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奴僕

姜知微深一腳淺一腳地行走在田埂上。

大雨連天,泥土被泡得鬆軟,若非隨從們眼疾手快,他已經摔倒好幾次了。

饒是如此,靴子、官袍下襬也滿是污泥,看着十分狼狽。

這裡是愛州安順縣,大夏王朝的南方邊野之地。愛州再往南,就只剩下驩州諸縣了——這倆州,說實話都不是什麼好地方,經常有動亂。

清海軍至今還在這裡留了四個指揮六千多人(滿編八千),驩州也留了差不多五千人左右,以彈壓地方,震懾宵小。

但有用嗎?短期內或許有用,長期來看,還是得想別的招,尤其是朝廷還在做一些損失民心的事情的時候——

姜知微很快抵達了碼頭。他看了看腳下,這一片用破磚、碎瓦填出了一塊相對乾燥的地,不過經過牛車日積月累的重壓,變形嚴重,積了不少水坑。

姜知微小心翼翼地避開水坑,繼續向前走。

州將廖同快走幾步,護在刺史身側。兩百州兵看着遠處黑壓壓的人羣,微微有些緊張,下意識握緊了手裡的刀槍。

碼頭上哭聲連天。百姓們踉蹌而行,一批批集中到港口,等待出發,踏上未知的旅途。

愛州連年叛亂,清海軍殺得刀都捲刃了。朝廷震怒,下令將參與叛亂的愛、驩二州百姓流放遼東,發予府兵爲部曲。

這本沒什麼,不過是換個地方生活而已。問題是,遼東與安南的氣候,簡直一個天一個地,屬於兩個極端,這麼多百姓過去,能適應嗎?能活嗎?

朝廷不關心這個問題,中途在登州停靠時,發你點毛衣、氈毯就了不得了,剩下的自己扛吧。

對此,姜知微是有些不忍的。

作爲愛州大族,姜氏在這裡的根基十分深厚。從他們的利益出發,肯定希望熟悉的本地百姓能留下來,以利於他們發揮影響力。

但很可惜,朝廷拒絕他的提議,堅持要求將作亂之人的家屬發往遼東,取而代之的是江南來的百姓。

新移民麼,與姜氏沒有任何瓜葛,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抱團,成爲愛州的新勢力。

這就是姜氏所擔心的地方,故極力反對。

不過反對無效,朝廷已經鐵了心,如之奈何。

碼頭上也有新下船的中原百姓。

他們臉色奇差,眼光呆滯,顯然海上顛簸已經耗盡了他們最後一絲精力,現在沒那個心情想東想西,只想緩一緩。

也有人精神頭還不錯,但在看到荒涼的碼頭之後,悲從中來,低聲哭泣。

他們的祖輩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開發出了江南,結果他們沒法享福,又來到了安南,繼續用汗水和生命來開發新的土地。

怎麼那麼苦啊!

姜知微走到草亭內坐下,見狀微微嘆了口氣。

州司馬廖煥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道:「使君,這一批共一千七百餘戶移民,多來自蘇、常二州,該安排到哪個縣?」

姜知微想了想,道:「都送到長林縣吧,你帶人找地方安置。記住,讓他們聚居,別鬧出什麼亂子。」

「遵命。」廖煥應道。

長林縣是愛州六縣之一,本無編縣,位於後世越南清化省靜嘉縣一帶。或許是因爲靠近驩州的緣故,長林縣的叛亂比較嚴重,大批人口或殺或流放,空出來了許多地方,多安置新移民了。

「從去年入冬開始,總共來了多少移民了?」姜知微問道。

「實到五千三百餘戶。」廖煥回道。

移民船從江南起航的時候,當然不止載運了這麼些移民,甚至船隻都不止這麼多。但他們只統計實到人數,其他不管。

「還

好是最後一批了。」姜知微鬆了口氣,道:「再多,就接濟不上了。」

移民,不是你簡單拍下腦袋,然後隨便填個移民數字,作爲命令發下去就完事了。

事實上,你既要考慮己方的運輸能力,也要考慮目的地的接待能力。甚至於,目的地有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供新移民耕作?要養他們幾年才能從賑濟對象變爲徵稅對象?當地安全形勢如何?移民逃亡了怎麼辦?會不會爆發大規模疫病?等等,一大堆事情需要考慮。

