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

邵樹德在路邊飲茶,但突將軍三萬將士絲毫不停,仍在繼續前進。

司空頲微微有些不安。

數萬如狼似虎的武夫,洶涌入魏博。而魏博將帥們還在互相勾心鬥角,甚至打算兵戎相見,這如何抵擋?

“且稍安勿躁。”邵樹德看了一眼坐立不安的司空頲,說道:“給司空巡官講個故事吧。”

“殿下請講。”司空頲耐心地說道。

“國初,有博陵人崔生,少有才氣,好學不倦。入官之後,清謹勤勉,歷任臺閣、幕職,足跡遍佈隴右、河西,寫下無數詩篇。神龍中,薨於官舍,春秋六十有八。其子扶柩,歸葬博陵鄉里。朝廷有詔,賜車馬、兇器,一路隨行,哀榮已極。”邵樹德說道。

司空頲下意識回憶起了國初舊事,這個“崔生”像是博陵崔氏的崔行功,又像他侄子,感覺似乎是多人事蹟雜糅起來的。

“崔生之子回鄉定居後,如此三代。數十年間,崔家三世不異居,家人怡怡如也。宗親族人,無論遠近、貧富,皆自遠會食。貧孤者,撫養教勵,權貴者,提攜後進。”邵樹德繼續說道。

司空頲默默聽着。這是艱難以前地方大族的生活常態,並不是胡編亂造出來的,他聽着聽着便有些入神。

“貞元中,崔生後人器涵江湖,才備文武,童稚之歲,曾不兒戲,習經史,蘊韜略。未弱冠,已有河朔之譽,因授縣尉。雖色棒揚威,而壯心未騁,遂遠遊薊門,一抒胸中煩悶。燕帥愛其才,以上賓待之,署幽州盧龍節度押衙。未幾,隨軍出征,走馬發矢,連斃數敵,衝殺之時,陣斬賊將,轉授嬀州刺史、左軍馬步都虞候、陳國公。會昌初,薨于山後大營之中,年五十二。”

司空頲聽着更認真了。他已經不再試圖弄清楚邵樹德講的到底是誰,因爲這樣的人太多了。河北諸鎮,投筆從戎之輩數不勝數,甚少有隻修文字而不習武藝的人。崔某這種經歷,幾乎就是河北幾代士人的縮影。

“崔公歸葬之時,幾無族人到場。文宗朝一場兵亂,崔氏全族三百餘口被殺。亂兵雖平,族人卻已亡散。”

“又不知歷幾世,因幽州軍亂,崔公後人徙家景州。這一代崔氏有四子,長子攝景州南皮縣丞,次子補幕府驅使官,三子爲州經學博士,四子充節度衙前散虞候,文武齊備,號書劍雙美。河北戰亂已久,民亡泰半,時逢契丹入侵,崔公長子、四子戰死,次子不知所終,三子舉家被擄,於平地松林爲奴,裘服、髡髮、戴耳環,開口便是胡語,小兒已不知祖宗之事矣。又十年,契丹貴人叛亂,平地松林遭戮,伏屍數萬具,崔公至此絕嗣矣。”

邵樹德說完,雙眼看着司空頲,彷彿在問:還要反我麼?

司空頲知道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聽着聽着,汗如雨下。因爲邵樹德講得太逼真了,從安史之亂前世家大族的輝煌氣象,到藩鎮割據時由文轉武,所謂“書劍雙絕”的生活狀態,以及桀驁武夫煽動兵亂,導致大族損失慘重的情形,幾乎可以說是河北士族的真實寫照。

世家沒有消失,只不過在戰亂中不斷遷徙、分散,不再像國初那會“貧愚郊墅,皆自遠會食”,地方州縣中,哪個大族敢佔有太多土地,兵亂時絕對是最好的劫掠對象。

士族由此衰矣,逐漸分散成了一個個勢單力孤的小地主,朝不保夕。

只是,最後契丹入侵是什麼意思?

司空頲擡起頭來,問道:“殿下,崔公後人亡於契丹,當真?”

