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耐心

張歸厚帶着一千重騎兵衝了上來。

數百蕃騎迎了上來,遠遠射箭,進行遲滯阻攔。但騎弓的威力太弱,殺傷力有限,不得已之下,他們抽出鞘套裡的短兵器,迎了上去, 結果被重騎兵一衝而散。

但被他們這麼一阻,衝入營內的赤水軍騎卒也陸續撤出來了。

他們利用馬速優勢,脫離接觸,到遠處重新整隊。

廳子都另外千騎過石橋後便下馬了。

他們手持大弩,緩緩列陣,牆列而進。

“不勞張將軍相送。”樑漢顒遠遠喊道:“過兩日再來……”

說罷, 數千人如一陣風般離去。

張歸厚沒打算追。重騎兵追不上, 輕騎兵又太少了,追上去一打五,怕是要被玩死。

朱漢賓狼狽地奔出營寨,對着離去的夏軍騎卒破口大罵。

這一仗真是丟大人了,破夏都新兵沒有經驗,傻愣愣地看着賊騎突破進來,亂作一團。搞得他手下那三百老兵也無從施展,被打得灰頭土臉。

“異日定殺至安邑,斬邵賊狗頭, 執其妻子獻予樑王。”朱漢賓故作豪邁地罵了兩句,隱隱牽動背部的傷口,一時間有些齜牙咧嘴。

落雁都的軍士們站在一旁,沉默不語。

老實說,他們也有點看不起朱漢賓。

當年樑王東攻兗、鄆, 見朱瑾帳下有一都軍士,黥雙雁於頰上,號“雁子都”, 故別選勇士數百人,置“落雁都”,交給朱漢賓統率。

但朱漢賓有何功勞?武勇亦不見得比別人強, 憑什麼?

張歸厚懶得理這人,翻身下馬,去撫慰受傷軍士了。

城樓之上,朱全忠端着酒樽不動,死死盯着剛剛結束廝殺的石橋戰場。

夏賊果決勇猛的風格讓他印象深刻,真不比他手下那些血裡來火裡去的老衙軍差了。與他們相比,汴州富戶子弟組成的破夏都就跟無助的少女一樣, 任這幫壯漢蹂躪。

有強力的骨幹軍官和老兵,帶着一幫新兵, 打打耕戰農兵是夠了, 但對上這些以殺人爲業的兇殘職業武人,還是不夠看。

幸好廳子都挽回了一些顏面。

他們同樣是富戶子弟, 但征戰多年,技藝精湛。方纔那一陣對衝,斬殺了不少賊兵,但終究還是有些丟臉啊。

“大帥……”敬翔剛要說話,就被朱全忠止住了。

朱全忠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哈哈一笑,道:“多大點事。當年八角鎮之戰,秦宗權十餘萬大軍,連營數十里。我軍初戰失利,人心惶惶,到最後還不是盡破賊兵。”

當然,對比八角鎮之戰,朱全忠隱去了一個關鍵事實,那就是朱瑄、朱瑾兄弟帶着數萬兗、鄆大軍增援而至,朱珍又帶着從淄青募來的一萬多新兵悄悄返回,最後裡應外合、前後夾擊,大敗秦宗權。

“大帥所言極是。”韋肇湊趣道:“賊兵大敗而逃,倉皇遠遁。何不令張都將追擊,將這股賊人全數留下?”

朱全忠看了他一眼,敬翔也看了他一眼,都不知道這人是不是“高級黑”了。

“大帥,得把他們驅得遠遠的,離汴州越遠越好。”敬翔說道:“免得人心惶惶。”

朱全忠沉吟不決,問道:“之前有軍報,夏賊在廣河、板渚二城屯聚大量兵馬,幾有四萬之衆,此爲真耶?”

“未必是真。”敬翔道:“但不可不防。”

他話只能說到這個份上,再多的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河陽那邊迷霧重重,很難知道邵賊主力佈置於何處。

反觀他們這邊,打了這麼多年,被動防守,幾乎全都明朗化了。

胡真那一坨人能不知道嗎?丁會那幫人不知道嗎?契苾璋攪風攪雨,朱珍、氏叔琮的兵馬不知道嗎?龐師古守着大河防線,不知道嗎?

