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小雨轉成了中雨。雨點越來越密集,泥地越來越鬆軟。

曠野之上,兩把鋒利的尖刀南北對進,狠狠撞在一起。

鐵甲擋不住步槊、長柯斧、重劍、木棓的強勢打擊,雙方的武士怒目圓睜、兇光畢露,基本沒有格擋的動作,奮不顧身地用盡平生所學,將武器招呼到敵人身上。

從空中俯瞰下去,雙方戰鋒接觸的那條線上彷彿有個吞噬生命的裂縫一般,生龍活虎的勇士到了這裡就一聲不吭地倒下去。

裂縫吞噬的生命越來越多,並且逐漸向北移。

北側的武人爲了挽回頹勢,由勇士帶隊,組織了兩次反衝擊,試圖將對方的攻勢遏制住。

反衝擊確實起到了效果,一度打退了南方的壓迫,但氣勢很快消耗殆盡,並且以更快的速度向後退卻。

雙方的騎兵都不顧雨勢,大舉出動,衝殺、攔截、包圍、反包圍,一個個威風凜凜的騎士栽落馬下,大部分再也沒能起來。

喧譁聲突然之間就大了起來,北軍潰退了。南軍士氣大振,加快腳步衝殺,追着潰兵的屁股勇往直前。

殺死敵人的招數並不複雜,往往只需要一擊,尤其是對方將後背亮給你的時候。

都是廝殺多年的老兵了,合理分配體力幾乎成了本能。精神亢奮地大喊大叫,亂砍亂殺,甚至一兩下弄不死敵人,非得要來好幾下,只會讓你的體力大幅度流失,很快失去戰鬥力。

還有其他一些精準快速、節省體力、加強配合、提高效率的小竅門,一般都是各部轉戰多年總結下來的經驗。老兵們教給新人,新人再在實踐中體會甚至改進提高,這就是傳承。

成建制殲滅敵人,讓他們斷掉傳承!

突將軍的士卒們如猛虎下山一般,步速越來越快,以至於軍官們不斷提醒控制追擊的速度,維持陣型。

敵軍的騎兵一看步軍大潰,士氣大衰,也不打了,轉身就跑。

突將軍的騎卒顧不得追擊同行,轉而穿插、截斷、驅趕敵軍潰兵,經典的步騎配合,熟練無比,完美無缺。

康延孝果斷投入了充作預備隊的一千步卒。他們體力充足,士氣高昂,穿過秋收後的田野,一路追襲,衝到了鄴縣城下,直到被當地土豪率領的千餘鄉勇抵擋了一下。

土團鄉夫在衝殺了一陣後潰散,鄴城趁機收容了一些潰兵,關上城門。與此同時,另外一支鄉勇武裝也從北門進入城內。

野戰就此結束。

康延孝遣人粗粗點計了一下:草橋之戰,斬首八百,俘七百,餘皆潰散;鄴城之戰,斬首千三百級級,俘千人,餘皆潰散。

這麼一算,楊抱玉部留守鄴城的也就千人上下,紫陌鎮還有數百兵,不過已經有騎兵追襲過去,賊人怕是回不了城了。

相州土團兵也死了千餘,被俘千人。

下午時分,效節軍四千衆也趕到鄴縣城下。康延孝將所有俘虜全部轉交給他們。

霍良嗣越來越有狗腿子的覺悟了,他處理的手段簡單粗暴。從鎮兵俘虜裡挑出相、衛二州的軍士,連同那千名鄉勇俘虜,共一千五百人,令他們將來自魏、澶、貝、博四州的千餘鎮兵俘虜盡數斬殺。

康延孝看着稍稍有些不忍。

“霍將軍好手段,只是如此殺戮,殿下恐會震怒。”康延孝說道。

“康將軍有所不知。魏貝澶博四州武人仇視殿下,這些鎮兵的家也不在相衛,是沒有可能投降的。不如殺之,也讓那些活着的降兵斷了再跑回去的念頭。”霍良嗣半路來降資歷淺,因此向康延孝仔細解釋了一番。

