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

廣州城下,七八萬大軍掘壕紮營,將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圍城兩月了,戰場局勢在發生着微妙的變化。

雖然清海軍上下在潰入廣州之前,已經先搜刮了一遍周邊的百姓,城內物資不缺。但兩個月打下來,士氣十分低落,根本無法打破包圍圈。

十二月初三,趁着敵軍剛來,立足未穩,城內出兵五千,夜襲偷營,不料當面的靜海軍早有準備,大敗而回。

十二月底,趁着新年將至,敵軍可能會鬆懈的有利時機,出城夜襲,結果當面的寧遠軍又有準備,大敗而回。

正月十三,這次沒等到元宵節,守軍也是在白天出城,爲城北的來自福建的威武軍擊敗。就在昨日,守軍第四次出城,再次失敗,折損兩千餘兵馬。

連戰連敗,士氣低落,幾乎已經沒人願意賣命了。

今天是二月初二,春社節,即便是素來缺少王化的嶺南大地,現在也非常流行這個節日了。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幾個節日啊,大傢伙窩在這個一個破城子裡,生死難料憋屈不憋屈?

於是乎,從早到晚,軍士們都在鼓譟不休。一會要酒肉,劉隱遣人送上。

一會又要賞錢,劉隱排除萬難,發下去了。

到了傍晚時分,又有人哭哭啼啼,說吃了酒肉,領了賞錢,卻要沒命花了。

此人的哀哭惹得其他人跟着傷感不已。不消片刻,到處是慘淡的愁雲,武夫們怨氣十足,都怪劉隱把他們帶入了這個絕地。

劉隱收到消息之時正在陪家人吃晚飯。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很清楚如今的局勢:大廈將傾。

但心中還有那麼一絲念想:等,再等等!等到雨季來臨,圍城軍士將不戰自潰。武人再能打,有老天爺厲害嗎?

瓢潑大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甚至幾個月,在外圍城的敵軍身上都長毛了,仗還怎麼打?

昔年朝廷防備南詔,不防春,不防夏,也不防秋,就防冬。原因無他,冬天是五管地區最讓人感到舒適的季節,也是最適合打仗的季節。

只要熬過這個冬天,那麼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絕地翻盤也不是不可能。

出於這個想法,他始終沒有放棄最後一絲抵抗的意志。即便山窮水盡,即便士氣低落,即便連戰連敗,但我有「雨將軍」、「夏將軍」相助,並沒有走到最後那一步。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戰陣上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七拼八揍來的兩萬守軍,那副尊榮,那個鳥樣,劉隱對他們實在沒有太多的信心。你說今夜破城,他也一點不覺得奇怪。

如今就是賭,賭運氣,賭命!

不敢賭命的武夫,不是好武夫,也是活該一輩子得不到富貴的落魄武夫。

劉隱很自得當年賭了一把,殺了「準岳父」譚弘玘,最終得到了清海軍這麼一個富庶的藩鎮,以爲劉氏子孫基業。

自祖父從淮西上蔡縣南遷以來,劉氏三代人拼搏,終於得到了如今的地位,又如何肯輕易捨棄?「唉!」吃若吃若,劉隱放下了筷子,不言不語。

他家規矩還是很嚴的,他不吃,妻兒也停了下來,看着劉隱,心中恐懼。

「都是什麼眼神?」劉隱瞪了家小一眼,怒道:「老子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了,你們繼續吃,別管我。」

妻兒不敢多話,繼續吃了起來。「唉!」劉隱又嘆了一聲。

別看他嘴硬,但要說心裡不害怕,那是假的。

周圍沒人之時,他曾經設想過,如果與王審知一樣,獻地入朝,這會應該也不用擔驚受怕了吧?一個是座上賓,一個是階下囚,差別何其之大也!

甚至於,學鍾匡時,在還有兩州之地時就投降,

也能有個不錯的下場。

這會已經兵臨城下了,雖說仍然可以投降,但肯定什麼官爵都沒有了,說不定還無法得到赦免,家財難保,這就更讓人難以接受了。

人啊,就是這麼矛盾。

四路大軍圍攻過來之時,雖然驚慌,但覺得自己還有一搏之力。幾次會戰下來之後,他發現高估了自己的實力,然後戰局發展之速,就讓人目瞪口呆了。

只要是清海軍退出的地方,基本都是立刻淪陷,沒有任何抵抗,讓夏人輕鬆佔領。

劉隱曾經研究過中原戰局。發現即便會戰失敗,主力全軍覆沒,地方州縣似乎也會自發招募兵員,進行殊死抵抗。但這種事沒有發生在清海軍,一個個在他面前或拍胸脯保證,或泣血上書,或賭咒發誓要抵抗到最後一兵一卒的將官,全他孃的易幟了,快得讓人目瞪口呆。

