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錢氏

龍鱗渠畔,邵樹德讓人搬來了久違的虎皮交椅,坐了下來,看着一塊塊被開墾出來的田地。

地由宮人、宦官耕作,主要種一些瓜果菜蔬,由青城宮監、禁苑北面監監東都苑農圃監王闡負責。

禁苑並不全是皇家打獵的地方,一般會開闢部分農田,種植瓜果菜蔬,河流、園池內會養魚,甚至還會劃分出部分網格狀的牧場,放養一些牲畜,由東都苑農圃監管理,尤其是在司農寺與其交割,徹底退出東都苑之後。

農圃監收穫的食物,全部拿來供給皇宮,作爲宮廷用度的一部分。

龍鱗渠畔的菜畦此時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蔬菜、藤蔓。

前唐時從波斯引進的菠菜,去年由西域胡商帶來的絲瓜,從關北移栽而來的回鶻豆(鷹嘴豆),回鶻人引進、農學大力培育的西瓜等等。

說實話,都是爲了滿足邵樹德的口腹之慾罷了。他現在喝奶茶,吃鐵板燒,啃那種沒多少瓤的西瓜,冬天還有反季節蔬菜,一點點徒勞無功的試圖恢復後世的生活。

很遺憾,全面恢復是不可能的。

唯一聊以慰藉的,就是在涉及到人服侍的方面,體驗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甚至要超過後世————宮官解氏、蘇氏就恭謹地站在一側,邵樹德想什麼時候撈起她們的長裙爽一爽都沒問題。

盧氏端來了新煮好的奶茶,邵樹德嚐了嚐,味道不錯。

廣州劉隱最近遣使入京,進獻了很多奇珍寶貝,蔗糖也不少。邵樹德留了一些,剩下的都作爲俸祿的一部分,發給五品以上官員了一一新朝和前唐一樣,實物仍然是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茶不錯,都坐下來吧,都喝點。」邵樹德讓人搬來一些胡牀,吩咐道。

宮官們知道他的脾氣,紛紛坐了下來,品嚐奶茶。

「只可惜,海甜菜還派不上大用場。」邵樹德說道。

當然也不是一點用沒有。最近司農寺奏報,他們在關北的鹽滷地上種了幾年,發現重鹽鹼地也可用海甜菜。不光如此,許多土層很薄的山地之上,亦可種海甜菜。而在以往,這些地都是直接荒着的,因爲根本沒法種糧食。

這等於是憑空增加了耕地面積,雖然只能種海甜菜這種產糖量很低的所謂經濟作物,但依然令人振奮。而且,這種作物還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在不佔用耕地的情況下,哪怕廣種薄收,也是一筆額外收入,關北百姓還是很感激邵聖的。

「陛下,陰山蕃部現在也開始種海甜菜了。有了此物,以後造反的人便少了。」盧氏輕聲說道。

「那些人種甜菜……」邵樹德搖頭失笑。

幾乎就和回鶻人最開始種粟麥一樣,播完種後,人就不見了,該幹啥幹啥去。等到收穫的時候再來,能收多少是多少,一切隨緣。

這樣一個種法,能收穫多少就看老天爺賞不賞臉了。…

不過確實也是一種進步。

下一步要教他們如何榨糖、保存、售賣。經濟是社會運行的基礎,糖這玩意價值相當不低,如今中原大定,關西更是安定多年,人口呼呼地往上漲,創造的財富也日漸增多,消費能力確實變強了,對糖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

草原蕃人多了這麼一個營生,收入狀況會大大改善。能活下去的話,誰吃飽了撐的造反另外,這似乎也有利於定居,至少可以圈住一部分人定居下來,不再跑來跑去了,這對於控制草原非常重要。

「陛下爲了天下百姓,殫精竭慮,又天縱之才,古之未有也。」盧氏佩服地說道。

邵樹德心下大爽。

在他這個年紀,大將、宰相們的馬屁,固然能讓他心情愉悅,但效果其實很有限。可女人們發自內心的崇拜,效果

就好多了,常常龍顏大悅,這狗皇帝果然是有昏君潛質的。

他招了招手,待盧氏過來後,低聲說了幾句。

盧氏的臉一下子紅了。

邵樹德哈哈大笑。今晚他宿於東都苑龍鱗宮,一衆宮官在凝碧池畔等着,趴在欄杆上排成一排。月華之下,掀開長裙,就可以盡情欣賞、把玩白花花的青春翹臀,想玩哪個玩哪個,想玩幾個玩幾個,真是人生極樂。

「官家。」王闡在外等了許久,見這邊說話告一段落,便走了過來,稟報道:「錢傳瓘已至宮外。」

「讓他過來吧。」邵樹德吩咐道。

衆宮官紛紛起身,侍立一旁。

「遵旨。」王闡回道:「鎮州幕府判官周式、定州後院中軍指揮使王處直、江陵幕府節度掌書記姚洎,亦已至凝碧池。」

「讓他們等着。」邵樹德說道:「安排到不同的院落,一會依次覲見。」

「遵旨。」王闡慢慢退下。

*****

「拜見陛下。」不一會兒,杭州幕府屯田巡官、國子監生員錢傳瓘來到了龍鱗宮,拜道。

「起來吧。」邵樹德揮了揮手,問道:「在國子監學的什麼?」

「臣學的是農學。」錢傳罐回道。

「很不錯。」邵樹德看着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問道:「感覺如何?」

「農學可以濟世。」錢傳瓘說道:「陛下開設農學,澤被天下,古之聖君亦不及也。」

「國子監農學教授的東西,朕也略知一二。」邵樹德說道:「侷限性還是很大的,多爲育種、旱作農業。江南多水田,錢卿若有心,可修書一封至杭州,多多招募精於此道之輩,送來洛陽。」

