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

安州,轄安陸、雲夢、孝昌、應城、應山、吉陽六縣,一萬餘戶、十一萬餘口。經濟上其實很一般,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該州部分屬縣曾經遭到過淮兵的劫掠,百姓們十分恐慌,損失慘重。

節度使杜洪無動於衷,至今只做出過一次救援,迫退了數百淮兵,其他時候完全不管,六縣士民極爲失望,以至於都要自組民團,結寨自保了。

其實很多州縣的豪強都是這麼起來的。

如果再等一些時日,說不定安州也會出現什麼地方土豪,振臂一呼,佔據州城,自封刺史,形同割據。

但在這種苗頭剛剛出現之時,大羣軍隊的涌入消滅了這種可能。

襄州土豪陳素帶着一千部曲進入了安州,沿途招募軍士,因爲戰亂頻繁,百姓生活不易,因此很快就募得一千,兵力增長到了兩千。

安州這個地方,其實已經被隨州趙匡璘滲透很久了。蓋因平靖關、百雁關這兩個申、安間的要道關隘都在安州境內,但一直被隨州軍佔領控制。

事實證明,汴軍也喜歡走這裡越過桐柏山脈,側擊隨州諸縣,故平靖關多次爆發大戰,差點就沒守住。

至於他們爲何不從蔡、申方向打,可能因爲那邊直面折宗本主力,即便他們佔據上風,屢次攻入唐、隨,但在徹底攻拔折家軍的屯兵城池之前,貿然深入,會有後路被切斷的風險。

義從軍、天雄軍整整一萬八千步兵進入安州後,趙匡璘立刻將平靖關讓了出來,退往百雁關,收縮兵力。

他不得不這麼做,因爲剛剛被任命爲漢東招討使的臧都保坐鎮安州城,領天雄軍三千步軍守衛後路,爲此,被解放出來的部分隨兵將配合天雄軍主力北上,出百雁關,攻入申州。

這一路兵力,計有天雄軍步卒七千人、隨州兵三千人以及來自襄陽的騎兵六百人,總計萬餘步騎,由漢東招討副使牛禮率領。

在他們東面的平靖關方向,則以義從軍八千步卒、陳氏“義兵”兩千以及襄陽騎兵四百,同樣是萬把人。

兩路出師,跨過桐柏山脈,北上申州,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嚇一跳。

他們多半已經瞭解到了南線夏軍有增兵行爲,甚至連邵樹德前來的消息搞不好都知曉了,但在魯陽關、宛葉走廊、唐蔡間通道全面爆發戰事,兩年來一直苦苦堅守的夏軍居然全線反擊之後,正常人都會認爲折宗本要“報仇了”,主戰場一定在汝、蔡。

但天雄軍、義從軍很快要從安州進入申州了,南陽地區養不起太多的軍隊,他們必須速戰速決,或者因糧於敵。

陳素騎着一匹高頭大馬,子侄輩挎刀持弓,跟在身邊。

臨出發前,他的隊伍得到了一百副鐵甲和四百副皮甲,夏王遣人送來的,再加上他們自己的儲備,使得這支部隊的披甲率看起來像模像樣了,即便擴軍爲兩千人之後,依然不是很低,這給了他們繼續往前挺進的莫大勇氣。

當然,比起充當主力的義從軍,那就有些不夠看了。

義從軍左廂橫山都有三千衆,其中一半戰兵,人手一副鐵甲,兼且身材魁梧,士氣高昂,常年征戰的他們經驗也十分豐富,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陳素甚至懷疑,橫山都只需出動三五百人,就能輕易殺散他手下這兩千人。

夏王在關西的崛起,真的不是偶然的,單憑這些能征慣戰的勁旅,就不是一般軍頭可以企及的。

鄂州杜洪?別開玩笑了,他不行。

襄陽趙匡凝?不太行。

淮賊?沒見過,多半也不太行。

信使不斷從隊列兩側馳過,往來傳遞着各種軍情、命令,一般而言,主要來自從百雁關北上的西路軍、安州城以及隨州。

陳素突然就覺得信心滿滿,他駐馬於一側,仔細欣賞着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

上萬大軍過境的場面是壯觀的。

安州、隨州諸縣提供了兩三萬夫子,帶着馱馬、大車,轉運物資糧草,分成數股,與大軍一起行動,於是這場面就更加壯觀了。

這一仗,有戲!

正月三十,東路軍全軍過了平靖關,讓過周邊村落不管,氣勢洶洶地撲向申州城。

而此時西邊傳來消息,從大軍與申州兵戰於溮水,大破之,斬首五百餘,俘七百。

陳素也不是不通軍事的人,從俘斬數字來看,他敏銳地察覺到,申州一帶的汴賊是真的兵少。

或許都被吸引到西邊去了,這是他們的失誤,致命的失誤。

二月初二,東路軍也迎來了第一次交戰:斬首三百二十餘級,俘五百人。

據拷訊俘虜得知,他們是從光州繞路增援而來的軍士,結果半途與夏軍遭遇,幾乎全軍覆沒。

這兩州,可真是空虛啊!陳素想起女兒私下裡傳來的消息,頓時士氣大振。

鄧進思、吳討、馮敬章之輩能當刺史,隔壁湖南甚至還有蠻酋、山賊當刺史,我就不行麼?

夏王是可以廢立天子、夜宿龍牀的梟雄,他說我能當刺史,那就真的能當。

什麼?夜宿龍牀是謠言?我女兒好好的後宮嬪御、聖人昭儀,不就被他睡了?我能沒你清楚?

