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開刀

傍晚時分,陸陸續續跑回來了一些宮人。

大明宮內外,因爲殿室損毀嚴重,軍士們就地搭了不少帳篷,生活做飯,搞得烏煙瘴氣。

沒辦法,奉膳局可搞不定兩千軍士的晚飯,還是得輔兵們自己來做。

邵樹德拒絕了奉膳局的美意,也不放心他們提供的酒食,而是到軍中和將士們一起吃,倒是額外收割了一波軍心。

興道、開化、務本等高級裡坊已被夏軍控制,邵樹德住進了興道坊的“公租房”他曾經住過的太平公主舊宅,之前曾給宰相鄭延昌居住,但鄭相全家逃到了畿縣,鄭相本人則在藍田隨駕。

從住進的那一刻起,這座超大型宅邸內就門庭若市,不知道多少人趕過來求見。

邵樹德懶得見,更何況以他如今的身份,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便見的。低級的官員,甚至連陳誠、趙光逢的面都未必能見到,遑論邵大帥了……

“明年我欲調整諸鎮區劃。”邵樹德在親兵的幫助下卸掉沉重的甲冑,換上了寬鬆的便服,舒服地靠坐在胡牀上。

他是個非常謹慎、保守的人,出門在外,從來都是披掛整齊的武夫做派,一方面在軍士們眼裡形象好,覺得是自己人,一方面也是爲了安全。

身邊甲士如雲,凶神惡煞,靠近的狗都能被扇兩巴掌,別說人了。

能要他命的,基本只有內部變亂,外界行刺是很難的了。

作爲核心幕僚,陳誠、趙光逢身邊亦有二十甲士護衛,都是從關北招募的知根知底的人,隸屬於都虞候司,確保他們的安全。

“大帥欲拿何人動刀?”陳誠笑道。

趙光逢一臉嚴肅,性格如此。

“王卞轉任奉天節度使兼乾州刺史,算是有個着落了,我不負他。”邵樹德說道:“華州已歸同華鎮,暫且不論。邠寧、涇原、陝虢三鎮,你等覺得如何操作?”

見邵樹德將範圍限定在這三個小藩鎮上,陳、趙二人懂了,主公不打算大搞,而是小修小補,慢慢消化。

“不如罷涇原鎮?”陳誠提議道:“涇帥孫霸年逾越五十,近來不太理事了,不如罷此鎮,涇、原二州併入朔方?”

“孫僕射於我有恩,須得有個好去處。”邵樹德說道。

跟着他的人都有富貴、都能善終等等,一直是靈夏軍政集團的核心“企業文化”,也是用來吸引人才的重要武器。在你這裡本就權力受限了,如果連富貴、善終都沒有,那還有什麼吸引力?憑什麼爲你拼殺?

當然野心大的武夫肯定是不願來投的。人家寧願沒有富貴,朝不保夕,也要拼那個萬一的可能。

“大帥,不如這樣。”陳誠很快想了一個方案,道:“罷邠寧鎮,邠、寧、慶三州併入朔方鎮。邠帥李柏轉任涇原節度使兼涇州刺史,趙岑任涇原節度副使、原州刺史。罷同華鎮,同州併入朔方鎮,置陝西鎮,領陝、虢、華、邵四州,治陝州。孫僕射可任陝西節度副使兼華州刺史,另升鄯州團練使孫進德爲廓州刺史。”

邵樹德閉目想了想。

陳誠這個方案,肯定是有人利益受損,又有人得了好處的。

靜難軍(邠寧鎮)三州,這幾年節度使換來換取,就沒一個會治理地方的。三茬輪作制、州縣學校等等,推行得磕磕絆絆。併入朔方鎮的話,三州十九縣三十萬百姓的生活將開始發生變化,夏王府可適當投入人力物力,對這個人少地多的地方進行改造,增強“夏國”實力的同時,也能提高當地百姓的生活。

李柏去當涇原節度使,肯定是不樂意的,畢竟涇原鎮只有約十五萬人口,實在太過稀少。但這種事情,總有人利益受損,李柏若不願意,那只有調天雄軍、順義軍鎮壓了。他手頭只有兩三千州兵,內部意見也不一定統一,看看他會怎麼做吧。

