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

郝振威最終還是沒有出城救援。

李盡忠玩命攻打軍寨,初八那日攻了一整天,死傷枕籍。許是急了,夜間還命人挑燈夜戰,繼續攻打,完全不顧士卒們已經非常疲勞。

初九白天的攻勢依舊猛烈。李克用只給了兩天時間,李盡忠壓力非常大,親臨第一線指揮。天德軍的士卒們利用寨子拼死抵抗,雙方都豁出了性命,爭奪最激烈的營門前堆滿了屍體,積雪都被染紅了。

到了下午,李盡忠投入了自己的親兵。他已經沒有繼續揮霍時間的餘裕了,寨子裡這夥來自振武軍的廝殺漢確實硬扎,敢打敢拼,讓他有些驚訝,比河東鎮的那幫孬貨們強了不少。不過他也理解,邊軍嘛,從西到東,朔方軍、天德軍、夏綏軍、振武軍、大同軍、幽州軍,常年鎮守邊境,窮是窮了點,但戰鬥力是一點不打折扣的。大同軍固然能打,常年與北邊五部、党項回鶻交手的振武軍就不強了嗎?

接下來的戰鬥依然激烈無比。李盡忠的親兵一共兩百多人,是他積攢多年的老本錢,平日裡同吃同住,待遇極好,相應的士氣和戰鬥力也很高。這些人,如果運氣好的話,能夠活過連場大戰,再有一定機遇,未必就不能成爲領兵將領,可以說死一個都很心疼。但這會也沒辦法了,吃人家的飯,就得爲人家賣命,前面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得硬着頭皮上。

慘烈的廝殺持續到入夜時分,親兵都傷亡了五十來人,但軍寨依然沒有攻下。焦躁的李盡忠甚至還斬殺了一股敗兵,以發泄心中的憤怒。說實話,這些退下來的敗兵已經很夠意思了,五百人上去,直接戰死了九十多,還有差不多同樣數量的人躺在地上哀嚎,也不知道能不能回來。仗打到這種程度,你真不能怪他們不用命,要怪只能怪雙方都殺紅眼了吧。

斬殺了敗兵中十多名低級軍官後,李盡忠又派上了一股人馬上前,持續給守軍施加壓力。而他的主力則徐徐退下,吃飯休整,養精蓄銳,等待入夜後的雷霆一擊。他已經沒有任何退路,李克用雖然沒有派人來催,但他很清楚自己這位主帥的性格:冷酷無情。

今夜的天氣不算很好,厚重的陰雲阻擋住了大部分月光。遠處遮虜軍城上燈火通明,沒有絲毫出動大軍阻撓的跡象。呸,懦夫!李盡忠既不屑又焦急地看着當縮頭烏龜的天德軍主力,心中暗歎李克用的盤算怕是要落空了。人家擺明了把城外的寨子當棄子,跟你耗上了。你主力一走,人家多半就要衝出來,把你留守的兵馬殺個天翻地覆,順便封了草城川這條線路,讓你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南下,戰略迴旋餘地大大縮減。

這事,不好辦啊!

晚飯結束後繼續大戰,戰至子時,李盡忠目眥欲裂,兜盔都摘了扔在地上,但營寨居然還沒攻下。正當他打算親自帶數百人上陣時,營寨內突然傳來一陣喧譁,似乎有變。李盡忠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派親兵上前打探後,皆言寨中守軍大呼“李十將跑了”!

這尼瑪,是天上掉餡餅了?李盡忠猛地推開身邊隨從,趨近一看,卻見原本人影綽綽的營門前一片混亂。向外射的箭稀稀拉拉,森冷的長矛也有些東倒西歪,不是出了問題還能怎的?不用他下令,底下已經有軍官帶人發動猛攻了,他們拿着大斧猛砍營門,營內已經沒有箭矢或長矛來阻止他們,攻破營寨差不多也就小半個時辰內的事情——不,現在可以遣人報捷了,兩天時間所剩無幾,軍使的耐心多半已經耗盡。

李克用是在巡視途中接到消息的。他此時還沒睡,正帶着親兵們巡視大營,防備天德軍趁夜突襲。引誘天德軍出城交戰的計劃是失敗了,這讓他很是鬱悶。聽說他們統兵的是個叫郝振威的衙前都知兵馬使,也是慫得可以。既然打定了主意不救,坐視城外袍澤孤軍奮戰,那麼立個寨子又是何意呢?根本沒價值!

