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史館

《同光全書》已經開始修訂了,邵樹德全程關注、指導。

第一批入選的是長安、太原兩地的藏書。

前唐之時,在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三地置宮殿,收藏檔桉文籍。

安史之亂後,洛陽藏書大部散佚。黃巢、秦宗權之亂後,幾乎損失殆盡。

長安藏書有部分散佚。

相對而言,太原藏書是損失最小的。

大夏開國之後,就開始勘誤、校對、謄抄長安、太原的書籍,以實洛陽藏書——“五老”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長安抄書。

隨後,趙匡凝、王師範、謝彥章等人獻藏書四萬餘卷,又謄抄一遍。

其他降人有樣學樣,覺得這樣能搏得聖人歡心,一時間獻上了許多書籍。

儘管武夫們不太喜歡收藏書籍,獻上來的書也多有缺損,但不可否認的是,依然極大豐富了朝廷的庫藏。

互相印證、勘誤、校對之後,倒是補完了不少書籍,隨後各自謄抄一部分,發往四京收藏。

可以這麼說,相關的工作在十多年前就展開了,不但新謄抄了一份存於洛陽,就連北京、南京、西京三地都有校對過的抄本。

但這些書籍,對於邵樹德的胃口來說還遠遠不夠。

他要編的是百科全書,雖然不是每本書都有資格入選,但基數肯定越大越好。

就目前而言,《同光全書》進度最快的還是經書、史書類。

這類書印刷量大,民間收藏多,不容易徹底失傳,勘誤、校對一番後,便可錄入《同光全書》內,作爲目錄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收錄書籍時,不光原本收錄了,很多衍生版本也作爲原本下面的附錄收藏了進去。

比如,經書有註釋類,這些就收藏了。

史書有史評類,如果水平夠高,也收藏了進去——邵樹德評《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後漢書》之類,就覥着臉收錄了進去。

當然,不光是以前有的史書,國朝編纂的史書,在殺青後也會錄入《同光全書》。除還在編纂的《唐書》是正史外,載記類(割據政權史書)也會錄入——

這一日,邵樹德來到中書省下轄的西京史館,視察載記類史書編纂進度。

《渤海國記》、《契丹可汗志》、《回鶻春秋》、《南詔實錄(長和附)》、《喀喇沙見聞》……

“這些地方的書籍、檔桉,可都已經運回來?”邵樹德隨意翻看了一下,問道。

“陛下,一應書籍皆已運回。”站在他面前的是史官韋說,原太子賓客,因屢進讒言,爲皇后所惡,打發到了西京史館,負責編撰史書——老實說,太子還是厚道的,這個結局不錯了。

“南詔藏書多嗎?”邵樹德問道。

“不多。”韋說答道:“南詔無文字,精通漢文者固有,但多爲朝堂大員,沒太多工夫編史。臣等找尋了一些被記錄下來的君臣問對,編纂了這份《南詔實錄》。”

“契丹、渤海呢?”

“契丹更少,只有一些神神道道的用回鶻語、漢文寫下的東西,前後矛盾,錯漏百出。臣等通讀數遍,再推理印證,寫了一些。後又訪尋契丹降人,記錄其族中故老傳說,勘誤之後,定爲《契丹可汗志》。大致也只能到這種程度了。”

邵樹德瞭然。

把契丹歷代可汗的世系、生卒年、子女情況以及他在位期間所做的事情完善起來,已經是能做到的極限了。也虧得過去的時間不長,很多東西沒來得及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故能多寫一些。

若百年後再來做這件事,恐怕只能寫薄薄一冊了。

“回鶻的情況差不多。他們自己記錄了一些,早年用突厥文,後來用回鶻語,不過聽聞也散佚頗多。且其曆法與中原不同,記錄時多有誇大、歌頌之語,不符合國朝修史的原則,故剔除了一部分。”韋說繼續說道:“到最後,只能把歷代可汗、可敦的事蹟編纂出來。又挑了些回鶻名人、歷年大事錄入,成書之後,定名《回鶻春秋》。”

“疏勒那邊,幾無書籍。西遷之後的回鶻,更無記錄習慣。故臣等直接錄用起居舍人劉朐所寫之《喀喇沙見聞錄》。”

劉朐這麼空?邵樹德滿腦子問號。在編寫起居錄的同時,居然還抽空寫了本《喀喇沙見聞錄》?

