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城下

夏軍又調整了陣型,兩萬餘人共分三路進兵。

一路是北線的鐵騎軍劉子敬部三千騎,正在從河陰督運糧草至鄭州,順便警戒黃河沿岸。

一路往南,由符彥超統率定難軍三千騎,往尉氏縣方向而去,斷汴州南逃路線,又可拊陳許側背。

中路由邵樹德親領,一萬六千餘人,以降軍爲先鋒。

初九中午張歸厚報,中牟縣不降,他已遣廳子步直攻城,一鼓而破。邵樹德下令將抵抗官員及軍士家人四百餘戶發配隴右,並撥侍衛親軍千人親自押運,至汜水後返回。

當天晚上,大軍抵達八角鎮。馬兒疲累,尥蹶子踢人,不願再走了,邵樹德遂下令紮營。

白沙至中牟三十五里,中牟至八角四十里,等於這一天行軍了七十五里,比起之前一人五馬時日行一百八、二百里真是沒法比。

八角鎮,已經是汴州浚儀縣地界,而浚儀又是汴州附郭縣之一,東面十餘里是板橋店,張歸厚率軍屯駐於彼。板橋店再往東二十餘里就是汴州城了,甚至已有少量汴州富戶子弟騎着戰馬,手持騎弓、鐵槍,在板橋店外探頭探腦,細細偵察。

毫無疑問,汴州上下已經知道了他們這支得勝之師的迫近。

“離汴州不到四十里了,明日正午即可趕到……”邵樹德身邊一個謀士都沒有,只能把新近從長安來投的謝瞳叫到身邊,一起參詳,順便觀察下他的水平。

是的,謝瞳來投了。宣武軍在長安的進奏院雖然沒被取締,但人員、物資來往極其不便,可能出於內部鬥爭的因素,謝瞳從進奏院裡得到的資助也很少,日子過得十分窘迫。一怒之下,謝瞳投敵了。

這只是他的說法,事實上邵樹德認爲還有深層次的原因。謝瞳是個聰明人,也是個利己主義者,他對朱全忠的忠心十分有限。當年奉降表至成都行在,先帝任其爲陵州刺史,他就欣然赴任。丟官之後,才厚着臉皮再回汴州,但時機已失,無法再成爲真正的核心了,甚至還遭到其他人的嫉恨。

“大王,汴州沒必要打。天威四軍,畢竟也訓練兩年了。宣武軍非魏博那等暮氣沉沉的藩鎮,訓練還是很嚴格的,對軍士的要求也很高。軍官骨幹也是富有戰陣經驗的老卒,不是那種一觸即潰、望風而降的花架子。”謝瞳斟酌着語句,慢條斯理地說道:“大王可遣部分騎軍監視,然後兵分多股,四處活動,攔截信使、遊騎,令汴州不得交通外州。穩定多日後,可散播謠言,如此全忠定然急躁,屆時便會揮師回援,或有機會。”

謝瞳還是很急着表現的,提出的建議看起來似乎也像那麼回事。他現在只是朔方幕府隨軍要籍,肯定還想往上爬,爲後人打下更好的基礎。

邵樹德不置可否,但笑不已。

“大王,聽望司和大通馬行的簡報。”李忠走了進來,將一摞公函置於案首。

邵樹德撿起隨意看了看,突然問道:“李侃薨於江陵府,諸子爭位,衙將造反,戰亂不休,謝隨使怎麼看?”

其實,荊州內部遠沒有邵樹德說得這麼輕描淡寫。李侃病逝後,數子各引外援,爭鬥不休,但數月之內,很快就被造反的衙將張鈞奪權,死的死,走的走。但張鈞很快爲許存所殺,其弟張鐇率軍與許存大戰,兵敗身亡,其子張璉率殘部西奔夔州,與夔州防禦使西門昭合流,對抗佔據江陵的許存。

西門昭本名符道昭,蔡賊出身,後爲神策軍捧日都指揮使,乾寧元年爲邵樹德所破,潛逃至南方,投奔了李侃。後在與襄陽趙匡凝、朗州雷滿的長期戰爭中立下戰功,得任夔州防禦使,有了一塊地盤。

忠義軍與荊南的戰爭其實一直在斷斷續續進行着。誰先動手已經說不清了,目前忠義軍由趙匡凝之弟趙匡明統率,趁着荊南內亂的良機展開了攻勢,意圖一舉吞併這個藩鎮,這讓張璉、符道昭二人有了喘息之機,再度活躍了起來。

