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

細密的雨絲飄落下來,一步一溼滑。

整齊的隊列變得有些鬆散,但沒關係,技藝高超的部隊,有時候也不需要多麼嚴整的陣型。

對面的渤海人倒是站得很密集,也在緩緩移動,可時不時有人倒下。不是因爲對面射來的弓箭,而是情緒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肌肉僵硬,自己摔倒。

摔倒的人一時沒爬起來,後隊的人接踵而至。他們也高度緊張,根本沒注意腳下,或者注意了,也因爲種種原因避不開,因此嘩啦啦摔倒在地。

如此重複。

這看起來就十分可笑了,彷彿一枚實心鐵蛋從炮口發射出去,落在草地上彈跳了幾下,在渤海人的軍陣中犁出了一條血路般。

雙方的陣型越來越接近。

以鐵林、天德二軍爲首的六千精兵心情十分之放鬆。

渤海人則大口吞嚥着唾沫,非常緊張。

夏軍身上的鎧甲十分陳舊,到處是修補的痕跡,隱隱還有暗紅色的血跡,始終擦洗不乾淨。但整體保養到位,防護能力並不差。

渤海人的甲胃鮮明亮麗,一塵不染,但仔細看去,鏽蝕之處非常多。看起來不常穿保養也不太行。

夏軍握着重劍、長槊的手粗壯有力,又微微放鬆着。他們十分懂得如何分配體力,這會還沒到爆發的時候。

渤海人身體僵硬,握着武器的指關節已經發白,掰都掰不開。雙眼死死盯着前方,精神緊張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甚至連軍官的口令聲都聽不見了。

三百步的距離,夏軍只停下了兩次,很快就整隊完畢,繼續前進。

渤海人則停下了六次之多,整隊亂哄哄的,甚至需要軍官打罵,才能把陷入恐懼之中的軍士給叫醒。

雨繼續下着,雙方已接近到二十步之內。這樣的天氣,大家都沒用弓弩,肉搏廝殺,一決勝負,公平公正。

一直響着的鼓聲停歇了。

夏軍士卒幾乎在同一時間止步。每個人的神情都嚴肅了起來,稍稍整隊完畢之後,默默地將精神、身體調理到最舒服的狀態。

利劍已經出鞘,長槊遙指前方。高大強壯的身體之內,充滿着爆炸性的力量,隨時可以百分百地激發出來,衝向敵軍。

渤海人也停下了,但又沒完全停下。

有的人像殭屍一樣,對旗號金鼓充耳不聞,繼續蹣跚前行。

有的人則急剎車停住,卻腳下打滑,一屁股摔倒在地。

有的人停下了,焦急地呼喊着袍澤,幾乎掩蓋了軍官的口令。

「殺!殺!殺!」六千夏兵大吼三聲。

渤海兵嚇一大跳,有人甚至想要轉身逃跑。

隨後,在他們恐懼的目光中,黑鴉鴉的夏兵軍陣壓了上來。

雨陡然大了,黃豆般的雨滴打在甲葉子上面,發出噼啪的脆響。

這點小陣仗,阻止不了殺人成性的武夫了。他們連箭雨都不怕,還怕老天降下的雨?「殭屍"直接變成了原木

夏兵衝到他們面前,揮舞着重劍。一棵、兩棵、三棵成排的原木倒下,沒造成一絲阻礙。

喧譁聲陡然響起。

求生的本能釋放着大量腎上腺素,渤海兵的身體不再僵硬,他們高舉武器,扔了

潰逃在一瞬間爆發。

渤海軍官絕望地阻攔着潰逃的人羣。

左右猛賁軍、左右神策軍、左右熊衛軍、左右黑衛軍、南左右衛軍、北左右衛軍上京京營都在這裡了,但卻一觸即潰。

是的,他們知道,禁軍十衛

絕大部分都是入伍不足一年的新兵。老兵甚至已經死了不止一遍了,但他們依然抱有莫大的期望。

這是京營啊!即便新兵,也是從上京城內招募的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一點殺身成仁、忠勇報國的決心都沒有嗎?甚至不如地方軍能打!

