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分歧

時間進入二月下旬,黃河冰面已經不再安全。

大河南岸的樑人還在不斷集結,但他們內部卻在爭論不休。

到目前爲止,只有飛龍軍及數千土團鄉夫抵達了汜水、河陰一線。匡衛軍還在趕路,堅銳軍萬餘人剛剛離開曹州,走到滑州時又被叫停了。

魏博有消息傳來,夏人要借道黎陽,渡河南下,破入滑州。

老實說,在二三月份,夏人是沒法從魏博南下的。臘月、正月及二月上旬的河冰較爲堅硬,但從二月中旬起,就很難說了。今年冬天較冷,問題不大,如果沒那麼冷,那麼縱使河岸邊的冰比較結實,河中心可未必。更別說這會已是二月下旬,沒人敢冒險,又不是生死存亡,何必呢?

也就是說,這會的滑州其實沒有多大危險,至少北方大河防線不用擔心。到二月底的時候,河面還有不少碎冰,船隻航行危險大增。運氣好點,整個三月都不用擔心來自北方的危險,他們只需關注濮州方向是否會有敵人過來。

堅銳軍西行,加入孟州戰場,四月份再返回滑州,似乎並不是什麼問題。不過樑王否決了,龐師古也沒什麼好辦法。

如果說堅銳軍未能如願西行,讓龐師古感到有些煩惱的話,那麼節度掌書記李振到來,則讓龐師古有些惱火了。

“李大夫,用兵之事,我自有分寸。今兵馬未齊,糧草未備,李大夫不妨多多操心這些事情。”河陰縣城之內,龐師古略有不滿地說道。

“龐都頭何出此言?”李振臉上陰鬱之色一閃,不過很快展顏一笑,道:“都是爲了樑王大業。何必爭得面紅耳赤?如今這個局面,靠守是沒有用的。龐都頭也是沙場宿將了,當知久守必失,要想徹底挽回局面,還是得攻。攻到夏賊腹地,讓其知難而退。”

龐師古不理他,自顧自地查閱兵書籍冊。

李振耐住性子,繼續說道:“集結大軍,北上魏博,一起攻入河陽,如此可解全局危難。夏賊爲何如此有恃無恐?河陽南下,處處可涉渡,今還在威逼羅弘信,欲借道黎陽攻入滑州。若不堵上這個大漏洞,守起來太被動了。”

“李大夫倒是很相信羅弘信。”龐師古嗤笑一聲,說道:“我敢肯定,若我大軍北上魏博,與魏人一起西進,列陣廝殺之時,只需稍有風吹草動,魏人便要溜走。你告訴我,這仗怎麼打?況且,你覺得夏人慾從黎陽南下,真耶假耶?”

“真假並不重要。”李振胸有成竹地說道:“唯一的勝機便是重奪河陽。即便奪不了,也得讓河陽夏賊不得安寧。一旦其舉兵南下,我則趁虛而入,抄了他們的老巢。”

“這麼說還有幾分道理。但我還是那句話,魏人不可靠,他們還沒被逼到生死存亡的份上,不會賣力廝殺的。”龐師古道:“況且兵力緊缺,若徵調北上的兵多了,孟州這邊還怎麼防?怎麼打?”

旋門關方向已經派出大量斥候,沿着唯一一條大驛道西進,查探夏軍罌子谷寨的虛實,打算下一階段就西進收復失地。

之前因爲汴州城外出現夏賊,黃河防線三萬餘兵被抽得只剩萬把人,結果被夏賊突入,洛口、鞏縣次第失陷,河洛大軍成了甕中之鱉,然後又引發了後面一連串的失敗。

夏賊一南下,就直撲白司馬阪、洛口,顯然蓄謀已久,直接打在了要害上。如今龐師古要做的,就是給之前的失誤擦屁股,重新穩定這條破碎的防線。

向西攻到洛口,呼應河陽南城保勝軍霍存部,是重中之重。

唯一讓人覺得難受的,大概就是這裡的地形太狹窄了。對防守方非常友好,對進攻方就是噩夢,展不開兵力,有點難受。

東西魏邙山之戰,雙方主力在邙山一帶對峙,難有寸進。最後逼得宇文泰揀選三千精銳,夜登邙山想要偷襲。這是行險一搏,因爲沒法攜帶輜重,早上大吃大喝一頓後就出發了,多餘的糧食都沒帶,就是爲了可以攜帶兵器、鎧甲趕路,節省體力。

一旦敵軍有備,或者被他們擋住,這支部隊的下場是註定的:渴死、餓死、潰散。

龐師古知道夏軍在罌子谷有備,他有點想學宇文泰夜登邙山,繞道偷襲了,但想想又沒有把握。

這場仗,本來就不好打,結果李振還來聒噪,煩得要死!

