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

乾寧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朱全忠抵達了項城縣。

碼頭附近立起了一個營柵,鄉勇們四處忙活着,將從項城縣收集來的物資裝運上船。很明顯,他們並不打算在這個地方久留,

項城令還是比較配合的,徵集糧草、徵集民間馬騾甚至是錢帛,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遭殃的主要是縣城,來自潁州的鄉勇回不了家,一個個怨氣十足,進城徵集物資時下手賊狠,大肆劫掠坊市,爲此遭到了商行護衛的反擊,損失了十餘人。

一堆爛事!

午後,吃過項城縣提供的一頓勞軍大餐後,大軍繼續北上,前往陳州。

一路上所有人都心事重重。

軍士們覺得周圍太安靜了,安靜得不像話。曾經不斷襲擾他們的夏賊飛龍軍已經消失不見,完全不知道去了哪裡。

派出去的斥候時不時有人回不來。他們可都是有本領的勇士,精於躲藏、觀測、襲殺等各種技能,即便野外有大量夏軍遊騎,也不一定能逮住他們,畢竟可躲藏的地方太多了。

但每天都有斥候消失,這說明什麼?說明野外的夏軍遊騎已經多到了一定程度,以至於斥候一不小心就會被他們發現,進而招致圍殺。

戰場越沉默,越讓人心中發毛。

將領們比軍士多知道一些東西。

他們看得出來,從潁州北上那一刻起,這支龐大的軍隊就被人盯上了。賊人不敢靠近,但一定在附近遊弋着,想盡一切辦法襲殺他們的斥候、信使,斷絕他們的對外聯絡,讓他們變成聾子、瞎子。

或許,前面就有一個巨大的陷阱等着他們,這是很多人隱隱約約的想法。

新任破夏軍使王彥章昨日捕獲了一名夏軍遊騎,從他口中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邵樹德已經率萬餘騎自汴州南下,目標不明。

這個消息第一時間被報了上去,同時在中高級將領中不脛而走。大部分人認爲,夏賊的目標是王敬蕘的夾馬軍,少部分認爲可能潁東大營有變,龐師古大軍正在撤退,而夏賊埋伏在他們撤退的路上。

騎兵力量被成建制殲滅在了鄭州,如今看來是一個難以彌補的巨大損失。

德勝、親騎、捉生三軍,滿編可是五千騎兵,就這樣沒了。而要消滅他們這麼多人,除了數量是他們幾倍的精銳騎兵外,還需要一些計謀,比如讓他們自己陷入混亂,來不及調整陣型,然後被一衝而垮。

張存敬此人,當真死有餘辜。

總之,形勢不是很樂觀,現在所有的一切都霧濛濛的,看不清全貌。

朱全忠、敬翔、李振、氏叔琮、朱友裕、李思安等高層並轡走在一起,眉頭緊鎖,沉思不已。

“大王,感化軍節度使張廷範上表,自上月起便在徐、宿募兵,新建神威、嚴威二軍,目前已募得九個都,一都千人,計九千人。假以時日,多歷磨鍊,亦可成爲能戰之軍。”李振覺得應該挑一些好消息來說,於是講了徐州募新兵的事情。

朱全忠微微點了點頭。

“大王,某聽聞曹州朱都頭,亦在滑、曹、單三州募兵,新置捧日、捧聖兩軍,二十個指揮,共兩萬人。或也能成爲強兵,痛擊邵賊。”蔣玄暉也湊趣道。

朱全忠的臉色落了下來。

張廷範不是武人,他建新軍,依靠的是留守徐州的那些退下來的宣武老卒、老軍官訓練,朱全忠也不認爲他能掀起什麼大浪,這並不是壞事,他默許了。

朱珍建捧日、捧聖兩軍也是上個月的事情,但卻讓朱全忠格外警惕。但沒辦法,仗打成這樣,即便沒野心的人也變得有野心了。朱珍本來就善於練兵、治軍,早年的宣武軍能煥發出那麼強大的戰鬥力,收編的蔡賊能那麼快就消化掉,朱珍功不可沒。而今他建新軍,朱全忠很不放心。

蔣玄暉這湊趣的話,老實說很蠢,很沒水平。

“大王,新軍暫時派不上用場,而今該考慮的是龐都頭那邊的事情。”敬翔及時轉移了話題,道:“是走是留,該拿個主意了。”

