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

竇進誠惶誠恐地來到了兩儀殿。

最近有風聲傳出,他龍原尹的位置將保不住了,心急之下,差點一夜白頭。他是兵臨城下投降的,保不住龍原尹可以理解,早就有這個心理準備了。但總得再給個別的什麼官做啊!

正自憂愁間,走到了一偏殿旁,他聽到了熟悉的聲音,不由地扭頭望去,卻見偏殿門口,兩個小黃門拿着木棓,虎視眈眈,而陛下——不是,渤海國主大諲撰正與王后高氏在說話。

「終日干些粗使活計,苦了柔娘了。」大諲撰抓着高氏的手,神色淒涼。

高氏的眼圈也有些紅,道:「階下之囚罷了,陛下萬勿自棄,不管多難,總可以過去的。」

大諲撰點了點頭,道:「聽聞邵——夏主將離渤海,我等怕是也要去國離鄉,到中原過日子了,這……唉!」

「陛下。」高氏緊緊握住大諲撰的手,鼓勵道:「天子寬仁,前唐國君被敕封爲樂安郡王。陛下好歹也是一國之主,不至於囚禁一世的,咱們夫妻早晚能團聚。」

是的,他們現在還沒法團聚。

大諲撰被軟禁在這個殿室內,除了一日三餐外,什麼都沒有。而高氏在掖庭局幹活,與宮人們同吃同住,同樣哪也去不了。

或許,只有去到洛陽之後,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能夫妻團聚吧。

「怎麼沒完沒了?」小黃門晃了晃手裡的木棓,嗤笑道:「亡國之君,不死就是僥天之倖了,別不知足啊,趕緊回去。」

「高氏,掖庭那邊還有活計等着你呢,別磨蹭了,走吧。」另一人也說道。大諲撰有些害怕,但還是湊到高氏耳邊,低聲問道:「最近沒人覬覦你的……」高氏心砰砰跳了起來,強裝鎮定道:「陛下,胡思亂想些什麼?」

大諲撰心下稍安,道:「那就好,那就好。夏主過往……故有此擔心。」

高氏的心緒已經完全平靜下來,只聽他說道:「聖人寬厚仁德,又怎會……」小黃門見他們還在磨蹭,不耐煩了,從幾步外走了過來揪着大諲撰的衣袍就往裡拖。

高氏輕輕嘆了口氣。

她對陛下撒謊了。從小到大,她撒謊的次數屈指可數,因爲這是很可恥的事情。但是,她真的沒有辦法。

好在聖人說話還算數。自那次後,一直沒再強幸她,甚至還讓人減輕了她的活計,讓她更輕鬆一些。

閒下來之時,高氏甚至會胡思亂想,聖人說的話是不是真的?那次真的是情難自禁,愛煞她的身子了嗎?

「竇官人!」引路的中官停了下來,催促道:「聖人日理萬機,快趕路。」

「哦,好!」竇進回過神來,連連告罪。

二人一前一後,很快到了兩儀殿前,靜靜等待召見。

還好沒等多久,門下侍郎趙光逢、樞密使李唐賓等人就出了殿門遠去。又一小會過後,僕固承恩走了出來,宣竇進入覲。

「竇卿安好?」邵樹德居然沒穿龍袍,而是一身便服,正準備出行的樣子,不知道想幹什麼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在龍原府日夜……」

「行了!行了!」邵樹德擺了擺手,一臉好笑地看着他,道:「最近沒睡好吧?」

竇進汗顏,不知怎麼回答。

「無需不好意思。」邵樹德說道:「卿是立下過功勞的,有功之臣朕又怎麼可能苛待呢?朕還沒那麼喪心病狂,要求天下將官吃不飽穿不暖爲我做事。忠於我的,皆有富貴。龍原尹你卸任掉吧。

竇進心下稍安。聖人說了前面那番話,他就知道沒有忘記他,至於去哪裡做官,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官做,家族能繼

續富貴下去。

嗯,估計要被派到中原了。這樣也好,渤海這苦寒之地他已經待夠了,正好去中原見識見識。唔,要帶哪些禮物呢?官場來往,還是需要點土特產來密切關係的。

不過,留在渤海也有好處,畢竟是經營了百餘年的地方了,唉,好難啊。竇進患得患失,官迷心態表露無遺。

月理朵有些好笑地看着此人。

原來阿保機要攻滅的,竟然是這麼一個腐朽的國度。

不過看樣子,竇進應該會比在渤海爲官時賣力。新朝任用的舊官員,普遍比他們在舊朝時更賣力甚至更有能力,到底什麼原因,真的很難說了,大抵應在風氣二字上吧。

「朕欲罷廢懷遠、安邊二府,置紀州,竇卿便出任紀州刺史吧。」邵樹德說道。懷遠府達、越、懷、紀等九州,安邊府轄安、瓊二州。

此二府是渤海國最東北方向的兩個一級行政單位,大抵在烏蘇里江以東、日本海以西,即後世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北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部這一片。

別看設了十一個州,其實統治是相當不穩固的。說句難聽點的話,渤海官府的命令出了縣城二十里,就不一定有人聽了。而縣與縣之間的距離也相當遙遠,有的甚至間隔數百里,城池也特別小,與軍鎮無異,城內更沒幾個人。

仔細看看,頗有那麼點殖民地據點的意味。

到這個地方當官,真的一不小心命就沒了。靺鞨人作起亂來,官府真有能力處理?

