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面聖

國朝的朝會,分大朝會和常朝兩種。

大朝會,一般是冬至、元日、五月朔朝以及萬聖千秋節(帝王生日)四天。

大朝會的陳設規格很高,皇帝要穿上最隆重的冕服,百官謁見太子、皇后、太后,還有百戲表演,總之非常隆重。

常朝又稱常參,是日常處理政務的早朝,儀式就簡單多了。

常朝時,左右史官侍立兩旁。百官奏事完畢,儀仗隊依次退出,其餘官員退出,皇帝再留宰相單獨議事。

常朝舉行的地點,高祖和太宗時在兩儀殿或太極殿,高宗在宣政殿,玄宗在紫宸殿。巢亂之後,宮室遭到焚燬,近幾年慢慢修繕,目前常朝一般在麟德殿舉行。

今日早朝的消息比較勁爆。

宰相孔緯被貶出京,任崖州司戶參軍,這很可能是賜死的前奏。

徐彥若出鎮嶺南,任清海軍節度使、廣州刺史。

杜讓能勉強留任,但這多半是因爲不能一下子把三個宰相都罷了。

崔昭緯任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功拜相。

這事,怎麼看怎麼詭異。

再聯繫到聖人身前女官、河東郡夫人裴氏出京閒居“暴斃”,朝官們私下猜測,這多半又是中官的手筆。無奈幾位當事宰相沉默不言,讓人好生心急。

另外一件讓人感興趣的事情,就是聖人要在昭陽殿召見立下擎天保駕之功的靈武郡王邵樹德。

涇師薄城,其勢洶洶,鐵騎軍橫空出世,大破賊軍,這是衆人都知道的。

前陣子邵樹德在同州討郝振威,這會已經平定,聖人召見,於是趕來了長安。

當然大夥都是官場老油子了,自然不會信這些表面的東西。邵樹德,明顯是被人喊來的,不是聖人,就是宰相,或者北司中官。

本來後者的可能性是最低的,因爲中官們無需引外鎮兵馬,即可控制局勢。但從今早爆出的消息來看,似乎又不是這麼回事,這就讓人奇了。

早朝退散後,聖人擺駕昭陽殿,新相崔昭緯陪同。

殿內外的軍士全換了一茬人,雖然還是禁軍服飾,但看那些人臉上兇悍的模樣,完全沒有一點宮中禁衛應有的恭謹,可見一斑。

“藩臣邵樹德拜見聖人,拜見崔師長。”邵樹德躬身行禮道。

如今大點的藩鎮主帥,幾乎都掛着“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這就是榮譽宰相。

宰相見皇帝,退朝時都不用行拜禮,親王見到宰相亦需行禮,可見權位之重、地位之高。

聖人草草回了個禮,崔昭緯亦回禮,三人相對而坐。

按制,宰相向皇帝行禮,皇帝需回禮,當然做不做就看心情了,但理論上是需要的。

行完禮後,“君臣皆坐”,議事。

聖人仔細盯着坐在他對面的邵樹德,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此人。

果是個跋扈武夫!

坐在那裡神態自然,一絲侷促不安都沒有,目光時不時對視過來,非常坦然,比杜讓能、崔昭緯這等實權宰相底氣還足。

“邵卿討平涇原、同州叛逆,此爲大功。”聖人開了一句頭。

“臣分內之事罷了。”邵樹德回道。

他也仔細觀察着對面的君臣二人。

聖人精神不振,臉色稍稍有些蒼白,可能昨晚西門重遂回去之後訓斥了一番。

說起來可能有些不敬,但中官們嘲笑、奚落皇帝不是一回兩回。文宗死之前,欲立太子,結果中官還特地拿矯詔到他面前,刺激一番,嘲笑不已。

聖人如今的局面還算好的,後世他與何氏被中官劉季述關在少陽院,隔絕中外,每日吃的飯食都是從牆上的洞裡面送進去。

訓斥,那都是小兒科了。

“靈武郡王爲國之幹臣,卻爲何助那些閹徒?”崔昭緯等了一會,見聖人不再說話,便主動問道。

邵樹德下意識看了眼殿室一角的史官,這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記錄下來啊。

不過他早就做好了準備,道:“北司有擁立之功,又劣跡未顯,以何罪誅之?”