但不管怎樣,李克用沒想過攻城,郝振威也沒想過出城援救,雙方這仗打得真是一言難盡。事已至此,李盡忠攻沒攻下寨子都是次要的了,大同軍這一萬多人馬的何去何從纔是關鍵,該做個決斷了。

******

城外連續兩日的廝殺當然瞞不住遮虜平的天德軍主力。軍中流言四起,一會說要出城作戰了,一會說要突圍了,一會說南邊有援軍過來,惹得郝振威大怒,連斬十數人,這才堪堪止住謠言。晚唐軍隊就這點不好,戰鬥力夠強了,但驕兵悍將太多,說怪話的也多,不三令五申完全沒有效果。

整肅完軍紀後,天德軍仍龜縮在城中不動。邵樹德對此其實也有些腹誹,寨子的存在本來就是與軍城呼應的,寨子內的偏師受到攻擊,城內主力當出動救援。反過來一樣,敵軍攻城,城外偏師也應竭盡全力騷擾,因爲你們在外,更方便、更靈活,兩者本來就應成掎角之勢,互相依託。但郝振威在城外放的兵太少了,起碼要放個1500-2000人,敵軍重兵圍攻時也按兵不動,結果只是徒傷士氣,還不如不分兵呢。

觀察、學習了這麼些時日,邵樹德自覺有些心得,經常把自己代入都頭郝振威的位置,估算軍資糧草消耗,瞭解各部士氣,觀察敵人佈置,然後將自己的想法與郝振威的舉措印證,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老盧就嘲笑他,廝殺漢的命,操着都頭的心,對此邵樹德也只能苦笑。這個世道,個人再武勇,又能濟得什麼事?一人敵的本事不可取,萬人敵的學問纔是該好好鑽研的。

當然這不是說“一人敵”沒用,事實上很有用。至少邵樹德如今在遮虜平就挺有名的,因爲他出神入化的箭術。有這種名氣,隱形的好處是巨大的,比如關鍵時刻別人願意聽你的,願意跟你混。但說到底,這仍然是一種低層次的影響力,比起當統兵大將,帶着幾千乃至幾萬兵馬作戰,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至少人家死的可能性比你低多了。

李仁軍如今不就當了郝振威的替死鬼麼?原因是什麼?一個十將,一個都頭,前者服從後者指揮調度,這就是區別。

十二月初十,天空再次降下大雪。邵樹德在營中按冊點完名後,便讓士兵們解散,各自回去保養器械。這個鬼天氣,簡直冷到骨髓裡,也不知道李克用那廝在外面怎麼忍受得了的。北風呼嘯,大雪漫天,再有個幾日,軍士們怕是都要造反了。

邵樹德踩着積雪在營區外轉悠了一圈,看看各個關鍵哨位是否有人偷懶。他是愛惜士卒不假,但也絕對不能容忍手下人偷奸耍滑,因爲這是拿自己和兄弟們的性命開玩笑。西城的老弟兄知道他在這方面非常嚴格,不敢犯事,但最近部隊裡不是來了很多新人麼,這些人是個什麼樣的稟性,邵樹德還需要再觀察觀察。之前確實有人晚上值哨時打盹,被邵樹德發現後直接一頓鞭子猛抽,方纔讓這夥兵油子長了點記性。巡視完一圈後,邵樹德回到營區,卻見監軍院的判官宋樂又來了,於是連忙將他請到自己房中。

“邵副將可知城外寨子已破?”宋樂一來便拋出了勁爆的消息。

“不知。”邵樹德有些驚訝地答道:“這兩日監軍使並未上城,郝都將也管束得嚴厲,軍中的小道消息無法流傳開來,甚是苦惱。”

