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康福

一顆顆新鮮的蕪菁被拔了出來,堆放在田埂上。

拓跋彝昌站在一旁,默默看着。

來往忙碌的農人見到他一身亮麗的侍衛軍服,都畢恭畢敬地行禮作揖。

他們是拓跋氏從橫山募來的党項民人,三四戶人家,男男女女二十人上下,這會都在收拾田裡的蕪菁。

作爲冬日裡難得的蔬菜,打從靈夏時代起,蕪菁就是關北官民喜愛的食物。關北軍政集團入主洛陽後,把這個飲食習慣帶了過來。因此,市場上對蕪菁的需求量很大,刺激了洛陽、河南二縣百姓大量種植。

這就是大城市郊區農民們的經營模式。對他們而言,種糧食其實不怎麼賺錢,種蔬菜果子銷往城市,所得往往超過種植穀物。

這些農田,夏秋季節種蔬菜或牧草,冬春季節種蕪菁以及剛剛開始推廣的胡蘿蔔,基本上已經成爲一種風氣了。

這裡都是拓跋家的田地,一共百餘畝。對洛陽這個小盆地而言,其實相當不錯了,更別說還是靠近京城的田地。

是的,洛陽周邊的土地資源並不怎麼豐沛,且早就分給先期過來的移民了——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

後期遷過來的軍士家屬,想要買地的話,只能去更遠的偃師、鞏縣、緱氏等縣了,還不一定買得到,且非常不方便--家人住在百餘里之外,你在軍營內,總共那麼幾天假期,來往不嫌麻煩嗎?

更何況很多軍士壓根就不買地。種毛地啊,本來就是提頭賣命,老子只會殺人,不會種地,也不願意種地。

「好了,洗洗便裝車吧。」拓跋彝昌說道。

莊客們紛紛應是。

不遠處的驛道上,有馬車正在等着。領頭的是一位十八九歲的高個男子,名叫康福,也是拓跋家的莊客。

康福是沙陀人,在代北作戰中被俘,隨後在洛陽修宮城。建極元年七月,今上化唐爲夏,大赦天下,康福被赦免,落籍河南縣。但他一窮二白,啥也沒有,於是到拓跋家的農莊上當莊客謀生。

「康福,你真要走了?」拓跋彝昌走了幾步,看着站在他面前的青年,問道。

「是。」康福話不多,直接說道:「已經和人約好,同去安東府。」

「募上府兵了?」拓跋彝昌眼神一凝,問道。

康福是蔚州軍校,弓馬嫺熟,武藝相當不錯,也有一股子敢打敢拼的氣勢。因此到了拓跋家後,根本不種田,也不會種田,以照料牲畜、看家護院爲主。

這樣一個人,用着其實挺順手的。他若走了,拓跋氏從哪再募一個曾經的軍校來給他們看家護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募上了。有人考校了一番,立定射鹿子,行進射草人,馬上左右開弓,還有馬槊、步槊、橫刀技藝,我都得了上等。」說起這話時,康福略略顯露出了些許傲意。

拓跋彝昌也是少年人,聽了心裡很不舒服,於是譏諷道:「你這麼厲害,怎麼還是當了俘虜?」…

康福臉色漲紅道:「夏兵……官軍太多了,四面八方都是,我等數百人在山上立個小寨,苦戰多日,卻無援兵,只能降了。非是我等不勇猛,五百人守寨,最後只有兩百人投降,寨子外面的党項兵屍體一摞一摞的。」

拓跋彝昌心裡更不舒服了。

不過到底在燕北和宮中都歷練過,他很快壓住了心中的些許不滿,找來一僕人,低聲耳語幾句。不一會兒,僕人捧來了兩匹毛布,拓跋彝昌讓其交給康福。

「也是相識一場。」拓跋彝昌說道:「明年三四月間才走,是吧?那在我家也幹快兩年了。這兩匹毛布,拿着吧,便是贈禮了。」

康福一愣,伸手接過,道了聲謝。

毛布

這東西,固然沒有絹帛值錢,但最近一年其價值與日俱增,好點的毛布已達到二百錢一匹,比某些廉價雜絹便宜不了多少。而且,看眼下這趨勢,單匹毛布的價格,還能再漲個一二十錢左右,因爲人們對這種新鮮事物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需求量越來越大。

都是聖人帶起的風潮!

最初就他和他女人穿戴,後來親兵開始發,接着是大頭兵。那會的毛衣,雖然保暖,但穿着刺人,並不怎麼受人喜愛。聖人賞下,大夥接着便是,穿不穿再說。不過到了去年,毛布的質量有了進步,變得更加軟和了,產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長,冬春官服,也開始配發毛衣,一下子提升了毛布的地位,單匹價格直漲三十餘錢。

當然,給毛布價格託底的,是其可以用來抵稅。這使得老百姓放心大膽地養羊取毛,不再擔心其毫無用處。

如今的河南府,宅園內蓋房種桑,田裡種小麥、豆子、

牧草,田舍夫們基本已經習慣了這種耕作模式,社會風貌已經大不一樣。

康福身上的冬衣就是毛布製成的。原因無他,便宜。而在此之前,老百姓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禦寒衣物的。這兩匹毛布拿回去,可以制幾身衣服了,算得上是厚賞。

