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日子(三)

“昨日聽人說,大帥甫至綏州,便破了三界寺,怎得夏州還有這麼大一座寺廟?”無定河北岸,黃滔驚奇地說道。

“某亦有些驚奇。”封渭道:“這石佛寺香火鼎盛,遊人如織,僧衆不少吧。走,進去看看。”

二人一前一後進了寺廟。

今日是中元節,也是盂蘭盆節。國朝以來,這兩個節日一直並存,誰更興盛,完全看上層崇道還是崇佛。就民間來說,似乎還是法師們更吸引人,一到七月十五,佛寺總是比道觀更熱鬧。

石佛寺是夏州第一大寺,本有僧衆百餘,經過一番整治後,尚有數十。

二人進去後,當先碰到的便是幾個賣花翁。仔細一問,原來是替寺廟賣的,當然也有一個叫範延伯的自己賣。

“昔年遊覽宣州,有花樓二十餘間。官中置酒會,多來此市花,多有靠賣花致富者。”黃滔說道:“正所謂故城邊有賣花翁,水曲舟輕去盡通。十畝芳菲爲舊業,一家煙雨是元功。本以爲夏州乃邊地,不意竟也有賣花者。”

“州中便有官十餘人,月領俸總二十萬錢,幕府將僚,一月總開支百多萬錢,還有朔方縣、都作院、吏員、買賣人、諸部酋豪,有資財者甚多。便是某那從妹,當初替靈武郡王代寫公函、奏章,按州司馬之職領俸,一年俸祿折錢四百餘緡。他們若想買花,自然可買許多。”封渭說道:“黃二你若去應個推官,一年下來,錢帛、粟麥、柴草、牛羊領個三百餘緡不成問題,一年便可在州中起大宅。”

京西北八鎮,素來遵守朝廷法令,武宗朝定下的規矩,各州縣、幕府職官之俸祿皆有定數。具體到夏州,因爲窮困,統一按下州標準領取,然後再打個折,比如朝廷規定俸祿一緡按千錢算,但他們這裡是八百錢。但即便如此,州刺史一年可領720緡(實物折算後)、別駕480緡、司馬420緡、錄事參軍360緡、錄事120緡、諸曹參軍260緡、經學博士130緡、醫學博士130緡、參軍事120緡。

到縣一級,縣令360緡、縣丞260緡、主簿180緡、縣尉180緡。

這是有品級的。沒有品級的吏員還有數十名,包括經學生、醫學生,都有補助。夏州一年在官吏薪俸上的開支是四千多緡,朔方縣也要一千八百緡,全鎮六州二十二縣一年要九萬餘緡的薪俸開支。

當然,比起養軍的開支,這又不值一提了。

三萬五千軍士,一年消耗全折算成錢的話超過90萬緡。中和四年,夏綏三州正稅、榷稅、賣馬錢折算後約56萬緡,蕃民貢賦折錢二十多萬緡,現在多了鹽利,算上靈鹽二州的,不到二十萬緡,剛剛夠開支。

也就大帥有本事,能令蕃民納貢,並且還連續兩年繳獲大量牛羊馬駝,纔有底氣給官吏、軍士開足餉。正常來說,靈夏八州也就能養個萬餘軍,如果幾乎是三倍。這缺口要麼靠朝廷支持,要麼靠征服蕃民,舍此別無他法。

當然,隔壁的河東鎮,正常來說也無法支持李克用養五六萬軍,還窮兵黷武不斷打仗。但藩鎮節帥們收稅就是狠,沒辦法,有刀把子的。相比較而言,邵大帥治下百姓的賦稅,是要比河東輕的,百姓生活也更如意。

所以也別怪進士們願意到藩鎮任職,京官俸祿定得確實不錯,但不一定能全部拿到手。定難軍這邊,是真的可以拿到手,頂多有戰事時再給你打個折,或者實物塞得多了一些,錢帛沒多少。

州中就有官員,領了太多牛羊,只能到城外找人寄養。但即便如此,實際生活不差的,至少是真給東西。邵大帥若願意,可以隨便在州中起豪宅,他那老宅,不過值一兩千緡罷了。一個新科進士,即便身無分文,只要謀得差遣,便有人願意借錢給你應急,因爲相信你的還款能力。

“二位,這花還買不買?今日入內隨喜(遊覽寺院之意)者衆多,不買一會便賣光了。”範延伯催促道:“此皆吾宅園所栽,共數十朵,好着呢。”

“一日賣花所得幾何?”

“不多。家裡的牛隻能耕兩三年了,大帥仁義,去歲賦稅收得少,明年又廢柴捐,某便想着攢點錢,明年買頭牛犢回來。去歲今年牛價甚廉,某怕再過兩年又漲上去了。這花到底買不買?”