“殿下正在懷柔拉攏相衛二州軍民,即便殺的都是外州武人,未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康延孝搖了搖頭,不贊同霍良嗣的解釋:“我也是爲霍將軍好。異日與魏軍交戰,貴部怕是要吃大虧。”

別人不會投降你,同時還充滿仇恨,逮着你往死裡幹,吃虧是必然的。

但霍良嗣沒有選擇。他對康延孝行了一禮後,便去巡視他已擴充到五千多人的部隊,同時對新來的降兵宣講政策,讓他們儘快將家人遷往唐州。

不出意外,這又引起了一陣騷動。但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好說的?況且也有人現身說法,夏王在唐州的比陽、泌陽、方城三縣給他們安家,當地有陂池、有溝渠,人煙稀少,不缺土地,日子不會差的。

若不信,接下來遷移的時候,可以挑選十餘人跟隨前往唐州看一看,回來與衆兄弟們分說。

“諸位,接下來攻城,可能就要咱們上了。”霍良嗣召集全軍隊正以上軍官,一共百餘人,集體議事。

“你們有當過鎮兵或州兵的,也有沒當過的。事已至此,以前的日子就忘了吧,別多想了。夏軍的規矩很嚴,鼓譟鬧事者,立斬無赦,家人流放青唐。”霍良嗣說道:“青唐是甚麼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聽聞是昔年與吐蕃屢次交兵之所。爲家人計,還是不要亂來了。”

說完這句,霍良嗣掃了一眼衆人的表情,尤其是那些新來的。還好,都沒有太大的反應,不知道是不是接受現實了。

“上了陣,要好好打,不得一潰而散。且不說夏軍要追究,斬殺潰兵,就說把後背亮給魏人,你們覺得能投降麼?”霍良嗣又道:“諸位不是什麼都不會的田舍夫,即便以前沒當過兵的,長槍和步弓也耍得起來。這世道,誰還比誰差了?今日之戰,我也在高處觀看了,頭三板斧,鄴城鎮兵打得其實不錯,技藝嫺熟,死戰不退,與突將軍殺傷相當,爲何打着打着就堅持不住潰了?”

“怕死!心裡雜念太多!顧慮太多!”霍良嗣說道:“越怕死,越是會死。兩軍僵持之時,也就死了數百,敵軍死得不比你少,但大潰退之時,死者以千計,敵軍傷亡微乎其微,何其愚蠢?”

“你等身材不比夏兵弱,技藝不比人家差,武器也相當,一開始確實也頂住了。諸位,戰陣之上,多頂那麼一刻,多忍受一些傷亡,或許堅持不住崩潰的就是敵軍,屆時後麪人都不用死了。”

“我等皆無退路。單個潰了跑去鄉間,是什麼下場?你猜會不會有人偷偷殺了你?效節軍五千二百餘人都是兄弟,而今只能抱團,奮勇拼殺。我們潰不起,敗不起,一散就萬劫不復,再也見不到家人。”

“夏王仁德,給弟兄們分地。放心,都是溝渠那邊的好地,肥得流油。也不用擔心和本地人搶,那邊沒啥人啦,荒地多得很。每月糧賜兩斛,發給家人,正旦、春社、端午、秋社、冬至五節各發兩緡錢、兩匹絹的賞賜,至今從無拖欠。死了、殘了家人月領糧賜一斛,直領十年。戰勝之後,經常還有加賞,錢糧是斷然不缺的。”

“都是掏心窩子的話,我不想死,諸位也不想死。那就好好打,我等唯一的出路就是幹翻魏博,讓夏王得了這天下,那我等皆有從龍之功,再無人敢對咱們不利。”

霍良嗣一口氣說完,見衆人都沒有反對,悄悄鬆了一口氣。

昨日夏王特地將他喚了過去,說魏兵質量都很不錯,需要“鼓舞士氣”。這些說辭,有些是夏王對他講的,有些是他自己臨場發揮,把話講透了,講明白了,軍士們自己會思考,會掂量,假以時日,戰鬥力會大增——一般而言,這種“僞軍”部隊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徹底擺爛,一觸即潰,士氣低落,一是特別兇殘,特別勇猛,屢屢摧鋒破銳,就看你怎麼調教了。

