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入晉陽

第1318章 入晉陽

四月初十,匯聚到晉陽的軍兵越來越多。

先是佑國軍主力抵達,接着是鐵林軍各部依次到來,三萬多步騎,聲勢浩大,大概是李國昌父子之亂後,二十八年來晉陽周邊第一次出現如此多的外軍。

四月十二,潞州之戰爆發。

廳前黃甲軍指揮副使張萬進強拉壯丁入伍,據城而反。

石嶺關鎮將安元信攻佔陽曲縣,大掠周邊。

小校楊元翰糾集了數百州縣土團,據寧武關而反。

除此之外,榆次、壽陽之亂已平息,樓煩軍亂被鎮壓,其餘各軍大部投降,局面比預想的好很多,李克用是做出了突出貢獻的。

四月十五,關北道州軍都指揮使氏叔琮率萬餘人抵達寧武關,猛攻之。

陰山蕃部數千蕃兵繞至背後,南北夾擊,破其軍,斬楊元翰。

四月十七,邵樹德降下德音:銀槍效義、侍衛金槍二軍合併爲清塞軍,以史敬鎔爲軍使。

以左射、雄威、廳直等軍及嵐石降兵萬餘人組建岢嵐軍,周德威爲軍使。

同時嚴諭各部:晉王薨逝之後,各軍多有強拉丁壯、招兵買馬之舉,今一切禁絕,各軍即刻點檢詳細兵額,上報朝廷,一應賞賜均按名冊發放,切勿自誤。

粗略算算,如今已有萬勝黃頭、天成、大同、保寧、清塞、岢嵐六支晉系兵馬,實力大體完整,甚至還因爲最近一個月的招兵買馬而有所擴充,其實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了。

如果再算上佑國、威勝、橫野、平盧四軍,只能說我去他媽的!

邵樹德真的很努力了,沒想到地盤越大,雜牌降軍越多。河東一投降,數量甚至直接翻倍。十支雜牌的總兵力達到了十六七萬人,還多是經驗豐富的沙場老人,遣散都沒法遣散,就擔心他們造反。

不是說打不贏。主要是一造反,即便沒形成連鎖反應,也必然糜爛一地,你出兵鎮壓,再糜爛一遍。從經濟上來說,虧出血。從政治上來講,也非常惡劣。

歷史上五代王朝,就不太敢動這些降軍。但你不動他,就要做好爆雷的思想準備。

不過邵樹德已經和降兵降將玩了快十年了,本身毅力又很強,一定要想辦法處理了這些降兵,無論是正式收編、戰爭消耗還是別的什麼方式。

他打算今年就對佑國軍動手。

之所以選這個目標,因爲佑國軍的老底子是樑兵,相對聽話,服從性較好,戰鬥力也十分強勁。

最近幾年,因爲戰死、老退了一些士卒,丁會在蘄州、黃州、安州等地招募了一批新兵,補全建制。但就整體來說,戰鬥力猶存,特別是經歷了易定、成德兩場戰鬥之後,比起在蘄州駐守那些年,戰鬥力還有所提升,是非常適合的吞併對象。

佑國軍的兵沒有問題,不會作亂,那麼將領呢?