二月初四,東路軍抵達申州左近,同時接到了招討副使牛禮的命令,轉趨光州,申州兵力寡弱,他們自己攻取。

……

上千裡之外的黃河北岸,飛龍軍終於南下了。

他們沒有去衛州擄掠百姓,而是南下接應先期渡河的蕃人騎兵。

從武德、武陟南下的人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虧,有四百騎深入得太遠了,一路奔襲到了鄭州理所管城縣附近,襲擊了一支往河北岸運輸糧草的隊伍。隨後殺得興起,違背了不許屠戮百姓的命令,一路燒殺搶掠,然後被設伏,吃了個大虧,損失兩三百騎。

帶隊南下的薛離懶得去管蕃騎的死活,他直接帶人夜間潛行,躥到了河南府鞏縣附近,突襲了汴軍的一處屯糧點。

此時戰鬥已經進入尾聲,只聽“轟”的一聲,汴軍營寨的大門被數十匹馬集體拉倒在地。

早就等待多時的上千甲士蜂擁而入。

寨內僅剩百餘守軍,也不是什麼精銳,直接就被殺散了。

薛離滿意地看着這一切。

飛龍軍已擴軍至萬人,他們已經是夏軍各個序列中花費最大的部隊,自然要體現出價值。

是的,沒錯!一萬騎馬步兵的開支,比一萬騎兵還要高,而且高不少!

他們是重甲武士,人人有鐵甲,步戰搏殺是看家本領,箭術、槍術、刀術完全是按照步軍主力來嚴格訓練的。

每人一匹騎乘用馬、一匹馱馬,沒有戰馬,但消耗依然極大。

機動能力很強,武器多樣,弓、弩、刀、槊等等隨處可見,遇到騎兵難以啃下的堡寨時,他們根本不懼,有較強的攻堅能力。

而在遇到敵軍騎兵時,按照步兵戰術下馬結陣,長槊在外,勁弩強弓攢射,往往打得騎兵不敢靠近,大敗而逃。

薛離曾經看過軍中文吏領取物資錢糧的賬目,似乎感覺到糧料官心在滴血。同時也見過騎軍同袍們眼紅的目光,步兵的花費居然超過騎兵,到哪說理去?

騎馬重甲步兵,簡直是完美的兵種,可惜太貴了。

隨着最後一聲慘叫消散在風中,營寨內再無任何抵抗者。

薛離讓人搖了搖旗,不遠處的山坡上還有七八百人,那是看守馬匹的隊伍。

他們接到命令後,立刻帶着馬匹下山,到營寨處匯合。

“糧草合用的帶一部分,別帶多了,馱馬可載不動。”地上橫七豎八躺滿了汴軍屍體,流出的鮮血還微微冒着熱氣,薛離站在一片血泊之中,下令道:“帶不走的一把火燒掉。”

“遵命!”部下轟然應命。

其實汴軍的糧食他們並不稀罕,也太重了,不宜攜帶。

他們出發時,一般只攜帶肉脯、乾酪及新運來的奶粉。尤其是奶粉,食用起來非常方便,騎馬趕路時就能操作:往牛皮囊裡倒一些奶粉,然後紮緊封口,囊中有水,騎馬顛簸過程中就把奶粉攪勻了,融化在皮囊中,然後就可以吃了,一點不耽誤工夫。

糧食主要拿來餵馬,野外找不到太多合用的乾草,基本全程喂糧。

說起來馬匹還是太少,如果一人5-10匹馬就好了。畢竟你不可能保證次次劫掠到糧食,因此每一次成功的搶奪都彌足珍貴,必須儘可能多地補滿糧食儲備,不然餓肚子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一人兩匹馬,只能保證他們在有限的區域活動,只有5-10匹馬,才能完成深入汴軍腹地數百里抄掠的偉業。即便敵人堅壁清野,依然可以在野外堅持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完成下一次劫掠如果劫掠沒成功,那就真的只能吃樹皮了,甚至在萬不得已時殺馬充飢。

但一般而言,攜帶5-10匹馬的騎馬步兵,比攜帶同樣數量馬匹的騎兵,成功劫掠的可能性要大多了。騎兵步戰太弱,連塢堡都啃不下來,這是飛龍軍將士們一直以來反覆嘲笑的事情。

“收拾妥了以後,把寨子、糧食、屍體都燒了,咱們向東,去滎陽轉轉。胡真、朱珍若有本事,就把我堵住。”薛離大笑道,心情十分暢快。

這種想打就打,想走就走的感覺,實在太美妙了。

第八章 荔枝道第1029章 不適應第1147章 收手吧!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一章 基本盤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七章 用人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五章 大江第1135章 腐朽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028章 泗州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十九章 開刀第1318章 入晉陽第五章 勾連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1149章 舉槍!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1153章 領教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四十章 大魚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978章 督戰官第1232章 檢閱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十九章 邀請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1186章 考試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1052章 邯鄲第1214章 名城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1115章 處置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七章 安撫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七章 親朋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五十章 大計第983章 安全感第1223章 生擒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
第八章 荔枝道第1029章 不適應第1147章 收手吧!第三十八章 帥才與新城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一章 基本盤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七章 用人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五章 大江第1135章 腐朽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028章 泗州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十九章 開刀第1318章 入晉陽第五章 勾連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1149章 舉槍!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1153章 領教第三十二章 粗發!第四十章 大魚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978章 督戰官第1232章 檢閱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十九章 邀請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1186章 考試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1052章 邯鄲第1214章 名城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1115章 處置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1196章 胃口很大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六章 紅利(三)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七章 安撫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七章 親朋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五十章 大計第983章 安全感第1223章 生擒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十九章 西行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