沒人能理解他們絕望、悲涼的心境,褐色浪潮撲面而來,夏兵用嫺熟的殺人技巧輕鬆愜意地收割着人命。

即便是這種一面倒的屠殺,他們也絲毫不拖泥帶水,動作簡練快捷,沒有浪費任何多餘的體力,儘量用最有效的方式殺死敵人,然後讓開失去生機的屍體,任其撲倒在泥水之中。

浪潮不可阻擋,渤海禁軍望風而逃。

忽汗海西側臨時架起的高樓之上,符存審十分驚訝。

他知道渤海人過去被契丹欺負得很慘,軍隊被成建制殲滅,損失慘重。但這不是招募了新兵麼?怎麼一個照面都頂不住?

吳康鎮之戰,時溥傾巢而出,七萬兵馬遭樑軍大破,主力被殲滅。但在隨後數年間,他積極招募新兵,與樑軍反覆廝殺,主力被殲滅了兩三遍,繼續招募新兵,如此一直堅持了好幾年,其間還數次北上救援朱瑄、朱瑾兄弟,最後戰敗也是因爲連年洪災,百姓逃亡,軍中無糧,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新兵的戰鬥意志這麼差?武藝這麼爛?

百姓居然沒有戰鬥力這般軍備廢弛,可真是讓他大開眼界。

當然,符存審沒聽過後世耶律德光敗走前的名言:「我不知中國之人難制如此!」

他爹耶律阿保機就沒對渤海老百姓的戰鬥力做出過這樣的評價。

其實這也是歷史上大多數王朝老百姓的常態了,晚唐這幫戰天戰地戰空氣的刁民,反倒是特例。

「無需成列逐奔,以隊爲單位,自由追擊。」符存審果斷修改了命令。

「遵命。」信使立刻前去傳令。

自由追擊,這是真把人看扁了。蓋因你排着陣勢追擊,顯然是追不快的,只能讓人逃走。

但這會打仗打多了,將領們都有一個原則:最多

追擊三百步,然後就要停下來整隊。不然的話,可能要吃大虧。

這都是前人血淚總結出來的教訓——敵人敗了,卻不一定一潰千里,還是有可能重整起來,再和你廝殺的,千萬不能得意忘形。

眼前的追擊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符存審在高樓上看了許久,放下了心,甚至還有閒心問左右:「聖人在做什麼?」

「聽聞在勸農桑。」

「還在研究山野貨,天天蘑菇燉肉。」

「我聽聞他老人家帶着農學的學生翻山越嶺打獵。」「什麼打獵?別瞎扯了。那是在記錄山中有哪些猛獸,以後有用呢。」

「也下河摸魚了。聽聞給幾種中原少見的魚重新命名了。」

「夠了!「符存審阻止了手下們的爭論,道:「聖人是做大事的,行軍打仗這些糙活,有我等就夠了。」

「是極,聖人打了三十年仗了。乖乖,三十年前我纔剛出生。」

「我也是聽着聖人東征西討的故事長大的。」

「哈哈!我是會州烏蘭縣的,若無聖人,這會還辮髮赬面呢。」

「你們不行。我在講武堂可是見過聖人的,還學了幾招。」

「看你那嘚瑟樣,欠我的兩緡錢什麼時候還?」

「給聖人發捷報吧。」眼看着渤海潰兵連湖州都不願意守了,符存審下了樓準備親督大軍進城,然後殺奔渤海上京。

******

忽汗海之戰慘敗的消息傳回上京後,渤海君臣亂做一團。

先是謠言四起,說有人要放出大澍賢,立其爲新君,然後開城請降。

渤海國主大諲撰極爲恐慌,親自帶着忠於他的天門軍趕至王府,將大澍賢斬殺。

看着平靜赴死的王叔,大諲撰胸中的煩躁不減反增。

隨後又有消息傳出,烏炤度已經出獄,逃往城外,大諲撰又趕至天牢,見烏炤度好端端地坐在裡面,鬆了一口氣。

烏炤度同樣很平靜,甚至過於平靜了。

他看着大諲撰手中的首級,悲哀之色浮現在臉上,嘆道:「陛下中計矣。」

大諲撰一愣,下意識問道:「烏相何意?」

「東平王一輩子爲朝廷征戰,雖勝少負多,卻也忠心耿耿,未曾有一絲一毫的反意。陛下無罪而誅,恐失人心。"烏炤度長嘆一聲,道。

他的意思很明顯,大澍賢雖然仗打得不怎樣,但在軍中威望不低,在地方上也廣結善緣,甚至在宗室之中都頗有人望。你殺了他,諸府州的將官會怎麼看?

