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詢問

“張司徒請看,繼祚、繼孫世侄皆在此了。”蔡州城下,胡真身披重甲,指着被大盾團團護在後面的兩人,大聲道。

城頭很多人走來走去。很快,一人推開護衛的軍士,仔細看了很久,高聲道:“可是吾兒?”

“阿爺,是我們。”張繼祚、張繼孫二人同聲應道。

“阿爺,夏王仁德,並未折辱我們。這些日子一直在安邑閒居,無日不思念爺孃。”張繼祚又道:“全忠兇暴,有識之士羞與之爲伍,還望父親速速出降,我等早日團聚。”

城頭上沒聲音了。

“張司徒可在?”胡真等了一會,又問道。

“在。”張全義回道。

“朱全忠敗亡在即,何必與之同殉?折令公德高望重,欲保舉司徒爲參州別駕,何不解甲來降,亦不失富貴?”胡真說道。

“夏王不計前嫌,大恩大德,沒齒難忘。”張全義哽咽道:“來人,開城,出降!”

見戴思遠、張全恩都沒反應,其他人也沒甚心氣了。於是乎,蔡州中城北門很快被打開了,一營又一營的軍士出城,將武器、鎧甲擲於地上,然後到另一處列陣。

所有人都垂頭喪氣。當武夫的,誰不想戰勝敵人領賞?可現在卻是他們出城請降,別人以之爲功,領取賞賜,能不喪氣麼。

胡真喜上眉梢,又立新功矣!雖說這個功勞大半是別人的,但自己也能跟着蹭點湯湯水水,美滋滋。

折宗本、高仁厚過來了。

威勝軍分出了兩千戰兵,將俘虜分批帶走,押往唐州關押起來。之前飛龍軍契苾璋俘虜的不到五千衆,同樣交給了折宗本,讓他幫忙看管,此時已被押至朗山,正準備送回唐州。

一萬餘俘虜,折宗本這次又賺大了,但應不至於敢獨吞,更何況吞了也養不起。

“與蔡兵交戰多年,糾纏不休,沒想到有朝一日可以到蔡州城裡看看。”折宗本笑道。

“若能打進許州就好了。”高仁厚說道。

他是許州人,如今當了東都畿汝節度使,雖說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但各種排場、儀仗都是真的,一直盼望着回老家看看,如今似乎有望了。

“打完這仗,中原大定,便可以衣錦回鄉了。”折宗本道:“張全義來了,下馬迎一下?”

“迎一下吧。”高仁厚下了馬,與折宗本並排而行。

“罪將張全義,見過折帥、高帥。”張全義直接大禮跪拜。

“張司徒無需如此。”折宗本將他攙扶了起來,笑道:“君已是參州別駕,你我份屬同僚,無需如此。”

“應該的。”張全義一臉討好之色,笑道。

高仁厚在一旁眼神示意了下,親將會意,將張繼祚、張繼孫二人領了過來。

折宗本、高仁厚相視一笑,牽着戰馬進了城。

“阿爺!”兄弟二人幾乎快哭出來了。

當囚犯的日子可不好過,受盡白眼不說,還隨時擔驚受怕。每每夜中聽見外面響動,都要嚇出一身冷汗,害怕有人過來謀害他們。

好在終於脫離苦海了。父親當了參州別駕,雖說是個無甚實權的佐貳官員,但到底是官,斷不至於生計出現問題。

而且夏王一言九鼎,從來沒有事後算賬的壞毛病。他說你沒事了,那就真沒事了,安心過日子就行。對於降人的財物,也沒有無故侵奪的傳聞。父親鎮蔡兩年,應該攢下了點家業,搬到那個聽都沒聽說過的參州後,維持個相對優渥富足的生活應該是沒問題的。

“在安邑過得如何?”張全義收拾心情,問道。

“還行。”張繼祚答道:“有些擔驚受怕,但衣食無憂,用度不缺。就是擔心父親,害怕有朝一日陰陽兩隔。”

張全義聽後亦有些唏噓。

“父親,阿孃她……”張繼孫小心翼翼地問道。

“你聽到什麼了?”張全義一瞪眼。

張繼孫不敢說話了,張繼祚也有些尷尬,張了張口,又不知道該怎麼說。

張全義冷哼一聲,道:“繼祚吾兒,你也老大不小了,以後管着點三郎,不要禍從口出。記住,你生母是姜氏,已經亡故,嫡母是蔣氏,今尚健在,以後要孝順父母,可明白?”

“兒明白了。”張繼祚、張繼孫一齊應道。

他倆還年輕,覺得有些事情比較屈辱,心裡不舒服。此時見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誡,頓時明白了過來,薑還是老的辣,在維繫家業方面,他們不如父親深謀遠慮。

“我聽聞徐懷玉在丹州當刺史,王班刺懷州,胡真更是在王府任職。夏王有此胸襟,確爲真主。參州那個地方,便是當年燕、魏交兵之地,聽聞後魏皇帝喜去旋鴻池打獵、觀魚,應是處水草豐美之地。夏王既置正州,多半是要移民屯墾,爲父還有機會。”張全義頓了頓,見左近無人,又低聲道:“天有不測風雲,這世道誰又能說得準呢?往後,還要走着看。”

******

折宗本、高仁厚率數千兵馬進了城。

一路所見,家家戶戶緊閉門窗。偶有幾人探頭張望,又很快縮了回去。

高仁厚眼尖,嘆道:“百姓面有飢色,都說全義善撫民,我看言過其實。”

“不然。”折宗本道:“朱全忠擊敗蔡賊後,對奉國鎮一直十分警惕。不但時常遴選精壯充入宣武衙軍,還三天兩頭徵發民力,百姓不得休養生息,苦甚。不過蔡州底子好,即便長期出糧出丁,看起來比唐鎮三州還是要好很多。”

高仁厚無語,唐鄧隨到底被禍害成了什麼樣啊,這麼窮了?