而今,他就只剩個廣州城了。「唉!」劉隱嘆了第三聲。

「大哥!」二弟劉臺走了進來,見到劉隱後,躬身行禮,然後又向劉妻行禮。「你不是巡營去了麼?怎又過來?」劉隱上下打量了一番弟弟,心中有所思。劉臺欲言又止。

「想說什麼就說吧我還撐得住。」劉隱發出了今天第四聲嘆息,擺了擺手,說道。

「大哥,不如—」劉臺頓了頓,有些說不出口,但一想到自己看到的種種事情,終於一咬牙,道:「不如降了吧?」

劉隱端坐不動。

沒有想象中的暴怒,也沒有被至今背叛後的哀傷,只有平靜,極端的平靜。劉臺感覺到有些不自在。

兄長的威勢,早就深深鐫刻在他的心中,他不敢有任何忤逆。

「派往長沙的使者還沒回來嗎?」劉隱問道。

「應是回不來了。」劉臺無奈道:「西邊全是夏人,那些吃裡扒外的狗東西現在也翻臉了,不會給予咱們的人便利的。使者或許已到長沙但多半回不來。」

「馬殷會不會出兵?」劉隱問道。

劉臺有些遲疑,良久後搖了搖頭,道:「多半很難。夏人在洞庭湖一線與其長期交戰,馬殷的壓力也很大。而今江西、黔中又失,四面受敵。弟覺得,馬殷說不定要先一步投降了,因爲這是個必死之局。」

「先一步投降」這五個字如同鐘鼓一般重重敲在劉隱的心底。

他突然站起身,走到門口,看着外面久久不語。「你爲何來勸我出降?」劉隱突然問道。

「弟巡視諸營,發現軍中多在諷頌悲切之聲。」劉臺據實稟報:「又有人鬼鬼祟祟,互相串聯,多半不是什麼好事。弟欲抓捕鼓譟軍士,也無人相應。心中覺得不妙,故來找兄長相商。」

相商?劉隱苦笑。

你上來就勸我開城投降,這是商量麼?

想到這裡,心中滿是悲哀。連從小就十分聽話的親弟弟都害怕了,都想投降了,可想而知其他人是個什麼態度。

「大哥,其實這會投降,猶未晚也。」見兄長沒有暴怒,劉臺受到鼓舞,繼續勸道:「廣州戶口二十萬,乃五管名邑。人煙輻輳,商貿繁榮。又有市舶司、轉運院,還有造船工坊和諸多能工巧匠,聽聞大夏天子對這類物事最爲關心。弟覺得,兄長若能將這些完整獻上去,應不至於有罪。」

劉隱久久不語。

劉臺有些泄氣,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繼續說。」劉隱背對着他,輕聲道。

劉臺心中一喜,又道:「城內府庫還有諸多財貨,計有錢二十三萬緡、絹九十萬匹、糧二十萬斛,瓷器、香藥、珊瑚、珍珠、金銀器等無算。實在不行的話,咱們再添一點,或讓城中富商派捐,多湊一點財貨。甚至可以把那些大食胡商給抄家了,應還能得一大筆錢。有

這些錢賄賂圍城大軍,或能得個體面。」「就這些嗎?」劉隱問道。

「大哥,事已至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劉臺說道:「前年王審知不是爲他兒子求娶大侄女麼?兄長不如派個使者出城,徑入威武軍大營,將說兄長願將女兒嫁給王家侄子,兩家結爲姻好。多給些嫁妝,或能成事。」

劉隱轉過了身來,搖頭道:「王審知是聰明人,這會是不可能結親的,給多少嫁妝都不管用。不過,你前面說的那幾條,倒是能發揮一些作用。」

「兄長這是同意了?」劉臺喜道。

「不同意又能怎樣?」劉隱苦笑道:「偌大一個清海軍,就只撐了七個月,就要讓人連根拔起了。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可說的?」

劉臺也跟着苦笑,嘆息不已。

「降了吧,一切聽天由命。這天下是該變一變了。」劉隱嘆道:「我本趁時而起,以爲有我劉氏百年基業,如今看來,時機未到。此番若能脫身,我劉氏也不虧,至少比父祖那兩輩好多了。」

「還是兄長看得開······」劉臺說道。

「看得開怎樣,看不開又怎樣?」劉隱無奈道:「挑選可靠親近之人把府庫封存了。誰靠擅自靠近,殺無赦。城中富商,都請來我宅,讓他們吐出點東西來。我劉家養他們這麼些年,到了共度時艱的時候。至於那些大食胡商,你看着處置吧。一切完成之後,就開城請降。」

「遵命。」劉臺應道。

廣州劉氏基業,至今不過十年,剛起了個頭就沒了,唉!

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十二章 恩德第972章 深入第1233章 臨朔宮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1057章 家族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986章 梳子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四章 調查(四)第八章 暗流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十九章 碰撞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1056章 態度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二十章 邙山第1149章 舉槍!第1327章 杜光乂第1340章 徵調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章 輿圖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六章 三鬥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五十章 書稿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1247章 陰鬱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1261章 詰問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四十三章 坑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十七章 勸說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十七章 督戰第六章 新風俗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1340章 徵調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十三章 南京第1059章 轉變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1009章 新潭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1153章 領教第十三章 啓行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1311章 調動第978章 督戰官
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十二章 恩德第972章 深入第1233章 臨朔宮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1057章 家族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986章 梳子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四章 調查(四)第八章 暗流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十九章 碰撞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1056章 態度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二十章 邙山第1149章 舉槍!第1327章 杜光乂第1340章 徵調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章 輿圖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六章 三鬥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五十章 書稿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1247章 陰鬱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242章 北都規劃第1261章 詰問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四十三章 坑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二章 世道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十七章 勸說第四十二章 北巡準備第十七章 督戰第六章 新風俗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1340章 徵調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十三章 南京第1059章 轉變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1009章 新潭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1153章 領教第十三章 啓行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1311章 調動第978章 督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