在亳州搞得再好,那也只是影響局勢,還做不到決定局勢。但郾城一克,即可順勢直插許州,令敵軍全線動搖。

邵承節押着一批糧草抵達了郾城東南三十里之洄曲,當年吳元濟屯兵之所。

折宗本正好在營中,聽聞外孫來了,親自出營迎接。

樑軍離得最近之處不過七八里。嚴格來說,洄曲並不十分安全,作爲夏王繼承人的邵承節不該來這個地方。

但你得考慮到時代風氣。

這是一個崇尚個人勇武的時代,就連普通老百姓都以弓馬嫺熟、魁梧有力爲榮,而不以風流倜儻、滿腹詩書、足智多謀爲美。

繼承人從沒上過前線?讓夏王趕緊換個兒子當世子吧,這個不行。

所以邵承節來了,還帶了十萬斛糧豆、五萬束乾草及五萬捆箭矢。

“世子何故連甲冑、兵刃都帶上了?”折宗本看了看外孫身後的馱馬,有些驚訝。

“外翁讓我上前線耍耍唄。”邵承節嬉笑道:“王府射鹿子之時,我七箭中六,定然不辱邵氏威名。”

“戰陣兇險,恃勇輕進,可非爲將者之福。”折宗本搖了搖頭,道:“你可知淮寧軍衙將魏守節已戰死?”

邵承節想了一下,似乎對這個人有印象,問道:“如何死的?”

“氏叔琮解圍而去,崔洪遣他率軍追擊,遇賊伏兵,三千餘人全軍覆沒。”折宗本說道:“如今淮寧軍士氣大衰,一萬餘人守着潁州不敢出擊,氏叔琮從容退走,前往亳州。”

“到哪都能遇到這種愣頭青。”邵承節嘟囔了一句。

前有李鐸死於新安縣城頭,今有魏守節死於潁州城外,都是覺得自己很勇,然後掛掉了。但邵承節卻不是很在乎,少年心性嘛,學了那麼多年武藝,肯定要想上陣賣弄廝殺一番的。尤其兄長邵嗣武都上陣了,還有斬首之功,想想就坐不住,躍躍欲試。

“我不去氏叔琮那裡,就到沱口看看。”邵承節說道:“佑國軍在汝州連戰都不敢戰,何懼之有?”

折宗本嘆了口氣,道:“我到洄曲之後,與日夜圍攻沱口鎮,與佑國軍大戰三場,兩勝一負,俘斬三千餘,然威勝軍亦損兵兩千餘。賊人並不好打,佑國軍也是積年老賊,其大隊屯於郾城縣,虎視眈眈,外孫何輕視賊人耶?”

邵承節一聽,知道沒戲了,有些失望。

“打個仗也這麼難……”他嘆氣道。

“不如陪十四娘耍耍?”折宗本笑眯眯地說道。

“免了。”邵承節哈哈一笑,轉移話題道:“外翁,樑軍何時能攻滅?”

“這要看龐師古了。”折宗本笑了笑,道:“樑軍主力,分佈在潁水到許州一線的廣闊區域內。他們若想退,可退往鄭、汴、陳、蔡四個方向,今蔡州已在我手,賊人少掉一個撤退方向,但還有地方退,包圍是不可能了。不過咱們不急,東面大把的空地,龐師古在許州逗留得越久,局勢對咱們越有利。”

“趁虛收取潁、亳、宿等州?”邵承節問道。

“然也。”折宗本道:“你阿爺打仗,是有大智慧的,他重勢,不重術。術練好了,可摧鋒破銳,斬將奪旗,勢練好了,可排山倒海,無可阻擋。樑人怎麼着都是死,再掙扎,也不過就是換個死法,選個死期罷了。外孫若用兵,當學乃翁用兵之策,武藝固然要,不然不能服衆,但也不能輕身犯險。”

邵承節嘆氣,也不知道聽沒聽進去。

“外翁爲何不直插陳州?”

“我能打的也就威勝軍,樑人並非不能戰,相反戰力很強。我若東去陳州,丁會立刻就會出來,攻蔡州。我留在洄曲的羸兵擋不得他一擊,還不如屯於此處,慢慢遣鄉勇、蕃人攻寨,消耗賊人兵力、士氣,尋找機會一擊制勝。”

“放心。”折宗本又道:“我已調蕃兵數千騎東行,配合契苾璋,若能吃掉或打跑氏叔琮部,賊人大勢去矣。”

“契苾璋今在何處?”

折宗本下意識擡頭看了看東面,道:“他已進入宿州,正準備圍攻符離縣。若能成功,當爲釜底抽薪之舉。”

第十四章 行路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十四章 勢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976章 北上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十三章 消息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十章 考功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987章 海港第六章 答卷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八章 雲中第九章 局勢第二十章 狼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十章 少年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十章 殘局第1185章 彙報第十六章 樂園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1330章 西樓第五十三章 追!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三十章 憂慮第七章 亂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188章 求援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1190章 戰術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八章 東行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八章 上下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六章 修武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五十章 書稿第1028章 泗州第十章 考功第十四章 議第971章 南下第十二章 舊事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1003章 國祚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章 擊破第985章 校閱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二十八章 善後
第十四章 行路第六十四章 揚子宮之二第十四章 勢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五十九章 清掃第976章 北上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十三章 消息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十章 考功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987章 海港第六章 答卷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八章 雲中第九章 局勢第二十章 狼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十章 少年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十章 殘局第1185章 彙報第十六章 樂園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1330章 西樓第五十三章 追!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三十章 憂慮第七章 亂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八章 雲中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188章 求援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1190章 戰術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八章 東行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八章 上下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六章 修武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五十章 書稿第1028章 泗州第十章 考功第十四章 議第971章 南下第十二章 舊事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1003章 國祚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章 擊破第985章 校閱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二十八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