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粗安

“嘭!”酒碗被重重地墩在桌上。

“霍良嗣不過一鄉佐,也能當上效節軍使,這狗賊!”

“聽聞霍良嗣武藝不錯,興許這點被邵——夏王看上了。”

“他武藝是好,但人不行,這才幾天啊?直接就投了,聽聞還是殺俘上位。”

“現在很多人要他的狗命呢。”

“好了,都別說了。”領頭的虯髯大漢掃了一眼衆人,緩緩說道:“聽聞陳元瑜跑了,你們可曾聽到風聲?”

“真的。”有人說道:“他被羅紹威調回去了,說是對抗亂黨李公佺,可能他自己也想跑吧。夏兵在靈津關渡河,插在汲縣、黎陽中間。他重兵防守黎陽津,守了個屁!羅紹威一召,來了個臺階,他就跑了。”

虯髯大漢緩緩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這一跑,還能再回來麼?”

“衛州五縣,就這麼丟了?就知道陳元瑜這廝不可靠。”

“羅紹威、李公佺不論誰贏,有膽子收回衛州嗎?”

衆人又七嘴八舌議論了起來。

“罷了!”虯髯大漢嘆了口氣,道:“一頭羯羊五百餘錢,斗酒四百錢,似這般終日種地,一年到頭,如何吃得起酒肉?如果戰事再起,怕是有錢也無用。這地,不種也罷。”

衆人一下子止住了話頭,盡皆沉默不語。

能跟着他到這裡,本來就已經有了決定。雖然心裡對夏人進佔衛州仍然十分牴觸,但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有錢用,對他們這些不甘於一輩子種地的人來說,實在太難過了。

夏人貼告示招募州兵,衛州城內外已經人所共知。一千五百個名額,先到先得,月領糧賜一斛,每年春秋各領衣料若干,不算加賞,一年還可領五緡錢、五匹絹。老實說,錢有點少了,比原本的衛州州軍稍差,比鎮軍差了很多,與衙兵就更不好比了。

但是——還是比種地來錢多,多很多!

“聽聞夏王出錢重修竇建德廟,想來不是李克用那種搶一把就走的渾人。”虯髯大漢說道:“我意已決,去應募州兵。你等能跟着一起過來,想必亦有此番心思。事到臨頭,或有人反悔,我也不勉強。”

虯髯大漢仰脖灌下一碗酒,道:“我這便去了,爾等自決吧。”

說罷,放下酒碗,大踏步走了。

“我也去了!一年到頭種地,種個屁!”

“當州兵不用遠征,其實也沒什麼。走了!”

“邵賊若倒行逆施,就反了他孃的,先去看看再說。”

“走了,走了!”

一行人放下酒碗,紛紛出了酒肆,直奔募兵點。

路上看到了許多拖家帶口的行人,罈罈罐罐都放在馬車上,老弱婦孺也坐在車上,臉上帶着些不安、擔憂以及憧憬——很複雜的情緒。

“你等這是要往何處去?”虯髯大漢心中大震,最害怕的事情來了,忍不住問道。

如果真是強制遷移衛州百姓,那就反他孃的。

馬車旁有押車的軍士,穿着褐布軍服,聞言看了他一眼,也不阻止。

“聽聞是去唐州。”一位老人回答道。

“唐州那麼遠,去了做甚?”大漢皺眉問道。

“我等本就是河南人,昔年避秦宗權之亂,逃難來衛州。雖說回不去老家了,去唐州也不錯。”老者答道:“家中兒郎入了效節軍,夏王有令,效節軍將士家人悉數發往唐州。那邊被黃巢、秦宗權鬧過,人煙稀少。”

“就不怕是騙你們的?”大漢追問道。

老者搖了搖頭,不願多答。押車的軍士瞪了他一眼,道:“夏王一言九鼎,從不欺騙咱們武人,他說去唐州那就是唐州。你這粗漢,想要惑亂軍心麼?信不信我將你逮了?”