“大王可約束趙匡凝兄弟,如今河南戰事急,一切以滅樑爲重。”謝瞳也不多說,只提了重點。

“馬殷已總判湖南軍府事,謝隨使又怎麼看?”邵樹德問道。

劉建鋒因爲玩弄人妻,被手下用鐵撾擊殺,馬殷當了流竄至湖南的這股蔡賊的頭頭,開始進一步攻城略地,意圖全佔湖南,甚至可能覬覦其他方向。

“湖南戶口不豐,兵力寡弱,大王理他作甚?攻滅全忠之後,中原諸鎮,不方便動手的,儘可令其移鎮江南,這些跳樑小醜滅之易也。”謝瞳回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

爲了快速掃平朱全忠,他許了不少官位出去,都是實權節度使,比如感化軍節度使給氏叔琮,忠武軍節度使仍給趙珝等等。若討滅全忠,他當然不可能容忍中原腹心之地還有割據勢力,但又不好食言自肥,那麼讓這些軍頭過渡個兩年,大家面上都好看之後,就可以讓他們移鎮了。

移鎮的原則是向南,你要割據去南方割據,把人口、財富、兵力較強的北方留給我。待我掃平北方羣雄,再料理其他的。

“謝隨使是有真才學的,此番東進汴州,還望君多多參贊。”邵樹德行了一禮,道。

“敢不從命!”謝瞳受寵若驚地起身,應道。

******

乾寧四年四月初十,這對汴州百姓們來說又是一個災難般的日子。

昔年秦宗權薄汴州,止步於八角鎮。但這次夏賊攻來,卻無人可擋,一路讓他們殺到了汴州城下。

其實一大早城外就出現遊騎了,從汴河商船上“徵用”了最後一批糧食、綢緞、金銀器等財貨的汴兵退回了城內,緊閉大門。

城牆之外滿是灰燼。

這次是動真格的了。以前都沒捨得燒掉附郭的房屋,這次從前天下午就開始動手清理了,能拆的拆掉,所得材料運進城內,既可作爲薪柴,亦可拿來修補城牆。至於不能拆的,自然一把火燒掉了,初八夜晚汴州城外火光熊熊,燒了整整一夜。

近處的樹林也組織大量人手砍伐一空,儘量給夏賊製造麻煩,不讓他們就近打造攻城器械,順便積攢大量木材,以備不時之需。

整個行動持續了一天兩夜,汴州動員了數萬百姓,體現了較強的組織能力。

如今,夏賊已迫近城池,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雙方面對面交鋒了。

午時,樑王妃張惠帶着王府僕婢、姬妾,帶着蒸餅上了城頭,分發給守城將士們。

張惠在軍中名聲不錯,所到之處,人人稱謝,甚至有人歡呼了起來。

震天動地的馬蹄聲響起。

遠方的地平線上,褐色衣甲的騎士如潮水般涌現。

他們佈滿了道路、草地、田野和樹林間,如同變戲法一樣,從天邊一羣又一羣地冒出來。

大纛高高舉起,數百人團團圍護着一位金色衣甲的騎士,狂野地衝向了汴州城。

“是邵賊!一定是邵賊!”

“邵賊來啦!”

“弩呢?用強弩射他!射死他!”

張惠緊緊握住了小拳頭,期待地看向發聲的地方,希望真能射死邵賊,一了百了。

“邵賊”沒給他們機會,他遠遠就停下了,手搭涼棚,仔仔細細地看着城牆。俄爾,只見他似乎說了什麼,不一會兒,數騎策馬奔至城外一箭之地,高聲呼喝道:“朱全忠呢?只會讓婦人來守城嗎?”

遠處列隊的騎士響起了鋪天蓋地的鬨笑聲。

城頭響起了連續不斷的嗡嗡聲。騎士嚇了一跳,打馬離去,旋又回過頭來破口大罵。

野蠻!桀驁!

