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調查(一)

“今歲收成如何?”朔方縣鄉下,邵樹德突然走進了一戶民間,出言問道。

“風調雨順,頗稔。”農人名叫範延伯,早年去党項人那裡收皮子做生意,後來被搶掠一空,生意破產,這纔回家種地。也算是見過點世面,因此在面對節帥時並不太過怯場。

“樂乎?”邵樹德問道。

“不樂。”

“何爲不樂?”

“家中丁口兩人,中口一人,小口兩人,耕種五十畝地,年收粟七十斛。”範延伯唉聲嘆氣地說道:“官府就得收去五十餘斛。家人飢餓,春食花、夏食莖、秋食果、冬食實,勉爲果腹。”

邵樹德默然。這年歲的百姓,主食得不到充足供應是常態,因爲都給將帥們拿去養軍了。像範延伯家,一年起碼得二十多斛粟纔夠全家人吃的。如果再有點徭役,需要乾重體力活時,還得補充營養,消耗更大。

糧食不足,就吃糠菜、瓜果、橡實、榆葉、桑葚。在青黃不接的時候,這些東西甚至被作爲主食端上餐桌。

而軍士們呢,月給糧賜兩斛,逢年過節還有賞賜,如果家人還有田種,那麼一年到頭全家人吃得飽飽的,且還能經常吃肉,也有餘錢置辦各類物事,放心消費。

軍士和民人,生活確實天差地別!

邵樹德突然想起後世建國初期,***還號召全國人民半年糠菜半年糧,閒時少吃,忙時多吃,糧食問題,從古至今都是焦點問題。靠良種都沒有實質作用,只能靠化肥解決,但對自己而言不可能,如今只能擴大耕種面積緩解,無法徹底解決。

按照人們普遍的共識,如果不出現災荒,耕種三年會有一年餘糧。當然那是國朝初期賦稅較輕的時候,在如今這個藩鎮林立,戰亂頻發的時候,耕種三百年都不會有餘糧,因爲將帥們搜刮得厲害,盡一切可能將資源投入戰爭,有時候甚至連百姓活命的口糧都拿走,涸澤而漁。

“某看你家有五六畝的宅園,種了一些果蔬、桑棗,還養了牲畜,應還有些收入。”邵樹德說道。

“大帥,某家五口人,春衣一歲五件,冬衣兩歲五件。另有鞋、頭巾、裙衫、褲、襪,所耗甚多。”範延伯說道:“這頭牛,當年買了三千四百餘錢,只可耕十年,一年就是三百多錢。油、鹽、醬、醋、碗、鋤、鐮、斧都要錢,一年三齋兩社,亦得助粟一斗,酒若干。再有閒時,還得去割草、砍柴,官家隨時派人來收,竟是終年不得閒。”

這壓榨得是相當徹底了。

他看範延伯家裡,還算可以,生活應該還是中等了。朔方縣畢竟是首縣,靠近州城的地方也有河流,貞元年間便引水灌溉,不至於窮到哪裡。真正窮的,還是那些家裡丁口不足、農田不足,也沒有牛的人家,連應付官服催課都勉強,更別說過上什麼好日子了。

“走吧,去下一家看看。”邵樹德揮了揮手,帶着親兵在村裡轉了起來。

農民的主要負擔,是官府徵收,第二大負擔,是鄉老弄的各種活動或社事。自己若是下令將鄉老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活動給削減掉一部分,應該能減輕下百姓的負擔吧?活動的開支,主要是農戶承擔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甚至成了鄉老斂財的手段。

另外,也可以想辦法給農戶放牛,租金就象徵性收一點甚至不收。這是提高糧食播種面積及單產的最立竿見影的手段。銀川牧場,有些牛羊,但絕大部分還是馬匹,牛的問題,再想想辦法。

“這家人,爲何連個農具都沒有?”站在院子裡,邵樹德看着空蕩蕩的柴房,問道。

這家只有一個婦人,帶着三個孩子,畏畏縮縮地站在院落一角。

婦人年歲應該不大,不過農活幹多了,膚色較黑、粗糙,手上全是老繭,衣衫也滿是補丁。孩童身上看着就沒幾兩肉,神情呆滯,躲在母親身後,連看都不敢看自己一眼。

親兵很快去找村裡人來問,半晌後才小聲道:“他夫君病死了,就一個小叔子,本來搭夥過日子,不過小叔從軍多年,了無音訊,也不知是死是活。”

“去哪裡從軍了?”

