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倉皇

契丹上層已經議定了撤離的細節,但以奚人、漢兒、渤海等爲主的步兵集團,依然在進攻夏人的營寨。

尤其是主將負傷的東南寨,更是發起了極爲勐烈的攻勢,以至於靜蕃主寨的馬嗣勳、石君立二人不得不遣兵出營救援,然後遭到等待已久的韃靼、烏古、室韋騎兵突擊,雙方於野地裡大戰,戰事極爲激烈。

阿保機站在一座高臺上,默默看着已趨白熱化的戰場。

雖然相隔甚遠,但他似乎能清晰地聽到雙方戰士的吶喊聲、咒罵聲和慘叫聲。

戰馬奔馳,箭如雨下。

刀斧長槊,腳不旋踵。

雙方都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勇氣,一條條人命以飛快的速度消逝在微風之中。

“走了!”阿保機感慨一聲,神傷無比。

在他的命令之下,奚、霫、契丹騎兵縱馬前出,接替了久戰不果的韃靼、烏古等部。

死命衝殺、勇不可當的李從珂也帶着渾身是傷的兩千步騎退回了營寨。

耶律霞裡恨恨地看了一眼東南寨,夏兵依然穩穩地守在那裡,只是不再出擊了。

“這仗打得!唉!”在騎兵的掩護下,他無奈地下令步軍退兵,收容整頓一番後,帶上車帳,緩緩北去。

而就在此時,南方的天際邊,出現了大團煙塵。

契丹人撤退的速度陡然加快了起來。

“擊鼓聚兵!”馬嗣勳、石君立二人幾乎同時大喊。

“他媽的,終於想起我們這些前鋒了!”馬嗣勳看着南方的煙塵,又笑又罵。

石君立終於感覺到,老馬可能真不是故意找他的茬,這廝是什麼人都罵,也是了得。

“石將軍,萬勝黃頭軍勇則勇矣,然一路以來,屢戰頑敵,傷亡頗大,今還能戰否?”馬嗣勳突然問道。

“要你管!”李從珂推了這廝一把,冷笑道:“萬勝黃頭軍即便只剩下最後一人,亦敢衝殺。”

馬嗣勳被推了一把,倒也不惱,反笑道:“可惜你們腿短,不行!”

說完,轉身就走,帶着兩千名整裝待發的黑矟軍武士,道:“勞煩萬勝黃頭軍守營。軍資重地,萬勿輕忽。”

不一會兒,營門大開,兩千騎魚貫而出,稍稍整隊之後,一路向北追擊。

馬嗣勳是個膽大心細的人,同時也很瞭解戰場形勢。若說契丹一開始的撤退,還很有章法的話,那麼在看到南邊出現大股煙塵,援軍將至的時候,肯定會出現一絲慌亂,這就是他們的機會。

也就是說,他們無需和意志堅定的契丹人交戰,只需不斷施加壓力,崩斷契丹人心中最後一根弦,讓他們自己潰亂即可。

而有組織的大軍一潰,那就和豬羊沒什麼區別。人自爭先,以鄰爲壑,興不起任何一絲抵抗的念頭,他們可輕鬆綴在後面,收割戰果。

兩千騎不緊不慢地上前,果然有一隊契丹騎兵前來阻截。黑矟軍武士絲毫不懼,奔到近處之後,紛紛下馬,舉起上好弦的步弓,挽弓便射。

重箭呼啦啦打過去,當場射翻了數十人。

契丹人心中焦急,慌忙散開。有心離去,卻又畏懼軍法,但不跑的話,南邊的煙塵已經越來越近,顯然有夏國騎兵追殺而來,他們還能安然脫身麼?

