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

中牟城外,雨勢漸收。

邵樹德踩在泥濘的草地上,看着一片狼藉的戰場。

昨晚戰鬥的痕跡還歷歷在目,壕溝內滿是屍體,有的已被雨水泡得發白了。

輔兵們一具具搬出來,用大車載着,拉向遠處。

那邊挖了一個大坑,非常深,這些屍體都將就地掩埋,以防瘟疫。

古來征戰,戰死軍士的屍體想運回去,幾乎不可能,都是常規操作了。

不過他們還能在各軍軍史檔案裡留個名字,大概記錄下最簡單的信息,已經是破天荒的事情。

樑軍已經投降,此時正在列隊出營門。

一大早就有文吏入營點計人數,大概有長直軍四千人左右,土團鄉夫三千,一共七千出頭。

另外,昨日白天還俘虜了約兩千長直軍。

至此,圍殲朱友裕所部的戰役順利結束,前後斬首五千餘級,俘九千人。而天雄軍傷亡近兩千、天德軍傷亡千人、河南府土團兵傷亡千人,又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邵樹德站在一旁,遠遠看着。親兵環列左右,頂盔摜甲,手執利刃。

出營投降的樑兵空着手,表情麻木,無精打采。

這樣的士氣水平,並不僅僅是戰敗後纔出現的,事實上從許州大戰結束後就這個樣子了,且有一步步加深的趨勢。

反應到戰場上,就是樑軍越來越不經打,再也找不回當年那支橫掃中原,睥睨天下的強兵氣勢了其實好好整頓一番還是可以的,縱不能恢復鼎盛狀態,有當年八九成戰力問題不大。

“士氣,當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邵樹德感慨道。

不知道歷史上朱全忠晚年的時候,連番殺老將、削藩、大清洗之後的樑軍是什麼士氣,應該也不會很高。

上坡路和下坡路,對一個政權來說,精氣神方面的差距真的太大了。人完全就是兩個人,軍隊是兩支軍隊,不可同日而語。

自家這個關西軍政集團,現在還處於上升期,還在不斷進取。軍隊士氣、官員辦事的態度都還算不錯,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

這樣的好時光,應當珍惜啊。

人有一口氣,軍政集團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自然也有那口氣。

每個人對本集團都有自己的看法。集團的締造者往往決定了這個集團還有沒有進取心,那口氣有沒有泄掉。

我該怎樣維持這個集團的氣勢?不讓它過早產生暮氣呢?

人天性趨利避害,喜歡選擇捷徑,喜歡更簡單、更安逸的玩法,這沒有錯。有時候比爛也能贏,因爲你的對手更爛,你只要是一羣爛人最不爛的那個就能贏得整個天下。

但你的每一次選擇,手下都看在眼裡,都會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影響。因爲他們會解讀主君的戰略選擇,會揣摩上意,會形成自己的理解。

一旦這股勁鬆了,這口氣泄了,再想緊起來可就很難了。

趙匡胤一開始想北伐幽雲,收回舊地。後來出於種種原因,決定先南後北,先打下好打的南方,再北上與契丹人決戰。但到了後來,又想攢五百萬緡錢,贖回幽雲十六州了。

這一步步的退讓,大夥都看在眼裡,整個集團走下坡路就在所難免了。

“從大順二年開始,我就矢志討伐全忠,從未動搖,至今已有七年。”邵樹德突然問野利克成:“以你看來,這件事怎麼樣?”

“大王向天下第一強藩動兵,一打就是七年,滅其精兵,覆其巢穴,偌大的汴梁,上下束手,盡皆臣服。此等氣魄,讓人心折。”野利克成答道。

“又拍我馬屁。”邵樹德哈哈大笑。

看得出來,這個馬屁拍到位了。

“大王。”有親兵走了過來,遞過一個木盒。

邵樹德接過打開,從中取出朱友裕的頭顱,仔細觀看。

雙眼半睜半閉,嘴巴微張,表情微微有些扭曲。

“擦洗乾淨,與其屍首縫起來吧。再找人制下棺木,收殮屍身。”邵樹德吩咐道。

朱友裕死了。

至於怎麼死的,當然打聽得出來。那麼多人呢,不可能個個都保密。

邵樹德也沒有吝嗇賞賜,帶着朱友裕頭顱而來的十餘人,都有錢帛發下,但他不會再重用這些人了。

武人拿錢賣命,捨命廝殺是職業道德,是優良風氣,邵樹德並不在意,甚至多有激賞。但殺自家主將投降的人,哪怕事出有因,你也一定要小心他。這種老油子素無節操,誰給錢多就聽誰的,晚唐到北宋這大半個世紀的軍隊風氣,就是被他們慢慢敗壞的。

巡視了一番傷兵營後,邵樹德返回了城中。

因爲天氣原因,全軍在中牟內外休整。

從河中返回戰場的各部已經陸續進抵河陽、洛陽,接下來便可以進攻八角鎮,威逼汴州。

對了,還有另外一個好消息。鐵林軍在單州擊敗朱珍,殺敵千餘。朱珍主力不敢戰,退回曹州,猶豫不決。

鐵林軍與朱珍的戰鬥雖然規模不大,戰果也很小,但積極意義還是有的,那就是讓朱珍認識到了他部隊的真實戰鬥力大清洗之後還能不能打,這事可以問問蘇慈祖。

住在曹州驛站的夏軍使者待遇陡然好了起來,高劭甚至帶着夏軍使者欣賞歌舞,晚上還派美姬服侍。朱珍的態度,在一點點轉變。

“參見大王。”戰鬥結束後的天雄軍、天德軍、鐵騎軍將官一起進縣衙參拜。

“對樑戰事,已進入到收尾階段。”邵樹德沒有談該怎麼對付樑軍殘餘部隊,事實上在他看來,長直軍覆滅之後,大局已定。如今也就是天氣不好,無法及時收到其他戰線的消息,說不定尉氏、襄邑那邊已經有戰果了。

