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

問對結束之後,邵樹德稍稍有些失落。沒人對渤海商社有興趣啊。

不過沒關係,他會大力推動此事的。等到這家企業的利潤能穩定在幾十萬緡錢的時候,每年只拿出一半來分紅,即便只有1%的股份,那也是以千爲單位來計。

這個數量的金錢,還是每年細水長流的那種,已經沒人可以忽視了。一個下州刺史,年俸不過720緡。

宰相年俸也就三千多緡,和節度使相仿—夏王賞3600緡,這個金額就是邵樹德任朔方節度使的年俸。

以陳誠爲例,如果他佔有1%的股份,那就等於在工作量沒增加的情況下,多拿一份年薪,不香嗎?如果他認可這份收益,那麼在涉及到渤海商社乃至遼東道的事情上,便會格外上心。

遼東一旦有人造反,影響大夥賺錢,那簡直不能忍。

哪個官員敢嘰嘰歪歪說遼東鎮壓叛亂花費太多,不如放棄掉,將關卡、兵力收縮回內地,那他簡直不想升官了。

誠然,有些時候,恰當放棄一部分土地,對於維持走下坡路的王朝統治有一定的好處,或許能讓這個已經走向腐朽的王朝多延續個十年八年,但這有什麼意義?

邵樹德很看得開。

他覺得能把遼東維持到王朝覆滅的那一刻,並平穩交接給興起的下一個王朝,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他希望看到的。

21世紀時東北在中國版圖之內,但本時空就一定會這樣發展嗎?這種事誰都說不準,興許就和越南一樣,走上了另一條岔路呢?所以他從來沒有掉以輕心,一直在想方設法增加中原對東北的向心力。

這些工作踏踏實實做了,就問心無愧。退一萬步講,東北在未來真和越南一樣脫離華夏版圖了,只要移民、同化到位,從民族意義上來講,也拓寬了本民族的生存空間,掙得了更多的陽光下的土地,也是有意義的—各個民族都有興衰,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有祖上遺留下來的豐厚的土地資源,肯定更容易復興一些。

三月十五,總計四十股渤海商社的股份在洛陽南市公開售賣,但三天下來,問的人多,買的人少。十八日晚間消息傳回觀風殿後,邵樹德也只能嘆氣。

「朕本想給百姓們一點好處,讓他們也掙點錢,分享下大夏開疆拓土帶來的紅利,奈何都不識貨。」邵樹德氣哼哼地飲着茶,突然問道:「我聽聞有兩人各買了十股,一個姓蕭,一個姓高,到底怎麼回事?」

簇擁在邵樹德身邊的女人們神色各異,都不說話。

「陛下,奴婢聽聞甲坊署監作蕭阿古只、侍衛高崇年各買了十股。」王彥範在一旁答道。

「哦?」邵樹德聞言有些訝然,先看了看月理朵,見她點了點頭,又一把將躲在諸女後面的高氏拽了過來,問道:「可是你讓弟弟買的?」

「是。」高氏的臉上飄起一團紅暈,顯然有些不好意思。

「爲何讓他買?」邵樹德追問道。

高氏是渤海人,對自家的情況比較清楚。在月理朵的勸說下,也跟着一起買了十股,留給孃家的弟弟們。不過她不好意思這麼說,那樣會顯得貪財,只能說道:「妾聽聞商社股份賣得不太好,事關天家顏面,

········2

「柔娘你是在關心朕,對嗎?」邵樹德喜道。「不是!」高氏下意識脫口而出。

隨即又覺得這句話不太妥當,或許會惹惱聖人,又小心翼翼地看了邵樹德一眼,見他沒有生氣,這才鬆了一口氣。

「你遣人買股份,但並未登記在大諲撰名下,也未登記在大光顯名下······」邵樹德若有深意地笑了笑。

高氏幾乎把頭埋到了胸口,不敢見人了。

邵樹德哈哈一笑,知道這女人面皮薄,不能調戲下去了,道:「你下去吧,看看孩子。」高氏猛然擡起了頭,驚喜取代了羞愧。

做母親的,哪有不想着孩子的。雖然是偷—偷人生下的,但終究懷胎十月,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高氏早就日思夜想了。

