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回來

草原各部喜歡在冬天舉行賽馬、摔角、射箭、狩獵等各類活動。原因也很簡單,經過一整個夏天、秋天的養膘後,馬匹油光水滑,膘肥體壯,正處於一年中的巔峰狀態——其實自然界的很多動物也是同理,入冬前拼命儲存脂肪,以安然度過食物匱乏的冬季。

聚集在豐州一帶的各部酋豪們在結束盛大的狩獵活動以慶祝新年後,見到太子頻頻賞賜財物給勇士們,心中就一咯噔。

有那脾氣暴烈的,直接就在心中破口大罵了:邵家父子簡直一個德性,動不動就搜刮各部勇士,帶回中原。

勇士不是地裡的韭菜,割完一茬個把月又長出新的。事實上背嵬或勇士們的培養週期十分漫長,很多時候還要看運氣。

身強體壯的不一定技術出衆。

技藝出衆的不一定心智堅韌。

心智堅韌的不一定吃苦耐勞。

只有各項條件都具備,都有一定的水平,才能被稱之爲“勇士”。朝廷以往也招募所謂的草原勇士,但大多數時候只是弓馬嫺熟之輩罷了。

可太子這一次挑選的不一樣,都是各部精華。早知如此,他們就把人都藏家裡,不帶出來了。

當然,這也就是嘴上說說罷了。

有聖人多年來的所作所爲,勇士們真耐得住草原上清苦的生活,不去中原當兵嗎?怕是很難。

而一旦私藏勇士的事情暴露,那就是大罪,懲罰足以讓人膽寒。

所以,他們這個韭菜是被割定了。

太子挑選了三百來人,補入東宮衛隊從馬直。

看到這些人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各部酋豪連嘆晦氣,心都碎了。

每幾年割一次的話,草原是永無反抗之力啊。

不過,大夏的國力也是真的強盛,頂不住啊。

就在昨日,隨駕的內務府官員緊趕慢趕,居然運來了幾十大車海產品,僅這一手,一下子就震得草原各部酋豪們五迷三道,目瞪口呆。

天可憐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輩子沒見過海魚長什麼樣,一輩子沒吃過海帶,在朝廷這種壕無人性的炫富行爲面前,任何語言、行爲都顯得十分蒼白。

難搞哦。

所以,他們基本都認命了。邵承節這廝,分明就是一個小號邵樹德,沒什麼道理好講。再者,都在拂雲堆祠會盟過了,還有什麼好說的?些許不滿,註定只能藏在心底了。

邵樹德冷眼旁觀太子與草原酋豪們的一系列“互動”,沒太多興趣。

他在豐州召見了刺史以下各級官員,聽取了一下彙報。

比如今年收成如何,提水車灌溉系統運行得咋樣,鎮兵與府兵們的生活怎麼樣,永清柵牧場的存欄牲畜幾何之類。

他並不單純是看,也在腿腳並不乏力的時候巡視一下府庫,翻閱一下賬目。爲此,已經放假封印的官員們不得不回來,陪着聖人“過年”。

忙完這一切之後,同光十一年(926)元月中,邵樹德帶着銀鞍直先行一步,往西城而去。

時天降大雪,百官勸阻,但邵樹德就像被一根無形的線牽着一樣,抑制不住回到西城的衝動,於元月下旬抵達了西城。

******

“你回來了?”

“我回來了。”

