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

數騎飛至魏州,暗流涌動的魏州城爲之一震。

斥候帶來了最新消息:夏軍克安陽,鄴城鎮將楊抱玉告急求援。

彼時羅紹威正在張羅招募親兵的事情,城內亂紛紛的。關鍵時刻,羅弘信按下了兒子的盲動,強撐病軀,召集城內的將佐議事。

節度別奏王知言、經略副使趙襲二人分坐羅弘信左右下首。他倆也垂垂老矣,六十多歲的人了,雖然還掛着職務,但近兩年其實已不怎麼問事。

“姑夫。”羅紹威上前,對着王知言、趙襲分別行禮。

是的,他倆都是羅讓的女婿、羅弘信的姐夫。

“吾兒坐下吧,有些事你做得操切了。”說罷,掃了一眼司空頲和楊利,暗歎一口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班底,就像他靠王知言、趙襲參贊一樣,兒子倚司空頲、楊利爲謀主,可以理解,但這水平也太差了。

“大六雄小六雄之勁卒,左山河右山河之驍師何在?”羅弘信咳嗽了一下,輕聲問道。

王元武、尹行方對視了一下,出列應道:“末將在。”

“昔年樂從訓犯州城,爲爾等所斬,今李公佺在博州,可敢復斬之?”羅弘信問道。

自豹子軍覆滅後,六雄、山河二軍爲魏鎮精銳,樂從訓便爲王元武所斬。當時他爲六雄兵馬副使,現在是六雄兵馬使,手下有五千餘人。

尹行方當時是都陣後橫巡擁陣使,說白了就是軍法官,但他也帶兵出戰了,從背後側擊敵軍,現在是山河兵馬使。

“大王有令,吾等自當遵從。”王元武、尹行方回道。

“平難、決勝、步射、橫衝之烈將何在?”羅弘信又問道。

樑懷謹、程公佐、趙謙滿、李刀奴四將出列。

“光啓末,賊將馬武、王周率衆而來,整我城下,蝟毛而起,豕突而來,中外騷然。馬武領兇鋒兵士三千餘人,逆我大軍,是爾等所破。今可敢復破賊軍?”

“有何不敢?”四人齊聲應道。

“吾兒。”羅弘信喊道。

“大人,兒在。”羅紹威應道。

看到諸將對父親如此恭順,羅紹威的內心複雜難言。

武夫們太他媽現實了!老子是老子,兒子是兒子,分得太清,一點遺澤都沒有,一點光都沾不上。

羅弘信深深地看了兒子一眼。

這些時日的事情,他斷斷續續都瞭解了。若讓他來評價,完全可以用“無頭蒼蠅”來形容。不知道幹什麼,不知道時機,不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被人輕視是很正常的。

如今這個世道,一定不能軟弱,一定不能被人輕視,哪怕強裝出來的勇武,也要給我撐下去,站直了。

“討伐李公佺之事,你親自領兵。”羅弘信道。

“遵命。”羅紹威收拾心情,感覺現在有主心骨了,連忙應道。

“趙謙滿、李刀奴領步射、橫衝二都四千衙兵充吾兒親軍。王元武、尹行方領六雄、山河二軍萬餘人隨行,務必斬殺李公佺。”

“遵命。”四將領命道。

“李公佺帳下兵士,能曉以大義的,就勸降回來。昔年樂從訓三萬大軍,降者兩萬餘衆,我於校場內一一閱試,其皆可用,總之盡力保存魏博元氣。”

“樑懷瑾、程公佐、史仁遇、陳元瑜諸將,約束部衆,謹守城池,不得有誤。”

“王別奏,你跑一下相州,替我送一封信給邵樹德。”

“趙副使,儘快完稅,另囑各州將稅款解送魏州。打贏了賊軍,還得犒賞軍士。”

羅弘信一口氣說完,已是搖搖欲墜,僕人連忙上前將他扶住。

羅紹威也奔了過去,雙眼通紅,語氣更咽。

方纔的些許哀愁、埋怨早就不翼而飛,父親還是愛護他的,是他最後的主心骨。若父親不出面,衙兵怕是已經亂了,哪像現在這樣稍稍收斂狂態,奉令出戰。

“吾兒,你穩不住那些兵將。”羅弘信的聲音低得差點聽不到,羅紹威連忙把耳朵湊了過去。

“事已至此,也別多想了。我遣王別奏至相州,輸給錢帛,請邵樹德讓出相、衛二州。記住,此二州不收回,節度使之位你坐不穩。”

羅紹威用力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唉。我也沒想到邵樹德胃口這麼大,四處開戰之時還敢覬覦魏博州縣。此賊真是不知道怕字怎麼寫,苦了吾兒了……”羅弘信輕嘆一聲,閉上眼睛。

羅紹威一驚,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父親只是精力不濟,這才放下心來。然後——然後就很茫然了,直到趙襲將他拉走,商討出徵所需物資。

司空頲在一旁默默站着,心中不知道是遺憾還是慶幸。

羅紹威遠不如其父矣!這事沒完,羅弘信活不了多久了,待他一死,羅紹威彷徨無措,到時候還是他們替他拿主意。

******

王知言出城之後,便一路西行,沿着洹水走,不顧年老體邁,兩日便抵鄴縣。

“王別奏你可真是……”楊抱玉一臉驚訝,也有些感慨。

“事態緊急,也顧不得這把老骨頭了。”王知言苦笑道。

衙內羅紹威雖然犯了點小錯誤,有些弄不清楚該幹什麼,沒有在關鍵時刻痛打落水狗,給李公佺最後的致命一擊,但他總體應對中規中矩,沒有大錯。

真正的危機還是夏軍趁勢進佔相、衛二州。在這一點上,老帥也失算了,邵樹德、朱全忠的思路完全不一樣。

“夏人已在韓陵山立寨,賊將霍良嗣廣集叛夫,收納了一堆走狗敗類,號‘效節軍’。這兩日兵進草橋,逐我守軍,窺視鄴城。”楊抱玉也苦笑了起來,道:“我正在召集土團鄉夫,打算與邵賊死戰。王別奏今來,可有指教?”

