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

五月初十,步軍大隊抵達蔡水西岸,四處找老林子伐木造浮橋。而此時的郾城,丁會也快撐不住了。

這一日,天方大亮,縞素滿城,哀歌連連。

“你道生勝死,我道死勝生。生即苦戰死,死即無人徵……血流遍荒野,白骨在邊庭……”

歌聲蒼涼、悲壯、痛苦,唱到最後,幾乎就是在哀嚎了。

八名輓歌郎齊聲相和,鼓吹手用力演奏,當真是聞者落淚,聽者傷心。

“大帥,朱友恭沒死。”李仁罕匆匆走了進來,稟報道。

丁會聞言一愣,心裡一喜,然後又一怒。

喜的是壽春同鄉朱友恭沒死,怒的是打攪他唱輓歌了。

“滾!”丁會嘴裡蹦出一句。

李仁罕灰頭土臉地躲到了門外。

“繼續!”丁會瞪了一眼停下來的輓歌郎和鼓吹手,道。

“大帥,唱哪首?”有人弱弱地問道。

“就當朱友恭死了,樑王親唱輓歌。”丁會清了清嗓子,開唱:“父子恩情重,念汝少年傾。一送交荒外,何時再睹形。”

鼓吹手動作很快,鼓足了腮幫子,很快跟上了丁大帥的節奏。

李仁罕無奈地坐在馬紮上,與孔勍大眼瞪小眼。

軍士們有氣無力地站在那裡,情緒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戰又戰不得,走又走不脫,難道全數死在這裡,再也無法與家人相見?每每想到此處,不由得悲從中來丁大帥的藝術感染力可見一斑。

“我說……”李仁罕開口道。

孔勍伸手止住,側耳傾聽。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爲出涕。”

“大帥唱完了!”孔勍一躍而起,小跑着進門。

“居然都聽會了……”李仁罕暗罵了聲,也跟着進門。

丁會坐了下來,深吸了口氣,道:“把城內外的縞素都撤了。全軍大酺一日,提振一下士氣。形容都收拾收拾,甲仗該修理的修理,明日出城列陣。”

“大帥,可是要與折老賊拼了?”孔勍問道。

“拼什麼拼?都不想活了?”丁會斥了一句,又道:“我意已決,降夏王。”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李仁罕、孔勍都沒覺得奇怪,降可,死戰亦可,他們都無所謂,大不了把這條命賣給大帥了,以報知遇之恩。

“大帥,若降了夏王,我等會怎樣?”李仁罕看起來有些擔心,問道。

“生死操於人手,你有選擇?”丁會反問道。

“沒有。”李仁罕嘆道。

威勝軍兩萬多人、天柱軍數千人,都是能打的,將他們牢牢粘住。更有蕃兵兩萬餘,昨日又來土團鄉夫萬餘,足足六萬多兵馬,圍他們這不到兩萬軍,走得脫麼?

“我觀夏王行事,非那等心胸狹窄之人。”丁會解釋道:“他偏愛兩類兵,其一爲蕃人,以党項居多,聽聞夏王甚是寵愛府中党項姬妾,王妃折氏名爲鮮卑,實則党項;其二爲河南兵,其人多次到河南募兵,當愛其勁勇,倚爲干城。我部皆河南子弟,豈不爲夏王所愛?降吧,反正也無路可走了。”

李仁罕、孔勍二人連連稱是。

能生,誰願意死?便是折宗本拿不下他們,換李唐賓來,那個狗東西打仗從來不在乎人命的,佑國軍真有可能一個都活不下來。

五月十一,佑國軍無分老弱,全體出城,在曠野之中列陣。因爲提前派人接洽了,唐州行營都指揮使折宗本知道佑國軍欲降,親率威勝軍主力而至。

近一萬八千人在軍官的帶領下,將器械放於指定地點,然後退回到另一側,席地而坐。

折宗本看了眼堆成小山般的刀劍、槍槊、甲胃、弓弩,轉過頭來,和顏悅色地將精赤着上半身的丁會扶起,道:“公乃大將,何如此耶?夏王愛才,從不折辱大將,今後還有用得上丁太尉之處。”