當然還有人比李柏利益受損更大,那就是保義軍節度使李璠。

他手下還有幾千兵馬,在南陽那邊有出工不出力之嫌,邵樹德對他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明年,他會想辦法收拾掉此人,若聽話,安安穩穩富貴一生沒有任何問題。若不聽話,那就難看了。

“此事須保密。本想讓保義軍繼續在南陽戍守一年,如今看來,得調他們回來了。待我做好萬全準備之後,再將邠、陝二鎮之事解決。”邵樹德說道。

陳誠、趙光逢二人連聲應是。

這事非常敏感,可能涉及到動用武力,還是很麻煩的。

“有些事,總要解決的。李璠也當了幾年節度使了,他從一介鎮將做起,數年富貴,我並沒有虧待他。”邵樹德嘆道。

其實,真的沒有虧待他嗎?或許吧。

邵樹德也只是如此安慰自己,堅定決心罷了。人這一生,終究不可能事事遂心意,不可能什麼都按自己的想法來,不可能一輩子做的事情都問心無愧,只能儘量了。

吞併掉邠、寧、慶、同四州二十七縣後,朔方鎮的人口將達到二百餘萬,掩有十九州八十七縣,這是自己統治最穩固、最核心的地盤。

地方上民心所向,百姓皆知邵聖,皆感邵氏之德,沒有多少叛亂的風險。

邵樹德曾經還想過,在外征戰時,是不是要設個靈州留守,現在看來,沒有太大的必要。他的夏國,穩得很。

至於其他的地盤,大致可劃分爲從屬勢力和附庸勢力。

從屬勢力包括即將設立的陝西鎮、奉天鎮、涇原鎮、隴右鎮、河西鎮、河陽鎮、金商鎮。

附庸勢力則是山南西道、龍劍、鳳翔、河中、唐鄧隨、忠義軍六鎮。

從屬藩鎮可以更換節度使、委任刺史,賦稅除留州外,以前解送供軍使衙門的倉庫,現在則由夏王府接管,但節度使本人也有相當的權力,但無衙軍,只有少許州兵。

谷歺/span>附庸藩鎮大體上自己做主,賦稅不用解送王府,時不時上供一些即可,有規模不等的衙軍,還有聽令出兵征戰的義務。

現階段消化的原則,是逐步吞併從屬藩鎮,將其納入夏王府的管制,一步步擴張“夏國”的疆土。

對附庸藩鎮,則着重滲透、改造,慢慢變成從屬藩鎮,第一個開刀的就是保義軍了。

這個藩鎮所轄諸州,華州本來是王卞的地盤,邵州是新設的,虢州在黃滔任刺史後,也在慢慢收拾了,可以說是改造難度最小的藩鎮。

“陳長史”邵樹德突然問道:“拿李璠開刀,會不會引得人人自危?”

削藩,從來都是很敏感的事情。

不能亂來,也不能大刀闊斧,只能逮到機會後徐徐消化。

李璠作戰不力,這確實是個罪名。但也可能引得其他人猶疑,畢竟“作戰不力”有些太寬泛了,看起來就像是欲加之罪一樣事實上也差不多。

“大帥可是擔心唐州和鳳翔府?”陳誠膽子很大,直接就說了出來。

趙光逢就慢了一步,也不知道是不願意得罪折家呢,還是腦子轉得比較慢。

“老實說,唐鄧隨三州,皆我岳丈一刀一槍打下來的,連帶着趙匡凝降順,甚至金商諸州,亦歸其功。我只派了定遠軍、豹騎都助戰,大頭還是折家子弟拼殺。”邵樹德說道:“若動了李璠,折老令公會不會有想法?”

折家目前是邵樹德領導的這個關西武人集團中最大的山頭,兩鎮相加有一府七州,大幾十萬人口,軍士也有一定的戰鬥力,不可小覷。

偏偏人家的地盤還不是全靠邵樹德,自己努力的因素佔了很大比重,內部鐵板一塊,處理起來非常敏感。

“大帥勿慮。”陳誠道:“折令公沒有沒有反的理由。”

趙光逢暗暗瞟了他一眼。如此議論外戚豪強,真不爲子孫後代考慮麼?