這種矛盾的思想體現到行止上,便是走不敢走,留又留得很勉強,戰意不足,士氣低下,遠遠兜着圈子,射着軟綿綿的箭。

馬嗣勳心中大定,一聲招呼,挑了三百人上馬,挺着步槊,直朝契丹人衝去。

契丹人嚇了一跳,下意識分散到兩邊,想用騎弓解決他們。

馬嗣勳又讓人下馬,拈弓搭箭,重箭撲簌簌打了過去,又是十餘騎落馬。

還有人挺着步槊,在陣前大聲挑釁,激契丹人過來一戰。

斷後的契丹騎兵氣急敗壞,這夥人膽子怎麼這般大?步兵挑釁騎兵就很離譜了,結果這邊跑了,那邊的步兵還騎着馬追過來挑釁。

嗯,他們不知道另外一個時空的七百餘年後,有一支叫八旗的部隊,他們的騎馬步兵就喜歡追着蒙古騎兵,下馬後用步弓將他們射得人仰馬翻。

訓練充分的步兵,打這些牧民一般的孱弱騎兵,還不是手拿把攥?

契丹人繞着馬嗣勳的兩千人轉了一圈,拿他們毫無辦法,相反又被步弓幹下來十餘騎。眼見着那邊的夏騎越來越近了,他們失去了耐心,在頭人的招呼下,掉頭向北,揚長而去。

“上馬,追!”馬嗣勳大笑着吩咐道。

兩千步卒翻身上馬,大聲呼喝,攆着契丹人的屁股,高聲喊殺。

這一次,契丹人沒再停下來阻止他們,反而加快了速度,利用己方輕便的優勢,一路奔逃。

而他們的潰逃,自然也引起了其他部族的緊張。隨着身後的馬蹄聲越來越急,契丹人心中最後一根弦終於崩斷,有馬的、沒馬的紛紛逃竄,大軍失去了建制。此刻便是神仙降世,怕是也很難把他們組織起來了。

馬嗣勳立功心切,帶着兩千人風馳電掣一般,一路上放過那些丟棄車帳,散得四處都是的契丹步兵,專心蒐羅馬匹、食水,四處尋找阿保機、釋魯、欲穩等頭面人物的所在,試圖立下奇功。

只可惜,他的運氣不太好,一直追了兩天,抵達龍化州城下時,也未見到阿保機的蹤影。

惱怒之下,也有了幾分清醒,知道有些事得看緣分,命中無此緣,便不能強求。於是帶着兩千士卒下馬,只一通鼓的工夫,便攀上了龍化州的城頭,破入城中。

城內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力量。一則精兵強將已被徵走,潰散在了野地裡,一則人心惶惶之下,頭面人物早已逃之夭夭,剩下的人,你能指望他們什麼?在看到黑矟軍將士入城之時,便一鬨而散,將城池拱手相讓。

“在此休整一晚,明日去遙輦城。”馬嗣勳下令道。

既然抓不到阿保機了,那麼就以攻城略地爲第一目標。戰後敘功之時,這些都是再硬扎不過的功勞了,可比空口白話說“擊敗某某”有力多了。

******

六月二十八日,天雄軍都遊奕使王建及帶着五千騎兵抵達了龍化州,見到留守此地的五百黑矟軍士卒後,大嘆晦氣。

當場給歸他節制的橫野軍都遊奕使高佑卿下令,帶兩千橫野軍騎卒西進,攻取密雲縣——或許都不用攻取了,用收取二字更爲恰當。

“將軍,契丹大敗,諸部皆潰,而今當勇勐精進,儘可能蒐羅馬匹,尋找賊酋蹤跡,不要給其緩過勁來的機會。”天雄軍判官李愚建議道:“聽聞黑矟軍去遙輦城了,南樓、紫蒙多半被其一一攻取。而契丹衙帳那邊,營州蕃兵已在與賊人激戰,敗之不難。咱們可能沒什麼好處撈了。”

“用你說?”王建及瞪了他一眼,道:“一路北上,丟個萬勝黃頭軍當替死鬼先鋒,本以爲其會大挫,正好由我等頂上去,可誰知這幫小子挺能打,生生讓契丹崩掉了大牙。而今其實沒什麼功勞可取了,契丹人如果一心要跑,咱們其實很難追的。你說說,如今還有何處可去?”

