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虞鄉

第966章 虞鄉

攻城戰仍在繼續,一浪高過一浪。

有些時候,武威軍的士卒們都想歸隸於李唐賓帳下。至少在李都頭那裡,攻城的多是龍驤、龍虎、廣勝、神捷之類的雜牌。如非必要,鐵林、義從二軍是不會上的——呃,可能需要小小地更正一下,李都頭的命令傳下去後,胡真作爲實際執行者,一般不會真的讓龍驤軍多次上陣,而是苦一苦其他雜牌,親疏有別嘛。

盧都頭一切從戰局着眼。

他發現徵來的河中夫子戰力羸弱,驅使他們攻城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於是讓武威軍上了。經常是夫子衝一陣,消耗賊兵氣力,武威軍再上,往往能造成重大殺傷,雖然自身的傷亡也不小就是了。

怨恨嗎?當然是有的。

但盧都頭讓人心服啊。他與軍士同吃同睡,遇到欺壓士卒的將官,上去就拿鞭子抽打,打得軍官滿地滾,打得士卒們惡氣盡出。

就連從淮南過來投奔他的侄子,也被安排攻了一次城,負傷而退。

都這樣了,還有什麼好說的,打就是了。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死了就是命不夠硬,下輩子再來。

“你叫趙烈?”盧懷忠端坐於帳內,看着被遊騎抓過來的俘虜,問道。

“正是。”趙烈叫屈道:“將軍,我本是主動來投,爲何將我捆起來?”

盧懷忠找人詢問了一下,確實如此,便下令鬆綁。

“你所言之事,都虞候已盡報予我知曉。”盧懷忠說道:“你很聰明,腦子不笨,若願,今後可入武威軍,爲夏王拼殺。”

“願!願!”趙烈鬆了鬆胳膊,喜道。

“亂兵慾壑難填。這些時日,亦有城內武人縋城而下,前來商談降順之事。”說到這裡,盧懷忠頗有些惱火,道:“這些兵,沒人會要。我雖愛惜士卒性命,但也不想給子孫後代遺禍。若願老實回家謀生便罷了,若不願,盡數誅殺,一個不留。”

趙烈隱隱明白盧懷忠所說“遺禍”是什麼意思。他是怕收了這些兵,把本來風氣良好的部隊給帶壞了,讓武威軍將士也變成這種毫無節操、喜歡“更請一分”的爛人。

不滑頭、不桀驁、敢拼殺的部隊,那當然好。

如果稍稍桀驁了一些,但敢打敢拼,戰力強橫,那也能接受。

可如果伱只想着要錢,動不動臨陣倒戈,滑頭無比,戰力再強,也斷斷是不能要的。

而且這些人就像瘟疫一樣,會傳染的,腦子正常點的都知道該怎麼辦。

“將軍,這樣恐令河中上下怨恨。武夫們的親人眷屬、熟人朋友很多……”趙烈弱弱地說了一句。

“管不了那麼多了。”盧懷忠說道:“這等爛兵,連去效節軍的資格都沒有。每少一個,天下就太平一分。”

趙烈不敢再回話了。其實在他看來,河中兵沒那麼差,至少還是願意出鎮廝殺的。但事已至此,夫復何言?他提了一句,已經夠意思了,強要多說,怕是把自己的前程也搭進去。

“繼續攻城。”盧懷忠毫不動搖,又調集了兩個指揮替換潰下來的部隊。

猛烈的攻勢持續了數天,戍守虞鄉的亂兵終於承受不住,至二月二十七日,城池告破,賊衆四散而逃,一路向南,往陝州方向逃竄。

赤水軍使範河奉命向南追擊,自領大軍入城。

“徵來的土團鄉夫,一人領一匹絹回家。有戰歿的,多給兩匹。所需財貨,就從繳獲的戰利品中抽取,若還不足,從河中府調撥。”臨進城之前,盧懷忠命令道。

亂首李殿成已死,但他不是戰死的,而是死於自己人之手。

數十軍士一人拿了一個“部件”,顫顫巍巍地站在盧懷忠面前。武威軍士卒團團圍在周圍,怒目而視。

打了這麼久,他們的傷亡也很大。但他們還有理智,知道軍令未至,不能隨便殺俘。

況且殺俘也沒好處。以後遇到的賊人,個個死硬到底,這不是坑自己麼?