大漢一言不發,轉頭離去。

“崔大哥,還去應募麼?”有人追了上來,問道。

“去!爲什麼不去?”虯髯大漢說道:“邵樹德還算有分寸,沒有強遷百姓,是個有腦子的。”

“他敢強遷民戶麼?”有人笑道:“效節軍一幫走狗,自然會說服家人遷居唐州。其他人可就不願意了,說不定要鬧出亂子。”

wωω¤TTkan¤co

其他人一聽,都微微尷尬。效節軍是走狗,我等去應募州兵的算什麼?

“別廢話了,趕緊走。若去晚了,說不定已錄滿了軍額。”大漢催促道:“苦練武藝十餘年,魏州的節度使看不上我,沒想到要到夏人手裡做事,唉。”

其他人的心情也很複雜,但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

******

“有人在衛縣散播謠言,說殿下要盡遷魏博百姓去河隴開荒。有武夫潰兵裹挾丁壯,殺縣令、縣丞及吏員十餘人,據城而反。解將軍已領兵克之,斬首四百餘級。”衛州州衙內,幕僚們在彙報着最新的消息。

衛縣在東面數十里處。邵樹德沒動,不代表大軍不動,事實上天雄軍右廂已經出發,進抵衛縣。

衛縣沒什麼兵,本來也打算降了,但在一夥潰兵跑過去後,事情起了變化。他們散播謠言,說邵樹德坑殺降人、殺戮極盛,還強遷衛州百姓至河隴開荒,缺德冒煙,一下子挑撥起了情緒。

衛縣上下本就不是所有人都願降。來了這一出後,不少人自發加入潰兵,斬殺了縣令、縣丞等官吏,拒不投降。天雄軍先鋒數千人抵達後,破之,殺了數百人,這才平定了動亂。

但縣城也就是縣城罷了,衛縣大着呢,如今鄉間是個什麼情形,沒有人知道。分散去鄉間徵糧會不會遭受伏擊,也沒人敢保證。只能先這麼着了,新官上任之後,花點時間,情況應該會慢慢好轉。

“有傳播謠言者,不要猶豫,盡數捕殺。”邵樹德說道:“催一催謝希圖,又空出來幾個位置,趕緊安排人。”

這是邵樹德第一次沒在新佔領區安排關西州學的學生,儘量用本地士人爲官。老實說很夠意思了,魏博活出了統戰價值,本地人得到了相當好處。

“魏將陳元瑜棄城而走,天德軍已收黎陽。蔡將軍連發三函,請攻澶州。”

澶州,在衛州東偏北,濮州對面。境內有永濟渠,北通魏州。

“讓蔡松陽不要着急。”邵樹德說道:“此番出兵,我是應羅帥相邀,前來助拳的,焉能這般胡來。對吧,司空巡官?”

司空頲勉強笑了笑。他其實又有些後悔了,因爲如今羅紹威有很大的可能當上節度使。

就在昨日,李公佺部萬人至城外,得了諸多賞賜的五千衙兵出城,大破李軍,斬首兩千餘。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現在知道魏博共和國爲啥以八千衙兵的票最值錢了吧?這八千人本來就是遍選六州精兵組成的,雖說有父子相繼的現象,但歷任節度使爲了擺脫衙兵的控制,一直在挑選各州精兵入衙軍,客觀上維持了一定的流動性,使得其保持了相當的戰鬥力。

李公佺吃了這一個敗仗,形勢有點不妙了。即便他帶着兩萬主力再趕過來,整不好自己人頭就被借了,三萬大軍直接投降羅紹威。

“羅紹威還未坐穩大位,這就急着趕我走了?”邵樹德笑道:“形勢危急時,恨不得催我飛至魏州,一旦好轉,就想打發我走人。過河拆橋,不留後路,羅紹威太年輕了。”

司空頲只能尷尬賠笑,道:“殿下,數萬兵馬可吃不下魏博六州,與其屆時遍地烽火,後路遭襲,糧饋不繼,不如見好就收……”

“錢糧,哈哈!”邵樹德大笑道:“就這錢糧還拿不到手,還得等到明年,羅紹威當我是三歲小兒麼?”

