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

汝州清暑宮內,王妃折芳靄瞪了一眼野利克成,上了馬車。

蟲娘跟在王妃身後,也瞪了一眼野利克成,然後紅着臉上了車。

野利克成面無表情,大聲招呼親兵們跟上,護衛着王妃下山。

車隊行駛在新修的驛道上,一個時辰後停了下來。

前方是一個新設的村落,比較大,竟然有兩百多戶人。

但房屋是草草建成的,看得出來比較倉促,也就只能遮風擋雨,真談不上有多考究。

村子裡的男女老少早就接到了消息,這會都聚集在村頭的曠野上,默默等待。

“拜見王妃。”

“拜見折聖。”

男女老幼紛紛拜倒高呼。

“快快請起。”折芳靄雙手虛扶,道:“諸位都是王之編人,無需見外。夫君征戰在外,分外掛念,特囑咐妾過來看望,賜些酒肉錢帛。”

說罷,吩咐隨從將馬車拉過來,分發財物。

衆人喜上眉梢,紛紛起身道謝。

他們都是鐵林軍的家眷,去年年底之前遷移到汝州。

時局緊張,河東的威脅已經不再只停留於想象,而是日趨實質化了。因此,鐵林軍家屬開始了搬遷,落戶空曠蠻荒的汝州汝州的蠻荒並不是因爲自然條件,而是戰爭所致。

鐵林軍作爲邵聖非常信任的親軍,他們家屬的安置地頗爲矚目。

散落在伊闕、臨汝之間的他們,天然守護着洛南最重要的關口,利用伊水、汝水灌溉農田,放牧牛羊,成爲洛陽南側的屏護。

至此,汝州一下子多了兩萬多戶、十餘萬口,賬面人口也激增至58000餘戶、31萬餘口。

人口多了,但恢復卻需要時間。而汝州接下來三年都是免稅的,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休養生息。

以義從、豐安、天柱三軍爲骨幹編成的左右義從軍的家人也將在過了春社節後開始搬遷。豐安軍的家人在絳州聞喜縣,義從、天柱的家人還在關北,本來打算今年搬往晉絳的,現在乾脆轉向,到東都鎮算了前者可以很快到來,後兩者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沿途州縣也需要準備一批物資供給。

汝州刺史韓建也來了,早早見過禮之後,便侍立一旁。

折氏果有皇后之風,讓人讚歎。

夏王出征在外,她在後方籠絡文武將佐的家人,經常舉行夫人宴會,密切關係。

鐵林軍家人搬過來後,也不辭辛勞,不避嚴寒,親自慰問,分發賞賜。

有此賢妻,大王還玩什麼張惠,不如殺了。

去年組建的汝州州軍指揮使沒藏覺修也帶了千餘軍士在外圍維持秩序。

州軍有步卒三千、騎卒五百。左右義從軍整編之時,剔除了部分年紀過大的老兵,約兩千人上下,讓他們到州軍中討生活,以樑人降兵補充。隨後,陝州院又送來了一千新兵,又從安置於此的河隴羌種及磧南韃靼中招募五百蕃騎,正式成軍。

“新春佳節,還讓韓使君、沒藏將軍前來,妾代夫君致謝。”折芳靄又到韓建、沒藏覺修面前,行禮道。

“不敢,不敢。”二人立即回禮。

大王曾有令,他出徵在外之時,軍政事務由王府、幕府掌管(二者實際是一套班子),若有不決或緊急事務,來不及彙報的話,則由王妃當機立斷,一言而決。

雖然王妃一直避嫌,以自己出身、學識太低爲由,從來沒插手過軍政事務,但他倆可不敢怠慢。

這個女人並不簡單,鎮內團結的氣氛,王妃功不可沒,雖然她從來都沒居過功。

“夫君東征鄆、兗,晉王勢必不肯罷休。若其大舉出兵,恐人心動盪。”折芳靄又道:“樑地新得,人心未固,百姓新來,嗷嗷待哺,此誠艱難之時,二位要多費心了。”

“何勞王妃督促?”韓建立刻說道:“汝州七縣,官吏、兵馬齊備,穩固得很。只需幾年休養生息,屆時倉廩充實,民心皆附矣。”

“請王妃安心,末將日夜操練兵馬,若有人敢作亂,立發兵誅之。”沒藏覺修也回道。

折芳靄笑了笑,道:“妾久居後宅,不聞外間事,只聽夫君經常誇讚二位的本事。今日一見,州兵訓練有素,鄉間安居樂業,妾放心矣。”