******

鄴城之戰的結果很快傳到了後方,彼時邵樹德正與北邊過來的使者談論燕北的軍情。

“楊都頭數次出兵,襲破諸多部落,前後俘獲丁口四萬餘、牛羊雜畜三十萬。”出身木剌山藏才氏的王合說道:“有幾次越界了,打到了契丹的附庸部落。賊衆東潰,惶惶不可終日。有人提出此爲李克用解圍,吸引契丹目光西移,楊都頭不爲所動,繼續猛衝猛打。甚至打算待霜降之後,遣人去燒草原。”

“亂來!”邵樹德轉頭對盧嗣業說道:“發一份軍函,提醒一下楊悅。”

“遵命。”盧嗣業應道。

“炭山怎麼樣了?這是對敵一線。”邵樹德問道。

“回大王,奚王去諸招募亡散部衆,聲勢稍振。其人與拓跋金驅使部衆,爲大王修建了行宮。當地水草豐美,山川秀麗,實乃夏日避暑勝地。宮中有僕婢百餘,一應器具正在置辦,靜待大王蒞臨。”王合說道。

“不要把錢花在這個上面。”邵樹德說道:“若契丹大舉襲來,他們支持不住,這行宮到底是誰的?俘獲的牛羊發一半至洛陽,沿途州縣做好供給。虢州、河陽、廣成、郟城四牧場也準備好過冬草料、糧食,明年開春之後,分發給百姓。四萬餘丁口,悉數發往鄭州,並耀州一萬戶關西百姓,由州縣編籍落戶。”

東都鎮一府二州,在遷移了這部分人過來後,差不多也有七八十萬人了。雖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恢復,但人口還是太少,畢竟天寶年間河南府一地就有一百多萬人。

鄭州接下來會安置一支禁軍的家屬,即三萬戶。後面不會再新遷移百姓過來了,人口自然增長即可。汝州同理,也不會新進人了。

下一個移民重點方向是唐鄧隨三州,襄州的切香腸也會繼續。

邵樹德對這些打上他烙印的“關西殖民地”經營得非常小心,至少要保兩三代人的安穩。

“霜降之後,讓楊悅收兵吧。”邵樹德站起身,道:“勝、參二州積蓄糧草,牛羊,金刀、黑矟、飛熊三軍開始整編,完畢後南下至洛陽,我要檢閱諸軍。”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手機請訪問:

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十五章 議論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034章 纏鬥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十六章 樂園第984章 東行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九章 司農寺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感謝第十一章 聯絡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208章 明朗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六章 茅店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992章 部署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975章 突圍第九十章 殷鑑第587章 不動搖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1056章 態度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311章 調動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1065章 又來了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五十章 書稿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一)東漢騎兵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十五章 趙植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章 茅店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三十六章 海運感謝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三章 勾連第八十章 回家第1101章 統戰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1272章 歸心第1214章 名城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章 閒聊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四章 李國昌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1122章 錢氏第1019章 西京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三章 四月第1172章 商行第六十六章 宣州
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十五章 議論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034章 纏鬥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十六章 樂園第984章 東行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九章 司農寺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感謝第十一章 聯絡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208章 明朗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六章 茅店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992章 部署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975章 突圍第九十章 殷鑑第587章 不動搖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1056章 態度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311章 調動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1065章 又來了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五十章 書稿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一)東漢騎兵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十五章 趙植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1316章 我不能看着他死第六章 茅店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三十六章 海運感謝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九十一章 陽謀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三章 勾連第八十章 回家第1101章 統戰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1272章 歸心第1214章 名城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五十一章 軍頭們第三十章 閒聊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四章 李國昌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1122章 錢氏第1019章 西京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三章 四月第1172章 商行第六十六章 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