韋說小心翼翼地看着邵樹德的臉色,見他不語,又補充道:“史館已派人西行,遍訪疏勒耆老,爭取增補一些內容。”韋說又道。

“可。”邵樹德同意了,又道:“從各處蒐羅回來的原始材料,全部校對、謄抄一份,發往四京,妥善保管,不得外泄。各番邦故國的史書,以國朝編纂的這幾本爲準。”

雖說把他們的各類書籍都收走了,等於斷了文明的根。但說實話,這根本來就不怎麼茁壯,也未必能保住。《同光全書》幫各國勘誤、校正史籍,對他們而言,其實是了不得的事情了,至少後世能通過這些隻言片語來了解祖先的過往——南詔的很多歷史,都是通過唐人編寫的《南蠻》來了解的。

“臣遵旨。”聽了聖人的要求後,韋說了然,立刻應道。

“名人軼事、傳記類,誰負責的?”邵樹德又拿起一本《唐才女傳》,問道。

“陛下,此爲臣編修。”前太子詹事、現史官崔協立刻上前道。

他與韋說一樣,得罪了皇后,處於發配的境地。

“這書編得……有意思。”邵樹德面無表情地說道。

書中提到了封氏姐妹。說她們的夫君皆死於巢亂,家財一空,無法下葬。時聖人率大軍殺賊得勝而歸,路遇二女,跪伏於地,因問之。

封氏姐妹同聲曰:“我弱不能復仇,君殺賊累萬,天下景仰。君誠爲我致二柩葬故里,請事君子。”

“帝聘之。絢曰不可,乃自請爲妾。”

邵樹德暗道春秋筆法就是厲害,不知道歷史上多少事被這般修飾湖弄過去了。

大封算是半強迫,小封是被他強暴的,彼時她的夫君還未死,結果到了史書上,居然寫成這樣……

又提到了明獻皇后趙玉。

時天下喪亂,百姓易子而食,趙玉見此情狀,屢屢哀泣,不能自已。

夫賀公雅欲從賊作亂,白妻趙玉。

趙玉怒斥“逆賊欺天,戕害百姓,神所不福”,不願“以身事賊”。

公雅怒,摔門而去。

趙玉粗通望氣之術,見帝頂上華蓋如雲,知真命天子,具告公雅從賊之事。

帝殺公雅,解民於倒懸,欲聘趙玉。

玉曰:“吾豈再嫁人乎?寧沒身爲婢。”

帝不許,固請。

玉曰:“請君日後善待百姓。”

帝指天發誓。

趙玉請爲妾侍,與帝同車而歸。

邵樹德看完,臉上的表情也繃不住了。這一個個形象偉光正,寫的是歷史嗎?

“臣知陛下光明磊落,一無所懼。然自古以來,向爲尊者諱。趙皇后、封淑妃、封昭儀身後之名……”崔協小心翼翼地說道。

“唔,先這樣吧……”邵樹德含湖地說道:“明年派人去下尹麗河谷、碎葉,把那邊的《風物誌》、《地理志》重新編纂一下。”