細碎的雪花打在柴扉之上,從馬車上下來的邵樹德看着新貼的春聯,怔忡許久。

似乎很久沒體驗過這種生活了。

他伸出手,摸了摸紅色的春聯。

雪水漸漸融化,染上了墨汁,糊得就像那久遠的記憶。

劉繡娘有邵氏老宅的鑰匙,這幾年她經常過來灑掃,有時候就歇息在這邊。

灑掃完畢後,她喜歡登上閣樓,坐在那裡遙望洛陽的方向。

她有預感,聖人總有一天會回來的。

李延齡就回來了,葬在郊外。

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回來了,與李延齡作伴。

她並不感到悲傷,只是有些感慨。

如果聖人也回來的話,她願意爲他打掃,就像打掃他的老宅一樣,直到生命的盡頭。

不過,西城這個小地方,大抵是不如陸渾山的皇家陵寢氣派的吧?聖人有自己的顧慮,他也身不由己,或許沒法回來陪伴故人。

邵樹德推開柴扉,來到了中堂之內。

香案之上,有一層厚厚的香灰。邵家三代祖先的牌位供奉於上,就像洛陽太廟一般無二。

其實,他一度想把這裡的牌位撤掉,但思來想去,終究還是眷戀故土,沒有這麼做。

他不想與生他養他的地方斷絕最後一絲聯繫。

孩提時在屋後玩過家家的遊戲,當他新娘的人已經忘記是誰了,只記得是個流着鼻涕的小女孩。

少年時玩打仗遊戲,被他“勇烈破陣”的人也不知道在哪。或許已經兒孫滿堂,或許早就埋骨荒野,或許遠徙他鄉。

青年時接受鄉勇訓練,同隊袍澤似乎在一場箭雨之中,也沒剩下幾個了。僥倖活下來的人,他反覆回想,始終記不起面容。

二十多歲時,他離開了西城,從此很少回來,直到人生的暮年。

呵,人啊。

這裡明明沒什麼了,他卻還心心念念想回到這裡。

是啊,他是皇帝,他有權力讓老家仍然維持年少記憶中的樣貌,這是世上無數人難以做到的。但周圍的一切,終究變化了。

他沒有權力讓鄉親們繼續住在樹枝泥巴糊成的草屋中,他沒有權力阻止人們追求更幸福的生活。

一切終究不一樣了。

繡娘默不作聲地端上了飯菜,就像料定他今晚會來一樣。

“很不錯。”邵樹德風捲殘雲般吃完,溫和地笑道。

繡娘笑了笑,將碗筷收走。

邵樹德站起身,在中堂內四處走動。

先祖的牌位前燃着香燭,從來沒斷絕過。

他定定看着,彷彿看到了先祖披荊斬棘,開墾荒地的場景。

又要上陣打仗,又要開荒種地,過的什麼日子可想而知,真的不容易。

他打開了後門,一陣冷風吹來,燭火明滅不定,香灰卷塵而起。

後院內靜悄悄的。

一張小板凳放在菜畦旁,落下的積雪覆蓋住了蕪菁葉子。

他小時候就坐在這裡,幫大人摘着冬菜。摘完之後,還要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清洗,手指凍得像胡蘿蔔一樣。

日子清苦,以前覺得沒什麼值得懷念的,現在卻時常追憶。

如果人生重來,當年沒有跟着郝振威東行,現在是什麼結局?

運氣好的話,或許當上了天德軍中下級軍官,管個幾百人,畢竟他敢打敢拼,箭術出衆。隨後,娶個本地媳婦,在亂世之中隨波逐流。

運氣不好的話,這裡已經被河東攻取,他多半死在戰爭中了。即便沒死,那也成了晉軍一員,被李克用徵發,在河北鏖戰,最終埋骨他鄉。

人生沒有如果,沒法重來。

“嘭!”他關上了後門,轉過身來。

繡娘走到中堂一角,那裡放着歌小佛龕,只見她燃起了香燭,嘴裡唸唸有詞。

“以前沒見你這麼信佛。”邵樹德坐了下來,笑道。

他對佛陀不算怎麼友好,關北的寺廟叢林都被他收拾過,老鄉們都知道。

“陛下信來世麼?”繡娘轉過頭來,問道。

她的目光中帶着十分虔誠。

“鬼神……”邵樹德剛開口,就嘆息一聲,不說了。

繡孃的眼底隱現一絲乞求。

邵樹德避開了她的目光,道:“我信。”

繡娘笑了笑,十分滿足。

人總要抓住最後一絲心理安慰。今生太苦了,有太多遺憾,走錯了太多路,如果有來世,都希望得到彌補。

但哪一世不苦呢?這只是善男信女、癡男怨女的一廂情願罷了。

“陛下還走麼?”繡娘祈禱完畢,坐了過來,問道。

“可能走不了了呢。”邵樹德笑了笑,說道:“在雲州的時候,我心中就涌起了這個念頭,一定要回到西城,哪怕再難,再不容易,也要回來。四處走走,看看,見最後一面。現在我回來了,心願了了。”

繡娘默不作聲。

“我回來的場面可大了。”邵樹德溫和地笑道:“有智珠在握的宰相,有勇猛無匹的將軍,有英勇善戰的幾萬將士,有草原高高在上的首領陪着,是不是很厲害?當年走的時候,繡娘沒想到我有今天這個前呼後擁的場面吧?”

一聲微不可聞的嘆息。

“明天陪我走走,看看老兄弟們。”邵樹德說道:“回來給我做好吃的。”

“好。”

靜謐的夜中,惆悵滿屋,濃郁難化。

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183章 長白山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十七章 推戴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十七章 破騎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十一章 賞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202章 馬城第十一章 使者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章 世道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十章 京師(一)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章 使團第1036章 班底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八章 蕃兵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感謝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963章 南北衙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四十章 會蕭第1178章 外來戶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十七章 勸說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八章 暗流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七章 士兵王第1123章 謀算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五章 朱瑄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二十二章 兵威
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183章 長白山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十七章 推戴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十七章 破騎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十一章 賞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202章 馬城第十一章 使者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二章 世道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十章 京師(一)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章 使團第1036章 班底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八章 蕃兵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感謝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963章 南北衙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四十章 會蕭第1178章 外來戶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十七章 勸說第三十八章 你太嫩了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八章 暗流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七章 士兵王第1123章 謀算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五章 朱瑄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二十二章 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