“就是昨夜的事。”宋樂用確定無疑的語氣說道:“李仁軍部孤軍堅守兩天,見城內無援救之意,便自行潰圍而出,如今已是蹤跡渺渺,不知所終。”

“上頭是個什麼意思?”邵樹德壓低了聲音,問道。

“據宋某打探得來的消息所知,郝都將下令勿得理會叛軍的挑釁,閉門自守,以待轉機。”宋樂瞄了瞄屋內,見無人偷聽,於是悄聲說道:“這是打定主意不動了,近期當無大戰,邵副將是否有些失望?”

“你當我是那種聞戰則喜的人嗎?”邵樹德笑了笑,道:“按理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咱們是朝廷經制之軍,自然要爲朝廷效力。但叛軍兇頑,人多勢衆,一場大戰下來,有幾人能全須全尾回來?而且這種仗,打得頂沒意思了。別看如今李國昌父子千夫所指,說不定哪天朝廷一道旨意下來,赦免了父子二人的罪過,他們就又成了朝廷官將了。叛軍也不再是叛軍,而是正兒八經的大唐邊軍,國之柱石。可笑嗎?幾次戰鬥中陣亡的袍澤算什麼?被李國昌父子禍害的嵐、石、忻、代諸州百姓又算什麼?”

“你倒是什麼話都敢說啊。”宋樂看了看邵樹德,突地笑了:“有時候我都覺得你眼裡沒有朝廷,沒有綱紀,似乎與周圍人都格格不入。”

“我素來以誠待人。宋判官對邵某推心置腹,我又豈能不投桃報李。李國昌父子的所作所爲,在這個世道其實並不稀奇,軍閥嘛,正常,就是苦了河東百姓了。”邵樹德說道:“我願爲河東百姓誅殺此獠,我也想揚名立萬,加官進爵,但我更不想在這種毫無意義的戰爭中稀裡糊塗丟了性命。古人云春秋無義戰,而今又有多少區別?這種爛仗,對我最大的意義大概便是可以多學到很多戰陣學問吧。”

“春秋無義戰這句話說得好!”宋樂撫掌而笑,道:“李國昌父子,鷹視狼顧之輩。代北行營那幫人,也不全是忠純之臣,這世道。對了,邵副將認爲李克用還會從草城川這條線南下不?”

“多半不會了。”想了想後,邵樹德也不是很確定,因此用略帶疑問的口氣說道:“咱們天德軍還是能打的,李克用敢從這裡南下,咱們就敢側翼襲擾,截斷其後路。若是南下大勝而歸還好說,郝都將多半繼續當縮頭烏龜,若是敗退,那可就危險了,郝都將不會放過這種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的。所以,我判斷李克用會移師向東,走其他路線。聽丘使君說,原遮虜軍使蘇弘珍已至伏戎城,此番怕是又要當替死鬼。”

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1154章 分行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1112章 大至談談兵法第七章 亂第八十章 躺平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二十章 布子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七章 親朋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023章 落實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五十章 挑撥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五章 大江第957章 潼關驛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章 輿圖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173章 學子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1122章 錢氏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1272章 歸心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六十八章 銅第1155章 大冤種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1323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十章 威權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1185章 彙報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957章 潼關驛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十三章 消息第五十三章 追!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1208章 明朗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986章 梳子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
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1154章 分行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1112章 大至談談兵法第七章 亂第八十章 躺平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二十章 布子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七章 親朋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1023章 落實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七十七章 只有我能代表靜江軍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四十二章 真·飛龍軍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五十章 挑撥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五章 大江第957章 潼關驛第四十一章 風俗方再造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章 輿圖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173章 學子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三十八章 教導第1122章 錢氏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1272章 歸心第三十七章 戰略目標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六十八章 銅第1155章 大冤種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1323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二十一章 報仇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1270章 百年大計第十章 威權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1185章 彙報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957章 潼關驛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十三章 消息第五十三章 追!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1208章 明朗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986章 梳子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