說罷,又讓蕭氏取來一些金銀器,分賜兩位。與他們一同前來的隨從、軍士,也各有一二匹不等的獠布賞賜,故人人開顏,對摺聖讚不絕口。

野利克成在一旁默默看着,學習王妃的手段。突然間,聽到有人悄悄呼喚,擡眼望去,只見蟲娘在向他招手。

他面色尷尬,猶豫了一會後,慢慢挪了過去。

“阿孃對你不太滿意。”蟲娘低聲道:“你怎麼搞的?連李忠都不如?他左右逢源的本事連阿孃都稱讚不已。”

“阿孃”指的是王妃。雖然蟲孃的生母是小封,但王妃是嫡母,這麼說沒毛病。

“這……”野利克成習慣了蟲孃的盛氣凌人,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哼!”蟲娘下意識想上手揪他耳朵,但一想現在長大了,不能再和小時候一般,便坐正了身子,道:“找個機會下部隊吧。不混個人模狗樣出來,休想……”

說到最後,她臉也紅了,飛快地拿出一個荷包塞到野利克成手裡,掩飾道:“鄭州要組建州軍了,你自己想辦法。或者,可以再等一等,突將軍將來或有機會。”

“突將軍?”野利克成有些愣。

“阿孃說突將軍是阿爺特意拉攏的部隊。將來肯定有機會,因爲它的根子不在關西,便是做爲表率,也會保留軍號。”蟲娘語速飛快地說道:“你是不是傻?見識連婦人都不如?”

從小苦練武藝,自詡騎射橫山第一的野利克成感覺到智商有些不夠用。

那邊王妃已經結束與韓建等人的交談,目光若有若無地掃過來一下。蟲娘立刻放下了車簾,野利克成也落荒而逃。

“去洛陽。”折芳靄吩咐了一聲。

******

“突將在此!”充滿激昂節奏的戰鼓聲中,兩千軍士從斜坡上衝下,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先弓弩齊發,射得對面的敵騎人仰馬翻,然後用長槊攢刺,又斃敵數十。

剩下的敵騎見勢不妙,紛紛逃竄,不再硬拼。

“朱瑾在金鄉吃過一次虧了,居然還派騎兵硬衝步陣,當真死不悔改。”邵樹德哈哈大笑,馬鞭遙指前方。

此地位於鉅野、中都之間。

邵樹德攻克鉅野之後,聽聞朱瑄潛回鄆州,派人招誘鄆鎮軍民,便遣人大肆宣揚,欲率軍返回平叛。

正月初十,大軍北行,才走了兩天,果然釣上了朱瑾的騎兵。

朱瑾見到突將、衙內二軍嚴陣以待,下意識覺得有些不對。但追擊麼,你都追到了,不打一下甘心?

於是就出現方纔一幕,兗州騎兵被突將軍大敗,死傷近三百騎。

不過這還沒完,銀鞍直又從後方衝了過來,大肆截擊撤退中的兗人。賊騎慌亂,被追斬數百,狼狽不已。

“殿下,擒獲賊校一員,騎卒三十餘。”未幾,突將軍使康延孝來報。

昔年葛從周用步兵衝鋒,大破河東重騎兵,今日他以突將甲士衝鋒,大敗兗州騎兵。以步克騎,河南人是專業的,誠哉斯言!

“將人押過來。”邵樹德坐上了虎皮交椅,在寒風中威風凜凜。

軍士們興高采烈地押着一人過來,將其按跪在地上。

“汝何名耶?”邵樹德問道。

賊校稍稍遲疑了一下,身上便捱了幾腳,立刻說道:“罪人董伏進,泰寧軍小校。”

“我放你回去,給朱瑾帶句話。”邵樹德說道。

董伏進狂喜,立刻回道:“夏王請講。”

“朱公昔年與我共伐全忠,這份人情我還記得。”邵樹德說道:“而今怎生鬧到如此地步?何必呢?何苦呢?我素寬厚待人,朱公有此功勳,若肯投我,必有大用。”

董伏進連連點頭。

“飛龍軍契苾軍使亦爲朱公求情,言朱公勇武絕倫,步騎兩便,箭槊雙絕。如此大將之才,埋沒於荒草之間太可惜了。我說話算話,若能來投,以方鎮之位相授,勿疑!”邵樹德又道:“若冥頑不靈,異日兵臨城下,悔之晚矣。柳存之事,焉不鑑乎?”