「走吧。」等到蕪菁清洗完畢裝車,拓跋彝昌揮了揮手,與車馬一起上路。

他假期已畢,正好一起回宮中上值。這幾車蕪菁,也是宮中採買,順路就押送過去了——作爲護院,康福自然也要跟着了。

「你約的都是哪些人?」路上閒着無事,拓跋彝昌便問道。

「兩位禁軍老卒,年歲大了,退了下來,都是義從軍的。」康福答道。

「你怎會認識他們?」拓跋彝昌懷疑地看了他一眼。

「都是河東俘兵,運氣好被揀選了出來,作爲補充兵進了禁軍。」康福答道:「進去時本身就年歲不小了,廝混了幾年,便退下來了。還沒來得及置辦家產,現在想想,乾脆也不置辦了,採買些東西,到安東府安家算了。」

「義從軍……」拓跋彝昌沉吟了一下,道:「打完魏博,義從軍便回到河南府休整,聽聞遲遲未補充戰損,這有點意思。」…

「不會補充了。」康福說道:「或者即便補充,也是走的人多,進的人少。朝廷就是在通過這種手段削減義從軍員額呢。」

戰損、退伍都會造成缺額,但遲遲不補充,朝廷打的什麼主意,盡人皆知。不過這確實也是一種比較柔和的裁軍方式,比成建制遣散所造成的震動,可要輕多了。

「天下尚未太平,就不需要養這麼多兵了麼?」拓跋彝昌嘆道。

馬車行駛在一等國道之上,走得輕快無比。

道路兩側有成片的農田。田裡種的也是各種冬菜,比如蕪菁、菘菜之類。有幾片田的蕪菁、菘菜種在一起,這是收了河南府農學錢的農戶搞的。據說菘菜、蕪菁會「生」出許多奇奇怪怪的「孩兒」,就如一個漢人與粟特人成婚,生下的孩兒兼具兩方特點一樣。

拓跋彝昌對此是相信的,因爲馬和驢能生出騾子,蕪菁和菘菜也有可能。或許不定哪天,老百姓餐桌上就又多了幾樣冬菜呢,甚好。

「兵太多了唄。晉王的兵,還沒這邊拿的錢多呢,一樣養得焦頭爛額。」康福說道。

天下各藩鎮的武夫,收入並不一樣。比如以前朱瑄、朱瑾的兵待遇就沒朱全忠的宣武軍好,而時溥的徐州兵收入則超過宣武軍,楊行密的淮南兵收入比他們都要高,完全看各鎮的經濟情況了。

「安東府將才不少,你去了那邊,須得豁出命來,纔有可能出人頭地。」走了這麼一路,拓跋彝昌對這個驕傲的少年已經沒什麼芥蒂了。想想也是,都是要去邊疆搏富貴的人了,何必

與他置氣呢?

「我知道。龍武軍使劉郭在安東府最爲出名,數百里挺進遼陽,洛陽都有人稱讚。除此之外,還有王彥章這等猛將,聽聞單騎衝陣都不是一次兩次了,契丹人畏之如虎。」康福說道。

「可不止。」拓跋彝昌說道:「兗州將董璋、青州將張溫出身銀鞍直,乃陛下親兵,武藝非凡,敢打敢拼。淮海道都將王郊,戰陣之上絕藝殺敵,功勳卓著。這一路,人才濟濟,符存審也是一員帥才,而今所缺的,無非就是戶口、錢糧、物資。解決了這個,北上勢如破竹,將契丹人逐出遼西易如反掌。」

「那可要去會會了。「康福大笑道。

少年郎,總覺得自己的武藝天下第一,戰陣之上殺敵立功,等閒事耳。隨後聖人刮目相看,連連拔擢,都是水到渠成。

「河南府招募府兵,多爲禁軍老卒吧?」拓跋彝昌又問道。

「大部分都是。鄉間勇少年亦可應募,但名額有限。」康福說道。

「可知要去哪裡?」

「不知。」

拓跋彝昌愕然。

他其實是知道一點內情的,因爲有一回聖人與樞密院、兵部、戶部的大臣們座談,他在一旁值守聽到了。

當然,聽到是一回事,說出去就是找死了,拓跋彝昌沒這麼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河南府這邊將提供千餘名禁軍退伍老卒、民間招募的勇武之士五百人,外加千名魏博夫子,至大遼水入海口附近修建軍寨駐守,根本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去旅順縣過好日子。

此軍寨建好後,將慢慢輸送人口、器械、糧食、牲畜過去,開墾田地,放牧牲畜。等到時機成熟,便會築城設縣,成爲打擊契丹的又一個堅固據點。

午後申時,拓跋彝昌家的馬車經興安門進了東都苑,將冬菜交給了農圃監的中官。

第三章 議帥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二十章 河清第二章 馴化第五十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四十三章 縊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十五章 百態第1122章 錢氏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十七章 驚訝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1247章 陰鬱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1050章 豪氣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七章 安撫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1317章 亂平第三章 議帥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十四章 築城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963章 南北衙第1065章 又來了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章 生民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1214章 名城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十章 少年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四章 李國昌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970章 試探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十九章 西路第1318章 入晉陽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二十章 狼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1269章 侄女婿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九章 轉變第1280章 感悟第1102章 待賓館
第三章 議帥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二十章 河清第二章 馴化第五十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四十三章 縊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十五章 百態第1122章 錢氏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十七章 驚訝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1247章 陰鬱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李存勖與契丹的戰爭第1050章 豪氣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七章 安撫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1317章 亂平第三章 議帥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十四章 築城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三十四章 城堡(給盟主星隱龍君加更)第963章 南北衙第1065章 又來了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章 生民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1214章 名城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十章 少年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四章 李國昌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970章 試探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十九章 西路第1318章 入晉陽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四十一章 老七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他回去第二十章 狼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1269章 侄女婿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九章 轉變第1280章 感悟第1102章 待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