這是張惠的直觀感受,賊酋邵樹德一定也是個野蠻粗魯的武夫,就跟史書上所載的胡人酋豪一樣。

邵樹德又策馬繞城看着。他騎得很慢,仔細觀察着城防格局。侍衛親軍兩千餘將士跟在他身後,防備城內軍士衝殺出來,危及大帥安危。

但他們多慮了,轉了小半個時辰,城頭之人竟然聽之任之,一點反應都沒有,可見慫到了一定程度。

“城門之外,皆爲疆場。賊勢若此,復有何憂?”邵樹德揚着馬鞭,笑道:“中原四戰之地,全忠之所以強者,在於引戰火於外而汴宋不傷。今與我交兵多年,腹地處處兵火,頹勢盡顯,破之易也。”

“大王可是要攻城?”謝瞳皺着眉頭問道。

“希望不大,但攻還是要攻的,萬一成功了呢?”邵樹德策馬迴轉,一邊慢跑,一邊說道:“此戰,重在圍城打援。”

“攻何處援兵?”

“那要看誰送上門來了。”邵樹德笑道:“全忠多半要北歸,若其部伍整肅,無隙可鑽,那便放過他。但全忠能跑,龐師古怎麼跑?”

謝瞳若有所思,夏王打仗還真是“惜命”,一定要等到有絕大把握之時方出手。如果一場戰爭有五成的勝率,在很多將領看來可以搏一搏了,但夏王是絕對不會動手的。

大纛又移到了南面。已經有軍士開始紮營了,汴人城門緊閉,還是沒有動靜,甚至連出城襲擊樵採軍士的行動都沒有。

“朱全忠昨日就收到消息了吧?”邵樹德仔細盯着城頭,一大羣鶯鶯燕燕走來走去,頓時哂笑:“全忠別的本事沒有,姬妾倒是一大堆。”

謝瞳尷尬地過濾了後半句話,回道:“是,至遲昨日晚些時候就收到了。全忠若北上,應會先至陳州,再回汴州。大王,此有水道,全忠行軍應當會很快,不可大意。”

爲什麼要這麼走呢?因爲國朝汴水餉道以西,還有一條備份航道,商旅也挺多的,即潁水、蔡水體系,在潁州上船,經陳州直達汴州。即便船隻不夠,軍士沒法乘船,也可把輜重、糧草放在船上。

最影響行軍速度的就是輜重了,有這條航道,不但安全,也確實省了很多事,糧道無虞,更何況也無需隨軍攜帶多少糧草。

想通過襲擾糧道抓朱全忠的破綻,很難了,誰讓河南水系四通八達呢。要怪只能怪朝廷,因爲潁水、蔡水是朝廷出錢疏通的,朱全忠也只是做一些簡單的維護,坐享其成罷了。

“大王,剛剛收到消息,淮將周本率舟師數千人,配合朱延壽夾攻壽州,被擊退。其人已於數日前西進,可能往穎口方向去了。”李忠突然走了過來,稟報道。

邵樹德想了一下,楊行密、周本應該還不知道汜水之戰的消息。周本西進,多半是計劃中的,以舟師協助樑人,之前幫過氏叔琮,這次是幫朱全忠攻潁州,或許還資助了部分糧草、器械。

“楊行密這廝!錢鏐怎還不擺平浙東諸州?”邵樹德用力揮舞了一下馬鞭,道:“別讓我逮着機會,不然一併衝殺了。”

第957章 潼關驛第十九章 西行第1083章 一言堂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1111章 換人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018章 東遷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二章 正旦第1159章 爭吵第1063章 狠辣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十五章 百態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1311章 調動第六章 答卷第六章 亮相第1182章 青州港第1097章 求封“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587章 不動搖又被審覈了第九章 司農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二章 林場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948章 壓力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一章 遭遇戰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127章 演練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983章 安全感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1041章 風向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十章 打法第十一章 使者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九章 埋伏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十四章 議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585章 諸葛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1212章 李遁第1011章 上洛又被審覈了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七章 士兵王
第957章 潼關驛第十九章 西行第1083章 一言堂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1111章 換人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018章 東遷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三十章 覆滅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二章 正旦第1159章 爭吵第1063章 狠辣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五十九章 草原三城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十五章 百態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1311章 調動第六章 答卷第六章 亮相第1182章 青州港第1097章 求封“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587章 不動搖又被審覈了第九章 司農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二章 林場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948章 壓力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一章 遭遇戰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1127章 演練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983章 安全感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1041章 風向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十章 打法第十一章 使者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九章 埋伏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十四章 議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585章 諸葛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1212章 李遁第1011章 上洛又被審覈了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七章 士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