北司中官,可比你們這幫朝臣靠譜多了啊!至少不會坐在家中,禍從天降,突然間就有人要征討自己了。

崔昭緯避而不答這個問題,又道:“靈武郡王若肯爲陛下誅殺宦官,定有厚賞。”

聖人的臉色也活絡了起來,不過他沒有說話,只是用隱含期待的目光看着邵樹德。

他突然間發現一件很“賤”的事情,那就是夏兵站滿了昭陽殿的時候,居然感到了一絲脫離監視的輕鬆感。

他不傻,事到如今,肯定知道被中官監視了,不然怎會一舉一動都被人掌握着。

歷史上昭宗與張濬特意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說話,結果還是被楊復恭偷聽到了,簡直讓人無語。這個時空,中官還是那些中官,皇帝就是掌握在他們手裡的傀儡,居然只有在外藩軍士在側的時候,才能勉強脫離監控,這世道,活得還不如普通人瀟灑。

……

西門重遂在昭陽殿外靜靜等着。

邵樹德入宮面聖,他本是不同意的。因爲其中蘊藏了一個巨大的風險,那就是聖人有可能將其拉攏過去,轉過來對付北司。

邵樹德的訴求,他非常清楚,那就是不要給他惹事。他得了渭北、涇原,應是要回靈夏休整了。李克用遭數鎮圍攻之事,他看在眼裡,有此擔心實屬尋常。

而若說如今朝廷想要哪個藩鎮覆滅,不消多說,就是朔方鎮了。原因很簡單,離得最近,隨時可能叩闕。

西門重遂的價值便在此處。而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價值,利用得非常好,按理來說邵樹德不會拋棄北司諸官,可凡事就怕萬一啊。

真是多事之秋!

西門重遂年紀大了,站了一會就有些累,於是讓人搬來椅子坐下。

這兩天宣武朱全忠上奏,求任鹽鐵轉運使。呵呵,這是想要朝廷的財權呢!

幸好宰相們沒傻到家,震驚之餘,直接一口回絕:“朱公需此職,非興兵不可!”

這事,西門重遂是樂見其成的。

南衙每與一個強鎮鬧翻,他們北司就安全一分。

西門重遂早就看出朱全忠也不是啥好鳥,可笑聖人還一直覺得他是忠臣。

這世道,哪來的忠臣?即便之前再忠,現在也都有想法了。

西門重遂又往昭陽殿的方向看了看。

虎背熊腰的軍士持槊肅立。他們只聽邵樹德一人的,即便天子當着他們的面下令,也得先看一眼大帥同不同意。

在跋扈武夫的眼裡,天子本來就算不得什麼。

劉季述匆匆走了過來,稟報道:“孔緯已經出京。”

西門重遂點了點頭,道:“到藍田時,找人攜詔而至,賜死。”

“徐彥若……”劉季述又問道。

“放過他。”西門重遂咬牙切齒地說道。

劉季述正待離開,西門重遂又喊住,道:“你去一趟華州,找王卞,就說朝廷欲授他鎮國軍節度使之職。但也得幹事!如果有南衙使者前往汴州,宿華州驛站時,立刻報來。”

華州有好幾個驛站,通往各個方向,規模都“雄壯”。朝廷公幹使者,必然會在這些驛站內食宿。

劉季述點了點頭,飛快離去。

……

“誅殺宦者,非國之福也。臣請陛下寬心,若中官跋扈,輕慢聖上,只需一封詔書,臣便領兵親至。”邵樹德回道:“今國祚未安,實不宜生事。”

“宦官之罪,罄竹難書,討之有何不對?”

“若有罪便討。全忠未得詔令,擅攻鄆、徐,朱瑄、時溥有何罪耶?全忠侵攻,陛下何不討之?臣願出兵。”

崔昭緯噎在了那裡。這邵樹德胡攪蠻纏,朱全忠確實未得朝廷詔令,擅自侵攻天平軍、泰寧軍、武寧軍,但但他就是忠臣啊。

你怎麼不提你的義兄李克用?赫連鐸有何罪?李克用不也擅自討伐了?