老實說,敬翔最近有些灰頭土臉。之前他曾建議龐師古部繼續守,如今看來,夏賊率軍南下,目標很可能就是龐師古。夾馬軍王敬蕘部,如今也沒有消息,生死不知。一切都籠罩在迷霧之中,讓人難以抉擇。

消息不通,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今最好派出精幹勇武之輩,穿越夏人的封鎖,與龐師古、汴州、朱珍取得聯繫,哪怕只有一封信,也能發揮極大的作用。

他把目光轉向了踏白都指揮使劉嗣彬,又看了看王彥章,這等任務或許只有他們能完成了。

“龐師古部不能丟!”朱全忠沉默良久之後,終於開口道:“先到陳州再說。”

“遵命。”衆人紛紛應道。

氏叔琮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樑王不放他走,擔心飛勝、雄威二軍一去不復返,奈何奈何。

******

乾寧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晴。

陽翟縣東南,一場攻防戰正進入到尾聲。

趙縠(hú)也上陣廝殺了一下,帶着數百親兵,拼了老命纔將夏軍兇勐的攻勢挫敗。

回頭一看身後的親兵,已經少了七八十人,頓時長嘆一聲。

都是趙氏死忠,武藝精湛,結果白白耗費在這麼個地方,值嗎?

“二郎,賊人衝得太勐了,打仗不要命,有點當年忠武軍老人的架勢了。”親將攙扶着手臂負傷的趙縠,抱怨道:“也不知道夾馬軍、匡衛軍怎麼守的。”

“賊將叫盧懷忠,所領之武威軍乃夏賊勁旅。夾馬軍、匡衛軍也打得很辛苦,確實不好對付。”趙縠讓親將扶他到帳中坐下,道:“我記得夏賊在這邊還出現過別的軍號?”

“是。拷訊過幾個俘虜,有從登封開來的順義軍。此軍有七千衆,去歲上半年被打殘了,一直在後方整補,後來調到登封,防備鄭州方向偷襲,兼押運糧草。曾經替換過一次武威軍,已經很久沒出現了。”親將說道。

“不好!順義軍多半不會來了。從登封向東,走山道輕兵疾進,可至密縣。過密縣後,雖然仍然山水阻隔,但路卻好走多了。那條路我走過,可直趨鄭州。”趙縠大叫一聲,驚道:“葛從週一敗,夏賊騎軍進薄汴州,可見這一路完全空了。”

“二郎,這是好事啊!”親將笑嘻嘻地說道:“盧懷忠屯兵陽翟,已經打得咱們這麼辛苦了,若順義軍再行輪換,生力軍撲來,咱們要死多少人?忠武軍,已經不是當年了。”

趙縠一時沒反應過來,聽親將這麼一說,苦笑連連。

忠武軍,一直是各方眼裡的香餑餑。平叛要用忠武軍,討黃巢要用忠武軍,打秦宗權也要用忠武軍。你以爲這就完了嗎?不!朱全忠還三番五次要求許州揀選衙軍精銳送至汴州。再強的藩鎮,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啊。如今的忠武軍,確實沒以前能打了,急需休養生息,讓鄉間的後生輩成長起來,纔有可能重現往日輝煌。

“二郎,這仗再打下去也沒意思了。”親將也是趙氏遠支,此刻用蠱惑的語氣說道:“不如倒戈一擊,配合夏人幹掉龐師古,如此我等還能繼續快活下去。”

趙縠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幾乎以爲他知道了什麼。仔細觀察了一番,見親將神色坦然,這才明白他多半是他自己的想法,並非與夏人有勾連。

“樑王引大軍北上,算算時日,如果路上沒出岔子,這會多半已到陳州了。”趙縠說道。

“怕這怕那,還做什麼大事?”親將有些急了。

“樑王於我趙氏有大恩。”趙縠又道。

昔年黃巢從關中退出,走藍田武關道至河南,圍攻陳州。大伯趙犨率軍堅守,大小數百戰,賊人圍陳三百日不下。但那時候陳州也已經油盡燈枯,快堅持不下去了,最終還是樑王來解的圍。

解圍當日,大伯神色嚴肅地告戒所有人,他對樑王“甚德之”,趙氏自此爲樑王羽翼,永不背叛。

大伯死後,父親接位,一樣對汴州畢恭畢敬。揀選精兵、上供財賦、打製器械、畜養馬騾等等,從無怠慢,甚至還多次出兵,幫丁會、葛從周在汝州維持大局,確保夏賊無法突破進來。

父親去世後,三叔繼位,同樣十分恭敬。

趙氏,在汴州投入太多了,甚得樑王信賴,曾經還提過聯姻之事。如果全部放棄,那麼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這是一個痛苦的抉擇。最關鍵的是,投到新的一方,人家真會把你當自己人看待嗎?