「臣遵旨。」錢傳瓘毫不猶豫地應下了。

父親的態度很明確,依附中原朝廷,對抗淮南楊行密和福建王審知的侵擾。中原誰當皇帝不要緊,貼上去就是了。只要杭州的基業還在,中原天子就得施行懷柔之策。

邵樹德開國稱制,已經進入第二年,勢力日漸穩固,父親非常果斷,不但奉上大批奇珍異寶,在其他方面也非常配合。…

指定兩浙商徒到海、密二州貿易立刻就去了。

洛陽讓選派工匠、女伎入宮值役立刻就派了。

天子需要造船,幕府立刻徵發百姓,至山林間尋找參天巨木,砍伐加工完畢後,製作龍骨,送往海州。甚至於,今年開始一口氣造了八艘船,打算東南風起之時,便駛往海州,獻給朝廷。

這般恭順的態度,在藩鎮節度使中應該是非常少見的,中原朝廷一般都會比較滿意。

「聽聞餘杭郡王不用建極年號,自行改元天寶,今歲爲天寶元年。幕府僚屬面見餘杭郡王之時,皆自稱「臣「,可有此事?」邵樹德臉上笑容一收,突然問道。

「陛下,此事……」錢傳瓘想否認,但又有些害怕。

若一般昏君,糊弄過去也不是事。但眼前這位,可是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殺胚武夫,萬萬糊弄不得。錢傳璀心中也有些害怕,因此僵在了那裡,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同時心中暗罵,因爲已經遵奉大夏爲正朔,杭州上下對建元天寶之事多有諱言,聖人是從哪裡打聽來的?

「你寫封家書回去吧,朕也不想派天使過去了,免得難看。」邵樹德說道:「着錢鏐自去尊號,使用建極年號,一應逾制服飾、器具,盡皆銷燬。」

「臣遵旨。」錢傳瓘暗暗舒了一口氣。

還好,聖人看起來有些生氣,都直呼父親名諱了,但沒有雷霆大怒,事情就還有挽回的餘地。上月有家書至洛陽,父親猶豫要不要送一筆錢帛至洛陽,如今看來,這筆錢省不了,不但要送,還

要多送————原本準備的二十萬緡錢、三十萬匹絹怕是拿不出手了,得加錢。

「還有一事。」邵樹德揭過方纔那事不談,又道:「蘇州楊師厚,餘杭郡王大可接納,不要怕。行密若舉兵而來,朕亦會遣兵相助。」

「陛下可是欲攻淮南?」錢傳瓘喜道。

邵樹德不置可否,反而問道:「餘杭郡王能蒐羅多少船隻?」

他知道,錢鏐治下的船隻數量相當不少,對外貿易也很發達。最離譜的是,天祐元年(900),新羅甄氏自號「百濟王」,派人遠航至杭州上岸,想求取唐廷冊封,以便在半島的爭鬥中佔得上風,當時天子正在播遷,錢鑼沒有將使者送往洛陽,打發他們回去了。不過在去年秋天,錢鑼又派船至百濟,冊封甄氏爲百濟王,同時調停新羅朝廷與甄氏、弓氏之間的戰爭,並向他們下詔書。

錢鏐這個跋扈行爲先不談,但他的船隻四處溜達,甚至還去過渤海、日本,足以證明他手下有一支能夠航海的船隊。他在與楊行密的戰爭中,還曾經海運過三千名士兵,出其不意打擊淮軍,這又是一例旁證。

「陛下……」錢傳瓘聽懂了,臉上的表情喜憂參半。

對中原稱臣是一回事,讓中原軍士踏上兩浙的土地,則又是另外一回事。

邵樹德心中冷笑。

錢傳瓘到底是少年郎,還沒法有效藏住心事。南方諸鎮中,對中原朝廷最爲恭順,堪稱稱臣模範戶的吳越錢繆都這樣了,可以自行想象其他藩鎮是什麼嘴臉。

軍閥就是軍閥,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可能主動交權的,哪怕他已對你稱臣多年,但依然「不辨大勢」、「不識時務」。

「你想得沒錯。」邵樹德說道:「行密悖逆,又有水師阻礙朝廷天兵,從淮北進軍怕是不太容易。餘杭郡王不妨點檢一下船隻,若能輸運五千精兵至鎮,突然襲擊之下,淮人定然大敗。

錢傳瓘欲言又止,十六歲的少年滿頭大汗。太嫩了,還得歷練歷練。

-

到進行查看

.

第1183章 長白山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十七章 推戴第二十章 邙山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六章 三鬥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1168章 品茗古代的騎兵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1065章 又來了第1046章 計劃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1095章 封賞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十二章 破襲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038章 別了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1061章 菜,愛玩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1179章 百態第1130章 心思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1138章 法度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十九章 碰撞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十三章 南京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六十章 落幕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七章 安撫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十一章 聯絡第八章 蕃兵第四章 使團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1088章 天命第1284章 好物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123章 謀算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
第1183章 長白山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十七章 推戴第二十章 邙山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六章 三鬥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1168章 品茗古代的騎兵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1065章 又來了第1046章 計劃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1095章 封賞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二十五章 變天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十二章 破襲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038章 別了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1061章 菜,愛玩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四十九章 長大了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七十二章 柔州與富谷第四十五章 堅持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1179章 百態第1130章 心思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1138章 法度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十九章 碰撞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十三章 南京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六十章 落幕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七章 安撫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十一章 聯絡第八章 蕃兵第四章 使團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1088章 天命第1284章 好物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1123章 謀算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278章 大丈夫(加更1)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