邵樹德也不掩飾了,道:“方今天下,若我都不能統一,河北上下就等死吧。”

司空頲聽着有些不舒服,道:“契丹才幾多實力,如何能南下?便是南下了,一戰破之,尋常事也。”

“如今的河北,當然可以破契丹。可若河北只剩下不到百萬戶,精兵強將損失殆盡之時,爾等怕不是砧板上的魚肉。”邵樹德冷笑道:“而今我大力削藩,便是無法混一宇內,當個西魏之主也沒有任何問題。你等怎麼辦?你怕是連契丹人的面都沒見過,如何知道人家的實力?我在草原征戰多年,殺人無數,諸部酋豪戰戰兢兢,在我馬靴面前不敢大聲喘氣。但契丹,至今未臣服,還有很多雜胡投靠契丹人,若等他們攻滅海東勝國,屆時幾十萬兵馬都拉得出來,便是北方第一強藩,河北若還是一盤散沙,挨個等死吧。”

“我是爲羅帥來做說客的……”司空頲苦笑道。

“河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邵樹德根本不理司空頲的話,自顧自說道:“待我擊破王師範、朱瑾、張廷範,便兵發魏博,全力攻打。魏博、鎮冀爲河東之肩背,攻下這兩鎮,河東便被死死限制在太行山之內,可隨意炮製。你現在,還要做說客嗎?”

“殿下,想要平定魏博,可沒那麼簡單。”司空頲似乎也忘了最初的目的,說道。

“這就要司空巡官教我了,如何平定魏博六州。”邵樹德換了一副笑臉,道。

“沒有別的辦法,唯有殺。”司空頲沉默良久,道。

“怎麼說?”邵樹德不動聲色,問道。

“殿下應能看得到李克用在幽州所行之事。”司空頲說道:“打敗魏兵容易,會有人投降。但投降之後,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再度反叛。”

“戰陣之上,殿下敢信任魏兵嗎?與河東對峙之時,敢不派兵監視魏博嗎?收附庸毫無意義,他們會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因爲從心底裡講,他們是傾向河東的。”

“司空巡官這樣講,可是大悖魏博利益啊。”邵樹德笑道。

司空頲有些慚愧,嘆氣不語。

“若魏博武人都像司空巡官這樣識時務就好了。”邵樹德亦嘆氣。

征討河北,維持了半輩子寬厚仁德的名聲怕是保不住了。

******

博州聊城縣西境,一隊騎卒在村口停了下來。

很快,一人奔至村中,下馬敲鑼。

“李將軍招募勇士,有願入軍者,速來此處。”騎卒大聲道。

彷彿一聲驚雷,消息很快傳開了。

正在田間忙活的錢二郎聽聞消息後,提着鋤頭就回了家。

妻子李氏詫異得看着他。

錢二郎將鋤頭一扔,直奔柴房,取出了一把鏽跡斑斑的橫刀。

周大郎正在屋後宅園裡削木頭。

聽到消息之時,立刻攔住了正往村口而去的錢二郎,問道:“錢二你這就去了?李公佺可有把握?”

錢二之父曾經是武夫,不過死得早,錢二沒能父子相繼,一直非常遺憾。

他是軍屬,當然知道武夫家庭的日子有多好,可比老老實實種地舒服多了,只可惜一直沒機會。

“李公佺許諾,跟他去魏州的人皆有賞。”錢二甩開了周大的手,又要離開。

“賞多少?”周大問道。

“若李公佺當上節度使,人賜錢五緡、絹五匹。我等皆可編入部伍,從此吃上武夫飯。”錢二說完之後,又急匆匆地走了。

“還有這好事!”周大也不猶豫了,衝進堂屋,摘下掛在牆上的橫刀,想了想,又帶上了一把弓梢。弓梢是他自己削的,打算拿出去賣錢,這會有機會當兵,自然不會賣了。

消息在村中不斷髮酵,只兩炷香工夫,便有十餘人帶着刀槍、步弓至村口集結。甚至還有一人穿上了鎧甲,騷包得很。

私藏鎧甲,屁大點事!