二人邊走邊說,很快進了節度使府。

不一會兒,降將戴思遠被喊了過來,接受二人詢問。

“戴將軍昔年駐馬洛陽,土壕寨、千秋亭數次大戰,皆率飛龍軍百里馳援,令守軍轉危爲安,打得不錯。”看着略顯侷促緊張的戴思遠,折宗本笑了笑,道:“坐下吧。”

“謝折帥、高帥。”戴思遠也不推辭,直接在胡牀上坐下。

“戴將軍仕樑多年,當知樑軍內情。”折宗本說道。

“折帥垂問乃我的榮幸,某知無不言。”戴思遠回道。

“好。”折宗本讚道:“戴將軍可知丁會之佑國軍在何處?”

“去歲十一月時在郾城,後因潁水戰事甚急,調上去廝殺了一陣,替換匡衛、長劍二軍。某率飛龍軍南下時途經郾城,佑國軍剛剛回返,匡衛、長劍二軍再度北上。”戴思遠回道。

“匡衛、長劍二軍如今在潁水東岸。”

“正是。”

“善戰否?”

“比佑國軍善戰。”戴思遠有些奇怪,善不善戰你們不知道麼?潁水那邊都交手過不止一次了。

“聽聞佑國軍亦是宣武衙軍整編而成,爲何不能打了?”

“無他,士氣不振。”戴思遠答道:“汝州之戰,雖未大敗,然走得急促,丟了不少人馬,軍心士氣受到些影響。丁會這人又……唉。”

“丁會乃沙場老將,戴將軍何故輕視?”高仁厚在一旁問道。

“因汝州之敗,丁會頗爲自責,在軍中廣設靈堂,祭奠陣亡將士。又因其喜唱輓歌,每至一營,皆令鼓吹手奏喪樂,親唱喪歌,終日不絕。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軍心士氣受了影響。龐師古聞訊大怒,親赴佑國軍營中責備,丁會乃止。”

折宗本、高仁厚有些發愣。

他們不知道,這是“說唱歌手”丁會小時候養成的習慣。

丁會出生在壽春,天性喜愛唱歌,但缺乏正確引導,走歪了路子,唱歌時“其聲悲愴”。戴思遠聽汴州老資格將領閒聊八卦,說丁會小時候經常混到人家出殯的隊伍裡,跟着一起唱輓歌,唱得很專注、很動情、很走心,比主人家的孝子唱得還傷心。

大了以後,苦練武藝,崇拜史上有名的遊俠,又橫向發展出了“慷慨悲歌”的細分領域。但總體而言,他唱歌的風格沒有跳出舊的窠臼,一直很“悲愴”。

歷史上昭宗遇弒,鎮守潞州的丁會下令全軍縞素,登上了大舞臺,親自擔綱主唱,唱到朱全忠懷疑人生,覺得丁會要反了,但又投鼠忌器,不敢把丁會拿下丁會鎮澤潞,戰功赫赫,手下軍隊裡多有戰場上俘虜的河東軍士,還不是說反就反了,朱全忠也不敢輕動。

當然也有人說,丁會的輓歌不是唱給昭宗的,而是唱給被朱全忠殺死的諸多老兄弟的。全忠只能共患難,稍一得勢,便開始清理老將,不能共富貴,丁會失望痛心,藉此發泄不滿。

“丁會也是個性情中人。”折宗本笑道:“按戴將軍所述,佑國軍屯於郾城,兵多將廣,該如何圖之?”

蔡州一下,郾城已經暴露在威勝軍兵鋒之下,如果北上,丁會所部首當其衝。

“回折帥,佑國軍本有兩萬衆,即便在潁水有戰損,但主力仍在,若據守城池、堡寨,以折、契苾二位將軍的兵力,拿不下。”戴思遠實話實說:“如今最好盯着點氏叔琮。飛勝、雄威有兩萬軍,都是積年廝殺的老部隊,打過時溥、朱瑄、朱瑾、羅弘信,屢戰屢勝,不可輕視。另者,氏叔琮必然在徐、宿、亳三州徵調鄉勇,人多勢衆,一路往潁州殺來,還是穩妥一點好。”

“戴將軍沒有一味順着我的話說,而是據實稟報,一是一,二是二,果有良將之風。”折宗本稱讚了一聲,笑道:“也罷,先整頓州縣,打探一下潁州戰局。”

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202章 馬城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1065章 又來了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1076章 罪人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1105章 定計第1147章 收手吧!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二十章 上路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二十章 邙山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1110章 逃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960章 火熱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188章 求援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十八章 勸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四章 州情(一)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1046章 計劃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971章 南下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1323章 餘波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962章 樞密使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948章 壓力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1171章 吃魚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287章 後宮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八章 東行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二十八章 回軍“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1181章 泰山宮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四十五章 慘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五章 大江第1117章 討論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1153章 領教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78章 秉政
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202章 馬城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1065章 又來了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1076章 罪人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1105章 定計第1147章 收手吧!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二十章 上路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二十章 邙山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1110章 逃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960章 火熱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188章 求援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十八章 勸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四章 州情(一)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1046章 計劃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971章 南下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1323章 餘波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962章 樞密使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948章 壓力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1171章 吃魚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287章 後宮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1237章 講究人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八章 東行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二十八章 回軍“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1181章 泰山宮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四十五章 慘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五章 大江第1117章 討論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1153章 領教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四十八章 送菜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78章 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