二人相視笑笑,道:“還是留給軍士家的小娘子來買吧。”

官吏、軍士與農民自不一樣,生活寬裕得很。今日入廟隨喜者,絕大多數都是軍士家人,他們也是支撐夏州這些賣花者、酒肆、帛練行、車馬行甚至青樓興旺發展的主要羣體。

來時路上,封、黃二人便看到一戶軍士家眷,直接租了輛馬車來石佛寺,花錢如此大手大腳,可見有底氣關中租驢車,二十里要五十錢,河南、蜀中更貴,而在夏綏,馬車亦只有二三十錢,但在五年前,可沒這麼便宜。

軍士,在天下諸鎮,都是特權人士,幕府的錢財,九成供養軍隊。論到花錢,也只有他們了,畢竟官吏數量實在太少。

邵大帥是鼓勵軍士花錢的,可活躍經濟,不然城裡就不會有那麼多黨項逃人了,亦可讓軍士們更有動力,戰陣上更加勇猛。

封渭、黃滔二人在寺內逛了一會,發現法師們賣的東西還真不少。除了閒時栽培的果蔬、花卉外,甚至還有素食、護符。不過他們並不見怪,國朝的寺廟,就這些做得比道觀好,更親民,更熱鬧,當然也更賺錢。

不過這個石佛寺也確實鑽錢眼裡了一些,稍稍有些過了。再一打聽,原來他們的寺田已經變成了軍田,現在亦要課稅,養不起太多僧衆,比起鼎盛時幾乎少了六成以上。

怪不得如此!將稅收到僧尼頭上,武宗朝有之,但隨後慢慢少了。今天下各鎮,不課稅的法師們多了,蓋因他們神通廣大,經常令節帥、大將的家眷崇佛。靈武郡王今後,會不會也廢止僧衆的捐稅呢?

“三郎,時辰不早,該進城了。”黃滔買了個蒸餅,一人一半,捧在手裡吃着。

這是京中朝官走在路上都忍不住買來吃的好東西啊,白麪、豬膏,兩人吃得很香甜。

寺廟外的空地上已經有人在唱戲,圍了很多百姓。看他們的衣着,多有補丁,應是附近的農家。孩童們打鬧來打鬧去,興高采烈,與戰亂藩鎮那種死氣沉沉的樣子完全不同。

“戰亂多年,很多節日都荒廢了。聽聞靈武郡王勸民多過節,是否耽於享樂?”封渭突然問道。

“或欲提振民氣,亦可讓軍士們多花錢。你看那邊,賣花、賣果子、賣雞鴨、賣蔥韭的農家甚多,若能全數售光,多少能補貼點家用。”黃滔答道。

節日經濟,就古代來說,確實是一波消費狂潮。

佛寺集宗教、民俗、娛樂、商業於一體,搞得有聲有色,法師們的戰鬥力確實強於道士。封、黃二人雖然說不出個一二三來,但道理是隱隱懂的,促進軍士、官吏消費,活躍商業經濟,讓他們領到的錢帛進入市場循環。

錢若不進入市場,那就是個死物。長期來看,只會造成通貨緊縮。後世明朝輸入了那麼多白銀,但並不是完全進入市場流通了,很多變成了銀冬瓜進入了富豪們的地窖。這些銀子有什麼用?不投資,不消費,不擴大生產,一百年還是資本主義萌芽,永遠是萌芽。

但這些,其實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以及寬鬆的制度。

節帥們的制度是相當寬鬆的,他們啥也不管,只要錢,你做什麼都無所謂。但安定的環境就很難了,而這也是邵某人養三萬五千大軍的主要原因,此乃定海神針!

只是時局喪亂,關中亦有可能爆發戰事。夏州的繁華盛景,纔剛剛起了個頭,希望不要中途夭折吧。

美好的東西,都是十分脆弱的。邵樹德殫精竭慮、小心翼翼呵護起來的局面,或許一場慘敗就會劃爲泡影。百姓們多年後回想起來,或許覺得那是一場不真實的夢。

我們,真的曾經過過那樣的生活麼?

而不是守在塢堡寨子裡,戰戰兢兢地看着外面過境的大軍,被他們搶走女人、財貨乃至最後一袋糧食?

寺廟不遠處的驛道上馬蹄聲急,背插認旗的信使快馬加鞭,應是傳遞軍報的。

一道橫山,隔開了兩個世界。

第七章 用人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1005章 合作第1058章 道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1007章 天津橋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章 邙山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269章 侄女婿(一)東漢騎兵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112章 大至第1067章 交代第1138章 法度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二章 調查(二)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070章 歸期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十九章 西路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1117章 討論第十三章 面聖第十九章 朔州第1304章 臘日第1284章 好物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發個單章,來龍去脈。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八章 學習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十章 打法第十八章 耐心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十章 蹲草叢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十三章 談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325章 誘惑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十九章 設想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272章 歸心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十七章 推戴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一章 機會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1233章 臨朔宮第十四章 味道第五十章 大計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六章 誰是主人
第七章 用人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1005章 合作第1058章 道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1007章 天津橋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章 邙山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269章 侄女婿(一)東漢騎兵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112章 大至第1067章 交代第1138章 法度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二章 調查(二)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070章 歸期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十九章 西路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1117章 討論第十三章 面聖第十九章 朔州第1304章 臘日第1284章 好物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發個單章,來龍去脈。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八章 學習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十章 打法第十八章 耐心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五十七章 會面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十章 蹲草叢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十三章 談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1325章 誘惑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十九章 設想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272章 歸心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十七章 推戴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一章 機會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1233章 臨朔宮第十四章 味道第五十章 大計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六章 誰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