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兄友弟恭

秋風捲起滿地的枯枝敗葉。行者提着水桶出了院門,仔細擦拭起了石碑。

他虔心禮佛,幹活很是賣力。

而隨着他的動作,石碑上的字跡也漸漸清晰了起來:“幽州盧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支度營田觀察處置等使、押奚契丹、經略盧龍軍等使、檢校工部尚書、幽州大都督府長史、御史大夫、上柱國、彭城郡王劉濟……”

德宗貞元五年,幽州節度使劉濟舍私宅建佛寺,厥號崇孝。此後佈施不斷,贈賜有加,直到元和五年爲其子劉總鴆殺爲止。

在幽州這片武風雄烈的大地上,劉濟是個異數。他曾遊學長安,考中進士,從軍府文職僚佐做起,最後接老父的班,當了幽州節帥。

劉濟的佛學修養還很高。擅長詩書文章的他,多次參與刊刻佛經,寫得一手好字。並與高僧互相推正佛法,造詣深厚。

劉濟死後,劉總一度斷了崇孝寺的供奉。不過因爲毒父弒兄,精神壓力大,總是夢到父兄指責辱罵,遂把崇孝寺數百僧人供養了起來,日夜爲父兄祈福,這才暫時止住。

劉總晚年入朝後,繼任節帥對這座寺廟多有賞賜,軍府要員家眷也經常入內禮佛,崇孝寺的名聲倒愈發響亮起來,延續至今,不過名字已經變成了崇效寺也不知道誰改的,或許建寺的劉氏父子之間實在稱不上“孝”吧。

遠處響起了密集的馬蹄聲。

行者站直身子望去,驀然一驚,立刻恭敬肅立一旁。

騎士漸漸靠近,隨後下馬步行。

先行者數十人,看也不看行者,直接入於寺內,佈防各處。

寺中僧人驚動,欲出迎,不過被軍士們所阻,言:“大帥至此,只禮佛片刻就去,諸僧各安其位,勿憂。”

僧衆乃安。

“李鴉兒已得磁、洺二州,邢州岌岌可危。河朔之局,或有大變,但亦是我幽州鎮的機會。”一名身着辟邪繡文袍,腰配弓刀的武人邊走邊道。

“大兄,河北三鎮,肱髀相依。李鴉兒若平滅邢州,定攻鎮冀(成德),王鎔不自安,欲連三鎮兵攻之,兄長爲何不應?”

河北三鎮,自中唐以來,即便內部有過矛盾,但總體而言還是互相幫助,互相依存的。

因爲這涉及到三鎮“以土地傳付子孫”的根本利益,“及聞代易,必合爲一心,蓋各爲子孫之謀,亦慮他日及此故也。”

簡單來說,河北三鎮的軍人不願看到外人侵佔他們的利益,無論是朝廷還是其他藩鎮。“以土地傳付子孫”是河北軍人的核心利益,誰侵犯這一點,三鎮就有可能聯合起來,共同對敵,同進同退。

中唐以來,朝廷數次對河北用兵,都不順利,就是這個原因。

河北三鎮,大概也是全國最早事實上執行軍人選舉制的藩鎮。

節帥故去,繼任者由軍中推選,保證大家的利益,即便是一個大頭兵,也能分潤好處。

而這,其實也是外來者幾乎不可能在河北三鎮立足的原因,你沒法保證他們的利益,畢竟資源就那麼多。外人多吃一口,本地人就少吃一口,很樸素的道理。

反過來說,你若能保證河北軍人的利益,那就背叛了朝廷或其他藩帥,變成河北人了。

不打痛、打服、打跪這個利益團體,是不可能讓其真心降順的。

可能打服一次還不夠,得兩次、三次,乃至徹底殺光這個龐大的勾連到社會各個角落的利益團體的成員,纔可以真正統治河北三鎮。

不過在巢亂關中,中央朝廷的威脅消除後,河北大地上的局勢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光啓二年,魏博節度使樂彥禎致書幽、鎮,欲歃血爲盟,共抗朱全忠、李克用。成德節帥王鎔只有十三歲,出於多方面原因考慮,拒絕了,幽州鎮則暗懷鬼胎,想借機吞併成德,也拒絕了,三鎮聯合的努力失敗,形勢變得很微妙。

“王鎔小兒,懼怕鴉兒軍兵威,竟然卑辭厚幣,結好河東。此等做派,不似成事之輩,某逮着機會,便要奪了鎮冀諸州。”李匡威信心十足地進了山門,對一起過來的二弟李匡籌說道。

“大兄,鎮冀諸州還是很團結的,貿然攻之,怕是得不到好處。”李匡籌頂盔摜甲,看着威武不凡,賣相極佳。

鎮冀諸州,從李寶臣這個奚人節度使開始,佔據其地的各位將帥,要麼是回鶻人,與草原上的勾連很深。結果就是,成德鎮的馬政辦得不錯,軍中戰馬極多,還是有些實力的。

“所以要等機會。”李匡威大步向前,直奔大雄寶殿而去。

“兄長,什麼時候纔有機會?”李匡籌亦步亦趨,問道。

李匡威嘆了口氣,道:“李克用攻下邢州後,定謀奪成德,屆時便是機會了。”

自家這個弟弟,雖有些武勇,但眼界終究有問題。

不知道爲什麼,李匡威想起了弟妹張氏,長得天姿國色,又文靜溫婉,想到這裡,心裡直癢癢。

李匡籌聞言苦思,半晌後方道:“河東兵強,對之恐無勝算。”

李匡威聞言失笑,懶得再解釋了。

李克用想通過武力奪取成德鎮,但就幽州鎮來說,河北三鎮數代結姻,關係密切,卻未必一定要用武力奪取。或者說軍事、政治手段共出,保管比李克用容易。

王鎔今年才十五六歲,能有多大本事?在對抗河東的戰爭中,年長的自己肯定是當仁不讓的盟主,統領幽州、成德兩鎮兵馬,與河東大戰。

幾次戰爭打下來,成德諸將還有幾個聽王鎔小兒的?