“七年前去靈州防秋,一場大敗,沒回到營中,據同行的人說應是死了。”

“竟無撫卹?”

“當時給了幾匹絹。”

軍士死後家屬月領糧賜一斛,直領十年,這是邵樹德在綏州定下的規矩。如今看來,夏州應該是沒這份撫卹的。

“夏州亦要有軍屬農場,軍士們在前線廝殺,家人竟過到這般田地,如何能安心?”邵樹德說道:“再給五匹絹、三斛粟,讓他們生活寬裕一些。”

他暫時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夏州以前戰死了不少軍士,邵樹德不可能一一給他們補發撫卹,財政上不允許。但從明年開始,夏州建設軍屬農場之事應要提上議事日程了。綏州軍屬農場今年播種了一千多頃,收糧113000多斛,還有少量牧草、瓜果、豆蔬、布帛,一直在給戰死或傷殘軍士發撫卹,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不至於急劇下降。

邵樹德很清楚自己的權力來源於何處。這個年代,軍人就是特權階層,他們是不可以虧待的。至於百姓的生活,自己慢慢想辦法。免費租牛、農具,擴大田畝數量等等,都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生活。

事情,要慢慢來。夏綏這個爛攤子,只要自己持之以恆,總能見到成效的。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五年。朱溫都能在一片白地上招徠流民,墾荒種地,自己難道不能做得比他好嗎?

至於李克用,不說了。這人軍事才能相當不錯,但政治才能、理政才能一塌糊塗,對百姓也沒有絲毫仁義之心。如果沒有外人插手,他定然是鬥不過朱溫的。

不會種田,還想贏?

在回夏州城的路上,邵樹德在一片河谷地上停了下來。目力所及之處,是蜿蜒流淌着的大河,是一望無際的草地。

這些草地,沒有被開發出來,因爲這是朝廷圈下來的牧場。曾經還派過使者過來監督,牧養牛羊。上百年過去了,牧場經營不善,內外勾結偷盜,已經沒有多少牛羊。

夏州,還是有現成的可利用的土地的。朝廷這個樣子,也管不了太多了,以後當可以放心大膽地墾田。

不過他隨即又想起了夏綏的畜牧業。這是一項規模龐大的產業,貞元年間曾經有幾十萬頭歸屬朝廷的牛羊。現在基本都荒廢了,唯一留存的成果,也就只有位於銀州的銀川牧場了,還在頑強地爲朝廷供應軍馬。

畜牧業,大有可爲,不能把目光僅放在種植業上。畜牧產出多了,可以換錢,可以產出布、革,自己也可以少向種地的百姓收稅。

夏綏四州,地域遼闊,向北一直到豐州那邊。而今自己治下十二縣(不算宥州兩縣),經過三年時間的折騰,也不過才二十萬漢民,遠沒有到土地承載力的極限。草原,應是自己該考慮的另一大財稅來源,只是需要面對党項人的反彈。

過幾天,該去銀川牧場看看了。裴老將軍代管牧場多年,聽聞他對牧業一事也頗多見解,應該能夠給自己提供些建議。順便,盤點下自己手頭的資產。今年軍士們的賞賜靠着富平八縣糊弄過去了,明年呢?

兩萬大頭兵,可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呢!

第1128章 匯聚第1314章 收服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948章 壓力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八章 招撫第963章 南北衙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十三章 花巧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十四章 勢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341章 死穴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1101章 統戰第六章 亮相第1058章 道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十二章 觀魚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1211章 止損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238章 規劃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591章 莎城第六十章 落幕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雷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階段總結兼感謝第四十章 操作第1017章 陣容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三章 生意人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1259章 鬼主意第956章 你不懂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八章 學習第1024章 造勢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1248章 分裂第五十章 夾擊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1028章 泗州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六十七章 兵亂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1305章 遊戲與賞
第1128章 匯聚第1314章 收服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948章 壓力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八章 招撫第963章 南北衙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十三章 花巧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十四章 勢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七十九章 梅錄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341章 死穴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六十一章 輕視第1101章 統戰第六章 亮相第1058章 道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十二章 觀魚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1211章 止損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1238章 規劃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591章 莎城第六十章 落幕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雷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階段總結兼感謝第四十章 操作第1017章 陣容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三章 生意人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1259章 鬼主意第956章 你不懂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八章 學習第1024章 造勢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1248章 分裂第五十章 夾擊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三章 兩個契丹人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1028章 泗州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六十七章 兵亂堵路上了,釣魚中。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1305章 遊戲與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