這就是被動挨打的壞處,主動權在對方手裡。

“給朱珍傳令,堅銳、夾馬、親騎、踏白四軍西調,以鄧季筠爲帥,張筠副之。”朱全忠下令道。

敬翔很滿意。

龐師古的兵馬不能動。邵賊在東邊牽扯來牽扯去,很可能就是想逼着他們調動龐師古的部隊增援汴州,敞開缺口。如果邵賊在河陽集結了大軍,到時如洪流般南下,洛、孟、鄭局勢危矣。

現在就是比拼耐心的時候,千萬要沉住氣,不能上了邵賊的當。

一陣腳步聲傳來,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張朗走上了城樓,湊在朱全忠耳邊低聲稟報什麼。

“嘩啦!”朱全忠一腳踹翻了案几,臉色難看得嚇人。

衆人不知所以,紛紛看了過來。

“讓袁象先給我滾過來!”朱全忠一甩袍袖,直接下了城樓。

敬翔若有所悟,必是樑王之妹、彭城郡夫人朱氏出事了!

……

雪原之上,萬馬奔騰,旌旗獵獵。

飛龍軍、泰寧軍離開了下邳縣境,越過山嶺,進入了沂州。

“淮人不過如此。”軍士們哈哈大笑,紛紛下馬休整。

丞縣令趕着大羣豬羊過來勞軍。畢竟到了朱瑾的地盤了,都是應有之意。

“也不能讓沂州父老吃虧了。”契苾璋喊來文吏,吩咐了一番。

很快,從泗州搶掠來的一批錢帛、金銀器便流入到了丞縣。

“契苾將軍果有名將之風。”兗將閻寶、康懷英就在一旁,見狀歎服。

這年頭的武人,哪有那麼好說話的。真嚴格約束軍紀的,朱全忠的樑軍算一個,不怎麼擾民,在自家地盤上也不劫掠,進入敵境後,也不是次次劫掠,便是劫掠了也不胡亂殺人。

夏軍軍紀如何,以前不知道,現在看起來還算不錯。

搶劫是有的,但真不亂殺人。而且所謂的搶劫也很有秩序,私下裡的劫掠被嚴厲禁止,違反者斬首,全是有組織地劫掠,當然他們管這個叫“派捐”。

“楊行密請客,自然大方。”契苾璋笑道。

他們這一趟,從兗州出發,突入徐州,調動樑軍之後,又入宿州,然後被鋪天蓋地的樑軍圍追堵截,甚至都有朱珍的兵馬南下增援。不得已之下,直接向東突入泗州境內,然後繞了個圈,返回泰寧軍境內。

閻寶、康懷英聞言大笑。

這一趟,他們也賺了不少財貨,以輕便的絹帛爲主,大夥喜氣洋洋的。

以前打仗,都是去跟人硬拼,死傷太大,還經常吃敗仗。現在繞着圈子避實就虛,簡直太舒服了。

另外一點好處就是,契苾璋這個草原酋豪出身的大將,真的很懂怎麼在敵人腹地行動。打了就跑,搶了就溜,或許是草原蠻子的天賦?

朱瑾遠遠站在一旁,面無表情。

路上契苾璋與他交底了,接下來他會北上,尋機突襲曹、滑、宋等地。

朱瑾不打算跟了。出了這麼一大口惡氣,他已經心滿意足。

按照他對樑人的瞭解,氏叔琮、朱珍惱羞成怒之下,很可能會進攻泰寧軍,不得不防。

夏人打仗,看樣子還是有點手段的,朱瑾心中佩服,但嘴上當然不會說出來了。

與樑人打了這麼久,交兵野戰,戰績慘不忍睹。我不要面子嗎?

契苾璋北上鄆、兗,多半是事先就定好的。冬天了,黃河上凍了,邵樹德又要大舉南下了吧?