不過竇進依然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官位,當下便應道:「臣謝陛下隆恩。」「先別急着謝恩。」邵樹德說道:「明年朕會遣禁軍入懷遠府征討不從,編戶齊民,你要配合好進軍,不得有誤。,

「臣遵旨。」竇進回道,想了想後,又忍不住諫道:「陛下,懷遠、安邊二府山勢連綿,地形複雜。百姓其實不是很多,且兇悍難制,又窮困潦倒。編他們的戶,有點……」

「有點吃力不討好對嗎?」邵樹德笑了笑,道:「你能提出意見,沒有一味屈從,朕很高興。不過,新朝的權威還是要宣示下的,挑幾個不長眼的部落立立威,收些貢物、丁壯,再編一些戶口,充實下州縣。除此之外朕可以許諾一些氏族頭領世襲土官,只要他們願意臣服即可。

「陛下英明,臣多慮了。」竇進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很感嘆,聖人真的目光如炬,很明事理,在他治下,遼東短時間內亂不起來。

又說了一會有關龍原府的事情後,竇進便奉詔離開了。

但他還不能離宮,先得去中書面見一下宰相,然後與中使一起返回龍原府,宣讀聖旨,交接府庫。

又是一名中官帶路,又行至一處偏殿附近。竇進下意識扭頭望了望,還真讓他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

「那不是高崇龜、高崇年兄弟麼?他們怎麼當上宮廷衛士了?」竇進心中驚訝,暗道。

宮廷衛士可是個好差事啊!竇進知道,龍原府的各級官吏之中,就有不少人被隨駕出征的宮廷衛士替換了。

這些人允文允武,對聖人十分忠心,有的甚至出身還很不錯。聽聞在宮中數年,也得了聖人不少教誨,如今熬出頭了,外放到地方上,擔任小官小將。

這其實是一條很不錯的門路啊!高善本這廝,頭腦夠靈活,早知道也把兒子竇枚送過來當侍衛了。

竇進又往前走了一段,轉過半個連廊,突然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陛下,求你放過我吧。妾是有夫之婦。」啜泣聲響起,好像是——高氏!「就一次,沒人知道的。」聖人的聲音響起。

竇進:「……」

下意識加快腳步。

「方纔看到你兩個弟弟了

吧?朕觀他們是可造之材,正打算好好培養呢。」「反正已經有過一次了……好了,這次真是最後一次,朕保證。」

哭聲稍止。

竇進滿頭大汗,只恨沒多長出兩隻腳。

轉過連廊之後,方纔長舒一口氣。再一看引路的中官也臉色蒼白,身軀似乎還有些發抖。

竇進稍稍一想就明白了,這廝帶路,卻撞破了聖人的隱秘之事,若被知道了,下場多半不太妙。

想到此處,加快兩步上前,道:「宮監莫憂,我不是多嘴之人,有些事,會爛在肚子裡一輩子。

中官感激地笑了笑,低聲道:「多謝。我叫張居翰,欠你一回人情。」

竇進笑了笑。二人一前一後很快抵達了武德殿中書省。

五月初一,春暖花開。

隨着義從軍數千先鋒抵達龍泉府,聖駕終於啓行了。

他們沿着忽汗河南下,先抵顯州最西北的靈峰縣,然後向西橫穿瑕州北境,抵達了仙州理所顯義縣,此時已經是五月二十了——日行四十餘里,其實不慢了。

到了這裡,可南下瀋州,然後向西穿過營州,抵達臨渝關。

邵樹德當然不會這麼走了。

二十三日,在休息了兩天後,聖駕直接向西,前往三百多裡外的迎聖州。

迎聖州就是原來的契丹聖地木葉山,南樓即在其附近,今領一縣,即雙遼縣。

全州有近五萬人,契丹人佔到了一半,剩下的多爲奚人、渤海人、漢人、韃靼人。

五月最後一天,聖駕抵達了雙遼縣,在城外紮營。

說來也怪,前一天還有隱隱吹來的風沙呢,到了邵樹德抵達的當日,卻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迎聖州、雙遼縣大小官員、蕃部西豪數百人冒着風雨,道左相迎。

鼓樂齊鳴之後,也不顧地上泥濘,悉數拜倒在地,高呼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邵樹德看着玉帶似的河流、如茵的綠草以及鮮豔的花朵,心胸爲之一開,大笑道:「拿紙筆來,朕要做詩。」

趕路趕得腰痠背痛的陳誠驚訝地看了聖人一眼。

正在喝水的趙光逢差點嗆了。

同樣欣賞美景的蕭蘧不小心捻斷了根鬍鬚。

秘書郎崔梲沉默許久。

還是尚宮解氏反應快,當場讓人拿來筆墨紙硯。

月理朵不動聲色地磨起了墨,解氏看了她一眼。

邵樹德拿起毛筆,蘸了蘸墨,沉吟良久之後,開始書寫:「契丹家住雲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

寫到這裡稍稍歇了歇,看了看衆人,寫下了最後的點睛之筆:「一春浪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

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070章 歸期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1140章 動真格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1002章 彷徨第1022章 朝會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二十章 硤石第三十章 憂慮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章 根基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四十章 分歧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章 分裂第949章 亂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959章 班底第十三章 面聖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1137章 于越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十二章 舊事第五章 朱瑄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十七章 山民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六章 三鬥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238章 規劃第1245章 長夏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1168章 品茗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290章 軍不發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十三章 談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591章 莎城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章 梳理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八章 暗流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三章 四月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五章 定策第十九章 碰撞
第三十九章 分紅第1070章 歸期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1140章 動真格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1002章 彷徨第1022章 朝會第六十六章 班師與黑城子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二十章 硤石第三十章 憂慮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章 根基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四十章 分歧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章 分裂第949章 亂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959章 班底第十三章 面聖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1137章 于越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十二章 舊事第五章 朱瑄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十七章 山民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六章 三鬥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238章 規劃第1245章 長夏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1168章 品茗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二十三章 善後(二)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290章 軍不發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十三章 談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591章 莎城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章 梳理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八章 暗流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三章 四月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五章 定策第十九章 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