“龐都頭,孟州這邊佯攻就行了,關鍵還得看魏博。”李振不死心,繼續勸道。

“聒噪!”龐師古終於怒了,斥道:“要想從魏博進攻懷州,可以!先給我益兵三萬,再談其他的。若做不到,就閉嘴。”

李振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

“好賊子!別跑!”清水(衛河)之畔,數十魏兵狂追而至,破口大罵。

王郊站在山坡上,連發三箭,箭無虛發,擊倒三人。

魏人氣得七竅生煙,蠻勁上來,繼續前衝,竟然一定要乾死這個用箭射殺他們多人的夏賊。

漸漸近了。

王郊放下步弓,抽出一杆投矛,用力擲了出去,衝得最快的魏兵撲倒在地。

“呼!”又一矛飛出,一名魏人軍校慘叫着倒下。

“殺!”鼓聲驟然響起,山坡後、樹林間衝出了百餘人,步弓連射,衝過來的魏人慘呼連連,攻勢爲之一窒。

王郊一手執盾,一手捉刀,大喝着衝下了山坡。

“殺!”高佑卿挺着一杆長槊,緊跟着一躍而下。谷涻

數十勇士吶喊着跟上,豪邁無比地衝向正有些混亂的魏人。

“噗!”橫刀一揮,賊兵捂着喉嚨踉蹌倒下。

王郊看也不看,越過倒地的魏兵,讓過迎面捅來的一槍,欺身而上,趁着賊人來不及抽回長槍的當口,加快腳步,一刀刺入賊人胸口。

無甲賊兵痛得軟倒在地,鮮血噴涌。

袍澤們如下山猛虎一般衝了下來,稍稍整理隊形後,跟在王郊身後,成列逐奔,殺得魏人站不住腳,最終一鬨而散。

“呼!”投出最後一根短矛,將一名賊兵砸倒在地後,王郊停下了腳步,下令打掃戰場,收攏部伍。

高佑卿提着斧子,用力斬下一枚頭顱,嚷嚷道:“這人是我殺的,肚子都讓我捅爛了,你們別搶。”

王郊收回了三根投矛,走到他面前。

高佑卿立刻泄氣了,道:“副將可能教教我這投矛的手藝?”

“沒空。”王郊硬邦邦地扔下了一句話,走了。

軍士們都敬畏地看着他,一個人就幹掉了八九個賊兵,其中還有一名軍校,王副將這技藝,當真神乎其神。

其實魏人並不弱。保義軍初來乍到,小規模的越境衝突之中,還吃了不少虧。

他們發現,如果單打獨鬥,魏兵的技藝竟然一點不差,甚至從整體上來說,比他們保義軍還強。但人數一旦上升到營規模,魏人的優勢就不大了,如果是成千上萬人陣列而戰,魏人多半要敗。

他們的裝備很好,組織度也不差,差的是戰鬥意志,即不願死戰。打仗就像是應付差事,打贏打輸無所謂一樣,只要你不去搶他們的農田、財產和家人,他們一般而言不願意和你搏命。

魏博武人,如果好好整頓一番,讓他們願意死戰,以他們那堪稱優秀的基本功,完全是一支強軍啊。可如今,卻是這副德行,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今日之戰,若不是他們搶了魏人的馬,他們多半也不會這麼氣急敗壞。

嗯,其實沒有搶。他們不過是挑了一些母馬出來,嘶鳴不已,魏人的公馬忍受不住誘惑,主動來投,與他們何干?誰想到魏人一下子就炸了,衝過來要拼命。

邊境衝突,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數萬夏軍集結懷州,深溝高壘,數萬魏軍亦屯於衛州,逡巡不定。