事實上丁會年紀大了,已經失去了雄心壯志。就在今年,他還上書朝廷,請求撤銷蘄州鎮。朝廷許之,打算用一個爵位來徹底解決掉這個歷史遺留問題。

丁會這些年着意栽培的副手孔勍也對進入禁軍系統非常感興趣。他深深知道,丁會死後,他也不可能當上蘄州防禦使,必須早作打算。

楊行密生前暗中遣人拉攏過他,但他不願背叛丁會。及行密故去,他就更沒興趣投楊吳了。如今河東已降,成德將亡,思來想去,只能老老實實替大夏扛活。

基於這麼多條件,邵樹德決定在今年整體消化掉佑國軍一萬多人,時間就在平定河東騷亂之後。

******

四月十九日,符存審領兵至三交驛,以鐵林軍、佑國軍爲主力,拉開陣勢,與安元信帶過來的萬把兵陣列野戰。

安部真正的武夫只有兩千多人,稍有戰鬥力的三千上下,剩下的則不堪一擊。

雙方甫一接戰,安軍即大敗。

安元信領兵潰至陽曲,鐵林軍、佑國軍追擊,連攻兩日,安軍殘部堅持不住,再度潰逃。

二十五日,大軍追至石嶺鎮,復破之。

安元信連石嶺關也不敢守了,帶着親隨數百騎一路向東奔逃,於五台山中被鐵林軍追上,老將徐浩陣斬之。

短短不到十天時間,曾經拉起上萬人隊伍的安元信部,就這麼煙消雲散了。

符存審部前後斬首三千餘級,俘虜四千餘人,剩下的潰入山嶺之中,也懶得花費代價去搜尋了——土團鄉夫會偷偷回到家中,安心種地,少數武夫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會慢慢迴歸社會,或充當商人護衛,或給人當杖家,慢慢洗白身份,如果等到大赦的話,直接就解脫了。

這些人,已經不足爲患。

四月二十六日,邵樹德帶着飛龍軍、銀鞍直及萬餘蕃兵抵達石嶺關。

“河東這幫殺才!”看着關城內僅剩的兩三百老弱殘兵俘虜,邵樹德苦笑道:“都送去北平修宮城。”

說完,親自拉着符存審的手,道:“符卿此番進兵極速,屢破頑敵。若無卿,太原府的局勢還要有反覆。”

“陛下。”符存審認真地搖了搖頭,正色道:“此皆陛下天威所致。”

邵樹德一愣,符存審不像是會拍馬屁的人啊。

“陛下一直教導臣要實事求是。”符存審說道:“陛下於金城鎮爲晉王操辦身後事,河東上下無不感佩。故月餘以來,晉軍大部歸降,只有李克寧、楊元翰、張萬進、安元信等少數人叛亂。更有岢嵐軍周德威主動平叛,殺滅賊兵,力保太原府西線不失,嵐石二州安定。故臣以爲,是陛下的風采折服了河東上下,臣等之功不值一提。”

又是一個講政治的武夫!

邵樹德欣然而笑。

這年頭多是隻長肌肉不長腦子的武夫,跟好鬥的公雞一樣,遇到點講政治的可真不容易。講政治的同時還能有點理想和覺悟的,更是鳳毛麟角。

早年跟隨邵樹德的諸將之中,王遇算是有理想的,可他出身不好,年輕時打打殺殺,也是一隻好鬥的公雞,結果虧空了身體,英年早逝。盧懷忠也是有理想的,目前來看身體還不錯,年逾五十的他還能領軍征戰。

葛從周這人未必有什麼理想,但真的很講政治,邵樹德後面還會給他機會。

如今又崛起個符存審,大夏方面統帥人才何其之多也——他可比五代時名氣極大的符彥卿強多了,一生二百多戰,未嘗一敗。

“陛下,安元信已平,而今只剩張萬進一人。”符存審又道:“昨日潞州來報,張萬進抓了昭義幕府推官郭崇韜,後將其送出城帶話,言願降,請任爲潞州刺史。”

“這是想讓朕招撫?”邵樹德冷笑道:“朕不願意!”