愛州就這個條件,縱然有嶺西、嶺東二道支援,每年的移民上限還是存在的,超過了就很容易出事。

至於爲什麼說是今天最後一批,那與氣候有關。

從北方南下的移民船,一般在冬春時節,盛行北風,南下比較容易。

從安南北上的移民船,一般在夏秋時節,盛行南風,北上相對方便——如果運氣不好,還會遇上大風大浪甚至颱風,那就看命了。

公允地說,用船隻輸送移民是比較合理的。

移民省去了長途跋涉的艱辛,不用大耗體力,中途隕斃。

朝廷省去了絕大部分遞頓開支,因爲船隻速度快,順風順水之時,一天一夜走出去幾百裡,是步行速度的20-30倍。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

即便近海行船相對安全,但沉船依然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每批南下或北上的船隊,都有不幸沉沒的,這就看個人運氣了。

另外,船隻維修保養也要錢,給水手開出的工錢非常高昂,這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但綜合來看,海運移民的優勢是十分顯着的。

速度快、運量大、成本低,而且低很多很多。在過去一年,平海軍的船隻分批南下,經明州、泉州兩個中轉港口,抵達愛州、驩州,接送移民,立下了汗馬功勞。

再過一兩個月,聚集在愛州、驩州的船隻,就將裝上大批安南罪民,北上遼東,在營口下船。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充滿血淚的海上移民通道。

不知道多少人因沉船葬身大海,又或者病死於陰暗潮溼的底艙——船上最忌諱傳染病,病死的人甚至稍有病症的人,都會被扔進大海,沒有任何猶豫。

「民生多艱。」碼頭上又發生了騷動,清海軍士卒立刻邁着整齊的步伐,前去鎮壓,姜知微嘆息一聲,不忍多看,起身離去了。

******

二月中旬的遼東依然寒風凜冽。

茫茫雪原之上,一隊騎士策馬而來,看着營地內瑟瑟發抖的百姓。

這些都是來自驩州的安南人。

自幼生長在溫暖之地的他們,分外受不了遼東苦寒的氣候。即便有毛衣、氈毯在身,依然冷得臉色發青。

有那適應不了的,直接大病一場,然後被營地守衛拉到另外一處,隔離開來。

家屬願意過去照料的,悉聽尊便,只是同樣要被關一陣子,直到身體恢復,看不出任何異樣爲止。

安飛虎下了馬,將馬鞭交給一名隨從,步行朝營地而去。

隨從是渤海人,部曲身份,也騎着一匹馬。

安飛虎不擔心他跑。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男人跑了,父母妻兒還在,都不要了?再說了,能帶出來的都是得到了他信任的人,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有機會當侍從的。

「怎麼是安南人?」安飛虎走進營地,耳邊便飄來他聽不懂的話,頓時大失所望。

他是暇州海龍縣的府兵,家裡已經有了兩戶部曲,一戶渤海人,一戶安南人,故能聽得出那獨特的說話腔調。

「怎麼?還挑挑揀揀?」手裡端着冊子的文吏

笑了笑,道:「有得分就不錯了。暇州還差一萬餘戶部曲,朝廷打算今年就把這事解決了。就爲了這個,鄚、蒙、郿、穆、紀等州的折衝府很不高興。如果你願意等等,把人讓出來,想必他們很樂意。」