柳存守鉅野,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或許他曾經想過投降,但爲軍士裹挾,沒能成功投降。但人生沒有如果,拒不投降的人就這個結局。

“給他一匹馬,讓他走。”說罷,邵樹德一揮手,吩咐道。

董伏進千恩萬謝地走了。

“張將軍,你看我軍如何?”邵樹德喊來了降將張從楚,問道。

張從楚本爲鄆將,賀瑰兵變上位後,他身爲都押衙,倉皇奔兗州,投靠朱瑾。

朱瑾帶兵攻鄆州,賀瑰爲軍士驅逐,張從楚又回來了,一度想當節度使。但齊州刺史朱威仗着他朱氏族人的身份,在朱瑾的支持下上位,張從楚也沒辦法。

邵樹德夜襲鄆州之時,張從楚在鄉間過年,聞鄆州之失,倉皇遁去,直奔盧縣。

不意夏軍來得更快,路上斬了尹萬榮,隨後襲佔濟州關,兵圍盧縣。張從楚引兵出城野戰,大敗,遂帶着剩下的兩千人投降。

“軍威雄壯,戰力強橫,鄆兵不及也。”張從楚答道。

“我欲將你部兩千兵帶離鄆州,可有人不願?”邵樹德又問道。

“能活得一命已是僥天之倖,夫復何言?”張從楚嘆道。

“鄆兵之心,你善加撫慰,若中途作亂,鎮壓之下定有死傷,可就不美了。”邵樹德說道。

“遵命。”

“行了,收拾戰場,南下回鉅野。”邵樹德起身命令道。

鄆鎮軍士,目前已經消滅近萬,俘三千餘,基本就只剩下齊州那一批了。

剷除了他們,鄆鎮上下割據的土壤基本就不存在了。

邵樹德最近研究了下李克用在幽州乾的事。

之前燕鎮叛亂不斷,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李克用爲了快速獲勝,一路招降納叛,讓大批燕鎮本地官員、軍將、武人仍原地留任。

藩鎮割據時代,要想獲得一塊地盤,有時候你都不一定需要打仗。

湖南有土匪下山,靠嘴炮說服一衆軍士支持他當刺史,還真成功了。

朱瑄是青州武人出身。當年跟着上司曹全晸到鄆州上任,其實只帶了三千人過來,但你只要獲得三萬鄆鎮武夫的支持,外地人一樣當節度使。

田布從長安回魏州,幾乎隻身赴任,魏博武夫就對他說了:“尚書能行河朔舊事,則死生以之。”

田布只要代表魏博武夫的利益,那麼魏博武人生死相隨。當然田布是忠於朝廷的,不能代表魏博武夫割據一方的利益,最後被逼自殺。

李克用許了幽州武夫相當的好處,因此名義上獲得了幽州的地盤,但也埋下了叛亂的種子。一旦幽州武人覺得你不行,造反分分鐘的事情。後來李克用醒悟了,面對此起彼伏的叛亂,痛下殺手,把最刺頭的殺掉,剩下的收編,如此數年,現在太平多了。

邵樹德覺得,如果他現在許諾齊州武夫繼續在當地當兵,州內財貨歸他們自收自支,在大軍壓境的大背景下,這些人搞不好能斬了朱瓊來降。

但這樣沒有意義,與李克用最初在幽州乾的事沒有任何區別。

既然來了,就一勞永逸解決割據的土壤,至少先剷除最表層的割據勢力,至於深層次的,慢慢來。

肉體消滅、分化瓦解、恐嚇威壓、收編吞併,諸般手段齊下,算是爲以後解決河北問題練手了。

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三十章 覆滅第1020章 迎駕第1214章 名城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章 憂慮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六十章 變化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四十章 會蕭第1070章 歸期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十四章 全忠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1003章 國祚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四十三章 縊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三章 上元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1341章 死穴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五章 贈甲第1070章 歸期第五十章 肥肉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133章 山城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987章 海港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1027章 心思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二章 世道第八章 蕃兵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九十八章 回來
第七十章 新篇章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三十章 覆滅第1020章 迎駕第1214章 名城第五章 城建第三十章 憂慮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六十章 變化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四十九章 轉折點(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四十章 會蕭第1070章 歸期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十九章 富平(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十四章 全忠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二十四章 築城將軍第1003章 國祚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七十六章 迂迴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六十一章 淮南行之二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四十三章 縊第1001章 邊塞體系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對上了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三章 上元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1341章 死穴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五章 贈甲第1070章 歸期第五十章 肥肉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133章 山城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987章 海港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1027章 心思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二章 世道第八章 蕃兵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九十八章 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