兩鎮一統之後,再把易定這個李克用的釘子拔掉,轉攻邢、洺、磁三州,威逼魏博,這天下未必不能爭一爭。

當然,首先得擊敗李克用再說。

“大兄,大同赫連鐸致書,欲聯結我鎮,共討河東,這該如何回覆?”李匡籌又問道。

“噤聲!”李匡威斥了一句,隨後斂容肅穆,恭恭敬敬地給佛上了一炷香。

李匡籌勇武粗豪,但在神佛面前也不敢造次,於是靜靜立在一旁,不再說話。

“走吧。”上香結束後,李匡威讓親兵去給僧衆佈施,隨後便出了殿門。

“過幾日,某便遣使去夏州,邀朔方鎮一同出兵,夾攻河東。”李匡威說道:“朔方鎮雖然聲名不顯,但六七萬兵馬應還是有的。大同鎮,不能讓李克用吞下,否則晉兵出蔚州,須臾可至幽州城下。”

李匡籌深以爲然。

蔚州,東臨易州,南接恆州、定州,西倚雲州,北枕嬀州。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對河北都十分重要,按理應該劃歸幽州鎮,但朝廷偏偏將其置於河東道,爲大同鎮屬州,如之奈何。

不過還好,李克用與赫連鐸有隙,數次攻伐,這給了幽州鎮機會。目前,兄長遣劉仁恭率軍駐防蔚州,協防大同軍。只要頂住李克用的攻勢,令其認識到攻奪大同的機會很小,或許李克用就會重新謀攻成德,兄長等待的機會就有了。

“大兄,靈武郡王邵樹德這幾年屢屢興兵,電掃隴右、河西之地,收編羌胡之衆無數。若其引兵東向,李克用腹背受敵,定會放棄攻打赫連鐸。”

“二弟,你可願跑一趟夏州?”李匡威看着自家弟弟,腦海中又想起了弟妹的花容月貌。

“兄長……”李匡籌有些吃驚。他是鎮內大將,如何能做使者?

“罷了。”李匡威一想也是不妥。萬一需要領軍出征,鎮內無信得過的人鎮守,這也是個問題。

“聽聞涼州大馬雄峻異常,某便另遣一人,攜金去夏州市馬,順便摸摸邵樹德的心思。”李匡威又說道。

說起來慚愧,幽州鎮的馬政一塌糊塗,還沒成德辦得好。這可能是因爲奚人名義上歸附幽州,與幽州鎮親善,可以用極爲低廉的價格買到戰馬的緣故。

從奚人那裡買馬,比自家牧場的成本低,久而久之,這馬政辦得就不太如意了。

涼州駿馬,國朝聞名。昔年安祿山持節范陽,謀叛前最後一刻,還上奏朝廷,將河西諸牧監的優良戰馬調了過來,如虎添翼。

派人去夏州買馬,當然只是一個說頭,重點還是說服邵樹德一同出兵,夾擊河東。

朔方鎮的位置實在太好了,若是在河北,李匡威甚至都懶得廢話。可人家在河套,能夠讓李克用兩線作戰,這作用可就太大了。

先探探心思吧,未必能成。邵樹德與李克用畢竟是結義兄弟,看他愛惜羽毛的僞君子模樣,結果如何,委實難說。

第1311章 調動第1122章 錢氏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1339章 讓他來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304章 臘日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1219章 外港第987章 海港第1138章 法度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1039章 入徐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六章 州情(三)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952章 離去第九十章 殷鑑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十九章 河內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341章 死穴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五十章 交易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十九章 朔州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八章 東行第十五章 消費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三章 牛市第六章 新風俗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312章 交代第二十章 河清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038章 別了第1019章 西京第1128章 匯聚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986章 兗 淄第1102章 待賓館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三章 南京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1023章 落實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182章 青州港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061章 菜,愛玩第1142章 遼陽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十五章 渭州第八十九章 降人
第1311章 調動第1122章 錢氏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1339章 讓他來第三十章 盡付東流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八十章 別失八里第1304章 臘日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1219章 外港第987章 海港第1138章 法度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1039章 入徐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六章 州情(三)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四十五章 水運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952章 離去第九十章 殷鑑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十九章 河內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341章 死穴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五十章 交易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十九章 朔州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八章 東行第十五章 消費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三章 牛市第六章 新風俗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312章 交代第二十章 河清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038章 別了第1019章 西京第1128章 匯聚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986章 兗 淄第1102章 待賓館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三章 南京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1023章 落實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182章 青州港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061章 菜,愛玩第1142章 遼陽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十五章 渭州第八十九章 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