“數日前收到消息,全忠親領大軍出汴州,往八角鎮而去。”邵樹德的目光掃過臧都保、牛禮、蔡松陽等人,擲地有聲地說道:“給我把他攔截住。無論攔在哪裡皆可,不要讓他回到汴州,否則,又得橫生波折。”

朱全忠在汴州好,還是不在汴州好,這個問題傻子都知道答案。

趁着他還不知道中牟戰鬥的結果,將他徹底圍困在八角鎮或者醋溝,再聚集大軍圍而殲之,這是最佳解決方案。

誠然,朱全忠定然會留心腹守汴州,比如朱家那一票人以及侍衛都指揮使張朗等。但他們與朱全忠有本質的區別,鎮不鎮得住場子是個很大的問題。或者一時能鎮住,但無法長久鎮住,這就給了邵樹德機會。

汴州,國朝關東第一大都會,政治意義還是不小的,拿下之後,對人心向背有很大的影響。

“大王,眼看着雨要停了,我等今日便走。泥濘些不妨事的,慢慢走就是了,多走一里也是好的。”天雄軍使臧都保說道。

天雄軍野戰破敵,大敗朱友裕萬餘兵馬,如今氣勢盛得一塌糊塗,恨不得現在就跑去八角鎮,將朱全忠揪出來一刀宰了。

這股銳氣是邵樹德一直以來小心呵護的。如果不違反原則,他很願意遷就這支功勳王牌部隊。

“壯哉!”邵樹德讚了一句:“天雄軍兒郎真乃吾之干城也。既如此,便派一廂步軍東行。牛將軍,你來帶隊,萬勿有失。”

冒雨東行,隊列肯定一塌糊塗。而且這天氣,斥候也放不出去多遠,如果遭人突襲,豈不冤枉?因此,邵樹德點名牛禮帶隊,蓋因他比較穩重,不至於出什麼岔子。

“遵命!”牛禮出列,大聲應道。

邵樹德看了看牛禮,見他臉上氣色不錯,身材也很勻稱,稍稍放下了點心。爲什麼關注牛禮的身材呢,因爲邵樹德懷疑歷史上牛禮是因糖尿病而死。

“若遇賊軍,沒必要直接就打,可等待主力趕來。”邵樹德又叮囑道:“我料這雨今日就能停,再有數日,地面就會利於騎軍驅馳,屆時數萬大軍齊上,定教朱全忠回不到汴城。”

在邵樹德的計劃中,參與進攻八角鎮乃至汴州的部隊還有更多。

由河中馬步都虞候封藏之率領的一萬兵馬快要抵達鄭州了,飛龍軍左廂契苾璋部更是已至滎陽,須臾可抵中牟。有這兩萬人加入,兵力會更加雄壯,把握也要大上幾分。

至於經略、赤水、定遠三軍,目前還在河中,當地局勢不是很穩,暫時動不了定遠軍使王遇再度臥牀,聽聞病得很厲害,不太行了。

乾寧四年九月二十日下午,天雄軍左廂步軍離開了中牟,一路向東。此時的朱全忠,已率雄威、飛勝、龍驤、龍虎、踏白五軍並土團鄉夫五萬餘人西行,前鋒一部已抵醋溝鋪外,紮營屯駐。

全忠義子、廣勝軍指揮使朱友文爲汴州留守,總督全城軍務,神捷軍指揮使王檀、天興軍指揮使華溫琪副之。

朱全忠家數代單傳,到他父親朱誠這一代終於有了三個兒子。他如今所能信任的,也就幾個兒子、侄子罷了,宗族勢力非常單薄嗯,比李克用差,比邵樹德強。

蕭縣人張朗也得了個職務,汴城斬斫使。不過他手下只有侍衛都一千多人,說話聲音還是不夠響。

整個汴州,秋風蕭瑟,風雨欲來,已經到了最後時刻。

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章 調查(三)第三十七章 封賞談談兵法第六章 答卷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1208章 明朗第943章 不死心第七章 安撫第五十章 大計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1259章 鬼主意第一章 基本盤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八章 學習第974章 雞來了第三十章 憂慮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1178章 外來戶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1306章 大巫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一章 機會第三章 勾連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七章 亂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六十章 變化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九章 轉變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十七章 山民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590章 籠中人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八十九章 考察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117章 討論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六十章 史館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六章 州情(三)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六章 主人第二十二章 鏖戰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
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章 調查(三)第三十七章 封賞談談兵法第六章 答卷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1208章 明朗第943章 不死心第七章 安撫第五十章 大計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1259章 鬼主意第一章 基本盤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八章 學習第974章 雞來了第三十章 憂慮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1178章 外來戶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1306章 大巫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一章 機會第三章 勾連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七章 亂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六十章 變化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九章 轉變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十七章 山民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590章 籠中人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八十九章 考察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五十七章 他回來了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117章 討論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六十章 史館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六章 州情(三)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六章 主人第二十二章 鏖戰聊一聊軍隊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