朱瑾對如今這個局勢深感茫然,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又不該做什麼。

打朱全忠,憑的是一股仇恨,但打完之後,又覺得索然無味,好像不該打。

我能做什麼?不能打做什麼?朱瑾只覺腦子裡一團漿糊。聯想到兄長朱瑄的態度,朱瑾更是無所適從,一時間怔在那裡。

……

“高仁厚爲都指揮使,他覺得有必要,就動吧。”剛剛抵達終南山的邵樹德做出了決定。

這裡是翠微宮,原名太和宮,高祖營建。

貞觀二十一年,太宗苦於京師暑熱,遣人修繕,並改名翠微宮。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崩於翠微宮含風殿,從此再無帝王幸翠微宮。

憲宗元和年間,廢翠微宮爲翠微寺。巢亂之後,寺僧亡散殆盡,邵樹德將其撿了過來,作爲自己的離宮。

河南戰場的消息,一份份傳過來。

將所有軍報閱覽完畢後,邵樹德與高仁厚是一個感覺,即尚未能全面調動樑軍。

或許需要時間,或許需要更多的兵力。

高仁厚不打算等,決定將飛龍軍另外五千人投入到滑、汴戰場,再加一把碼,看朱全忠還坐不坐得住。

部隊已經派出。之所以要到邵樹德這裡報備一下,主要是因爲他之前想將這五千騎馬步兵留在手裡,作爲一記勝負手砸出去。但現在看來,前期的試探並未達到預期效果,計劃被迫跟着做出改變。

邵樹德同意了高仁厚的調動。

行軍打仗,你想要什麼,敵人就跟着做什麼,這種理想情況,可遇不可求。

想到這裡,邵樹德又讓尚儀杜氏取來紙筆,寫了一份命令,調天德軍六千五百人東行,厚實懷州行營的兵力。

寫完之後,裴氏用印,陳氏上前接過。

她倆不經意間眼神對視了一下,又很快錯開。

陳氏面色不變,依然是那副雍容、淡然的神情。裴氏跪坐在邵樹德身邊,臉蛋嫣紅,藏在寬大華麗裙襬之內的雪白大腿微不可覺地輕輕摩擦着。

邵樹德輕輕拍了拍裴氏。國朝的襦裙就是好,沒有內褲這個概念,太方便了。

這女人,怕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了吧?對邵樹德這種曾經直接操控過她生死的男人有種不正常的崇拜,很容易興奮。

“官印別急着收。”邵樹德按住了裴氏的手,想了想後,又道:“婉娘你來着筆,我說,你寫。”

“遵命。”陳氏應道。

“授符存審爲東都關塞制置使,歸德軍、保義軍右廂皆由其節制。河陽土團鄉夫四萬人,亦歸其統率。一旦時機成熟,立刻全軍南下築城。”邵樹德說道。

陳氏伏案疾書,字跡頗爲——嗯?居然很大氣!比邵樹德的字還大氣,怪不得陳氏曾經嘲笑他跟女人學的字呢。

下次多在你身上練練字!

“錄存審子彥超爲親兵副將,即日前來。”邵樹德又補充了一句。

第十章 少年第1168章 品茗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三十章 末路第1117章 討論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1053章 投降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四章 州情(一)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1142章 遼陽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1065章 又來了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三十六章 這……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七章 不得歇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五十二章 死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八十章 入京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1259章 鬼主意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二十章 邙山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1084章 框架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二十一章 鳳、樑(一)東漢騎兵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章 講武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十一章 使者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七章 三北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六章 主人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章 西行第十七章 山民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1340章 徵調第1339章 讓他來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1006章 調動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八章 雲中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171章 吃魚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十九章 西行第四十三章 坑第940章 邢、魏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
第十章 少年第1168章 品茗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三十章 末路第1117章 討論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1053章 投降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四章 州情(一)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1142章 遼陽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1065章 又來了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三十六章 這……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七章 不得歇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五十二章 死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八十章 入京第十六章 發力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1259章 鬼主意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二十章 邙山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二十七章 上供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1084章 框架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二十一章 鳳、樑(一)東漢騎兵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四章 講武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十一章 使者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七章 三北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六章 主人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章 西行第十七章 山民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1340章 徵調第1339章 讓他來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1006章 調動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八章 雲中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171章 吃魚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十九章 西行第四十三章 坑第940章 邢、魏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