“你等所求何物?”盧懷忠看了一眼亂兵,問道。

他現在很想知道,城破那一刻李殿成在想什麼。衆叛親離,連自己的人頭也被亂兵割下邀賞。甚至這還不夠,身軀都被大卸八塊,被人搶得到處都是。

“我等願爲夏王廝殺。”亂兵紛紛說道。

“得李殿成首級者,領絹百匹,餘衆各領十匹。”說到這裡,盧懷忠頓了一下。

亂兵們面露喜色。

“領完賞就滾。”盧懷忠突然提高聲音,斥道:“各回各家,各安生業,勿要惹事。否則,我的刀可不講情面。”

亂兵們有些錯愕。他們一個個見仗數十次了,南征北戰,技藝純熟,說一句精銳老兵不過分,居然不要?

“快滾!”盧懷忠懶得和他們多說,徑自走了。

“跟我來領賞,領完就走,休要生事。”一名文吏走了過來,說道:“都頭算是心善的了,你等若還不知好歹,恐有不忍言之事發生。”

亂兵們神色錯愕、複雜,甚至有人面露怨恨之色。生計沒了,這賞也領得不痛快。不就是作亂麼?艱難以來軍亂還少了?秋後算賬的有幾次?

“還愣着幹什麼?”有軍將走了過來,揮舞着刀鞘,作勢欲打。

他們心裡也窩着火,連日攻城,死傷慘重。若不是顧忌今後,早把這些人挖個坑埋了。

洛陽那邊已經在挑選補充兵了,一共三千淄青鎮精壯降人,外加陝州院的兩千新卒,補充過來之後,還要熟悉建制,重新整訓,教導他們軍紀和規矩,左廂這一萬五千人,短時間內只能作爲預備隊了。

而說起聚集在洛陽的各路降兵,最近消化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數萬淄青降人裡挑出來的一萬精銳,先送了四千至關北,與靈州院三千餘新卒一起,整體編入飛龍軍,使其軍額達到了兩萬。這會正在大力整訓,不會騎術的抓緊練習,沒上過戰場的抓緊請教,操練得不亦樂乎。

這次又送了三千到武威軍,剩下的便不多了。

續備軍方面,靈州院有兩萬人在外戍邊,在院軍士還有一萬五六千人;陝州院有一萬人在戍邊,在院軍士一萬八千;鄆州院全體在院,目前有一萬四千餘人。

續備軍不能裁撤,這是邵樹德定下的規矩。

續備軍募人,都是從鄉間挑選的體格相對強壯的“素人”,很多人是零基礎。訓練三年之後,便可輪換戍邊,四五年之後,便可作爲補充兵分入各部。

這是正兒八經的“自己人”,比降兵可靠多了。

禁軍各部,補充的原則就是新舊夾雜,即部分降兵搭配部分新兵,儘量減少降人身上那些壞習氣帶來的影響,儘可能不讓軍隊變質。或者即便變質,也把這個時間向後推。

但一般而言,在老部隊主體還在的情況下,只要不一次性吃進太多降人,就不是什麼大問題——風氣可以變壞,也可以慢慢變好。

盧懷忠看着一片狼藉的縣衙,那裡有散落一地的布帛、銅錢,有打爛的瓷器、匾額,還有斑斑血跡。

“收拾收拾,過些時日,邠州州學會有一批學生過來上任。”盧懷忠吩咐道。

“軍使,這次平定河中叛亂,若再擊退李克用,軍使或能領河中節度使。”幕僚們湊了過來,紛紛恭喜道。

“想什麼呢?”盧懷忠搖了搖頭,道:“殿下會直領河中節度使,直到……”