丁會聞言起身,嘆道:“夏王用兵,持重老辣,無懈可擊,早已神往。不想爲人亦這般胸懷寬廣,罪將感激涕零,都不知該怎麼說話了。”

另外一邊,唐州幕府隨軍要籍裴遠正與張濬言笑晏晏。

張濬有些擔憂,害怕邵樹德翻舊賬。但說實話,他倆之間好像也沒啥仇怨。張濬當年東逃,更多的是出於對朝廷賜死的恐懼,以及和朱全忠關係不錯。

“張司馬勸丁公降順,此功大焉。”裴遠說道:“佑國軍接受整編之後,還有大用。”

張濬遲疑了一下,還是問道:“君乃唐州幕僚,敢問佑國軍降折令公耶?降夏王耶?”

“折令公亦夏王屬部。”裴遠看着張濬的眼睛,說道。

“明白了。”張濬行禮致謝。

“做好打楊行密的準備。夏王先前有言,若丁會全師來降,可任蘄州刺史、團練使”裴遠又叮囑了一句。

張濬瞭然。蘄州是楊行密的地盤,這個刺史的位置還得自己去打,不但要打下蘄州,一路上還得攻下黃州。

這個結果比預計的要好,完全可以接受。對夏軍而言,這種安排也是非常合理的。

佑國軍畢竟是宣武衙軍的老底子,讓他們去打汴州,不是不可以,但總讓人有些擔心陣前倒戈什麼的,雖然可能性已經不是很大。

如今去打楊行密倒是剛剛正好。彼此又不認識,也沒任何交情可言,丁會急於表現,當然要賣點力氣了。

而郾城佑國軍投降之後,許州大戰就只剩下唯一一個殘餘了:屯兵渦口的楊師厚部萬餘人。但他只是個小角色,已然影響不到大局。

******

朱珍已經率軍回返濟陰。

他先到校場督促了一番捧日、捧聖兩軍的訓練,及至午時,才返回了軍府。

應該說,朱珍還是很有練兵能力的。捧日、捧聖兩軍也不全是新兵,至少有三成是招募亡散得來的老兵。

朱珍也很善於撫兵,他能叫得上很多人的名字,能給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爲人康慨,經常賞賜軍士,因此很得軍心。

曹州行營所轄兵馬分親軍、衙軍、州縣兵三大體系。

朱珍以前其實只是個指揮官,並沒有直轄多少兵馬。朱全忠對他很不放心,派了鄧季筠、張存敬二人鉗制他。前者統領曹州行營步軍,即左右突將軍、左右衙內軍,後者統率騎兵,即左右德勝軍、親騎軍、捉生軍、踏白都等。

朱珍當然不會甘心當個有名無實的都指揮使了。事實上幾年來他一直在力求改變,首先是建英武都親軍,規模千人上下。這是一次試探,但也說得過去,堂堂方面大帥,連個直屬嫡系部隊都沒有,像話嗎?

朱全忠對此默許。他沒有能力管太多了,控制力下降必然會產生這種結果。

去年下半年邵樹德三路伐樑,朱全忠焦頭爛額,戰局空前不利。朱珍下令曹、滑、單三州富戶獻金,截留部分上繳汴州的錢糧,又對往來商旅徵收重稅,新建捧日、捧聖兩軍,共二十個指揮,計兩萬人。