聽楊抱玉這麼一說,王知言放心了,鄴城鎮軍沒有降。

“邵賊以我軍府強盛,故設法殘破。若我所料不差,他欲設相衛節度使而自兼之。”王知言一眼看穿了邵賊的把戲,說道。

當然,他是藩鎮割據時代的“活化石”,秉承的是當年的老思維,淡出官場後,知識沒有與時俱進地更新。邵賊擺明了是直接一口吞下相、衛,自八月以來,一直拼了老命穩定地方,勾兌利益,各種演戲做足了,比打仗還累,還看不出來他的真正用意嗎?

相衛節度使以前也是出現過的。

廣德元年(763),安史將薛嵩以相、衛、邢、洺四州投降,朝廷任其爲相衛六州節度使——除相、衛、邢、洺外,還多出了一個新設的磁州以及後來劃入的貝州。

大曆元年(766),朝廷改相衛六州節度使爲昭義軍節度使。薛嵩死後,其弟薛崿控制不住局面,被人造反,田承嗣趁機佔領相、衛、洺、貝四州。

大曆十二年(777),朝廷將澤潞、昭義二鎮合二爲一,移治潞州,相衛鎮算是徹底沒了。

“相衛節度使?”楊抱玉一皺眉,問道:“邵賊會不會趁機北攻邢、洺、磁三州?將其與相、衛連成一體?”

有這個想法其實很正常,王知言其實也是這麼想的。

相衛邢洺磁五州爲一體,治相州,這也是個百多萬人口的大鎮了。而且一旦控制此地,便可以此爲基,穿過太行陘道,從側翼攻遼州、潞州。

邵賊一定是這麼想的吧?

“楊將軍,無論邵賊怎麼想,你一定要謹奉羅帥號令。”王知言說道:“魏博六州,自成一體,百多年了。效節軍我也聽聞過,數千叛夫,兇頑殘暴,邵賊徙其家焉。今佔韓陵,聚爲巢穴,下一步取鄴城,將軍須得把穩啊。”

“王別奏所言有理。若相衛被邵賊佔去,藩府不問,下次再取澶、博,得寸進尺,我六州四十三縣爲其魚肉矣。”楊抱玉說道:“邵賊許我關西刺史之職,我回絕了,望羅帥知悉。今唯治兵完城,以待藩府大軍而來。”

“好!好!”王知言樂得合不攏嘴,又道:“安陽、汲縣等地,軍府已暗中遣人而至。楊將軍若有親朋舊友,亦可多加聯絡。萬一邵賊堅持不肯退,咱們就還有暗手。”

“此事不消別奏催促,我自當聯絡一二。”楊抱玉說道。

“將軍真乃魏博干城也。”王知言讚道。

這個時候,能不能打根本不重要,忠心最重要。最好是忠於羅帥的,如果不然,也不要緊,忠於魏博就行。

王知言在鄴城休息了一日,八月二十四日,他風塵僕僕,一路南下。

經過草橋之時,還被效節軍盤問了一通。

隨行人員激於義憤,詰責效節軍士卒助紂爲孽。不料那幫軍士已經沒了廉恥之心,聲言家在唐州,乃夏王治下,還拿刀比劃,恐嚇一行人。

隨從們紛紛唾罵,王知言止住了他們。邵賊廣集叛夫,用的是以魏攻魏之策,沒什麼好多說的。

二十五日,一行人抵達了城北的安陽橋。一番交涉過後,自有人領他們入城。

附近到處是正在操練的軍士,或執槊刺擊,或縱馬衝突,威風凜凜,豪氣逼人。

城門口還有操着相衛本地口音的士人入城,這讓王知言的眉頭皺得更深。

用相衛武夫廝殺,用相衛士人爲官吏,他對此行的任務突然就不抱任何期望了。

。wap.

第1063章 狠辣又被審覈了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1296章 默契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十一章 移民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三十章 憂慮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四章 調查(四)第971章 南下第十三章 面聖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九章 埋伏第970章 試探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十四章 交談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1317章 亂平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1271章 郡王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八十章 分裂第四十八章 全功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四十章 拉攏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1089章 演戲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269章 侄女婿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十一章 使者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1304章 臘日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1279章 離京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1325章 誘惑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二十章 狼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五十章 挑撥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三章 生意人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十三章 面聖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章 雲中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章 交易第1212章 李遁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113章 賣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
第1063章 狠辣又被審覈了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1296章 默契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十一章 移民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三十章 憂慮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四章 調查(四)第971章 南下第十三章 面聖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九章 埋伏第970章 試探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十四章 交談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1317章 亂平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1271章 郡王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八十章 分裂第四十八章 全功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四十章 拉攏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1089章 演戲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1189章 士氣如虹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1269章 侄女婿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十一章 使者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1304章 臘日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1279章 離京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1325章 誘惑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二十章 狼第588章 幽州來客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五十章 挑撥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三章 生意人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十三章 面聖第八十二章 執念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章 雲中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章 交易第1212章 李遁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1113章 賣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