說到這裡,他閉嘴了,有些話還是不要公開說出來比較好。

幕僚們有些失望。

若盧懷忠當了河中節度使,他們也能跟着雞犬升天,刺史、別駕、司馬、縣令,總要安排出去十幾個乃至幾十個的。

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做到盧懷忠、李唐賓、高仁厚、折宗本這個位置,哪個身邊不是一大羣人?親屬、親兵、幕僚、部將甚至是家僕,都等着機會呢。

東家當了節度使,對他們而言是最好的事情。便是夏王開國建制,東家是勳貴,是禁軍大將,是高高在上的朝官,自然沒什麼損失,但對他們而言,想擠進新朝撈個一官半職,有那麼容易?

在這一點上,大夥對夏王還是有怨言的。

“別想東想西了。”盧懷忠掃了一眼衆人,道:“我爲絳州行營都指揮使,晉絳慈隰蒲,一府四州之地,有的是機會。用心做事即可,跟我這麼多年,不會虧待了諸位的。”

老盧爲人正直,但在這種事上也沒法免俗。人之常情,沒辦法。

盧懷忠此話一出,衆人的心又放了下去。

“軍使,黑矟軍已至平陸縣。夏將軍遣使來問,何時北上。”有幕僚突然問道。

“讓他們待在平陸,勿要露出行藏。”盧懷忠立刻說道。

黑矟軍是走太陽浮橋過河的。原本一萬衆,補充了部分樑軍降兵及新兵後,目前有兩萬人,機動力很強,盧懷忠打算把他們作爲殺手鐗使用,現在還不到時候。

“另有一事,長安行營高帥之官後,發現世子已至河西縣,從馬直也去了河西……”又一名幕僚稟報道。

盧懷忠愣住了,問道:“殿下知曉麼?”

“怕是不知。”幕僚回道。

盧懷忠想了一下,道:“盯着世子,別讓他過來。”

河西、河東隔河相望,中間還有座中潬城,蒲津關浮橋連接三地。

河西縣的地界,目前歸長安行營管,世子到那邊巡視地方也好,檢閱部隊也罷,盧懷忠確實管不着,但他害怕世子過河啊。

“隰州方向,目前發現了數股晉兵,由李承嗣、李嗣弼所領,大概八千人上下。昨日翼城縣地界,有賊軍下山,總共兩千餘人,李副使調集兵馬將其逐退。”幕僚繼續彙報。

“讓李一仙不要過分分散兵力。賊軍自烏嶺道下山得愈發頻繁,我擔心有大隊趕至。隰州方向,讓關開閏調集一部北上,試探下成色,若不敵便退回,勝了也不要追擊。”盧懷忠吩咐道,末了,又找來一名幕僚,低聲道:“我要給大王寫信,就這麼寫……”

第1327章 杜光乂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191章 消耗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二十章 硤石第1122章 錢氏隨便侃侃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十三章 消息第五章 奴僕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十章 大場面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1254章 沉重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十二章 去諸第二十章 狼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1111章 換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十八章 耐心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996章 掃潢第1002章 彷徨第三十六章 奏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1087章 樣板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六章 奏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1027章 心思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十一章 賞第三十章 末路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三章 上元第十四章 議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1119章 反覆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二章 馴化
第1327章 杜光乂第三十六章 海運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191章 消耗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二十章 硤石第1122章 錢氏隨便侃侃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十三章 消息第五章 奴僕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十章 大場面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七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一)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1254章 沉重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十二章 去諸第二十章 狼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1111章 換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十八章 耐心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996章 掃潢第1002章 彷徨第三十六章 奏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1087章 樣板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333章 四路進兵第三十六章 奏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1027章 心思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十一章 賞第三十章 末路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三章 上元第十四章 議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第1119章 反覆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二章 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