退一萬步講,他們不會因此離心離德,但少了一位有號召力的宗室,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夏軍來勢洶洶,渤海屢戰屢敗,一旦事有不諧,王京告破,總得有人組織義軍繼續抵抗吧?你倒好直接幫他們剪除了一位潛在的義軍首領。

大諲撰聞言臉色一白,繼而暴怒,斥道:「老賊胡言亂語!我——朕怎麼可能有錯?大澍賢的家奴早就招了,他接觸過夏人的使者,還把人禮送出城,未曾稟報朝廷。」

烏炤度搖頭嘆氣,道:「渤海乃蕃邦小國,私自接觸上國使者固然不對,但真要說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大事?陛下真覺得東平王沒機會逃走麼?他想走,沒人攔得住,甚至晚上開城門都沒問題。陛下是真的做錯了。」

「嘭!"大諲撰一腳踹翻了烏炤度。

烏炤度滾在草堆裡,痛得身子都弓了起來。

「你個老東西,是不是也接觸過夏人?是不是也要降了?"大諲撰一臉猙獰地問道。

烏炤度不答,只咳嗽個不停。

「老東西!」大諲撰又狠狠踹了幾腳,這才消氣。烏炤度又咳嗽了幾聲,雙眼望着牢房之頂,只不住嘆氣。

「哼!「大諲撰出了牢房,道:「看好此賊,別讓他逃了。」

「陛下,烏炤度之子烏光贊在夏國爲官」天門軍都將申宗泰低聲說道。

大諲撰遲疑了好久,一股兇戾之氣涌上臉龐,咬牙切齒一番後,輕輕頷了頷首,大踏步離開。

申宗泰揮了揮手,軍士們一擁而上,將烏炤度扶起,又用弓弦勒住他的脖子。

烏炤度死命掙扎,屎尿齊流,良久後終於沒了聲息。

「去抄家!"申宗泰獰笑道。軍士們眼前一亮,興奮不已。

大諲撰出了天牢,見到御街上慌亂的人羣之時,所有的狠厲、勇氣,就如同烈日下的堅冰,當場消融殆盡。

他的臉色又轉爲無盡的蒼白。

忽汗海一戰,新招募起來的兩萬禁軍全數潰滅,竟然沒回來幾個人。現在上京只有天門軍萬人,守城都不太足,更別說擊敗夏賊了。

眼下這個危局,到底該如何破解?大諲撰真的沒有頭緒。

或許,當初裴璆說得沒錯,該北狩東平府?

但北邊也傳來消息,渤州告破,夏兵不斷南進,連拔數寨,渤州、龍州殘兵抵擋不住,已快要兵臨城下,向北走太危險了。

或者去率賓府,然後乘船逃往日本?這也很危險。況且上京城守都沒守就跑了,他有什麼臉當國君?叫各地還在抵抗的官將們怎麼看?

大諲撰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辦

纔好。

愁思之間,很快回了宮殿。王后高氏見他手裡還提着個人頭,嚇得花容失色。

大諲撰下意識將人頭扔掉,見沒扔遠,又上前踹了一腳,將其踢入花壇之後。這才跌跌撞撞地上前,抱着王后痛哭。

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四章 李國昌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39章 入徐第1147章 收手吧!第十章 京師(一)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1003章 國祚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四章 兵諫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二章 昆明池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1250章 寒意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十二章 澠池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1251章 柳城第十三章 就緒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二十章 上路第1060章 做事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十三章 屈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六十章 落幕第1008章 共贏第十四章 築城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十四章 味道第1309章 談條件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七章 處置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959章 班底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十章 蹲草叢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十三章 回信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五章 朱瑄第1180章 走也!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1053章 投降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六章 發力第十三章 南京第1151章 果斷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1027章 心思第1004章 國相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227章 內情第十六章 東面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三十章 真理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
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四章 李國昌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1039章 入徐第1147章 收手吧!第十章 京師(一)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1003章 國祚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四章 兵諫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二章 昆明池第1240章 是你把夏兵引來的?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1250章 寒意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十二章 澠池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1251章 柳城第十三章 就緒第四十六章 安排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二十章 上路第1060章 做事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十三章 屈服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六十章 落幕第1008章 共贏第十四章 築城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十四章 味道第1309章 談條件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222章 另闢蹊徑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七章 處置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959章 班底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十章 蹲草叢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十三章 回信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五十二章 要走了談談明清的貨幣第五章 朱瑄第1180章 走也!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1053章 投降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六章 發力第十三章 南京第1151章 果斷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1027章 心思第1004章 國相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227章 內情第十六章 東面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三十章 真理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