“是。”崔協應道。

正史、載記、傳記之外,還有雜記、地方誌一類,能收錄都會收錄。實在沒有的,就得本朝編修,比如有關西域的。

邵樹德之前已經收到過消息。

他離開高昌之時,符存審、楊亮、邵嗣武第二度出兵,再伐波斯。

波斯人也是倒黴。

去年重兵追擊邵樹德,但沒追到,唯一的戰果就是打跑了邵樹德收編了突厥人、樣磨人部落,收復了失地。

波斯大軍一直待到今年正月才走,回去接着平叛。

不平叛不行了!去年抽出兵力來收復失地,本來就與叛官叛將乃至敵國做了妥協,隱患無窮。東邊的戰事告一段落,自然要趕回西邊,永除後患。

結果戰事正烈的時候,烏古斯人於四月間突然南下,劫掠波斯各地。

波斯人大怒,同時也很無奈。都怪那位“虛德·紹尹汗”,他給各遊牧部落做出了表率,鼓舞了他們的勇氣,現在什麼阿貓阿狗都想在波斯身上咬一口了。

於是又分兵,攻烏古斯諸部。

五六月間,大夏旗下的三路人馬再度出擊,劫掠波斯。

北路符存審部打得頗爲順手。

他們兵圍怛羅斯。波斯大軍來援,夏魯奇摧鋒破銳,在戰鬥中手殺六十餘人,威震怛羅斯,敵軍遂敗。

大軍圍攻一月,破城,盡擄其人而走。

碎葉方向,邵嗣武整合了六萬餘騎,攻到了沙什附近,數月間斬首五千,大掠四方,所獲頗豐。

楊亮統領于闐、疏勒大軍攻入拔汗那,再度擄掠了大量糧草、牛羊、金銀、婦孺而回。

七月底,他遇到了波斯大維齊賈尹罕尼親領的精銳主力十餘萬人。雙方於土爾木甘、哈吉斯坦間連戰數場,互有勝負。

八月底,夏軍徐徐撤出拔汗那,波斯人奮起追擊。

楊亮親自領兵斷後,大敗賊人,斬首三千餘級。波斯人膽寒,不敢追擊。

戰鬥中,楊亮衝殺甚勇,身中數失,幾殞絕。

親兵痛哭,楊亮怒罵:“速歸!勿令波斯有殺我大將之功。”

還好回到疏勒後,楊亮又奇蹟般地緩了過來。

許是意識到了多線作戰的不利,波斯人派出使者至疏勒,請議和。

楊亮不敢擅專,派人護送使者前來長安,目前應該剛走到焉耆。

邵樹德對西邊的戰事還算滿意。

波斯人目前處於戰略困境之中。空有國力,發揮不出來。今年他們很明顯放棄了北方,宰相親自領兵攻楊亮這一部,結果十萬衆對上六萬餘夏兵,依然不能戰而勝之,甚至還吃了點虧,損失應該不輕。

但波斯還沒被削弱到一定程度,也不能給他們騰出手來處理內部叛亂的機會——去年冬到今天春末,他們很可能已經處理了一部分內部叛亂——明年入夏後,還得接着來,繼續搶。

在史館又看了看處於編修狀態的《宋(樂)相國論事集》、《皇夏勇將志》、《關北高士傳》後,邵樹德便離開了。

武功既暢,文術將修。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的精力都將放在這方面了。

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六章 監軍使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三十章 路子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三章 生意人第1036章 班底堵路上了,釣魚中。第1017章 陣容第586章 後備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1279章 離京第四章 講武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三十章 真理第二章 三月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1233章 臨朔宮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968章 虞鄉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940章 邢、魏第585章 諸葛第十七章 神速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968章 虞鄉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1025章 徵行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十章 打法第1137章 于越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一章 基本盤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988章 籌劃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1190章 戰術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三十章 真理第1102章 待賓館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一章 調查(一)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1097章 求封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一章 故人高昌回鶻世系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
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六章 監軍使第七十章 都是賊子!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三十七章 牛……銀行?第三十章 路子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七章 大勢壓人第三章 生意人第1036章 班底堵路上了,釣魚中。第1017章 陣容第586章 後備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1279章 離京第四章 講武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三十章 真理第二章 三月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1233章 臨朔宮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八十章 定扶余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968章 虞鄉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940章 邢、魏第585章 諸葛第十七章 神速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968章 虞鄉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1025章 徵行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六十八章 道路與冊封第十章 蹲草叢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十章 打法第1137章 于越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十五章 撫慰與安排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一章 基本盤第七十七章 作者第988章 籌劃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1190章 戰術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三十章 真理第1102章 待賓館第四十章 奏疏與僧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一章 調查(一)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1097章 求封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三章 西受降城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五十三章 西行迎聖第一章 故人高昌回鶻世系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