五代風氣敗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招撫遷就帶來的。

李存勖滅後梁之後,尋又平蜀,不可一世。此時的後唐,也是五代王朝中所轄地域面積最大的一個。

但就是這樣的滔天威勢,晉州小校楊立造反、邢州士兵趙太造反、魏州大頭兵皇甫暉造反……

爲什麼敢反?寄希望朝廷招撫,一步登天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招他爺頭!招他娘頭!”邵樹德說道:“給史敬鎔、史建瑭傳令,朕不慣着潞州武夫的臭毛病。敢反,就要敢死,全力攻城!另委任周德威爲潞州四面行營招討使,岢嵐、清塞二軍及在潞沙陀、吐谷渾諸部兵馬,悉歸其節制,務必拔下潞州,將張萬進誅殺。朕就要讓天下人看看,不要試圖講條件,朕不慣着他們。”

陳誠聞言,立刻安排信使前去傳旨。

這麼硬氣的話,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講的。

這是基於實力的講話,也是基於決心的講話。招撫招撫,招到最後,威信掃地,全境烽火,身死國滅。

******

五月初二,邵樹德抵達了晉陽,從長夏門而入。

一萬蕃兵留守石嶺關、虎北口等地,飛龍軍兩萬士卒分駐晉陽外圍的五座衛城,銀鞍直、鐵林軍、佑國軍跟着入城,保寧軍則遷往城外。

五月初五,晉王妃劉氏、嗣晉王李落落、河東道巡撫使李襲吉等人抵達晉陽城北。

邵樹德遣陳誠出城迎接,將劉氏等人送回晉王府後,自己住進了賀宅。

重回舊地,感慨萬千。

二十多年前,他一度遐想過留在河東,奪取這個王霸基業。但彼時朝廷仍有威望,是不可能將這個根本重地交給他的。果不其然,後來是宰相鄭從讜出任河東節度使,沒別人什麼事。

比起二十多年前,晉陽幾乎沒什麼變化,甚至更破舊了。

邵樹德也沒什麼興趣逛,在賀宅內處理公務,接見各路官員。

目前最讓他憂心的是嫡長子邵承節從蜀中發回的奏疏。

二郎攻滅李茂貞後,在過去大半年時間內,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撲滅蜀中叛亂。不僅僅是李茂貞殘餘勢力,還有羌人、蠻獠叛亂,及至上月,亂局才堪堪平息,蜀中粗安。

這些本是預料之中的,不會引起邵樹德的注意。真正讓他遲疑的,還是二郎提出驅蜀兵攻黔中鎮,消滅王建肇。理由是荊南節度使趙匡凝動作遲緩,三月纔剛剛出兵,至今只與黔人小戰一場,可謂不痛不癢。

邵樹德對兒子的雄心既喜又憂,但總體是喜。

但他還是有些遲疑,主要是兩件事。

第一件:嫡長子尚未成婚,朱叔宗的女兒也等他好久了,再不回來實在不像話。

第二件:黔中開發程度有限,蠻獠遍地,不服王化。好吧,蠻獠什麼的其實真不算事,真正恐怖的是惡劣的原始環境。

嫡長子繼承人不幸染病身故,可乎?邵樹德無法接受。

思考良久之後,他終於做出了決定:先把兒子從蜀中喚回來結婚,趁這段時間好好想想。

想到此處,他立刻發出旨意。

同時嚴禁蜀中各軍擅自行動,違令者斬。已經入蜀的義從軍分出一半,據守龍劍諸州。

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二十章 布子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963章 南北衙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1218章 得意第一章 故人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1063章 狠辣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三章 生意人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一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船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四十二章 亂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十三章 花巧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996章 掃潢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1219章 外港第1123章 謀算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十章 挑撥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兩個軍亂典型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十三章 談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十四章 心急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1312章 交代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八章 蕃兵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二章 孔子化身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五十一章 債務兩個軍亂典型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三十章 擊破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
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二十章 布子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963章 南北衙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1218章 得意第一章 故人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1063章 狠辣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三章 生意人第四十九章 必勝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一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船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五十七章 付出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三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四十二章 亂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十三章 花巧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996章 掃潢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1219章 外港第1123章 謀算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十章 挑撥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兩個軍亂典型第十四章 小報告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十三章 談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十四章 心急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1312章 交代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八章 蕃兵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二章 孔子化身讀者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八十八章 歉疚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五十一章 債務兩個軍亂典型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三十章 擊破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