“過完年後,我欲往南陽、襄陽一行。我不去,軍士們如何認得我?”邵樹德點了點頭,下定了決心,說道:“我對岳丈是信任的,但他年事已高,精力日漸不濟。裴遠來報,如今唐州軍務,多委折從古諸將。我不放心,得去看看。”

“大帥”趙光逢插言道:“南陽之行,還請慎重。”

邵樹德笑了下,道:“自起兵以來,征戰十餘年矣,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趙司馬勿憂,我與天雄軍上萬將士一起南下。天雄兒郎在側,沒人能對我不利。”

武學系的軍隊,相對可靠一些,邵樹德對他們是一貫信任的,一如他信任鐵林、武威等軍一樣。

截止今年,已經有總計308名武學生下到了部隊,絕大部分在天雄、赤水二軍。這也是兩支武學化比較深入的軍隊,服從性較好,忠心較高,雖然守大環境影響,還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已經非常不錯了。

今年西城縣武學、金州武學也在開辦了。縣武學招生50人,州武學招生24人。明年還會開辦膚施縣武學和延州武學,對各支軍隊武學化的改造會逐步深入。至於講武堂,邵樹德已經打算遷到安邑,可以方便他隨時刷個臉。

而等到武學系的軍隊成氣候,嫡長子年歲也差不多的時候,一些計劃就可以施行了。

“大帥,藍田縣傳來消息,聖人已在神策軍的護送下,啓程還駕京師。”策劃“陰謀詭計”的間隙內,鄭勇察言觀色,走了進來稟報。

“知道了。”邵樹德點了點頭,又對陳、趙二人道:“事涉機密,勿得外傳。方纔所言之事,你二人操辦,我會讓盧懷忠、臧都保配合你們,事情做得漂亮些。”

“遵命。”陳、趙二人齊聲道。

“大帥”鄭勇居然還沒走,看樣子還有話說。

“講。我聽着呢。”邵樹德吩咐親兵再煮一壺茶,說道。

“聖人遣中官劉季述來傳諭,‘李保此賊,罪不容誅,既已抓獲,何不殺之?朕之心意,安不深鑑?’”鄭勇口述道。

“讓劉季述滾進來。”邵樹德面無表情地說道。

劉季述很快來了,一來便口呼“冤枉”,道:“僕只是傳個話,殿下饒命。”

“我又沒說要殺你,慌甚?”邵樹德斥道:“聖人還有何話?”

“聖人口諭,誅殺李保之後,可歸兵還鎮。德業功名,益光圖史。”劉季述答道。

“定是有人矯詔,此亂命也。”邵樹德道:“還麻煩劉宮監趕赴行在,替我也傳句話。”

“是。”劉季述恭敬地低下了頭。

“主上奔波,中外震驚,百端艱險,難以贅述。”邵樹德站起身,揹着手走了幾步,道:“我自提雄兵,殫精竭慮,夜不能寐,終平定亂黨。主上不念生靈轉輸之勞,甲士血戰之效,古忠而獲罪者,正如此也!”

劉季述默默記下。

“吾等報國之心極矣!”邵樹德嘆了口氣,轉過頭來看着劉季述,道:“李家王子極多,有天下者,豈一王哉?”

劉季述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爲你提供最快的晚唐浮生更新,第十九章 開刀免費閱讀。

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八十章 躺平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十六章 合圍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一章 家人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265章 韓氏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章 考功第三章 好友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943章 不死心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162章 河東道第六十二章 填河隨便侃侃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1339章 讓他來第九章 局勢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195章 耐心(一)東漢騎兵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1195章 耐心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992章 部署第1281章 皇莊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七章 處置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四章 團伙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三十六章 這……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四十章 咸陽第1046章 計劃第四章 李國昌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十四章 韃靼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956章 你不懂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1204章 選擇第十四章 行路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1048章 一天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1079章 循序漸進
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八十章 躺平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十六章 合圍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一章 家人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265章 韓氏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章 考功第三章 好友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943章 不死心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162章 河東道第六十二章 填河隨便侃侃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1339章 讓他來第九章 局勢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195章 耐心(一)東漢騎兵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1195章 耐心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992章 部署第1281章 皇莊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七章 處置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029章 不適應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四章 團伙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三十六章 這……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四十章 咸陽第1046章 計劃第四章 李國昌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十四章 韃靼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956章 你不懂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1204章 選擇第十四章 行路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1048章 一天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1079章 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