據聞羅弘信每隔幾日都要派使者前往汴州,請求朱全忠發兵相助,爲此還奉上了不少財貨。

魏人兵甲精良,人數也衆,後勤供給充足,但不自信,畢竟一直以來都被李克用、朱全忠打,失敗的次數太多,懷疑人生是正常的。

邊境衝突,其實夏人發起的挑釁更多一些。他們是更有主動精神的一方,常年不斷的勝利加持之下,非常自信。而這種挑釁,也是上級默許的,持續不斷地給魏人施加壓力,讓他們求援的力度更大一些。

王郊等人返回駐地後,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馬匹、首級、甲仗,太多了,多到讓人眼紅。

聽聞消息的王建及一個箭步衝了出來,看着王郊,一臉惋惜道:“惜哉!如此壯士卻不肯做吾兒。”

王郊聽到這話都懶得有什麼反應了。王軍使就是嘴賤,其實是個好人,挺照顧他的。

“軍使……”見王建及要去查驗那些戰馬,王郊想了想,問道:“終日挑釁,魏人卻不願戰,如之奈何?今懷州行營已建,糧草業已籌措完畢,何日兵發衛州?”

王建及頓了一下,轉過臉來,剛想透露點消息,隨即醒悟了過來,扭頭便走。

他其實想告訴王郊,新安縣馬上就要投降了,崤函穀道徹底被打通,河洛局勢爲之一變。真正的大戰,多半發生在南邊,而不是北邊。不然的話,他們在懷州深溝高壘做甚?防禦魏博?笑死個人。

但怎麼說呢?有些消息他們上層知道就行了,絕對不能傳到下面。

將士們一聽原來你不想打啊,那麼心思就會懈怠下來,如果魏軍攻來,搞不好就要吃虧。所以,即便沒打算在北邊取得突破,一切也要按真的來。況且大帥用兵正奇相合,不拘一格。如果南方戰事不順,或者樑軍大量南調,他們懷州行營就得來真的。

兩人說話間,有信使匆匆東行,直奔衛州而去。

王建及看了過去,心道多半是夏王拉攏羅弘信的使者。

魏博對朱全忠重要嗎?那當然非常重要!不但年年提供海量財貨,本身也有三百多萬人口,絹帛質量、產量聞名天下。自身還有七八萬職業武人,從魏博南下,可以隨意挑選涉渡點,攻入宣武腹地易如反掌。

朱全忠,敢不敢賭羅弘信的忠心?魏博若背朱投邵,對朱全忠而言,可不是少了點上供那麼簡單。事實上魏博會作爲夏人的僕從軍,哪怕只是意思意思,不盡全力攻打,對汴州而言,也是滅頂之災。人家出動五萬裝備精良的部隊不成問題,伱要派多少人來防?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你能想到背後多種可能性,或許敵人正等着你跳坑,但你真等到賭不起!

第1182章 青州港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十七章 破騎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十五章 彙集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六章 三鬥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十七章 神速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1065章 又來了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八章 東行第1153章 領教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994章 追索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267章 甜頭第三十章 擊破第590章 籠中人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四章 仙術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1191章 消耗第1167章 賞雪第1259章 鬼主意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1308章 文明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940章 邢、魏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1059章 轉變第二十章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940章 邢、魏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四章 團伙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1070章 歸期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166章 落幕第二十章 布子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十三章 就緒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1193章 蘆臺軍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四章 團伙第1287章 後宮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1210章 軍心浮動
第1182章 青州港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十七章 破騎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十五章 彙集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六章 三鬥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十七章 神速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1065章 又來了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八章 東行第1153章 領教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994章 追索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1267章 甜頭第三十章 擊破第590章 籠中人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四章 仙術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1191章 消耗第1167章 賞雪第1259章 鬼主意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1308章 文明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940章 邢、魏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1059章 轉變第二十章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940章 邢、魏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四章 團伙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1070章 歸期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1166章 落幕第二十章 布子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十三章 就緒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1193章 蘆臺軍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三十三章 謀劃第四章 團伙第1287章 後宮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1210章 軍心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