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

烏姆主第一時間得知了夜落紇默啜戰敗的消息。

憤怒欲狂的他差點直接斬了逃回來的潰兵。

五千精騎,戰死千餘。再去掉傷重不能行走的,以及逃竄時走散了的,能夠回來的不過三千人罷了。

“可汗,此時不能猶豫了,當放棄財貨、牛羊、丁口,果斷西撤。”摩尼法師第一時間進言道。

烏姆主的臉上現出掙扎猶豫之色。

“可汗,請下決斷。”

“財貨、丁口、牛羊全扔了。”烏姆主痛苦地說道:“馬匹可以帶上,全軍西撤,以最快速度返回甘州。再派人知會下六穀蕃部,讓他們不要猶豫。有馬的人趕快撤,撤到甘州。這裡,我管不了了。”

其實算算手頭的兵力,未必不能再與邵賊戰一場。但問題在於,大夥士氣已泄,必須喘息整頓一番,方能再戰。

古來征戰,不光草原人,漢人大軍往往也是如此。幾路出擊,其中一路與敵對峙,可能還稍稍佔了點上風,士氣很盛。突然聽聞另一路戰敗,立馬軍心動搖,無力再戰,只能撤退。甚至在撤退過程中還被原本士氣低落的當面敵軍追殺,損失不輕。

城南之戰,五千精騎被打得落花流水,士氣已然受到影響,此時確實不宜再戰了,否則再敗的可能性很大。

軍心,士氣,就是這麼一個奇妙的東西。

“六穀吐蕃不願意走的,就別管了。”烏姆主又強調了一遍,看來真的已經下定決心了。

命令既下,各部紛紛行動。

烏姆主站在原地,又好好想了想。

“把默啜叫過來。”

夜落紇默啜很快過來了。

烏姆主用兇狠而危險的目光看着他,良久後才道:“默啜,你損失了很多兵馬逃回來。我本來要殺了你的,但現在給你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可汗寬厚仁慈,僕感激涕零。請可汗下令,若無法完成,願受萬馬踐踏之刑。”夜落紇默啜跪在地上,說道。

周圍人來人往,嘈雜無比,烏姆主皺了下眉頭,道:“你附耳過來。”

此時的浩門谷外,殺聲震天。

遠遠監視的回鶻騎兵已經撒丫子跑路,一直想奪回家人、牛羊、財貨的吐蕃軍士傻眼了。走也不是,逃也不是,爲難不已。

不過很快,楊悅幫他們做了決定:還是逃吧!

白家、閭馬、拓跋三部的牧民從營內氣勢洶洶地殺出,將氣勢有點低落的吐蕃人往外趕了一趕。

隨後,新泉軍的步騎開始至營外空地上列陣。看着他們嚴整的隊列以及明亮的盔甲,吐蕃人喪失了最後一點意志,轉身就跑。

當然也有投降的,但不多,寥寥千餘人罷了。

閭馬起帶着數十親信,衝得賊快,堪比他當年在渭州城下衝鋒的速度。

戰馬所過之處,刀砍斧斫,殘肢斷臂亂飛。

閭馬起擡眼望去,遠處的河谷地上,到處是西逃的吐蕃軍士。

有馬的騎兵或許還可以逃出生天,沒馬的步卒能逃到哪裡去?

三部牧民們這些日子被逼在浩門谷大營內,時不時出營與回鶻、吐蕃聯軍戰上幾場,損失相當不輕。本來士氣有些低落,都快懷疑人生了,但對面的吐蕃、回鶻居然大亂,要西逃了,可見贊普在涼州打了一場勝仗。

另外,洪源谷那邊的沖天煙柱大夥也看到了,吐蕃又被偷了老家,士氣崩潰。於是三部牧民們一個個士氣爆棚,嗷嗷叫着衝了出來,追殺沒有鬥志的敵軍——打順風仗,便是流民也很神勇,用這些牧民追殺潰敵,正當其時也。

楊悅在親兵的幫助下披掛完畢,翻身上馬。

都虞候範河快步而至,道:“軍使坐鎮大營即可,追擊敵兵之事,便由末將代勞吧。”

“你會追個屁!”楊悅怒道:“看不起老夫?雖已五十有餘,然一頓能吃半個羊腿,不比你等差。讓開,老夫要親斬幾個賊酋首級。”

“軍使,谷內尚有萬餘吐蕃老弱俘虜,牛羊十餘萬,非得大將鎮守不可!”範河笑道:“便將機會讓給末將吧。”

“不行,一起走!”楊悅笑罵道:“甄副使便帶着步卒留守吧。咱們這還有數百騎卒,走,一起追,殺他個人仰馬翻。”

“殺他個人仰馬翻!”範河大笑,很快便去聚攏騎卒。

洪源谷內,氣氛肅殺。

豐安軍、經略軍各五百騎卒,外加樑漢顒帶來的千餘蕃兵,剛剛與從北邊過來的吐蕃人衝殺完。

“汝等家眷、牛羊,已送往蘭州。靈武郡王仁慈,不傷人命,爾等還猶豫什麼?若速降,不究附逆之罪,還可與家人團聚。”幾個大嗓門的蕃騎被派到前面,大聲呼喊着。

王虔裕仔細觀察着,發現此言一出,吐蕃陣中頓時起了一陣混亂。

這些應該都是莊浪谷、洪源谷二部的牧人軍士,與他們這邊人數相當。

若在平時,即便扣了家人,只要不推到陣前讓他們看到,想招降也沒那麼容易。但這會是什麼大背景?回鶻戰敗遁走,唐軍全線追擊,不降,又不走,等死嗎?

