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雷

涇州城外,大軍雲集。

節度留後張鈞已經做完動員,衆軍士羣情激奮,紛紛表示要宰了神策軍那幫狗崽子。

涇原軍的來歷,在京西北諸鎮中還是有點特殊的。

廣德年間,因爲原州地區防禦的空虛,使得吐蕃長驅直入,故朝廷遣白孝德、段秀實二人統安西北庭軍,從長安近郊、鄜州等地遷徙至邠寧、涇原一帶屯田、鎮守。

大曆年間,馬璘、孫志直二人又統部分安西軍過來,與白部匯合。

三年底,朝廷設涇原鎮,以安西北庭軍鎮之,同時把邠寧諸州劃給從河中遷來的朔方軍,由郭子儀統率。

從此以後,便是無窮的派系鬥爭。

馬璘(安西北庭軍)、郭子儀(朔方軍)之間既有合作,也有對抗,這似乎也是朝堂諸公想看到的。畢竟朔方軍勢大,還有叛亂前科,一家獨大屬實太過危險。

大曆八年,因爲吐蕃入寇,來自河北幽州的防秋兵計步騎五千由朱滔率領,抵達涇州。

這些都是“人才”!

馬璘死後,段秀實接掌安西軍,後被罷職,由朔方系將領、邠帥李懷光兼任涇帥。

李懷光要求已發展到三萬人的安西軍前往原州屯田,安西軍抗命,李懷光誅殺五將。

安西軍怒了,當初在邠州好不容易開墾了田地,就讓你去涇州,涇州又開墾好了,讓你去原州,於是乾脆據城,不奉詔。

朝廷一看,又收回成命,並任命朱滔之兄朱泚爲涇帥,安西軍與幽州兵合流,直接導致了建中年間的涇師之變。

叛亂平定後,孫志直鳳翔一系出身的李晟不顧香火情分,整頓涇原軍,連殺三十餘將。雖馴服了這支桀驁不馴的軍隊,但也打斷了其脊樑,導致戰鬥力一蹶不振。

如今的涇原鎮,基本都是當年安西北庭軍、幽州兵的後代,他們與神策軍有過好幾次矛盾衝突。

這次朝廷任徐彥若爲節度使,涇師譁變,神策將元實直接丟下軍隊跑了,因爲他知道落不了好。

聽聞宰相張濬率四萬神策軍來討伐,張鈞兄弟四處奔走,聯絡諸將,將三州之地能打的都拉出來了,計步騎一萬五千餘人,隨後又徵發党項、吐蕃蕃兵,湊了兩萬,決定與神策軍死戰。

此時已動員完畢,全軍依次離開涇州,以三千騎兵爲先鋒,殺向淺水原。

……

淺水原是宜祿縣的縣治(今長武),屬邠州,應該說是比較安全的。

宜祿以西五十里有一地,曰長武城,隋開皇年間所築,後廢,本朝郭子儀重修。

神策軍一部四千多人正在城內外亂哄哄地走來走去。

這裡已經是涇州地界了,離涇州城也不過五十里。

跑到這裡都沒遇到涇原軍,可見叛軍已經膽寒,神策軍上下頓時大定。

在派出斥候遠遠巡視之後,大夥便安頓了下來,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爲什麼不繼續前進?招討使沒下令啊,你那麼積極做甚?

於是曬太陽的曬太陽,晾衣服的晾衣服,還有少年脫下軍服,換上了新衣,去附近鄉里看看有沒有漂亮的村姑。

更有不少軍士解了甲。因爲天氣有點冷了,穿鐵甲不好受,還是換上綿衣保暖。

軍官熟視無睹,不想管,也管不了。

帶頭的那幾個,哪個沒根腳?不是公卿子弟就是將門之後,你管了的話,都不用等到第二天,就會有人把你發配到外鎮當監軍護衛。

都是混賞賜的,出征沒找人頂替就已經對得起聖人了,何必弄得那麼難看?

未時初刻,暖烘烘的太陽曬得人昏昏欲睡。

西邊的涇水盡頭,數千騎兵風馳電掣般殺來。

領軍的是張鈞之弟張鐇。

他是沙場老手了,抵達出發陣地後,與部下商議,擬定了好幾種進攻方案。

有聲東擊西,有趁夜偷襲,有誘敵伏擊等等,非常詳細。

但在仔細觀察之後,張鐇沉默地返回了藏身地,對諸將道:“某決定賭一把。神策軍有可能以老弱爲餌,誘我攻之。然若首戰破敵,能大大鼓舞士氣。只要不貪心,應不至於中敵之計。”

諸將同意。

三千騎兵出動後,先在原上列陣。隨後分成三部,慢跑出發,及近,開始提速。

“有賊人襲來!”站在城頭上瞭望的神策軍士大呼道。

有人聽見了,詫異地看向城頭。

有人沒聽見,還在賭錢。

天邊的悶雷越來越近。

這時候大部分人都意識到不對了。軍官急得拿出馬鞭,讓軍士們去關城門。反應慢的立刻就是一鞭子下去。

顧不得講情面了,再這樣下去,大家都得死。

“轟!”戰馬直接衝開關了一半的城門。

這個時候如果積極應對,比如在正對城門的地方設置拒馬槍,步兵結槍陣阻遏,兩側房屋上再埋伏弓手,甚至能讓衝進城內的涇原騎兵吃個大虧。

可惜什麼都沒有發生。

神策軍士直接亂了,有的人往民宅裡躲,有的人直接從另一個城門出逃,爲了爭路,還互相打了起來。

長槊挺刺、馬刀揮舞,涇原騎兵揮舞着手中的器械,大肆砍殺。

嫌冷解了甲的軍士倒了血黴。

曬太陽器械不在身邊的軍士也倒了血黴。

到處是哭號慘叫聲。

殘肢斷臂飛舞,血流得滿地都是。

張鐇的刀都砍捲刃了。

到現在爲止,只有三名神策軍士敢抵抗他,武藝還行,應該屬於那種沒有墮落的。

但四千多人之中,這些敢戰的又有幾個呢?能數出一百嗎?