金銀財寶兩百乘、二十萬緡錢、四十萬匹絹、六十萬斛粟麥,這是羅紹威的最新報價,想讓邵樹德退兵,因爲他自覺有能力對付李公佺了。

但問題是,他現在沒錢。這些都是空頭支票,還得到明年才能支付。甚至明年可能還付不齊,要拖到後年。

羅紹威最近可真是金融知識突飛猛進啊。找高炮貸款,開遠期承兌匯票,還他媽分期付款,有點代宗、德宗那會“債帥”的風采了——神策軍將領在長安借高利貸,賄賂中官,求外放節度使,到任後想辦法還錢。

這世上有元帥、大帥、軍帥等多種稱呼,都是美名,但羅紹威背上了“債帥”的名聲,也不知道值不值得。

“司空巡官,立場要穩啊。”邵樹德似笑非笑地說道:“我在衛州多日,五縣粗安。花費了這麼多心力,什麼都沒見到,就直接打發我走了?”

“殿下方纔也否決了蔡軍使攻澶州的請求,這……”司空頲背生汗津,下意識問道。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我收到份軍報。邢州晉軍一部南下相州劫掠,我看不下去,打算舉兵北上,消滅這股賊寇。”邵樹德說道。

相州就是曹魏時的鄴城,在衛州北面,有六縣,本有五十多萬人。但這些年經歷了幾次戰事,損失不小,邵樹德懷疑也就四十多萬了——但仍然是一個戶口極豐的大郡。

“相州?”司空頲一驚。

相州再往北,可就是昭義東三州(邢洺磁)了。司空頲覺得局勢已經非常詭異了,李公佺在玩火,羅紹威在玩火,夏王也在玩火。這一個不好,魏博就成戰場了!

“司空巡官,立場要穩啊。”邵樹德又重複了一遍。

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二章 舊事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1128章 匯聚第四十章 軍心第1309章 談條件第1002章 彷徨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1149章 舉槍!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1122章 錢氏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章 新風俗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二章 昆明池第十章 考功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六章 州情(三)第二十章 布子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五十三章 追!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三十章 西行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975章 突圍第1197章 會高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六章 州情(三)唐五代稱呼問題第十八章 耐心第二十章 遺產第十七章 勸說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三十章 覆滅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1238章 規劃第三十章 末路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十七章 石橋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1019章 西京第1212章 李遁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940章 邢、魏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十五章 消費第七章 用人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六章 這……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十四章 轉移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六十二章 車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九章 轉變第1272章 歸心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296章 默契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251章 柳城第二十八章 斫柱關內、河東之間渡口
第951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十二章 舊事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1128章 匯聚第四十章 軍心第1309章 談條件第1002章 彷徨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1149章 舉槍!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1122章 錢氏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六十章 落幕第六章 新風俗第六十四章 安排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二章 昆明池第十章 考功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六章 州情(三)第二十章 布子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五十三章 追!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四章 王霸之基第三十章 西行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975章 突圍第1197章 會高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六章 州情(三)唐五代稱呼問題第十八章 耐心第二十章 遺產第十七章 勸說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三十章 覆滅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1238章 規劃第三十章 末路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十七章 石橋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1019章 西京第1212章 李遁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940章 邢、魏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十五章 消費第七章 用人第二十一章 效節第三十六章 這……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八十九章 降人第十四章 轉移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六十二章 車第五十五章 服從性測試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六十一章 部署第九章 轉變第1272章 歸心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1296章 默契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251章 柳城第二十八章 斫柱關內、河東之間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