魏博六州四十三縣,田承嗣那會,壯者上兵籍征戰,老弱在鄉耕稼。一百四十年下來,誰家沒當過兵?誰不會幾手武藝?誰不會射箭?

無獨有偶,在另外一個村子內,招兵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

出身此村的魏州衙兵金二郎還在大聲散佈謠言:“羅弘信本爲步軍小校,因緣際會當上了節度使。但這人太過吃裡扒外,每年都給朱全忠奉上大筆財貨,這次又勾結夏人,保他那個不成器的兒子上位。邵賊苛暴,需索無度,六州再富,怕也滿足不了邵賊胃口。今李將軍屯於博州,兵衆數萬,三軍鹹以爲能,推之爲帥。我等殺進魏州,與衙兵裡應外合,斬了羅氏父子,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爾等跟着前去,也能名列軍籍,從此喝酒吃肉,斷無憂也。”

你別說,這番煽動還是有效果的。前來投軍者絡繹不絕,很多人自帶器械,大聲鼓譟,羣情激奮。

從七月二十到二十五日,短短五天時間內募兵萬餘,紛紛開往州城集結。

而此時的李公佺,也在對軍將、官員們做着最後的動員。

“魏博六州,歷代藩府,軍門父子,姻族相連,未嘗遠出河門,離親去族。一旦遷於外郡,生不如死。”李公佺大聲說道:“軍府有消息傳來,羅弘信乞求邵樹德表其子紹威爲節度使,這般低聲下氣,邵賊豈是好相與的?私下裡不知道許了什麼條件呢。”

“何全泰,你父爲貴鄉令,叔父爲豹子軍隊正,令郎爲衙兵,你爲聊城尉。你捫心自問,願不願意官位被不知道哪裡來的州學學生所奪,兒孫在外征戰多年,死在哪裡都不知道?”

“趙供,你家三代人都在幕府供職,雖說是個驅使小吏,可到底養出了你。你好好想想,若無幕府發下的錢糧,你可有本事練就這一身武藝,縱馬殺敵?邵賊可是要削藩的,你一家生計都斷了。”

“張燧,令兄歿於戰陣後,是幕府發撫卹養活了他嗷嗷待哺的兩個孩子。邵賊覬覦魏博錢糧,若爲其所並,錢糧盡數收走,你侄兒可還活得下去?”

李公佺對着圍攏在身邊的將佐,不厭其煩地做着思想工作。

“魏博之事,輪不到外人來插手。艱難以來,藩府自闢僚屬,自募軍士,好處都落在六州四十三縣。爾等不是爲我而戰,也是爲你等子孫後代而戰,速速隨我至魏州,不得遲疑。”李公佺說道。

“遵命。”衆人士氣高漲,大聲應道。

。wap.

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十六章 樂園第591章 莎城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十四章 交談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六章 主人第1279章 離京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一章 調查(一)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1155章 大冤種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四章 戰利品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十章 少年第八十章 入京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1317章 亂平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1071章 滾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944章 負擔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1063章 狠辣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1020章 迎駕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989章 試驗第四十三章 坑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982章 納質否?第1179章 百態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1186章 考試第三十章 憂慮第十六章 發力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1341章 死穴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1151章 果斷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1271章 郡王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1193章 蘆臺軍第1206章 漁陽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
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十六章 樂園第591章 莎城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十四章 交談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六章 主人第1279章 離京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一章 調查(一)第三十五章 淺水原(給盟主徐薇薇996加更)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第四十三章 征服者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1155章 大冤種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四章 戰利品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十章 少年第八十章 入京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1317章 亂平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1071章 滾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十六章 風聲第三章 前所未有第944章 負擔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1063章 狠辣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四十五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二)第二十九章 不過如此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1252章 西進與西進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1020章 迎駕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989章 試驗第四十三章 坑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982章 納質否?第1179章 百態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1186章 考試第三十章 憂慮第十六章 發力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1341章 死穴第三十九章 玩真的第1151章 果斷第1069章 特別軍事行動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1271章 郡王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1193章 蘆臺軍第1206章 漁陽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