騎兵從城內殺透,又衝到城外進行追擊。

在空曠的原野上,沒人能跑得過四條腿的騎士,也沒人能躲得了涇原軍的追殺。

四千多神策軍,就這樣崩了……

“將軍,這打得也太……兒戲了吧!”面對部將的疑惑,張鐇也感覺有些不真實。

他當然不知道,歷史上神策軍在河東是“望風自潰”,都沒打就崩了。

可憐朱全忠給了張濬三千精兵,充作牙隊,本來是很能戰的,但被神策軍那般毫無志氣的潰逃影響,也無心戀戰,跟着跑路,最後死傷慘重,沒回來幾個人。

“神策軍應不是以前的神策軍了……”張鐇道。

他是從剛纔一戰的情況來分析的。

但怎麼說呢,到底是威名赫赫的神策軍啊,彈壓天下諸藩多年,參與過多次征討逆藩的戰事,怎麼就這麼不經打了?

“立刻派人回去告知兄長,就說神策軍不堪戰。武藝荒廢懈怠,軍紀蕩然無存。把所有騎兵都調出來,咱們直衝淺水原。我看那張濬,未必知道咱們主力在哪。仗打得這般稀裡糊塗,吾用兵二十年,也是頭一回見。”張鐇說道。

諸將聞言皆笑。

朝廷的討伐大軍,曾經如一座大山般壓在他們頭頂,讓人直有喘不過氣來之感。

可打起來才發現,這都是些什麼玩意?

“剝了他們的衣甲,大家挑一下,看看合不合用。”張鐇又下令道。

衆人轟然應諾。

“將軍,神策軍如此不堪戰,咱們殺到長安去吧?”

“對,搶一把天子!”

“合該咱們發財,長安應還有不少美人,這下舒坦了。”

“當年朝廷欺負得咱們好慘。李晟那賊人,應有後人在長安,全殺了!”

“殺到長安去!”張鐇也大笑了起來。

情勢如此,他不敢違拗軍士們的意見。兵變上臺的,自然也能兵變下去。

阻擋大頭兵們發財,管你天王老子,直接一刀斬了,沒得商量。

張鐇沒這個膽子阻止他們,兄長應該不願把事情鬧大,但羣情激奮起來,有些事情是很難控制的。

當年程帥帶兵入長安,明知道是黃巢的計策,但還不是被裹挾着進城了?

……

遊騎拼命催馬,飛快奔回營中。

沒藏再思一把拉過斥候,問道:“如何?”

“長武堡疏於防範,遭到涇原軍突襲,兩都潰散。叛軍應是要殺來了。”斥候答道。

沒藏再思立刻有了決斷。

“傳令下去,前往邠州城助守。仗沒法打了,咱們護住邠寧即可。”

接到命令的軍士們很快忙活了起來。

都是沒藏部以及慶州東山党項的士卒,總計一千五百人,外加千餘來自河北的軍士,由沒藏再思訓練了兩年,執行命令比較堅決。

跟一幫廢物攪和在一起,即便自己再能打,也會被動搖軍心,無力再戰。既如此,還不如火速撤退,到邠州城暫避。

半個時辰後,神威軍這兩三千人列隊出營,向東開拔。

其餘各部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們。

即便軍紀再廢弛,就這樣公然跑路還是過分了點吧?雖然大家心裡都想這麼做。

“神威軍的袍澤們,何故退走?”

“就這樣走了,班師後怕是要被整頓遣散了吧?以後怎麼拿賞賜?”

“兄弟,聽我一句勸,現在別走。待去了涇州,放兩箭再跑。”

“此事必有蹊蹺!”

圍觀的軍士越來越多,還有人嘻嘻哈哈,指手畫腳,出言譏諷。

到最後,沒藏再思一名親兵實在忍不住,直接回了句:“我軍敗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仿如平地一聲驚雷,炸響在衆人耳前。

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還在客戶這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959章 班底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250章 寒意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十章 謀劃第四十三章 縊第1296章 默契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十一章 震動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1280章 感悟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957章 潼關驛第九章 轉變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章 牛市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1330章 西樓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八章 招撫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二十章 上路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1245章 長夏第1071章 滾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十一章 移民第1325章 誘惑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170章 康福兩個軍亂典型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八章 招撫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261章 詰問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六章 州情(三)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十章 殘局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323章 餘波
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還在客戶這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959章 班底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1198章 破局三點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250章 寒意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十章 謀劃第四十三章 縊第1296章 默契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十一章 震動第五十四章 濟源第1280章 感悟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957章 潼關驛第九章 轉變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十三章 啓行第三章 牛市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六十九章 整頓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1330章 西樓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三十八章 手續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1096章 整編與稱臣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八章 招撫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二十章 上路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1245章 長夏第1071章 滾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十一章 移民第1325章 誘惑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八章 羸兵與北方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1170章 康福兩個軍亂典型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八章 招撫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1261章 詰問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六章 州情(三)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十章 殘局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323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