「讓個屁!」安飛虎罵了一句,然後轉過頭來。

營房內堆着好多火盆,還抹了幾個火炕,一衆安南人或坐或臥,寂靜無聲。

安飛虎身材頎長,孔武有力。此時穿着一身狐皮裘,戴着熊皮帽,手上則是牛皮手套,臉上還塗滿了防寒豬膏,哈着熱氣。

這樣一幅尊榮,安南人顯然沒見過,看到後下意識有些害怕。

安飛虎繞着人羣走了一圈。

鹿皮靴咯噔咯噔響着,一下下彷彿敲在衆人心底。

「我去其他營房看看。」轉完一圈後,安飛虎轉身欲走。

「不行。」文吏伸手攔住了他,道:「按照規矩,你只能在甲字第八號營房內挑一戶人。」

安飛虎勃然作色。

文吏毫不相讓,與他對視着,嘴裡還說道:「都是去年秋末過來的,養了一個冬天了,身體應無問題,足可勝任農事。若人人都像你這般挑揀,不亂套了麼?」

安飛虎的手已經撫在了刀柄上,良久之後,冷哼一聲,道:「狐假虎威,誰不知道你的根底?老子懶得和你爭吵,跌份。」

說完,他轉身走到火坑邊,拿刀鞘一指,道:「就你家了。四口人對吧,跟我走。」

那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外加兩個孩子。

見到凶神惡煞的安飛虎,夫妻倆有些畏懼,孩童更是哇哇大哭起來。

「彭!」安飛虎扔了三套羊皮襖在炕上,道:「穿上吧,別路上被凍死了。」

說完,又皺了皺眉,道:「還差一件孩童穿的。媽的,老子還得拉下臉去找人借。」

一家四口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只知道這個如同門板一樣高的漢子在生氣,於是愈發小心,妻子甚至捂住了小孩的嘴。

「遇到我,你們就偷着樂吧,祖墳冒青煙了。」安飛虎冷哼一聲,也不管他們聽不聽得懂,自顧自道:「開春後就去犁地,若敢偷懶,定用鞭子打得你們皮開肉綻。」

文吏咳了下,提醒道:「安大郎,他們不是奴婢,只是部曲。」

「行了行了,用你提醒?」安飛虎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死不了人的。」

文吏不以爲意。

他這是例行提醒。因爲府兵部曲確實不是奴隸,而是百姓,嚴格來說他們只是租種了府兵名下的田地罷了,是佃戶身份。

實際上呢,他們的生活也比奴隸強。可以有自己的財產,且生活還不錯,有的人甚至比在老家時吃得還飽。

嚴格來說,他們是一種有嚴重人身依附關係的佃戶,未得允許,不能隨意離開主家,用農奴來形容更貼切一點。

「走吧,別磨磨蹭蹭了。」安飛虎出了營房,站在外面催促道。

第1111章 換人第十章 少年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1314章 收服第1041章 風向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七章 三北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987章 海港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1107章 參詳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994章 追索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七章 山民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五十四章 濟源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五章 鄉村第1111章 換人第1172章 商行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1280章 感悟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1009章 新潭第1022章 朝會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十二章 舊事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1173章 學子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三十八章 豪賭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1034章 纏鬥第十二章 恩德第952章 離去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306章 大巫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986章 梳子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259章 鬼主意第四十三章 縊第1218章 得意第十三章 面聖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84章 框架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112章 大至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48章 分裂第三十七章 兩路(一)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十三章 屈服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587章 不動搖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1130章 心思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二章 派系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1206章 漁陽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
第1111章 換人第十章 少年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1314章 收服第1041章 風向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七章 三北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987章 海港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1107章 參詳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994章 追索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十七章 山民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五十四章 濟源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五章 鄉村第1111章 換人第1172章 商行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1280章 感悟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1009章 新潭第1022章 朝會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十二章 舊事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1173章 學子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三十八章 豪賭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1146章 佈局定策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1034章 纏鬥第十二章 恩德第952章 離去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306章 大巫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986章 梳子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259章 鬼主意第四十三章 縊第1218章 得意第十三章 面聖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1084章 框架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112章 大至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1248章 分裂第三十七章 兩路(一)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十三章 屈服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587章 不動搖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1130章 心思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二章 派系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1206章 漁陽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三十一章 歸程之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