“回鶻大敗,死萬人。大唐官軍五萬,奮勇追擊,掃蕩殘敵。爾等就這麼點人,難不成還能翻盤?此時若降,皆無罪。若遲遲不降,待大軍一至,立成齏粉,家人亦被髮配爲奴,任人蹂躪。如何抉擇,不難也。”

在大嗓門不斷的宣傳攻勢下,很快便有一個、兩個吐蕃人下馬棄械,但還有一些人在猶豫觀望。

“降不降?”豐安軍、經略軍的騎卒們用馬槊頓地,齊聲怒吼。

棄械的聲音越來越多,很快兩千多人都下了馬,跪在一旁。

人就是這樣一種生物,有從衆心理。有了起了頭,就會慢慢傳染他人,到了最後,就是兩千人一起棄械跪地,場面頗爲壯觀。

“把他們的馬匹、器械收繳了,人打散,分批送往蘭州。”王虔裕下令道。

吐蕃六穀部的降順丁口,無論男女老幼,應該是沒法留在涼州了,多半會被強制遷徙到朔方鎮去,編戶齊民。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種地,更多的人會放牧,好好管束一番,未來都可持續不斷地提供財貨、錢糧。

人,也是一種資源。

“其餘人,出谷,向西追擊潰敵!”王虔裕理了理行裝,下令道。

******

邵樹德帶着天柱軍慢慢行軍着。

兩條腿的人,到底沒有四條腿的騎兵快。天柱軍的六千步卒,基本是趕不上趟了。

在地廣人稀的大西北,用步兵打仗,是真的吃虧。

國朝盛時,五十多萬大軍裡編制了十六萬騎兵,剩下的四十萬步卒中的相當一部分,也是會騎馬的。

一旦戰事緊急,經常調撥馬匹給步兵,讓他們快速機動。到戰場上,戰隊列陣,駐隊收攏馬匹,有條不紊。

盛唐有這個底氣,諸馬監加起來養了百餘萬匹馬,後勤能力也強。

邵樹德想了想,以朔方十州、隴右八州、邠寧三州的本錢,應該是支持不起大規模的騎馬步兵的,至少目前看不到希望。

西北漢子,會騎馬的比例其實挺高的,可惜了。

進軍途中,不斷收到各部遞來的軍報。

邵樹德翻閱完畢後,突然道:“盧書記,寫一份命令書。”

盧嗣業立刻下馬。親兵搬來案几、筆墨紙硯,開始磨墨。

“俘虜之六穀蕃部丁口、牛羊,全數發送勝州,編戶齊民。”邵樹德說道。

盧嗣業飛快落筆。

關北四道合一後,金河縣(振武軍城)被併入勝州。該州轄榆林、河濱、金河三縣,理所爲榆林縣。

該州目前不過三萬餘口,開墾了兩千多頃土地,可謂地廣人稀。

但底子真的不差,尤其是金河縣所在的前套平原,北魏年間可是大量種地的。國朝的振武軍也灌田四千餘頃,可惜漸漸荒廢了。

現在已經俘獲了一萬五千餘六谷吐蕃,正好全部遷移過去,充實當地戶口,將長滿雜草的溝渠利用起來,且牧且耕。

前套平原,以前不敢移民過去,因爲當地很可能成爲戰爭前線。但凡事要考慮長遠,萬一今後需要用兵於彼處呢?戶口殷實了,糧食、牛羊就多,就更能支撐起大軍作戰。

從外地調運糧草,終究需要成本。能就近解決一部分,也是好的。

什麼?李克用的想法?管不了那麼多了。

他最近正在整頓兵馬,準備攻昭義河北三州。

這個機會是孟方立給的。

去年河東攻邢州等地,張全義、李罕之反目,宣武軍北進,李克用不得不退兵。孟方立居然以爲自己行了,於是派三萬大軍攻入河東,結果在遼州慘敗,主將奚忠信被俘。

這就是孟某人飄了,三萬大軍葬送,感覺好受嗎?

今歲李克用再遣兵進攻,不知道還能不能擋得住。

河北三州,保守估計三四十萬人還是有的,李克用急着吃下,可以理解,這對河東來說是一粒名副其實的大補丸。

在勝州墾田,便是邵樹德的未雨綢繆之舉。

照目前這個形勢,一旦滅了孟方立,李克用很可能轉兵北上,攻赫連鐸。

大同軍現在就是朔方與河東之間的緩衝區。

緩衝區消失後,具體會發生什麼事,真的很難說。

提前做好準備,總是沒錯的。

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章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五十章 果實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1178章 外來戶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940章 邢、魏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十八章 東出第一章 擒生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四章 使團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019章 西京第959章 班底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十七章 勸說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327章 杜光乂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218章 得意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十七章 石橋第968章 虞鄉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1036章 班底第十三章 屈服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1318章 入晉陽第1144章 蓋牟第984章 東行第四十章 咸陽隨便侃侃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238章 規劃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999章 思考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943章 不死心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三十章 歸屬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1057章 家族第十九章 朔州第1029章 不適應第十章 泥潭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三十六章 奏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049章 勸諫
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章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五十章 果實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1178章 外來戶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940章 邢、魏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十八章 東出第一章 擒生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四章 使團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1019章 西京第959章 班底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十七章 勸說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327章 杜光乂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1218章 得意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十七章 石橋第968章 虞鄉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1036章 班底第十三章 屈服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1318章 入晉陽第1144章 蓋牟第984章 東行第四十章 咸陽隨便侃侃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1238章 規劃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999章 思考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943章 不死心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三十章 歸屬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1057章 家族第十九章 朔州第1029章 不適應第十章 泥潭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三十六章 奏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049章 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