「去吧。」邵樹德拍了拍她的手背,又重點強調了一句:「我們的孩子。」高氏臉又紅了起來,慌忙轉身溜走。

邵樹德的目光在她身上流連好久,直到遠遠消失在連廊的盡頭,這纔回過神來。早晚死在這個娘們的肚皮上。

渤海不費一兵一卒,只派了個王后,就把中原大國的皇帝***了。邵樹德甩開了這個不吉利的想法,把大屁股菩薩奴摟入懷中,一邊摩挲,一邊嘆道:「洛陽百姓平日裡口若懸河,到頭來還不如契丹人、渤海人識貨,太讓朕失望了。」

菩薩奴本就略顯豐腴,這會又懷孕了,肉感十足邵樹德抱着非常舒服。

「陛下大可不必憂心。」月理朵輕輕揉捏着他的肩膀,說道:「待渤海商社賺回越來越多的錢後,大家就知道了。後面若籌建安南商社,肯定會被搶購一空。」

邵樹德點了點頭。

拿出渤海商社10%的股份公開售賣,其實是他殘存的現代意識在作怪。

若按照正常情況,這一百股根本就不可能流到外面,早就在內部消化完畢了。之所以堅持這麼做,還不是邵樹德想讓百姓們也分潤帝國擴張的紅利?難不成還真缺你們那點錢啊?

等着看吧,這一次賣得不好。等到渤海商社持續穩定盈利,下次籌建安南商社的時候,就會有人建議不要公開發售股份,勳貴們全部認購下來了。

但他還是會拿出一部分來賣。無關其他,就是單純想讓沒有門路的人也有機會分潤好處,在社會上造成更大的反響,讓稍微有點見識的普通人也知道,一個地方即便遠在邊疆,也是有可能賺錢的,不要輕言捨棄。

******

今年三月沒有科考,曾經流連京城的士人作鳥獸散,早早便回了家。

他們一走,還真小了很大一塊消費,尤其是對青樓這個行業來說,更是如此。不嫖,還是讀書人嗎?還是風流才子嗎?

另外走掉的一批消費羣體則是武夫。是的,各軍新一輪的換防開始了。佑***入蜀接替經略軍。

天德軍、黑稍軍前往河北。

武威、天雄、定難三軍東調,前往遼東道接替義從、突將、鐵騎、威勝四軍回來休整。

天雄軍的駐地就在河南府,義從軍也有一半在河南府,這一下子就少了三四萬消費羣體,對商業的影響還是不小的。誰讓武夫喜歡花錢呢?

商徒商家的感受邵樹德不怎麼在乎,他在乎的是數來數去,發現居然兵力緊缺!準確地說,是可靠的兵力緊缺。

大夏三十多萬禁軍啊,居然不夠用,說出去怕是都沒人信。

但事實如此,國家太大了,很多地方的人並不老實,必須屯駐禁軍鎮壓。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邵樹德自己的鍋,誰讓你吞了那麼多地呢?

就這樣一直浪到了四月初,馬殷入京了,邵樹德第一時間在麗春殿內召見。馬殷今年也六十歲了。

看着這個幾乎與自己同時代的人,邵樹德好似在追憶往事。

馬殷坦然自若地坐在下面,既不感到拘謹,也不顯得放肆,非常得體。「湖南之事,馬卿何以教我?」邵樹德問道。

「陛下,湖南廣納北方南下躲避戰亂之人,近三十年戶口大增,但地方上峒奎仍然很多,朗州雷氏兄弟便是例子。」馬殷斟酌了一番,答道:「臣主政湖南多年,也鎮壓了不少峒蠻叛亂,今只有一策。」

「朕聽着呢。」邵樹德示意他不用賣關子。

「移北方之民實之。北人南下,他們多佔一塊地,峒蠻就少一塊地,此消彼長之下,峒蠻實力大衰便可編戶齊民了。」馬殷說道。

「與朕想得差不多。」邵樹德讚道:「馬卿是明白人啊。」

其實何止雷氏兄弟是峒蠻?前吉州刺史彭玕也是峒蠻出身,不過漢化頗深罷了。吉州地方上也多有蠻酋任官,彭玕曾經處置過的一個縣吏就是蠻酋。

南方諸鎮,開發程度真的很低。前唐二百八十年,費了老鼻子勁,才把江南的沼澤大體排幹,從污泥灌木之中開闢出農田,復又開發江西。但唐朝都滅亡十年了,江西仍然有很多蠻酋—還好漢化頗深,如彭玕之輩,別人不提,誰不認爲他是漢人?