說給你節度使,那都是騙人的,說不定哪天就收走了。

除非除非那位天水趙氏出身的玉娘神通廣大,能讓邵大郎當世子。

“二郎,咱們賣力打了這麼久,已經對得起樑王的恩惠了。”親將說道:“堅銳軍郭紹賓部,聽聞汴州被圍後,羣情大譁,龐師古連斬數十人方纔壓下,又許以厚賞,才令那些鄆人、兗人繼續廝殺。而這厚賞,都是陳許百姓出的啊。咱們已經很夠意思了,不如反了,如果立下大功,或能保住陳許不失。”

趙縠但沉吟不語。

事實上三叔也在搖擺之中,並且傾向於同意接受夏王招攬。無奈族中有些人爲朱全忠多年收買,橫生波折。

再回到趙縠本人身上,其實他無可無不可,一切唯三叔之命是從。趙氏當年能在百萬巢衆之中穩住局面,力戰卻敵,靠的就是兄友弟恭,家族團結,他不想做出什麼讓三叔難堪的事,逼迫他承認既成事實。

親將還想再勸,卻見一人走了過來。

“參見衙內。”親將行禮道。

來者是趙巖,給營寨送箭失的。他去汴州當了破夏軍使,結果沒甚本事,屢戰屢敗。若非看在趙氏多年恭謹的份上,多半和朱漢賓一個下場,直接被斬了。

狼狽回到許州後,居然還撈了個衙內親從都指揮使的職務。位雖高,權雖重,卻爲很多人所輕視。

趙巖不耐煩地擺了擺手,走到趙縠身邊,低聲道:“二兄,扶溝那邊有人傳來消息,夾馬軍於扶溝東大敗,全軍覆沒。”

扶溝乃許州屬縣,趙氏作爲地頭蛇,收到這個消息委實不容易,畢竟朱全忠都未必知道。

“這!”趙縠一驚,起身問道:“可確實?”

“不會錯的。”趙巖快意地說道:“朱全忠趕我回家,而今夾馬軍覆滅,可真是報應啊。”

趙縠皺眉看了他一眼,追問道:“三叔知曉了麼?”

“已經知道了。”趙巖笑得愈發快意,道:“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哈哈。”

“三郎閉嘴!”趙縠斥了一聲,旋又坐下,細細思索。

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585章 諸葛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二章 舊部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五章 城建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三十六章 雷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談談兵法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十一章 使者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053章 投降第1181章 泰山宮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1179章 百態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969章 朱全昱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984章 東行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十章 少年第五章 定策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十四章 心急第1006章 調動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230章 開城第1018章 東遷第1127章 演練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974章 雞來了第十七章 推戴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1046章 計劃第1007章 天津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949章 亂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四十章 離奇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碰撞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1155章 大冤種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1188章 求援第十三章 啓行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二章 生民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1247章 陰鬱第1250章 寒意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一章 紅利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078章 秉政第943章 不死心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1013章 “屯田”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十章 恭順已極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
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585章 諸葛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二章 舊部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五章 城建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三十六章 雷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談談兵法第十章 割麥子(爲菸草淡淡香.1005盟主加更)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十一章 使者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053章 投降第1181章 泰山宮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1179章 百態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969章 朱全昱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984章 東行第二十四章 政治仗第十章 少年第五章 定策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十四章 心急第1006章 調動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230章 開城第1018章 東遷第1127章 演練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974章 雞來了第十七章 推戴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1046章 計劃第1007章 天津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1054章 武裝行軍第949章 亂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四十章 離奇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碰撞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1155章 大冤種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1188章 求援第十三章 啓行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二章 生民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1247章 陰鬱第1250章 寒意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一章 紅利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1078章 秉政第943章 不死心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1013章 “屯田”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十章 恭順已極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