聖人在一旁也被邵樹德的思路帶歪了。

仔細想想,邵樹德確實挺守規矩,每一步都有朝廷詔命,竟然從未逾越過。即便兵進河西,也是以河西觀察使的身份,還收復了河隴失地,造就了先帝“中興”的氣象。每年貢賦從來不缺,這次更是擊退涇原亂師,有擎天保駕之功。

在天下人眼裡,這豈不是大大的忠臣?

但現在不是論對錯的時候,論的是立場!

“陛下、崔相。”邵樹德起身行了個禮,又坐下,道:“臣聞全忠圍澤州甚急,且潞州已下,屢次表請朝廷擇重臣出任潞帥。朝廷不妨許之,澤、潞富庶,若能歸國家所有,豈不大善?臣願遣一隊人護送潞帥之官。 . ”

崔昭緯無語。

那朱全忠得了澤、潞,如何肯給朝廷?也就是裝裝樣子,你若真派人去,那纔是傻了。

說到底,還是不願殺宦官,顧左右而言他。

“靈武郡王與宦官沆瀣一氣,忤逆聖主,難道不怕天下非議?”見邵樹德水潑不進,崔昭緯也不得不加重語氣,說道。

邵樹德霍然起身,君臣二人一驚。

“陛下危急之秋,臣來救駕,既安之後,罪我忤逆。海內手握雄兵,窺視四方者不知凡幾。全忠屢攻鄆徐,克用數伐大同,行密侵奪宣歙,此皆忠臣耶?有朝一日,汴、晉之師入關中,名城大邑,蕩爲丘墟,王室不寧,再度播遷,臣實不知勤王之師從何而來。”

“臣亦知陛下有中興之謀,欲簡拔奇材以爲股肱,然採羣小之論,登無用之徒,恐非中興之術。”

聽聞此話,崔昭緯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朝廷眼裡的大忠臣,被邵樹德貶得一文不值,偏偏你還找不到錯處。

聖人亦沉默無語。不知道怎地,他突然想起了裴氏,不知道她是不是還活着。但既然已經“暴斃”,便暴斃了吧,即便活着回來,也只會讓大家尷尬。

他突然感到有些意興闌珊,確如邵樹德所說,朱全忠似乎也不怎麼像忠良的樣子。關中若有事,還真只有邵樹德可以救駕。

這天下,還怎麼中興?

史官默默站在一旁,似乎已經入定。

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986章 梳子第1002章 彷徨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973章 加速第十二章 觀魚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堵路上了,釣魚中。第十六章 風聲第八十章 入京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1272章 歸心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1269章 侄女婿第1279章 離京第972章 深入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六章 合圍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三章 調查(三)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099章 父老第五十八章 過年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三十九章 玩玩感謝第四十章 班底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四十三章 坑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1043章 各鎮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三章 四月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052章 邯鄲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九章 局勢第1157章 白登山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978章 督戰官第1265章 韓氏第五十章 交易第1166章 落幕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九十章 殷鑑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149章 舉槍!第三章 兩手抓第十八章 勸第1250章 寒意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三章 牛市第十章 蹲草叢
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986章 梳子第1002章 彷徨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973章 加速第十二章 觀魚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堵路上了,釣魚中。第十六章 風聲第八十章 入京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1272章 歸心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1269章 侄女婿第1279章 離京第972章 深入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十六章 合圍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三章 調查(三)第二章 正旦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099章 父老第五十八章 過年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三十九章 玩玩感謝第四十章 班底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四十三章 坑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1043章 各鎮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三章 四月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052章 邯鄲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九章 局勢第1157章 白登山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九十二章 毛毛雨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978章 督戰官第1265章 韓氏第五十章 交易第1166章 落幕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九十章 殷鑑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149章 舉槍!第三章 兩手抓第十八章 勸第1250章 寒意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三章 牛市第十章 蹲草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