兩湖之地就更別提了。翻開史書,鄂州(武漢)、嶽州(岳陽)、朗州(常德)一帶遍地蠻人,來來往往的各路軍閥帳下多有蠻兵蠻將,互相廝殺。鄂嶽都這樣了,更南邊的湖南是什麼樣,可想而知。

兩湖之地真正開發成熟,要到南宋時期了。

外國人的殖民是先啃下一小塊,消化之後再啃下一塊。

中國人的殖民是先「打卡到此一遊」,地圖上圈下來再說,然後花兩千年的時間一步步消化。

像蜀中黎州、雅州一帶的蠻獠認爲自己是唐人或夏人嗎?顯然不是。他們更認同自己是南詔人,雖然在政治上接受了唐廷的冊封,世襲土官。

南方是大片的***地啊!有一大批蠻人,自秦至漢,再到唐、夏,都是在自己管自己。漢人、漢化蠻人將官殺來殺去,爭權奪利他們熟視無睹,儘量當個小透明,直到改土歸流的浪潮砸到他們頭上。

「馬卿既已入朝,便在洛陽安家吧。」邵樹德說道:「朕說話算話,不翻舊賬,且安心。」

「陛下之胸懷,世所罕見,臣歎服。」馬殷看着眼前這個比他年紀還小的天子,心中感慨無限。

兩人起家時地位相仿,馬殷還更高一些,因爲他是奉***將校。無奈跟錯了人,遭到朝廷重點打擊,可以說是被前唐最後一口王氣給幹挺掉的。

邵樹德則站在朝廷一邊,默默發展,最終勢成東出,一步步統一天下。世事弄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馬殷退下後,邵樹德又思考了一會。

湖南的情況,他已知悉。總體而言,內部比較團結,這既是壞事,因爲容易形成小團體,但也是好事,只要馬殷還活着,小日子過得不錯,湖南降人就沒什麼造反的理由。

等到過個十年八年,湖南降兵已經星散四方,政治小團體也在各個不同的地域圈子內發展,慢慢變得陌生起來,馬殷的影響力也就土崩瓦解了。

當然,邵樹德也不至於到時候卸磨殺驢。這點政治信譽還是有的。

他只是覺得,打天下不易,治天下同樣不易。在這個***的時代,尤其不容易。再聯繫到自己的年紀,心有所感,僅此而已。

()

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二章 城傍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四章 李國昌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1180章 走也!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十三章 花巧第1011章 上洛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十七章 督戰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四章 團伙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十三章 面聖第957章 潼關驛第三十章 西行第1317章 亂平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1216章 撫寧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四十八章 全功第十四章 議第一章 機會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章 變化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五十章 大計第1225章 新土第九章 西使城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四章 團伙第二章 昆明池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972章 深入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1279章 離京第二章 馴化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1155章 大冤種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323章 餘波第十五章 出招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1314章 收服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
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059章 轉變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二章 城傍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四章 李國昌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1180章 走也!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十三章 花巧第1011章 上洛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十七章 督戰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二十六章 大局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四章 團伙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十三章 面聖第957章 潼關驛第三十章 西行第1317章 亂平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1216章 撫寧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1081章 三件套(月票加更1)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四十八章 全功第十四章 議第一章 機會第一百零一章 離開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章 變化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五十章 大計第1225章 新土第九章 西使城第二十二章 都來了第四章 團伙第二章 昆明池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八章 國子監(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972章 深入第1277章 降人與召回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四十八章 會面與部署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1279章 離京第二章 馴化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1155章 大冤種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1323章 餘波第十五章 出招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1314章 收服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