同時派人至河北、淄青市馬,得千餘匹。自然而然地,英武都的規模再一次擴大了,目前已經步卒三千、騎卒一千。

不消多說,這是一種極其跋扈的軍閥行爲。換其他時候,朱全忠是斷然無法容忍的,定然要嚴肅處理。但眼下嘛,他不但不能處理,相反還要極力拉攏。

這世道啊,就是如此現實。

曹州行營其實還有一些州縣兵,總規模不大,八千人左右,由徐州降將劉知俊統率,屯於濮州雷澤縣,是防備鄆鎮的一線部隊。

劉知俊這人,朱珍看不透他,籠絡起來總感覺不是很通暢。但他很確定,劉知俊絕對不是什麼忠心耿耿之輩,野心其實相當不小。

不過也無所謂了。劉知俊的那點兵,雖然經常征戰,比一般的州縣兵能打,但他也沒放在眼裡。而今的重點還是突將、衙內二軍,幾年來他也安插了不少自己人,再加上本就遍佈軍中的舊識、舊部,他有信心在關鍵時刻掌控住部隊,前提是去除一大阻礙。

“大帥,鄧將軍來了。”親將走了進來,稟報道。

“知道該怎麼辦嗎?”朱珍的目光有如實質,沉聲問道。

“明白。”親將毫不猶豫地說道。

“退下吧,莫要出差錯。”

“遵命。”

鄧季筠很快進了帳,一邊走,一邊道:“都將,我探得消息,汴州城外的賊騎大爲減少,還請速速點齊大軍,西進解圍”

鄧季筠說一半就停下了,因爲他發現朱珍在悠然自得地煮着茶,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坐下吧,稍安勿躁。”朱珍笑道。

“軍情緊急,早去一日,汴人便得一日安寢,都頭怎還坐得住?”鄧季筠坐了下來,嘴裡兀自喋喋不休。

“鄧將軍以爲,樑地局勢如何?”朱珍繼續慢條斯理地添加着香料,貌似無意地問道。

“龐都將大軍遭到圍困,怕是不妙。”鄧季筠實話實說。

“可我聽聞龐師古大敗,生死不知。樑王與邵樹德戰於蔡水,不利而還。”朱珍又道。

“這”鄧季筠有些吃驚,但仔細想想,卻是大有可能之事。

“既如此,都將便該率軍西進,與樑王匯合,共保汴州。”鄧季筠急道:“遲恐不利啊!”

朱珍看了鄧季筠兩眼,嘆道:“樑王敗局已定,君不爲自己考慮麼?”

鄧季筠先是一愣,繼而起身,神色大變。

“來人,送鄧將軍一程。”朱珍話音剛落,數十英武都甲士便涌了進來,絲毫不廢話,刀斧直接砍到了鄧季筠身上。

“我本不欲害君,奈何,奈何。”看着躺在地上死不瞑目的鄧季筠,朱珍搖頭嘆道。

------題外話------

第二章估計晚上十點。今天結束封閉化生產,把睡袋扔了,回家。

地鋪下面,居然跑出來兩隻蟑螂……

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963章 南北衙第三章 前所未有談談兵法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二章 正旦第1005章 合作第二章 城傍第三章 勾連第十二章 恩德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七章 士兵王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十八章 耐心第1078章 秉政第989章 試驗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27章 杜光乂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三十章 末路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587章 不動搖第八章 荔枝道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十七章 道路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一章 調查(一)第十四章 驅走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八章 暗流第1076章 罪人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四章 築城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1137章 于越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二十章 上路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四十章 會蕭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五章 朱瑄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十三章 花巧第1041章 風向第一章 家人第1284章 好物第十章 殘局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
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963章 南北衙第三章 前所未有談談兵法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二章 正旦第1005章 合作第二章 城傍第三章 勾連第十二章 恩德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七章 士兵王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十八章 耐心第1078章 秉政第989章 試驗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27章 杜光乂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三十章 末路第三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變局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587章 不動搖第八章 荔枝道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十七章 道路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一章 調查(一)第十四章 驅走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八章 暗流第1076章 罪人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四章 築城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1137章 于越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二十章 上路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四十章 會蕭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五章 朱瑄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十三章 花巧第1041章 風向第一章 家人第1284章 好物第十章 殘局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