李愚想了想,道:“將軍若想碰碰運氣的話,不妨去北樓。”

“北樓不是已爲鐵騎軍攻奪麼?我去那邊作甚?難不成恭喜他們,巴結樑漢顒?”王建及不悅道。

“將軍。”李愚正色道:“鐵騎軍是擊敗賊將耶律曷魯之後,方纔挺進遼澤的。耶律曷魯如今在哪?”

“未見蹤影。”王建及說道。

“耶律釋魯、阿保機伯侄二人倉皇南顧,遺落於野的車帳、牛羊數不勝數,那麼多人要吃要喝,匯合耶律曷魯部是唯一的選擇,只有曷魯他們還帶着大批牛羊隨軍,可獲得補給。”李愚繼續分析道:“匯合之後,以阿保機的性子,必然想着前往北樓,試圖奪回部落老弱婦孺、牛羊馬駝,不然的話,契丹此番損失大矣,幾十年內翻不了身。”

“北樓已爲我軍所克,阿保機有那麼傻,一頭撞過去?”王建及不信。

“阿保機不知道。”李愚說道:“他的妻兒皆在北樓,若不去看一眼,甘心嗎?”

王建及心中躊躇。

按照他的計劃,是要繼續向北,搜尋其他老弱的蹤跡,將其俘獲的——這可比單純俘虜契丹兵丁的功勞大多了。

但聽李愚這麼一說,似乎還有俘虜阿保機的可能?不免有所心動。

但此去北樓,其實還是很遠的。

草原騎兵追擊戰,不是你想象中那麼一路狂飆。事實上,馬兒一天最多跑兩個時辰,其餘時間就要放牧休息。

即便一人雙馬,第一天追一百里,第二天就只能走七十里,第三天撐死跑五十里,第四天你若還想追,馬兒要踢你,它跑不動了。這就是長期行軍,騎兵沒有步兵速度快的原因。

若想速度快,就只能換馬。

他們這幾千騎,臨時加強了戰馬,此時有馬萬餘匹,高佑卿帶走了四千,還剩不足萬匹。

“走,去把黑矟軍的馬匹奪了。”王建及下令道:“再去野外找一找,看一看有沒有契丹潰兵,搶一些馬回來。狗日的黑矟軍,一路上到處搶馬,想獨吞所有功勞啊。”

李愚捋須而笑。草原之上,馬意味着行軍速度,意味着戰功,屬於戰略資源,誰又捨得留給別人呢?

追擊釋魯、阿保機伯侄,也是儘儘人事罷了。就算追不到又如何?經此一敗,契丹幾十年內緩不過氣來。若再想辦法對他們斬盡殺絕,阿保機縱然逃脫,怕是也只能遠走他鄉了,他捨得嗎?

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六章 夏、皋第1235章 奴部第十七章 潼關第1049章 勸諫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一章 機會第三章 生意人第三十章 末路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五章 嗢末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1151章 果斷第四章 兵諫第1265章 韓氏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四十五章 慘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1281章 皇莊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二章 撤!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331章 一家人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三十章 歸屬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四十五章 慘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章 離奇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053章 投降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994章 追索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1034章 纏鬥第986章 梳子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六章 修武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十八章 平靜第六章 夏、皋第1235章 奴部第十七章 潼關第1049章 勸諫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一章 機會第三章 生意人第三十章 末路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五章 嗢末第二十九章 餘波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1151章 果斷第四章 兵諫第1265章 韓氏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四十五章 慘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1281章 皇莊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二章 撤!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第1331章 一家人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三十章 歸屬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四十五章 慘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四十章 離奇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1053章 投降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994章 追索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五章 事不宜遲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二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五十九章 戰於野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1034章 纏鬥第986章 梳子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六章 修武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