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利益均沾

建極八年(908)的春節在一派熱鬧祥和的氣氛中來臨。

這一年,邵樹德實歲四十九,虛歲五十一,擁有數十萬軍隊、大半個天下。他說一不二,威風凜凜。

再桀驁的武夫,在他面前也乖得像只貓一樣。

再狡猾的文吏,看到他的斧鉞之時,也直咽口水。

再漂亮的婦人,被他看上了,管你喜不喜歡,也得笑着服侍。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說話和氣,佈局深遠,意志堅定,不達目的不罷休。他的威信並不全來自斧鉞。

事實上以這年頭的風氣來看,靠武力和殺戮嚇不倒人。天底下能打的人太多,黃巢、秦宗權幾十萬大軍,一樣被打得灰飛煙滅。

邵樹德若敢只憑武力成事,此刻大概已經乘着駱駝跑回關北,靠着堅固的統萬城苟延殘喘了。

他的偉力來自於支持他的各個階層。因爲他真切地改變了一大批人的命運,讓他們得到了好處,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西是基本盤,強烈支持他。河南人傾向於支持他。

河東人中立,並不反對他。

那麼即便河北人對他有些微詞,也翻不起大浪。

這就是大勢就是人心,就是威望。因此,當他進行機構改革的時候,無人提出異議。

正月初十,邵樹德抵達了北平府東南的直沽縣—年,他已經不太想過了,就那麼回事,他現在只想做事。

今年天氣還好,沒有太冷,遼海海面上沒有見到大面積封凍現象。甚至在有淡水河流入海的地方,也只有少許細碎的浮冰。

在邵樹德記憶中,這甚至比21世紀還要溫暖,因爲那時候的渤海冬天還經常傳來冰情,影響航運。「遼海的洋流,你們搞清楚了嗎?」邵樹德站在碼頭附近的佛塔頂層,問道。

跟在他身邊的人很多,但本地父母官趙風、船艫司的馬萬鵬、平海軍軍使朱亮、內務府監野利經臣等人站在最前面,隨時備詢。

「陛下,根據這幾年的查探,遼海有一東西向的洋流,從外流入,直撲平州樂亭縣近海。抵達此處後,因受海岸阻擋,洋流分爲兩股,一股自西南調頭,流向東北,抵達安東府西側近海。一股先折向西南,沿着滄州近海南流,爲陸地所擋之後,再向東流。」朱亮說道:「每觸一次岸,洋流的速度都會下降不少,故還是那股自外海流入的洋流最爲強勁,即便逆風,只要下了帆,順着洋流走,就能抵達平州、薊州、北平、滄州近岸港口。」

「這麼多年不是白混日子的。」邵樹德讚許道。

航海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目標海域的水文及天氣狀況,洋流的流向、速度是重中之重。

其實遼海的洋流遠沒有朱亮說得這麼簡單。近岸洋流十分複雜,流向多變,要想好好利用,沒那麼簡單的。

還有就是盛行風的問題。像這會冬日,風主要從陸地吹來,但這只是大多數情況下。盛行西北風的季節,偶爾也會吹東南風。像這會停泊在直沽港內的船隻,如果突然遇到東南風,可就沒法順風離港了。

不過平海軍通過幾年時間的積累,能做到如今這個份上,已經不錯了,沒必要苛求更多。

「既然你們志不在疆場·····」邵樹德沉吟了下,道:「那就分拔一部分人手出來,內務府即將成立航運署,他們就到這裡邊供職吧。」

朱亮聞言老臉一紅,「志不在疆場」,唉!「臣遵旨。」他沒有半分猶豫,立刻應下。

「野利府監,內務府越來越大了,你還得多擔待着點。」邵樹德說道:「待到三月,便有四艘新式海鮫快船交付,你要把它們好好利用起來。」

「臣遵旨。」野利經

臣今年六十四歲了,精力大不如前,但依然還在四處奔波,不得停歇。邵樹德還記得當年第一次見到野利經臣時的模樣。

那可是一箇中年大帥哥啊,統治着一個約二十萬人的部落聯盟。這個實力,其實相當不小了。也就是宣宗朝的時候,唐廷短暫復興,財政狀況有所改善,西邊收復了不少失地,橫山方向一舉鎮壓了党項叛亂,過程較爲血腥,殺了很多人,党項部落怕了,不敢對抗朝廷,這才讓邵樹德成功地拉攏了過來。

當然野利氏也不虧,連續兩代與天家聯姻,大量子弟在軍中打拼,還有不少宗族成員出任地方官吏。雖然控制下的部民是越來越少,但家族真的越來越興旺。對他們這個原本窮山溝裡的土豪而言,似乎也不錯。

橫山党項,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各方面條件太差,拓跋家、折家都比他們更有機會。而他們發展起來後,必然也會將擴張的兵鋒指向橫山,試圖吞併他們。與其那般,不如找一個開價最好的人賣掉,獲利更多。

「第一批四艘船交付後,第二批還會交付八艘船。平海軍就先忍一忍吧,待內務府的船隻悉數到位之後,再行更換舊船。」邵樹德又道:「鯨海那邊的魚、鯨、海獸捕獵業務,你們不要插手,盡歸內務府。」邵樹德又道:「內務府也要爭氣,先好好錘鍊一番。人員可以超編,一個崗位配2—3人都可以,寧可讓人等船,不能讓船等人。將來安南胡椒之利,你們要想辦法接手過來。大錢都讓大食人賺去了,像話嗎?」「是。」野利經臣應道。

其他人都用羨慕的目光看着他。

內務府這個機構,每一年都在壯大。最開始籌建時,就府監、府丞等寥寥十餘人,連個辦公的衙署都沒有。

但到了這會,長夏商行這個日進斗金的機構先行併入,爲內務府的擴張奠定了物質基礎。隨後皇莊開始不斷建立起來,遍佈北平府、太原府、汴州、德州、棣州等地,已不下十個—皇莊盡歸內務府下轄的營田署。

營田署之外,還有虞候司。

因爲皇莊多挑選戰爭孤兒、少年俘虜作爲莊戶,比較好調教。因此內務府網羅軍事人才,如幽州降將周知裕等,定期組織少年操演、訓練,非常嚴格,故專門成立了虞候司負責訓練。

織造署是去年成立的。少府調撥了一批工匠過來,內務府還從民間禮聘工匠,招募學徒訂購織機,主攻毛衣、裘服兩大項,算是一個盈利機構了。

如今又成立航運署,顯然打算進軍海運行業了。

考慮到內務府的所有權歸皇室所有,因此這個半官半商的機構完全就是實踐邵樹德個人意志的工具。他並不想獨吞這些好處。

事實上把所有好處都歸於自己,只會讓你衆叛親離。一點好處都不沾,也不合適。最好的辦法,還是利益均沾。

考慮到很多人比較保守,眼光多侷限在一畝三分地上,非得在田舍夫身上刮油,對有一定風險的業務不是很熱衷。因此,邵樹德覺得,先通過內務府運營個幾年,展現賺錢效應,再去說服別人,就要容易許多了。

唐人並不諱言商事曾經還有宰相與刷牆的打灰佬爲了每天的工錢掰扯,討價還價,一點不嫌丟人。

待見到成效後,就可以順理成章將他認爲值得拉攏的人加進來,給予份子。每個人按照一定比例分紅,坐收紅利—股份當然是記名的,暫不允許轉讓。

其實就是一家股份制企業。這會還沒這個概念,還需普及一下,不過都是很基礎的概念了,很好理解。

邵樹德曾經思考過。像安南這種地方被放棄,大部分時候是因爲無利可圖。但如果有利可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未必。

你得知道這個國家做主的是哪些人。得讓他們真正得到好處,

才能把政策執行下去。

歷史上德國統一比較晚,好的殖民地已經被英法瓜分了,當他們出海殖民時,剩下的多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比如西南非洲、太平洋島嶼等。

德國殖民西南非洲時,如果你看他們的財政收支,其實是虧本的。以***爲例,因爲大手筆修建鐵路、公路、碼頭等設施,虧損最高的年份超過一億馬克,但德國政府爲什麼不放棄這個殖民地?

一是因爲民族自豪感,二是因爲國會議員們是賺的。

殖民地虧損,損失的是德意志帝國的財政,但在殖民地搞礦業,承包基建的議員們,卻賺得盆滿鉢滿。

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人物。凡事要抓住重點。

即便未來安南人造反,朝廷派兵鎮壓,軍費開支浩大,入不敷出,嚴重虧損。只要大夏的頂級豪門依然能在安南賺錢,那麼他們就會推動朝廷持續派兵鎮壓,絕不放棄。

反正軍費是全國老百姓承擔,商業利潤卻是自己的。他們會怎麼做,很明顯了。

如果你覺得對老百姓有所虧欠的話,那麼邵樹德還有一招:公開發行一部分股票,讓更多的人也能分潤好處。

而且這部分股票的發行,他會親自監督,不會讓官僚們搞出半夜發行的鬧劇。

歷史上沙俄在中國成立華俄道勝銀行,按照約定,是需要公開發行的,讓中國人也能分潤好處。俄國人同意了,但他們把發行地點放在彼得堡,還是半夜,只賣了幾個小時,隨後便宣佈沒有中國人購買。

巨大的利益面前,官僚們是真的幹得出這種事!

「朕用兵三十年,無往不勝。弄出的各種新東西,都有大利。」邵樹德轉過身用一種極其自信乃至自負的語氣說道:「跟朕作對的,家破人亡。跟着朕走的,富貴已極。內務府的好處,將來大夥都可見得。朕從不吃獨食,好處是大家的,朕只取一份。大夥跟着朕這麼多年,風裡來雨裡去,子子孫孫安享富貴,人之常情也。好好做事吧,三月之後,大軍出動,征討渤海,這是內務府第一筆真正的大買賣。朕只演示一次,大夥好好看着,不要眨眼睛。」

衆人聞言皆笑。

聖人的話,大夥信了七分。他從不大言,信譽卓著,跟着他往前走就是了,不會吃虧的。

()

.

第六十九章 男兒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十九章 設想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六章 州情(三)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九章 君臣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十六章 迂迴第六章 夏、皋第五十章 大計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969章 朱全昱第1134章 挺進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985章 校閱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940章 邢、魏第十九章 河內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三十八章 豪賭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一章 機會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1214章 名城第五章 鐵斤城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五十二章 死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兩個軍亂典型第四章 調查(四)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四十六章 東萊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1087章 樣板第996章 掃潢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八章 雲中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九章 表演第1238章 規劃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1185章 彙報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八章 荔枝道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1318章 入晉陽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二十一章 效節
第六十九章 男兒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十九章 設想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六章 州情(三)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九章 君臣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十六章 迂迴第六章 夏、皋第五十章 大計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969章 朱全昱第1134章 挺進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985章 校閱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940章 邢、魏第十九章 河內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三十八章 豪賭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一章 機會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1214章 名城第五章 鐵斤城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九章 拂雲堆祠(爲盟主暱稱不是空白加更)第五十二章 死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兩個軍亂典型第四章 調查(四)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四十六章 東萊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五十三章 怎麼還不走?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1087章 樣板第996章 掃潢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八章 雲中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九章 表演第1238章 規劃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1185章 彙報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八章 荔枝道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1318章 入晉陽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二十一章 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